盖得李铁做什么的? 盖得排行的依据可信吗?
我们在购物时,经常会遇到在多个商品中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价值的商品,盖得排行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生。在购物环境日趋完善、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情况下,盖得排行如何从中脱颖而出?笔者将结合当前实际市场环境及用户使用情况,从多角度对盖得排行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产品概况
市场分析
用户分析
功能分析
运营分析
总结
一、产品概况 1.1 产品介绍
盖得排行是以PGC排行的形式,为有购物、消费需求的用户提供客观中立的商品、商家排行的产品,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普通商品、药品、热门城市的主要餐饮店铺和城市服务提供者。其排名依据主要来源于各大排行榜,由编辑进行整理,杜绝竞价排名。
1.2 产品功能框架图
产品架构
1.3 典型使用路径
a. 用户在网站购物,想要查找某个品类下有什么产品值得购买。
b. 用户想要查找一家餐馆/其他城市服务。
c. 用户已有想买的东西,想拿购物补贴或寻找优惠券。
d. 用户没有明确购物目标,随便看看。
二、市场分析 2.1 市场边界
盖得排行是一款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商品排名及城市服务排名服务,同时提供更加优惠的购买渠道的辅助购物APP。
目标人群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对产品差异及产品参数较为注重的理性消费者。随着其商品排名和城市服务排名覆盖的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完善,产品的目标用户数量也是不断增加的,市场边界是不断扩大的。
2.2 市场空间估计
盖得排行主要覆盖的人群主要是在线上购物、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对产品差异及产品参数较为注重的理性消费者,用户群体主要在25~40岁之间。
根据CNNIC发布的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6.10亿,占网民规模的73.6%,20~39岁网民占网民总规模的大约50.3%,高中及以上学历网民占大约43.1%,月收入3000元以上人群占大约45.1%。
预计到2020年,网购能覆盖网民人数的80%左右,网民规模能到9亿人左右。10~19岁网民占17.5%,40~49岁占15.6%,高中学历及以上基本指18岁以上用户。这类人又占月收入3000元以上群体的绝大部分,目标人群还涵盖了少部分19岁及以下学生人群及高龄人群。
根据往年数据:月收入3000-5000人群人数无大变化,月收入5000以上人群每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增加40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群一方面来自之前较低一级收入人群升职加薪,另一部分来自于原无收入的学生人群,基本都是网购的覆盖人群。据此推算,市场天花板约在3~3.5亿之间。
艾媒咨询的估计
2.3 数据
2.3.1 APP自身数据
盖得排行近一年安卓端下载量约为100万次,iOS端下载量约为42万次,艾瑞月独立设备数今年4月由之前的平均40~55万台大幅下降至24万台,估计实际月活用户在15-25万左右,用户量较少。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根据易观数据:盖得排行月人均启动次数11.6次,月人均使用时长0.6小时,人均单日启动次数2.1次,人均单日使用时长6.0分钟。
2.3.2 竞品数据
1)商品排名类
市面上与盖得排行相似的APP非常少,目前只找到了百强排行这一个APP,二者具有业务上的高度相似性,百强排行主要也是提供商品排名服务,同时也有购物返利的功能。不过网上数据太少,只能得知安卓端有一定下载量,但功能不是很完善,且总体活跃用户太少,以至于没有被主要数据平台录入。
2)电商导购平台
这里在内容导购方面选取PGC+UGC模式的什么值得买、UGC模式的内容社区小红书,在价格导购方面选取OGC模式的返利、一淘作对比。(易观受试用账号限制,能查看的数据较老)
小红书与什么值得买对比(数据来源 – 易观千帆)
小红书和什么值得买的用户规模差距很大,但是用户黏度相反。什么值得买月人均启动次数66.72次,小红书23.31次,什么值得买月人均使用时长5.01小时,小红书2.06小时。什么值得买人均单日启动次数5.13次,小红书3.52次,什么值得买人均单日使用时长23.04分钟,小红书18.62分钟。
一淘与返利对比(数据来源 – 易观千帆)
返利和一淘的用户规模相近,用户黏度上有差距。一淘月人均启动次数在18.55次,返利11.67次,一淘月人均使用时长1.12小时,返利0.44小时。一淘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返利相近,都在2.7次左右,一淘人均单日使用时长9.78分钟,返利6.29分钟。
