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亚游艇码头的未来该如何规划?
规划将三亚游艇码头远景泊位数量规划为8040个,游艇码头遍布三亚各港湾 码头布局:五湾多点,一心三基地 综合考虑岸线自然条件、陆域用地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规划将三亚滨海地区、近海海域和内河水系分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共四类游艇码头区域。 规划将三亚的游艇码头布局结构定为“五湾多点,一心三基地”。 “五湾”是指三亚沿海5个湾区,自东向西分别为海棠湾、亚龙湾、三亚湾、红塘湾、崖州湾。该5个湾区是三亚游艇码头布局的主体,将形成“五湾多点”的码头分布格局。 “一心”是围绕阳光海岸情人港形成的城市中心活力港湾。该港湾是三亚中心城区最具活力的中心,也是邮轮、游艇码头的集聚地,是三亚游艇文化船舶及消费的中心,游艇赛事活动的中心。 “三基地”是指铁炉港、肖旗港、崖州中心港三个游艇基地。规划认为,这三个港分别位于三亚沿海的东西两翼,港口条件好,陆上用地相对充裕,将建成为三亚游艇维护、保养、培训、展示及综合服务基地。 按照《规划》,三亚将共建设各类码头区44个,其中游艇码头19个,交通(旅游)码头17个,内河游船码头8个。远景泊位容量共约8040个,另外部分码头设置干泊位共790个。五大码头区: 五大码头区功能明确按照《规划》,近期将重点建设五大码头区。 南边海公共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城市中心公共游艇码头和公务码头(海上与内河观光、水上巴士总站)。 阳光海岸情人港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城市中心的公共游艇码头和私人游艇码头。规划容量为500个泊位。 铁炉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公共游艇码头、私人游艇码头、私人游艇泊位和公共交通码头(海上及内陆水系观光)。规划容量为1000个泊位。 中心渔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公共游艇码头和公共交通码头。规划容量为500个泊位。 肖旗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私人游艇码头、公共交通码头(来往东、西岛、海上观光、内河观光、进出鲁能新城水系)和部分私人住宅泊位。规划将其建成400个泊位的游艇俱乐部。 近期至2015年将建成3070个泊位,至2020年将建成泊位6090个。今年内三亚游艇泊位将达到1000个。
二、天津中心渔港的投资近80亿
作为本市2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和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之一的中心渔港项目,自2007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近80亿元,提前完成了“一年围海、两年造陆、三年成港”的建设任务。 中心渔港已完成10平方公里防波堤修筑,吹填2080万方,形成海域3.5平方公里土地;陆域建成27公里主干道路路网及沿线排水管线,三横六纵主干道路路网基本形成,10平方公里区域达到三通一平,燃气、通信等配套设施同步推进。
为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中心渔港的经营性项目和园区配套公建也同步启动。 备受关注的滨海鲤鱼门于去年年底开工建设后,建成了2.67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群,并同步完成了11.2公里区域道路和27万平方米绿化景观建设。而鲤鱼门正式运营以来,已吸引近50万游客前来观赏游玩,累计营业额1000余万元。北方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的起步项目——示范冷库也于2009年9月提前竣工交验,示范冷库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总储量1万吨。2009年,已存入货品1000吨左右,主要为水产品和肉类制品。预计年底将有6000吨左右的冷库货品进驻冷库,2010年中心渔港推进冷库招商建设,建成10万吨级冷库,形成规模效应。
中心渔港的另一大中心——北方游艇产业中心,2009年8月与澳大利亚成功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中心渔港休闲港湾区合作开发中澳皇家游艇城,中澳皇家游艇城项目总投资70亿元,将建成800多个泊位,其中包括中国首个长度超过100米的超级游艇码头。游艇城还将成立游艇培训学校,并建设豪华游艇俱乐部、生活区、酒店、写字楼等。游艇城一期工程将建设游艇会所和30栋别墅住宅。预计到2015年,北方水产品集散中心和游艇产业中心将基本建成。到2020年,通过5年深度开发,城市载体功能将基本完善。
三、三峡区域为何要打造多个游船母港?
