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码头到香港机场要多久
虎门码头到香港机场快的话不用四十分钟。现在有专门直通机场的道路,交通方便很多了
码头(港口边供乘客及货物上下的建筑物)详细资料大全
码头是海边、江河边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通常见于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城市。人类利用码头,作为渡轮泊岸上落乘客及货物之用,其次还可能是吸引游人,及约会集合的地标。在码头周边常见的建筑或设施有邮轮、渡轮、货柜船、仓库、海关、浮桥、鱼市场、海滨长廊、车站、餐厅、或者商场等。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码头 外文名 :terminal 简介 :港口边供乘客及货物上下的建筑物 常见于 :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城市 分类 :人造的土木建筑物,天然形成的 概述,结构形式,相关定义,用途分类,史实连结, 概述 码头又称渡头,是一条由岸边伸往水中的长堤,也可能只是一排由岸上伸入水中的楼梯,它多数是人造的土木工程建筑物,也可能是天然形成的。 码头 码头泊位数:根据货种分别确定。除供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所需泊位外,在港内还要有辅助船舶和修船码头泊位。 码头线长度:根据可能同时停靠码头的船长和船舶间的安全间距确定。 结构形式 码头结构形式有重力式、高桩式和板桩式。主要根据使用要求、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重力式码头 重力式码头。靠建筑物自重和结构范围的填料重量保持稳定,结构整体性好,坚固耐用,损坏后易于修复,有整体砌筑式和预制装配式,适用于较好的地基。 高桩码头。由基桩和上部结构组成,桩的下部打入土中,上部高出水面,上部结构有梁板式、无梁大板式、框架式和承台式等。高桩码头属透空结构,波浪和水流可在码头平面以下通过,对波浪不发生反射,不影响泄洪,并可减少淤积,适用于软土地基。近年来广泛采用长桩、大跨结构,并逐步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或钢管柱代替断面较小的桩,而成管柱码头。 码头 板桩码头。由板桩墙和锚碇设施组成,并借助板桩和锚碇设施承受地面使用荷载和墙后填土产生的侧压力。板桩码头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除特别坚硬或过于软弱的地基外,均可采用,但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较差。 相关定义 码头分类 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的水工建筑物。广泛采用的是直立式码头,便于船舶停靠和机械直接开到码头前沿,以提高装卸效率。内河水位差大的地区也可采用斜坡式码头,斜坡道前方设有趸船作码头使用;这种码头由于装卸环节多,机械难于靠近码头前沿,装卸效率低。在水位差较小的河流、湖泊中和受天然或人工掩护的海港港池内也可采用浮码头,借助活动引桥把趸船与岸连线起来,这种码头一般用做客运码头、卸鱼码头、轮渡码头以及其他辅助码头。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游客的水工建筑物。是港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码头的平面布置分:有顺岸式、突堤式、挖入式等。挖入式码头又分为挖入式港池或半挖入式;突堤码头又分窄突堤(突堤是一个整体结构)和宽突堤(两侧为码头结构,当中用填土构成码头地面)。按断面形式分,有直立式、斜坡式、半直立式和半斜坡式。按结构形式分,有重力式、板桩式、高桩式、斜坡式、墩柱式和浮码头式等。按用途分,有一般件杂货码头、专用码头(渔码头、油码头、煤码头、矿石码头、货柜码头、游艇码头等)、客运码头、供港内工作船使用的工作船码头以及为修船和造船工作而专设的修船码头、舾装码头。按使用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码头和永久性码头。 