可以看到:价格导购类APP的用户黏度均远低于UGC型的内容导购APP。管理良好的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留存相当部分用户,用户参与社区讨论与内容完善,在这过程中也增加了用户的购买欲,用户在APP中完成购买行为,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小红书主要面对女性用户,且主要面向美妆服饰类,用户群体和内容相对于什么值得买更单一一些但也更有针对性。什么值得买面向的用户群体更广,且因为主要提供优惠信息,更新速度很快,信息及时性强,用户会更频繁使用APP。
但是,什么值得买信息过多也导致了问题,信息太多显得很杂乱,同时缺乏深度文章,会劝退许多用户,留下来的用户使用时大部分时间其实是花在在大量信息中筛选。
两个价格导购的APP总体差距主要在于一淘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单纯返利和优惠券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内容方面的信息,不过两个产品的用户黏性仍远低于UGC型的内容导购APP。
3)城市服务
这里选取大众点评和口碑,两个都是提供本地生活服务商家排名、团购信息的APP。
两款APP用户规模有一定差距,用户黏度大众点评高于口碑。大众点评月人均启动次数15.08次,口碑10.13次,大众点评月人均使用时长1.06小时,口碑0.43小时。口碑人均日启动次数2.55次,略高于大众点评的2.36次,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大众点评9.89分钟,高于口碑6.57次。
大众点评和口碑几乎是相同的市场定位和功能,都是UGC+推广的模式,大众点评在用户黏度上更胜一筹的原因,主要在于口碑进入市场时间晚,大众点评在市场已深耕多年,商户资源比口碑更加丰富,各方面比口碑更加完善,选择更多。
用户规模上差距的原因,一也是进入市场时间的差异,二是许多用户在支付宝中使用口碑,而没有下载口碑客户端,对口碑APP的使用量有所影响,三是大众点评与微信有业务合作,在支付功能下有二级入口,同时还有微信小程序,更容易获得微信这边的流量,口碑作为阿里的旗下产品,在微信上的内容传播还会受到一定限制,也没有微信小程序。
2.3.3 与竞品的对比分析
盖得排行是PGC的模式,由拥有专门知识的编辑来挑选、排名商品或服务,或整合网上的权威排行榜,从而产出不同的排行榜,优点是能控制产出质量,缺点就是用户参与度低。
与UGC模式的竞品相比,用户黏度和活跃度更低,用户黏性数据更接近OGC模式的两块价格导购类APP。PGC模式的商品排行市面上还很少,这方面还无法与其他产品对比,这也是盖得排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4 总结
盖得排行的核心功能,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地方,就是PGC模式的商品排行榜。
这个排行榜的特点在于:一是标榜自己不收费,即做到客观公正,二是覆盖商品齐全。除了其他APP中常见的美妆个护、数码3C之外,还覆盖了大量的日常用品、电器等,城市服务也有了PGC模式的排名。
不过,目前盖得排行的客观公正做得还不够,还不够靠谱。客观公正,一方面是指不收钱,不做“竞价排名”,另一方面,则是指排名的准确性,这方面盖得排行做得不是很尽如人意。网上搜索盖得排行的评价,有大量用户反映排行不够准确和客观,排名标准也不透明,特别是一些专业用户的评价,使得盖得排行的排名不够让人信服。
对于排行榜来说,客观公正是生命,对于盖得排行来说,网上专业用户特别是有影响力的专业用户的批评会严重阻碍产品的推广。
对此,一方面,可以将商品拆分为不同的维度,对每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打分,使得评价标准透明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寻找有影响力、客观独立的评测机构、媒体,协助进行排名工作,更节省人力成本也更有说服力。
用户其实不会特别在意你的排行是否来自国内外专业机构,这些机构的排名本身也可能是不公正的,用户觉得排行是否靠谱。
一方面是根据自身对自己熟悉领域的了解程度,对排行是否靠谱有一个评价,另一方面,是根据其他媒体、专业人士、其他用户对排行榜的准确性的评价。因此,对排行的标准进行标准化、专业化、透明化,是盖得排行必须要做的。而对于目前留存的用户,提高产品对他们的黏性也是一个重要工作。
三、用户分析 3.1 年龄分析
数据来源 – 艾瑞数据
根据艾瑞2019年5月的数据:盖得排行的主要使用人群集中在25-40岁之间,尤以31-35岁为甚。
这部分人群普遍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已经形成了网购的习惯。24岁以下用户占比10.03%,占比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这部分群体大部分为学生,尚未毕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消费能力有限,二是资金主要来自于父母,消费更注重于个人爱好或个性,性价比不是最主要的关注因素。
