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如何赚钱
乡村旅游的盈利方式如下: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整理
一、餐饮服务;民以食为天,吃作为六要素之首是无法回避的,也是必须考虑的,吃不仅仅是客人的必须,也是店家的盈利点,但如何吃好大有学问。
二、住宿盈利
1.乡村别墅:如近水独栋休闲别墅
2.标准客房:按照一般标准建设的楼层套间
3.青年旅馆:按照国际青年旅馆模式建设的适合旅游爱好者的旅馆
4.露营基地:提供大规格的帐篷出租
5.特色住宿:如人工窑洞、石屋、架在树上的鸟巢屋、木船旅馆、迷你微型别墅、茅草居等
6.其他服务:如钟点房、午夜房、包月房等
三、加工盈利
1.自酿谷酒:最好用大坛封装,上贴红纸,小瓶装的贴上自制的土标签,取名“某某家酒”,根据实际情况还可造黄酒、甜酒、米酒、南瓜酒、地瓜酒、葡萄酒等
2.熏制腊味:如腊肠、腊鸡、腊鸭、腊鱼、腊兔等
3.泡菜系列:如腌辣椒、腌萝卜、腌黄瓜、腌茄子等
4.干菜系列:如笋干、豆角干、紫苏干、剁辣椒、萝卜干等
5.粮油系列:如大米加工、大豆加工、红薯加工、玉米加工等
四、休闲盈利
1.乡村茶馆:茶艺表演、茶水服务、茶叶茶具出售,有茶叶基地的还可以组织游客采茶、制茶
2.乡村KTV:以大包厢为主,平时也可作为聚会、培训、会议用
3.乡村酒吧:面积不需要很大,关键要精致,也可做成清吧
4.花园足浴:微风吹来,花香沁鼻,在大自然中享受足浴
5.草坪瑜伽:有辅导老师,可采取会员制,游客也可临时参与体验
6.乡村温泉:将传统的澡堂、桑拿改造成温泉形式
7.乡村高尔夫练习场:占地比较小,可采取会员制
8.乡村马术俱乐部:一种是会员制的马术俱乐部,另一种只是简单的骑马游玩项目
9.拓展训练基地:需要与专业户外拓展训练机构合作,以保证稳定的团体消费
10.短程亲水漂流:适合儿童的短程安全浅水漂流,重在亲水体验
11.乡村游泳池:一种为天然浴场,对河滩进行改造而成,一种为人工修建的游泳池
12.狩猎场:可依据农庄地形,选择封闭性较好的窝地喂养动物,依法开展狩猎活动
中国马术怎样去发展市场化
发展马术 靠俱乐部
中国马术协会秘书长成庆说,马术在我国刚刚进入正规发展阶段,全国已有300多个注册的俱乐部。一名普通骑师的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普通家庭是无法参加这项昂贵的贵族运动。 香港马术队夺牌的启示在于,香港队短期组队战胜了几年长期集训准备的广东、新疆、北京等队。在这些“贵族”竞赛项目上,家庭个人投入,送子女去欧美培训,投入与产出比高,效率高,经济性更高。随着中国体育正在由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迈进,全民健身日趋重要。由社会或俱乐部注资发展体育项目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300多家马术俱乐部,大部分是民营的。而马术俱乐部不仅仅为少数人提供了休闲的去处,更重要的是他们承担了很多中国马术普及工作。按照主管马术的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蔡家东的计划,马术运动在中国首先向高收入人群普及,然后向大众普及。高收入人群可承受高昂的购马费用。而赛马退役后,可用来开展群众性马术运动,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从长远考虑,还要不断鼓励青少年加入马术运动,拓展运动人群。这样马术平民化,就不再只是梦想。”蔡家东说。
评论:马道,在于人道
夕阳西下,暮色苍凉,鲜血染征衣,马鸣风萧萧。26日的全运会12000米速度赛马,再现悲情一幕。19匹赛马参赛,10匹马退赛,湖北队赛马 “金银庄主”重伤随后被实施“安乐死”。时隔4年之后,这项全运会独有的超长距离马术竞速项目,再次成为全运会上最具争议的赛事之一。
12公里已创下了国际规范式速度赛马的一项纪录。在欧、美、日、中国香港等速度赛马赛制相对完善的地区,5公里跑已很罕见,中国香港赛马一般没有超过3公里的,而世界级最长竞赛距离大赛是墨尔本世界大奖赛全程也只有3300米。
为何12000米竞速赛马还会列入到本届全运会呢?专家解释,竞速赛马不是奥运会项目,然而各国都有赛马的民俗或者博彩性质的赛马。当初设立 12000米速度赛马项目,正是为了让各队用中国马来参赛。
上届全运会比赛中,就在众多高头大马(欧洲纯血马)中,出现了蒙古矮马的身影,但最终获胜的还是纯血马。而本届大赛,所有参赛队伍都选择了纯血马,使中国马参赛,带动中国本土马发展的战略意义已“名存实亡”。