码头 码头岸线 码头建筑物靠船一侧的竖向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即停靠船舶的沿岸长度。它是决定码头平面位置和高程的重要基线。构成码头岸线的水工建筑物叫码头建筑物。根据船舶吃水深度和使用性质等的不同,一般分为深水岸线、浅水岸线和辅助作业岸线等等。港口各类码头岸线的总长度是港口规模的重要标志,说明它能同时靠码头作业的船舶数量。 作业地带 从码头线至第一排仓库(或堆场)的前缘线之间的场地。它是货物装卸、转运和临时堆存的场所。一般设有装卸、运输设备;有供流动机械,运输车辆操作运行的地带;有的还有供直取作业的铁路轨道。前沿作业地带的宽度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码头作业性质,码头前的设备装卸工艺流程等因素确定。我国沿海港口、件杂货码头前沿作业地带的宽度在25~40米。前沿作业地带的面层,一般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块体和块石进行铺砌,以满足运输机械行走和场地操作等要求。 用途分类 客运码头 主要是让乘客上落船,小型的客运码头可能只可以供街渡、快艇等小型船只泊岸,而大型的客运码头,例如:邮轮码头,可供大型邮轮泊岸。 客运码头可分作公众码头、渡轮码头和邮轮码头。公众码头开放给所有船使用(需视乎水深,吃水比码头附近海面的水位深的船不能进入码头);渡轮码头通常由固定的航线专用,多条航线亦可共用同一渡轮码头。某些连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渡轮码头,会附设出入境设施,例如:香港港澳码头。 邮轮码头通常用作邮轮泊岸,多数会附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例如海关,出入境柜位及卫生检疫办事处,行李处理区,票务处,旅游车停泊区及上下客区等。由于邮轮体积和排水量大,邮轮码头需要建在水深港阔的地方。大多数邮轮码头没有指定由何公司使用。有些公众客运码头, 会用作装卸小量货物,例如:黄石码头。 码头 货运码头 主要是用作装卸货物,以用途和使用权分类,可分作公众货运码头、货柜码头、油品码头、矿产码头、内河货运码头和普通货运码头等。 汽车码头 汽车码头 是供一些特别的船泊岸(多为大型特制船舶),以让在陆上的汽车上船,在船上的汽车下船之用。 货柜码头 专供货柜装卸的码头。它一般要有专门的装卸、运输设备,要有集运、贮存货柜的宽阔堆场,有供货物分类和拆装货柜用的货柜货运站。由于货柜可以把各种繁杂的件货和包装杂货组成规格化的统一体,因此可以采用大型专门设备进行装卸、运输,保证货物装卸、运输质量,提高码头装卸效率。所以目前世界各国对件杂货的成组化、货柜化的运输都很重视。 石油码头 石油码头 装卸原油及成品油的专业性码头。它距普通货(客)码头和其他固定建筑物要有一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参见"油港"。这类码头的一般特点是货物载荷小,装卸设备比较简单,在油船不大时(如内河系统),一般轻便型式的码头都可适应。由于近代海上油轮巨型化,根据油轮抗御风浪能力大、吃水深的特点,对码头泊稳条件要求不高。目前有四种装卸原油的深水码头(或设施),即:单点系泊、多点系泊、岛式码头和栈桥式码头。前三种一般没有防风浪建筑物,最后一种是否设防风浪建筑物,要视布置形式和当地条件而定。 码头 游艇码头 是供游艇泊岸的码头,多数是由某一游艇会所拥有。 海军码头 又军用码头,是海军的军舰停泊、补给的地方,多数守备森严。 史实连结 1942年5月30日,英国首相邱吉尔建议利用浮动码头,以协助盟军在诺曼第的庞大登入计画。1943年6月,盟军决定采用完全人工预制港口,后来用“桑树”为代号。盟军大反攻前,已在英国分段建成两个港口,分别供美军和英军使用,准备拖过英伦海峡,在诺曼第装配。这项工程共用了10万多吨钢材,125万吨混凝土和沙石。这两个港口要用10000名工人和160艘拖船运到法国海岸,在小型潜艇勘测过的地方安装。最外面是一条防波堤,由击沉的船只和沉箱构成。防波堤内共有三个浮动码头,供船只卸下车辆和物资。浮动码头用架在平底船上的浮桥连线岸边。在阿罗曼奇海面的英军港口,可同时停泊7艘吃水很深的大船、20艘沿海船、400艘拖轮和辅助船只,以及1000只小船。登入的头6天,共有54186辆车和104428吨物资登入。有了装配式浮动港口,盟军船只避开德占区港口,以德国人难以料想的速度顺利登上了欧洲大陆。
虎门轮渡码头停运了,以後摩托车怎麼过东莞?