25-30岁用户占22.33%,在五个年龄段中排第二。这部分的用户大多数是刚进入职场不久,有一些钱但消费能力不是很强,注重性价比,同时网购已经是他们重要的购物方式。相较于24岁以下用户,这部分用户的购物观念更加成熟和理性。
31-35岁用户占45.15%,是盖得排行的绝对主力。这部分用户大部分事业上已经稳定并小有作为,收入水平一般在中等或者中上,基本能实现经济独立,除了日常开销外有一定的其他消费预算。大部分人已经成家立业,因家庭、子女等原因经济压力也较大,需要购买的物品种类较之前也较多,需要通过明确的购物指南来购买高质量或高性价比的产品。
36-40岁用户占18.12%,在五个年龄段中排第三。这部分用户基本已形成稳定的消费习惯,有比较固定的偏好品牌和购买渠道,消费能力较强。使用盖得排行主要是寻找少部分的不熟悉领域的高性价比或者高质量产品。
41岁及以上用户占4.37%,占比最少。占比少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很多不擅长网上购物,或者习惯直接前往电商平台购物,不擅长使用第三方工具,很少有比价或者主动查找第三方商品对比的想法。
3.2 性别分析
数据来源 – 艾瑞数据
根据艾瑞2019年5月数据:盖得排行女性用户略多于男性用户,性别比例总体较为均衡。
性别上总体较为平均的原因,主要是盖得排行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商品类别和城市服务,不局限于某一两种品类,相对于小红书、蘑菇街这类APP覆盖的范围更广,因此性别也就更加平均,能为几乎所有的用户提供消费指导。至于女性用户略多于男性用户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与盖得排行的功能变化有关。
数据来源 – 艾瑞数据
艾瑞2019年2月的数据显示:当时盖得排行男性用户还略多于女性用户。在这几个月中,盖得排行加强了补贴和搜索优惠券的功能。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上图是返利APP在2019年5月的用户性别数据,可以看到女性用户明显多于男性用户。盖得排行通过加大对用户的补贴,以及购物相关功能的完善,吸引了更多女性用户使用。
3.3 用户分布分析
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根据艾瑞2019年5月数据:盖得排行的用户主要还是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其次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活跃的省份。
这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更强。盖得排行的城市服务指南也是先对主要的大城市进行完善,这也会更加吸引这些大城市的用户,特别是广东作为盖得排行的所在地,也是最先完善的地方。
3.4 用户使用场景
用户A:
22岁的大学生,男,即将毕业,想要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网上查阅了知乎、哔哩哔哩的评测视频,因为看不懂,还是感觉无从下手。
有朋友给他建议下载盖得排行看看,让他在排行榜前面挑一款喜欢的买就行。他下载后,找到了笔记本电脑的细分榜单,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在排行榜的前几个型号中挑选了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在京东上下单购买。
用户B:
27岁的白领,女,最近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买家电的时候犯了难,像抽油烟机、洗衣机、冰箱这类产品。网上也没有什么评测,基本全靠周围朋友和家人的使用感受来有个大概方向,家电卖场的人员也不能说清楚哪款产品比另一款产品具体好多少。
偶然从朋友处得知盖得排行对这些“评测盲区”的产品覆盖很好,便去下载使用。在各个产品的分类下,她通过知识百科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见误区,借助超级筛选器选出了几款合适的产品,在线下家电卖场体验后,终于选到了中意的电器,在线下完成了购买和安装。
用户C:
30岁的职场妈妈,有一定经济实力,前一年刚生完小孩。要给小孩买的东西多,特别是什么纸尿布、奶粉、牛奶,想要买一些好一点的但又怕被虚假宣传坑,网上软文太多,主要是靠周围同事朋友推荐。在知乎看相关文章时了解到了盖得排行,下载下来使用,看到之前买的使用情况比较好的东西也在推荐榜上,对软件产生了信任,看了一些推荐的其他产品,发现在软件内就可以直接连接到商家店铺,很方便,不用再去费时费力各个平台找了,于是以后经常通过盖得排行找东西、买东西。
用户D:
34岁的资深旅行者,去过许多国家,最近在国内旅游。想去找一些本地特色餐厅,但网上攻略软文太多,很多又是外地人去而本地人不常去的地方,大众点评上排名靠前的很多又不是当地特色,评分也都差不多,看不出多少区别来。
在网上了解到盖得排行有很多特色排名,便去下载试用。上面有不同城市不同类型餐厅的排名,而且是根据多个机构的排行榜整理而来,软文的可能性比较小,便根据上面的推荐找了一些店去品尝,评价不错。打算买一些特产,盖得上也有当地特产和特色小吃推荐,非常贴心,就按照上面的推荐,在线下买了一些带回去。