马是人类的朋友,也是选手的战友。然而大量的“纯血马”的进入,使马术比赛成了真正的“贵族运动”,而“马术贵族化”也只能让这个项目滞留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
全运会马术设置这个项目的初衷并没有错,利用中国竞技体育赛事的最高平台推动民族赛马运动的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摔跤、射箭等少数民族群众特别喜爱的项目在全运会上欣欣向荣地发展便是明证。因此,拯救全运会速度赛马,重要的不是缩短赛程,而是如何明细规则,找准发展方向,限制纯血马参赛,让中国的民族马术走向更高的起点。
在马术界有一句话:赛事的第一原则就是以马的福利为先,也就是圈内人所谓的“马道”。但马道,不在于赛道,而在于人道。
唐代长安最流行的体育项目是哪些?
唐代长安最流行的体育项目有马球运动、蹴鞠运动。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开明,文化开放,随之养生观念的改变和运动健身思潮的流行,促进了唐代体育运动的发展。
许多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参与性十分普遍,无论宫廷皇族还是民间百姓,乃至军队士兵;无论城镇市民还是乡村农夫,竞相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成为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球运动在唐代曾风靡一时,社会各阶层都热衷于这项运动,积极参与其中,这就为唐人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新内容。打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运动,是古代游牧文化的“骑”与农耕文化的“球”相互交流和结合的产物,要求打球者具备娴熟的骑术和在马上灵活运用器械应付各种情况的技能技巧。
蹴鞠运动到了唐代进入空前盛行时期。关于唐代蹴鞠运动,当时已出现了“气球”,即内胆充气的球,并改用熟皮制作球壳。这种“鞠”不但结实、轻巧,而且富有弹性。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鞠”的改良及蹴鞠形式的多样化,是对人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最好的锻炼。
扩展资料
马球运动的发展:
马球运动最迟在中国汉代就已流行,地域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黄河流域一带。无论在文献的记述上,还是在有关实物的发现上,其反映的流行时间均比波斯、吐蕃等地早。
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代马球自汉代就开始出现于中原以至黄河流域,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球类运动中主要的运动形式之一,尤其兴盛于我国的唐朝,那时的马球经常是一场百人以上男女同场竞技,规模之大,可想而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不断地改朝换代,马球运动也时兴时衰,再也没有唐时那种盛况了。
随着历史车轮的行进,马球在这些中亚国家逐渐衰败了下来。到十九世纪初期,除了印度南部的一些山区还进行这项运动以外,马球到了几近绝迹的边缘。
到了1859年左右,驻印度阿萨姆(Assam)的英国陆军中尉JosephSherer向Stewart上尉建议在军营组织此项运动,两人一拍即合。随后,此二人和七个茶叶种植园主便组建了Stewart马球俱乐部,经常与当地的曼尼普尔人同场竞技。
之后于1861年,Stewart将马球引入加尔各答,并在第二年的圣诞节期间进行了第一次公开比赛。1863年,他又和Sherer一起创建了加尔各答马球俱乐部,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马术俱乐部了。自此,马球一时间在印度风靡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打马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