以下供参考
虎门渡轮确定于2019年5月25日18:30结束营运。
以后摩托车及自行车只能绕道广州
没有其它路线。
虎门轮渡码头的营业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虎门渡口由24小时渡运调整为每天6时30分~22时30分提供服务。非渡运时段,过往车辆需要绕行虎门大桥通行。
据介绍,虎门渡口是省道358线上的公路渡口,提供连接广州市南沙区至东莞市沙田镇横跨珠江两岸的汽车轮渡服务。
主要航线由广州市南沙区至东莞市沙田镇,横跨珠江口,渡口共有渡轮码头9座,双层汽车渡轮11艘。
近年来,渡口码头、船舶等硬件设施逐渐老旧,船员日趋老龄化,虎门渡口水道相对狭窄,珠江航道通航密度大,自然条件相对复杂。
特别是夜间通航在能见度低、视野狭窄的情况下安全渡运难度增大。
为此,广东番禺虎门汽车渡轮有限公司决定调整虎门渡口的服务时间。
非渡运时段绕行虎门大桥
非渡运时段,过往车辆需要绕行虎门大桥通行。具体绕行线路如下:
南沙区域绕行方式:其一,凫洲大桥方向和港前大道方向的车辆绕行英东大道往虎门大桥方向行驶;
其二,广州、中山、珠海方向的车辆经进港大道和市南路,绕行环市路、英东大道往虎门大桥高速公路行驶。
东莞区域绕行方式:其一,莞太路和新泰路方向的车辆绕行百达大道往虎门大桥高速公路行驶;
其二,沙田大道方向的车辆绕行广深沿江高速往虎门大桥高速公路行驶。
珠江三角洲有哪些港口
(一)广州港
广州港是2008 年度我国沿海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对 外贸易政策产业调整等因素影响,令全国港口外贸集装箱遭遇寒潮,广州港外贸集装箱运输却一枝 独秀。2008 年广州港最大的亮点是从支线港向干线集装箱港转变,现代高效港口筑巢引凤,加速国 际物流产业转移。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 万标准箱,闯入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名列世界第七 位。2008 年5 月5 日,广州港集团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状,是广州地区唯一荣获该殊荣的企业。 1.广州港口进入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 2008 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47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100 万箱,同比增长18.8%, 成为内地继上海、深圳港之后第三个突破千万箱的集装箱大港,并进入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 2008 年一季度,广州港集装箱的外贸增长达54%。 广州港自1978 年开始集装箱运输,是当时全国首批从事集装箱运输业务的三大港口之一。当时 的集装箱运输主要依托杂货班轮,全国1978 年集装箱吞吐量仅1.8 万标准箱,而广州港占0.3 万标 准箱。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由起步到100 万标准用了21 年时间,由100 万标准箱到200 万标准箱用 了3 年时间,由200 万标箱到400 万标箱用了3 年时间,由400 万标箱到1000 万标箱也仅用了3 年 时间,每3 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特别是南沙港区开港仅3 年多的时间,集装箱 年吞吐量已突破600 万标准箱,其发展速度仅次于上海洋山港区,洋山港区开港三年,年吞吐量已 达到822 万标准箱。
(二)深圳港
1.深圳港吞吐量创造该港最好记录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外贸转口为主的深圳港经受了严峻考验。2008 年,深圳港货物吞吐 量21115.42 万吨,同比增长6.0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199.86 万吨,同比增长6.06%;集装箱 吞吐量2141.62 万标箱,增长1.50%,增幅比上年下降12.76个百分点。 各港区发展不平衡,三大港区只有招商局蛇口港区的箱量有少量增长,原因是该港区积极拓展 亚洲市场及美欧航线分布相对平均,而盐田国际和赤湾港航股份下降的原因是美欧航线份额较大,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大。 据统计, 招商局蛇口港区、 赤湾港航股份、 盐田国际码头分别完成569.15 万、 591.26 万、968.35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15%、-1.51%、-3.32%;大铲湾现代港口于12 月投入运 营,完成8.59 万标准箱。 内贸集装箱业务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96.9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8%,其中 招商港务完成92 万标准箱,盐田国际完成4.9 万标准箱。进口重箱和国际中转箱量增幅较大。全港 完成重箱1382.51 万标准箱,其中进口重箱346.12 万标准箱,增长12.99%,出口重箱1036.38 万标 准箱;完成空箱759.12 万标准箱,空箱比重为35.45%。国际中转箱量约为391.25 万标准箱,占港 口集装箱总吞吐量的18.27%,比2007年提高了5.22 个百分点。