用户E:
36岁的办公室职员,女,工作较为轻松,闲暇时经常在网上买东西,精打细算的她也会通过返利网站或者APP,也会到处去找优惠券来省钱。
最近她听说盖得排行返利比较多,便下载了一个来试试。除了一般返利网站给的点数,盖得最近还额外有补贴,这让她很高兴。而且,盖得也有搜索优惠券的功能,让购物更简单了,她现在主要就用盖得来获得返利和寻找优惠券,有时候也会翻一翻感兴趣的排行榜。
用户F:
32岁的设计师,男,喜欢有设计感的小众产品,是锤子手机和Smartisan OS的忠实粉丝,也在微博关注了罗永浩。
老罗时不时的宣传一个叫盖得排行的APP让他产生了兴趣,他下载并使用后便被这款APP吸引,界面简洁明了,没有什么广告和烦人的推送,也没有乌烟瘴气的社区,排行的内容很全也很实用。他现在买东西前经常会参考盖得排行上的内容,再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产品。
四、功能分析 4.1 问题分析
盖得排行作为一款消费辅助类工具,最主要的功能是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决策参考,为消费者提供公正、客观、可信赖的消费排名。用户在进行商品购买或者服务消费前,查看相应商品或服务在盖得排行上的排名。
排行标准不透明,可信程度欠缺;
展示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接地气;
缺少用户评价内容;
与购物相关功能结合不紧密。
排名的可信度是盖得排行生存的根本。盖得排行的排名没有显示排名数据的具体来源,没有公布排名的具体标准,都是编辑在一手操作。加上部分商品排名与用户感受有出入,会使得用户对排名产生不信任感,损及盖得排行的核心竞争力。
盖得排行展示的内容基本都是文字,图片极少,没有视频,且文字往往非常长,部分文字还与厂商的宣传词很相近,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部分用户也没有耐心看完,或者看完抓不到重点。用户希望能有更多的图片,更精练且更接地气的文字,来指导购买。
目前,盖得排行没有用户评价的功能,评价来源于负责的编辑以及从电商平台抓取的评价。但是,电商平台抓取的评价数量不多,且上面的评价大部分缺乏价值,编辑的评价有时可能又有失偏颇,用户希望能够看到更加真实、多维度的评价,特别是能揭示一些潜在缺陷的评价。
“特价”模块是盖得排行主要盈利点所在,购物功能的完善、与排名功能结合的程度直接影响盖得排行的盈利能力。现时盖得排行所展示的特价信息、推荐信息,往往与用户的需求不同,用户没有购买欲望。部分地方跳转功能缺失,用户无法直接从应用内直接跳到商品页面,以至于无法在应用内完成购物流程,为应用带来收益。
针对盖得排行的问题改进,将主要围绕在增强核心竞争力、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三方面展开。
4.2 修改内容
4.2.1 商品展示方面
为透明化排行标准,提高排名说服力,加入多维度评分功能,展示盖得针对产品不同维度的评分以及盖得用户的平均评分。
加入盖得用户评论、评分功能。用户可以发表短评论,也可以发表详评(评测),与同为新推出的社区功能联动。用户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用户评论的集中的产品特点将在总评分下显示。
接入第三方评测,为用户提供更多参考。
加入产品图浏览、产品参数查看与对比功能。
4.2.2 社区功能
初期为评测社区,不设一级入口,有一定用户量后升级为产品社区。
所谓评测社区,是围绕产品点评功能开展的,以用户点评、测评为核心的社区。产品点评即是在每个产品页的点评模块,点评又细分为短评和详评(测评)。
初期只在产品页面和个人页面设置入口,后期用户量增加,点评覆盖面大幅完善后,设置一级入口,用户可以闲逛参考不同产品、不同品类产品。用户可以自行设定关注的分类,或者根据浏览记录预测用户感兴趣的分类,有新的热门产品推出相关评测时可直接推送评测消息。
社区相关的运营:
用户来源: 盖得排行目前的用户较少,且加入的UGC内容需要KOL用户与专业用户入驻并生产内容,因此涉及获取种子用户。
在初期,通过第三方评测模块,可以获取到一些来自第三方评测机构及他们的观众、读者的流量。可以邀请评测机构的人员入驻,对他们评测过的产品提供优质的点评,提供评测文章之外更细节或在评测中不便说的东西。
对于评测机构带来的初期较为熟悉该领域的用户,要通过一定激励方式鼓励他们多进行点评。相关编辑在初期也要积极参加到与用户的互动中来,例如多在用户的点评中和用户互动,在产品问答模块中回答用户的提问。通过专门的贴吧、论坛、QQ群、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宣传。
用户激励: 对于评测机构人员、知名行业媒体人等,可以对账号进行认证,在点评等场景下靠前显示。
编辑要对点评内容及时巡查,对于用户的优质点评、评测,一是可以增加用户更多的“经验值”,更快提高等级,点评等可以更靠前显示,生产的优质测评可以对关注了相关领域的用户直接推送;二是对于之前没有点评过的内容,或者初期累积用户时的专业用户,可以向其提供额外的盖得补贴作为奖励,供其在盖得排行APP的特价功能中使用,促使用户去发现和使用盖得排行中的其他功能,促进流量变现;三是在有一定用户数量后,实行创作者激励计划,根据评测的阅读量、互动情况、好评量,可以对作者进行一定量的购物补贴奖励。