据悉,宜昌长江三峡游轮中心项目18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的重点项目,总投资概算为60亿元(人民币,下同),将打造大三峡区域游船母港基地。
宜昌长江三峡游轮中心选址三峡大坝下游的平湖半岛,规划用地645亩,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设计旅客年吞吐能力约200万人次。项目将重点建设游船母港码头、私人游艇会所、游船管理服务中心、酒店集群等,构建新一代复合式游船母港休闲综合体。
长江沿线景点密集,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尤以长江三峡最负盛名。长江游(邮)轮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快速发展,以重庆、宜昌、武汉为代表的长江三峡游(邮)轮旅游逐渐兴起。三峡水库蓄水175米后,“高峡出平湖”景观得以实现,加之三峡升船机投入运行,三峡通航能力大幅提升,长江(邮)轮旅游市场前景持续向好,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长江游(邮)轮旅游主要集中于三峡段,上游与中下游流域游(邮)轮旅游发展不均衡。且沿线码头,尤其是三峡库区各旅游码头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与长江游(邮)轮旅游发展不匹配。
为解决上述矛盾,长江沿线各地积极实施港口码头硬件设施升级,打造游(邮)轮母港,串起长江黄金旅游带,提升长江全域旅游品质,共同开拓海内外市场。
在长江上游,重庆市旅发委近日透露,将启动主城游轮母港建设,加快规划、启动建设主城“两江四岸”以及“一干两支”旅游码头体系,提档升级景区景点旅游码头。
在长江中游,除建设宜昌长江三峡游轮中心项目外,长航集团与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共投资30亿元打造国际性长江游船游艇中心,探索、建设武汉邮轮母港,使武汉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邮轮游客集散中心。
在长江下游,南京母港建设正在规划中。当地计划配套邮轮港服务功能,发展邮轮入境和出境游,吸引更多优质游轮和邮轮企业落户,形成江海联动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云南昆明滇池草海旅游码头建成,游客翻倍!
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云南发展了众多的文化旅游项目。如今的昆明滇池已是国家级旅游景区,有“著名水上旅游打卡地”之称。将自然生态、城市文化和水上旅游完美融合的 云南昆明滇池草海旅游码头 ,成为全滇“示范性 游船码头 建设工程”。
全面专业,升级旅游航线
目前旅游码头已经建设完毕,游船码头的开发建设将配合广州德立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定位,引入旅游船、快艇、巡逻船等船型,增加滇池草海景区观景价值,进一步开发滇池旅游业务,提升当地旅游消费。
匠心巨制,打造高质码头
如今的昆明滇池草海旅游码头工程承受能力强、 抗风浪能力好、稳定性好 ,离不开广州德立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在深入探究滇池的气候、水文等多个特性,结合制定出来的码头设计施工方案。
工程规模: 共建设浮码头2座,总面积1068m2,使用钢管桩定位,利用岸线208m,使用水域面积2.08万m2。其中每座浮码头面积534m2,12m×2.2m铝合金活动引桥1座,φ478×14mm钢管桩27根。
码头总泊位数为 36 个,设计船型为50、80客位旅游船。
最大停靠船舶为 80 客位旅游船,最小停靠船舶为 11 客位快艇。
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云南发展了众多的文化旅游项目。如今的昆明滇池已是国家级旅游景区,有“著名水上旅游打卡地”之称。将自然生态、城市文化和水上旅游完美融合的 云南昆明滇池草海旅游码头 ,成为全滇“示范性 游船码头 建设工程”。
全面专业,升级旅游航线
目前旅游码头已经建设完毕,游船码头的开发建设将配合广州德立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定位,引入旅游船、快艇、巡逻船等船型,增加滇池草海景区观景价值,进一步开发滇池旅游业务,提升当地旅游消费。
五、关于游艇码头建设需要什么手续?
楼上说得也对
应该是这样的,先拿到政府的批文,主要是市政府、发改委、交通航道部门、海洋局的海域许可等等立项方面的审批,如果没记错的,应该是以上这几家部门批文为主。
然后请专家做通航安全评估,通知海事部门和专家开评估会通过后,到海事局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然后到航道管理部门办开工报备之类的就可以开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