用户社区管理: 主要是要防止过多水军和垃圾信息,提高用户粘性。
首先,注册时要求必须绑定手机号才能发表内容。其次,对于防止垃圾信息,初期用户量相对较少时可采用词库+人工的方式进行筛选过滤,同时限制信息发送最小间隔时间,限制最少字数。
4.2.3 排行榜显示优化
用户调研时,用户较多反馈品牌榜不太符合使用需求,需要优化其排名维度和内容。同时超级筛选器入口被较多用户所忽略,调整了其入口。
4.2.4 美食及其他优化
另外,美食板块新增网红餐厅分类,对本地新兴的餐厅进行考察评价,及时更新,以更符合本地人日常使用需求。其他涉及对首页和“我的”页面的优化和连带变动。
五、运营分析 5.1 当前运营情况分析
盖得排行自2016年9月上线公测以来,到目前已经接近三个年头了,目前积累了一批忠诚度高的核心用户,但是用户总数不多,且有下滑趋势。
线上宣传主要依靠两位投资人的微博渠道,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制于本身排名的透明度以及投资人的身份问题,能长期留存的用户有限。应用内的活动主要围绕电商平台的活动展开,关于活跃用户群体、提高用户活跃度的活动有限。
用户激励有一套金币系统,但是金币作用不大,只能用于两个商品的抽奖,对用户吸引力不大。目前的金币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日常使用赚取金币,包括使用APP、阅读排行榜、阅读文章、分享内容等操作。用户可以以少量金币参与抽奖,目前奖品有两个,一个是电蚊香液,一个是电子烟,单价都不算高,种类少。
对用户的激励作用不强,用户没有最终确定的激励,奖励太少且对大多数用户而言不实用。
实现条件太简单,阅读榜单、阅读文章就可以增加金币,包括点进去马上退出都行,对提高实际使用率和效果并无帮助。
设置的任务脱离实际。因为目前盖得排行的内容基本都是榜单,不会经常更新,热文栏目也是已经基本废弃,用户往往只会在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来使用,很少来日常闲逛。这些任务看起来是单纯为了提高日活数据而设的,而非真正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和留存度。
5.2 设计运营活动:万物皆可“盖得”
活动主题:
鼓励用户将认为的身边好的商品、店铺拍下来,写下自己的推荐理由,上传到盖得。 活动目的: 提高用户活跃程度,挖掘KOL,为之后社区及其他UGC相关内容上线做准备。 活动时间: 即日起到UGC内容上线初期。
活动准备:
活动期间首次打开APP弹出活动宣传页面。
首页Banner持续展示,并设立活动专区,用户可以查看其他用户上传的内容并进行互动(如同设计的社区功能一样)。
手机通知推送,微博每天宣传。
活动规则:
用户的评价不少于20字,至少要有1张图,发布时需要关联到具体分类和产品。医药类不参加活动。
每个二级分类下点赞数靠前的五位用户将获得盖得额外购物补贴奖励20元,用于在盖得排行上购物使用。每个大类下发布最受欢迎的前十的详细评测的用户也将会收到额外购物补贴奖励50元,每个具体分类限最多2人获奖。这些用户可以加入盖得排行各品类核心用户群,能最及时与盖得排行编辑沟通,提供反馈意见,有活动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大类21+13个,二级分类91+10+92个)
对于提供原排行上没有的商品、店铺的用户,编辑若核实,符合上榜条件的,视其质量和受社区欢迎程度给予2至20元的额外购物补贴奖励。
本次活动产生的内容,若之后上线UGC相关功能,将直接导入其中。
六、总结
对于目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的在线购物市场,盖得排行还几乎没有对等的竞争对手,在线导购市场的用户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盖得排行来说是极好的机会。盖得还需要继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商品排名方面更加透明公正,在使用上优化使用体验,增强用户粘性,在在线导购市场杀出一片天地。
本文由@sys.sy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为什么说深圳是美食荒漠 ?
广东美食之多,在于食材丰富,做法多而又细致。
沿海而又位于热带,为广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食材、调料。
而在做法上,由于历史悠久,传承至今,有了花样繁多的食材烹饪方式。
就拿吃鹅来说,有烧鹅、卤鹅、白切鹅、碌鹅、醉鹅。而烧鹅中,又讲究荔枝木烧鹅最好吃。
广东人一定会说自己的烧鹅比北京烤鸭好吃。
古法深井,天然荔枝木,烧出来的烧鹅,特别香脆、均匀、好吃 / Bilibili@黑哥哥料理
广东的白切鸡、豉油鸡比别处的鸡都好吃,白切鸡还一定要配沙姜酱油。
再拿点心来说,有丰富的早茶文化;甜点把牛奶玩出了双皮奶、姜撞奶、炸牛奶。
而在喝的上,老火靓汤,种种讲究。
在调料上,别的地儿有的都有,别的地儿都找不到的还有,如鱼露。
在咸菜上,不止梅干菜,还有橄榄菜。
2019年02月23日,广东省广州市,早茶
但是广东深圳,似乎是一个例外。
在深圳待过一段时间的人不可能没听过这句话:
深圳哪儿好玩?去香港吧。
深圳哪儿好吃?去广州吧。
深圳真的缺少美食,让客流白白流失到周边去了?
深圳,南方的美食荒漠
作为泱泱一线城市,深圳人、大量外来商旅者、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当然能吸引各类餐饮业开店。
但是同类城市相比,深圳比不过上海,也比不过“食在广州”美名在外的广州。
同为千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2017年,广州的餐饮业整体营业收入,比深圳多了近一倍。
广州的限额以上企业数、餐费收入,都要比深圳多。
广州、深圳餐饮对比 / 依据《广东统计年鉴2018》中的数据绘制
这不是说深圳人不爱美食,也不是餐饮业发展到这个程度能满足深圳的需求了。
根据一份对22个旅游城市的餐饮业调查, 深圳是餐饮需求排名最高的城市,上海是供给排名最高的城市[6]。
深圳人民对美食的饥渴,还可以从利宝阁在深圳的成功看出来。
这不是一家老店,香港起家,2013年才入驻深圳,之后增长迅速,还拿到深圳税务局的奖金。
店内菜品丰富 / facebook@利宝阁
利宝阁今天已成为大众点评深圳粤菜榜点评量之首,它的嘉里店有约1.7万条评论,甩出第二名近1万条评论[1][3]。
可是这家店的价格并不低,人均消费达到了158元。
大量的深圳当地人或者外来游客,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来消费这一家店。
店内装饰富丽堂皇,消费水平并不低 / facebook@利宝阁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上海、广州人体会不到,可能只有北京人会有共鸣。
以单店点评量第一的店来看,广州点评第一的粤菜点都德人均消费75元,上海点评第一的本帮菜桂满陇人均86元。
而北京则像是深圳的北方翻版,有不少高人均消费也高点评量的店。
深圳作为移民城市、超级大城市,除了粤菜,确实也不乏外来菜,但一样比不上广州、上海。
2017年12月24日,深圳灯光音乐美食节开幕,美食街上游客熙熙攘攘
以在广东占据强势地位的川菜为例。
深圳移民占比高,四川籍移民又能排入移民前三。
但深圳单店点评最高的缪氏川菜约1万条;而广州单店点评最高的川菜蓉鱼(江南大道店) 1.3万条;上海的川菜红辣椒,点评量有2.6万条[2]。
在火锅榜,上海店铺点评量排第一的上上谦、第二的哥老官都比深圳火锅八合里海记高许多,广州第一的火锅凤园椰珍椰子鸡主题餐厅也比八合里高一些。
而在日料、西餐、东南亚菜三种外国菜上,深圳榜首一样不如广州和上海。
大众点评上分菜类点评量第一的店铺的点评量对比,其中深圳、广州的当地菜为粤菜,上海的当地菜为本帮江浙菜 / 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的点评量较少,要么是店铺开店时间较晚,要么是就餐人数较少,缺少打卡者。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店铺不够火热或者接待过的就餐人次较少。
为什么在美食多如牛毛的广东,深圳却在嗷嗷待哺?
深圳还是太年轻了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
1980年前,深圳还没开发起来,那时候深圳街面的建筑大约只有一层楼高,伫立在3平方千米的范围内[4]。
深圳发展历史之短,在世界范围内少见。
这一点决定了深圳比其他城市来,没有老字号,也没有传统小吃。
2019年2月7日,深圳京基100大厦与地王大厦的夜景十分漂亮。“深圳速度”把这个城市的传统甩在了身后
历史传承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比如潮州菜,由于潮汕曾人多地少,粮食不足,在饮食上爱喝粥,并变得精致,食材物尽其用。
而潮汕地区祭祀中用到的各种食品,如粿也流传成为日常饮食[5]。
如果没什么剧烈变革冲击,这种饮食文化可以一直传承发展。
对比移民不如深圳多的广州,粤菜在80年代后的广州能做得有声有色。
潮汕砂锅厚弥粥 / Bilibili@吾晓食
广州当时吸收了潮菜中的卤水等元素(也称潮州菜,发源和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吸取了港式粤菜元素,发展成为今天大多数人口中的“粤菜”[8]。
“食在广州”的说法早已有之。
广州人历来爱吃,外出餐饮消费多,恩格尔系数和人均食品支出偏高[17],这也哺育了广州的餐饮业。
早年间五城市恩格尔系数比较(单位:%)。恩格尔系数即餐饮占消费的比重,广州在各城市中有最高比重的恩格尔系数 /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2006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本地人爱吃,能培育当地餐饮市场,游客被饮食吸引前来旅游,餐饮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广州、成都都是这样的例子[9]。
但深圳本身作为一个小村落,在成为经济特区之后,快速扩张,成为了南方一座巨大的人口抽水机。
深圳在2005年就已经是800万人口的、70%人口都不是当地人的移民城市。
大量涌入的移民既忙于挣钱,不会像广州人那么爱吃,又有各自的口味。消费无法为培养餐饮提供一个强大的动力。
2018年7月18日,深圳华强北地铁商业街开街,客流如潮。人口大量涌入,各种商业街应运而生
陈晓卿曾有一条微博说:
深圳市是个体量巨大的移民城市,几乎每个人都自己内心里的故乡,因此在口味上有些面目不清。
由于涌入者有大量的湖南人、湖北人、四川人等等,以及近来的东北人,他们带来了川菜、湘菜、东北菜。其中又以发展最早的川菜较为强势。
2018年06月15日,深圳市坪洲地铁站夜市,这里聚集了各地美食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菜系,开始在深圳瓜分地盘。
而在深圳原本就没什么底蕴的粤菜,就遭到了排挤。
本土菜不强势,外来菜在深圳也很难有什么发展。
我们以川菜为例,川菜在广东是处于鄙视链下游的。
粤菜,广觅食材,清淡精致,重鲜味,居于鄙视链顶端;而川菜佐料重很辣,是外来者的食物[8]。
即使是粤菜本身,越是高级的餐馆,供应越是清淡鲜美,而在较低端的粤菜馆里供应的可能是翻炸油炸过的、更甜的、更咸的、更辣的食物。
深圳一川菜馆入乡随俗,提供口味清淡的小碗川面 / Bilibili@Bunny班妮
深圳一川菜馆入乡随俗,提供口味清淡的食物 / Bilibili@Bunny班妮
广东人吃饭又要青菜又要汤,深圳川菜入乡随俗,一川菜馆提供海参青菜羹 / Bilibili@Bunny班妮
川菜与粤菜两种菜取向殊途,难以同时赢得不同口味的人士的喜爱。
何况异地发展,能发展出地道的川菜吗?
并不容易。
对于短暂游玩的游客来说,没有人会费那么大力气跑去广东吃川菜。
而对于常住人口来说,在广东的四川人的流动性,也大过在广东的广东人,这对菜系的口碑树立是致命打击。
过去三四十年,深圳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迭代[7]。
在这场产业迭代中,深圳常住人口高学历化、中产阶级越来越多[15]。
2019年5月30日,广东深圳,一大厂食堂员工正在点餐。大厂集聚,也是深圳吸引人的理由
当初餐馆服务的一些人已经离开,深圳又迎来了一些新的人。那么,口碑树立就变得艰难起来。
其次,在消费能力上来说,在2004年,当地外来人口的人均月收入是1014元,而本地户籍人口是2159元[16]。
更多服务于外地人的餐馆面向的消费能力较差一些。
难以百花齐放的深圳
深圳的粤菜没很好地发展起来,川菜又发展得不太好,那么其他菜呢?
说起来,上海能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座米其林指南的城市,绝不仅仅是因为本帮菜,或者特定某一种菜系。
上海繁荣的餐饮业是百花齐放的结果。
2018年12月15日,游客在上海豫园游览,品尝各种老字号名小吃,南翔小笼包、蟹粉灌汤包等
2019年6月22日,很多北方人不理解上海人为什么要出门排队买灌汤小笼包,在他们眼里,这不就是家家都会做的普通馒头吗?
2018年7月15日,上海,粤菜馆。在上海,有钱你可以吃遍全世界
可深圳为何在其他菜上也没有很有名?
每座城市美食的背后,都离不开这座城市本身的特质。
一项研究认为,城市的餐饮业主要由城市背后的农业、交通运输业、与餐饮服务较为密切的供水供电业决定的[6]。
深圳虽然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但在农业、供水供电等排名不靠前。
2015年06月19日,深圳较场尾传统捕鱼人。深圳原本是个小渔村
深圳在成为特区之后,迅速发展,面积扩大,但是依然是世界范围都排得上号的高人口密度城市,辖区内几乎都是高楼林立。
这样的高密度,从两方面影响了深圳的餐饮业。
其一,食材供应;其二,建筑形态会影响城市的餐饮活力。
2018年7月14日,深圳罗湖,拆迁旧改中的湖贝村,夜市热闹非凡
中国各个城市的管辖境内,一般会保有一定量的农业用地,让食材供应有一定的自给率。
但是深圳是例外。
深圳缺少农业用地,海港也没有用来发展渔业。
在2008年时,深圳自供应农渔产品比例就已经很低。
成都是城市周郊农业发达可以大量供应成都蔬菜的典范,还流行一种农业与餐饮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业态:农家乐[10]。
成都、南京、上海、深圳四座城市食材自给率,括号内为数据统计年份。来源:Lang G, Miao B. Food Security for China's Cities[J].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 2013, 18(1): 5-20.
而这种情况并不会有所改变,深圳少数的非建筑用地也主要用来造林做绿化、建高尔夫球场[10, 13]。
而广东其他城市中,广州本身就有大量的蔬菜和水产品产出,佛山、东莞产出也更多。
深圳把金贵的土地用来做别的了,势必增加食材的运输成本。
不是说这样的资源配置有什么问题,只是单从吃货角度来看,广州似乎更适合来一场吃货之旅。
深广和佛山、东莞的水产品、猪肉、蔬菜2017年产量 / 依据《广东统计年鉴2018》绘制
土地的影响不仅在于食材供应,也在餐饮场所上。
上海是有土地用于餐饮建设的,2018年,上海拥有10万家以上餐厅,餐厅数量和密度位居全国城市第一[11]。
而深圳餐饮店数较少,而且连锁餐饮都走向了紧凑型。
深圳的营业面积、餐位数除以从业人数 的比值,在大城市中都是一个低谷[12]。
上广深2017年连锁餐饮企业基本情况 / 依据《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绘制
餐位数除以从业人数的比值低,说明更多的从业者服务了更少的餐位,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在深圳土地更为紧俏的情况下, 它们更加精致,当然也可能更贵。
而餐饮做成连锁的,一般都是模式比较成功、成熟的餐饮企业了。
这或许可以说明,深圳不是全然没有好吃的,但是它缺少更多能被普通人消费得起的美食。
2015年1月28日,深圳某著名酒店,深圳物价很高,有美食有娱乐,只要你消费得起
好在,深圳的朋友不用等待太久。
如今,深圳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理想的移居地,逐渐呈现出高收入、高饮食消费的特征。
深圳的恩格尔系数(指饮食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超过全国同期水平,也超过北上广[14]。
2018年10月3日,深圳庙街美食城内热闹场面。深圳人的美食需求,不比任何一个一线城市小
深圳的中产正在崛起,而中产的口味非常个性化[15]。
哪怕深圳人过去从未被真正“喂饱”,未来一定会有人抢着满足深圳人的胃。
中餐在世界上的地位到底排名第几,为何让这么多中国人“寒心”?
在ALISTE排行榜里是第四位,但是综合排名甚至不及泰国菜和越南菜。寒心的原因就是纯中餐很难被西方人接受。法国发布了A LISTE,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美食排行。瑞士餐厅 Restaurant de'h? “ tel de ville”以82.35分排名第一,美国餐馆“ PER SE”以82.3分排名第二,日本餐馆“ KYOA”以82分排名第三。排名前100名的餐厅中最高的中餐厅,以7,525分排在第42位,仅有三个国家/地区拥有100多家餐厅:126家日本餐厅排名第一。有118间餐厅的法国排名第二,,有101间餐厅的美国排行第三。中国在餐厅总数中排名第四,只有69家,其次是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
可以说,再西方人眼里中国菜比泰国菜差得多,比越南菜差得多。国外有许多从事餐饮业的中国人,但主要针对中国人,他们没有野心或意识,因此走华人路线。现在韩国在国外从事韩国饮食文化。当然,韩国食品非常不好吃,而且方法粗糙,但是敢于鼓吹,敢于镇压中餐。但是,尽管中国餐馆在整个西方都开张开花,但应该指出的是,它们的地位和声誉远不及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餐厅。
从马可波罗的描述到传教士,西方人早就理解了各种中国食物与西方食物之间的区别,但不幸的是,中国食物的最早和最古老的经历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引入的。基本西方最早的中国餐馆的每个老板都是1920左右的移民,中国食品烟熏大,卫生差,在一些国家屡遭丑闻。许多餐馆有很多调味品和大量的味精,这与西方的清淡饮食习惯不符。
关于摆设,是否有只用于餐桌的桌布?是纯棉还是化学纤维,餐巾和餐具都是印制的餐厅标记的吗,桌椅是批量生产还是定制的。它的原始与否都会影响餐厅的状态。餐饮只是中西文化对比的一个方面,如今中国对世界更加开放,其力量正在使世界更贴近中国。我们如何让他人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积极因素,中国在善势利导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成都最大最好的中餐厅!
成都有名的中餐厅有以下:
1.宽巷子3号菜
菜系:川菜 地 址:成都市锦江区宽巷子3号
2.大妙火锅(锦里店)
菜 系:火锅 川味/重庆火锅 地 址:武侯祠大街231号锦里二期乌衣巷13号
3.皇城老妈(皇城店)
菜 系:火锅 川味/重庆火锅 地 址: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南三段20号(近玉林生活广场)
4.蜀九香火锅酒楼(彩虹店)
菜 系:火锅 川味/重庆火锅 地 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19号春江花月耍都内(近浆洗街)
5.红星兔丁(武侯祠店)
菜 系:小吃 熟食/卤味/烧腊 地 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180附4号(近通祠街)
6.小谭豆花(西大街店)
菜 系:小吃 地 址:成都市青羊区西大街86附13号
7.宽坐火锅(宽窄巷子店)
菜系:锅 川味/重庆火锅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宽窄巷子宽巷子4号
全国餐饮连锁店排名是怎么样的?
全国餐饮连锁店排名是肯德基KFC、麦当劳、真功夫、德克士、必胜客。
推荐肯德基KFC、麦当劳、真功夫。
1、肯德基KFC
肯德基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炸鸡连锁餐厅,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开设有14000多家肯德基餐厅。肯德基经久不衰的成功与畅销,归功于对美味和高品质的专注,以及近500,000名餐厅员工孜孜不倦地为全球每年45亿光临餐厅的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肯德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受欢迎程度屡创新高,平均每天都有两家新餐厅开业。
2、麦当劳
麦当劳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团,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三万多家餐厅。麦当劳公司旗下最知名的麦当劳品牌拥有超过32000家快餐厅,分布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麦当劳公司现在还掌控着其他一些餐饮品牌,例如午后浓香咖啡(Aroma Cafe[1])、Boston Market、Chipotle墨西哥大玉米饼快餐店、Donatos Pizza和Pret a Manger。
3、真功夫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式快餐品牌,第一家餐厅起,真功夫一直主营米饭快餐。凭借在“标准化”上的精耕细作,真功夫从发源地东莞,先后进驻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沈阳、武汉等多个城市,成功走出了区域发展模式,成为首家全国连锁发展的中式快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