2. 《深圳港总体规划》通过市政府审议 2008 年10 月9 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深圳港总体规划》 。新规划的深圳 港岸线长66.9 公里,是目前港口岸线的两倍。新规划对港口功能及布局进行重新定位,将形成“两 翼”“六区”“三主”的总体格局。 、 、 “两翼”指东、西部港口群; “六区”指东部的盐田、龙岗港区, 西部的南山、大铲湾、大小铲岛和宝安港区; “三主”是指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体现深圳港核心竞 争力的盐田、南山和大铲湾三大主体港区。 3.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 2008 年10 月18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保税港区规划面积为3.71 平方公里,该保税港区的设立将对深圳港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加快于香港共同构 筑现代化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推动深港两地产业合作,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战略意义。 4.深圳港口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2008 年12 月,大铲湾集装箱码头(一期)3 号泊位竣工投入试运行。深圳海关与深圳大铲湾 码头(一期)签署了《共同促进大铲湾港区发展合作备忘录》 ,深圳海关将在大铲湾港区开放口岸清 关、陆路转关等监管业务,这标志着大铲湾码头正式面向世界全面开展业务。大铲湾海关筹备组进 入码头办公, 并已经开展空箱、 重箱、 出口、 进口中转等所有集装箱业务。 大铲湾港区在未来的35 年 内将建设成为深圳西部重要的港区,成为深圳又一个世界级的集装箱码头集散地。
(三)汕头港
2008 年,汕头市本地生产总值达992 亿元,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68.4 亿美元,增长 17.5%。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60 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332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2 万吨。汕头的 优势在港口,高标准建设汕头港,打造现代化东南沿海亿吨大港的根本目标之一。 汕头港是中国25 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也是重点建设的5 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历来是粤 东、闽西南和赣东南的海上门户。按照汕头港建设规划,汕头港岸线长达330 公里,港口及港口预 留岸线长58.8 公里,共建设9 个港区。其中包括:老港区、珠池港区、广澳国港区、堤内港区、海 门港区、田心港区、南澳港区、榕江港区等。全港计划10 年左右的发展吞吐能力达到3.5 亿吨,集 装箱1800 万标准箱。 围绕汕头市“以港兴市”构建现代化亿吨大港发展战略,广澳两个5 万吨级码头泊位和5 万吨 级航道工程建设,已在2008 年底完成;正在动工建设广澳港区5 万吨级石化码头和两个10 万吨级 集装箱泊位,力争在2009 年底建成投产;三是抓紧完成30 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西防波堤工程的前 期工作,争取其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加快建设上述工程中,同时带动其它港口项目建设, 包括完成30 万吨级原油码头的前期工作;推进华能海门电厂15 万吨级煤码头建设;丰盛海门电厂7 万吨级煤码头和马山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建设等。 汕头港将在2011 年之前建成广澳港区1 个5 万吨级石化码头、2 个5 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海门 电厂15 万吨级煤码头等重要项目,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000 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140 万标 箱以上;2016 年之前建成广澳港区30 万吨级原油码头、10 万吨级LNG 码头、粤东煤炭中转基地等 重大项目,年吞吐能力达到1 亿吨左右、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140 万标箱以上。广澳港区远期规 划通过能力可达到2.5 亿吨货物和1600万标箱。港口设施的不断完善将强化汕头港区域性航运中心 的地位,带动石化、能源、临港工业等的迅速发展。
(四)珠海港
2008 年,珠海市本地生产总值达992 亿元,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68.4 亿美元,增长 17.5%,出口、进口增幅均位居珠三角第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1.4 亿美元,同比增长11.0%。港口 完成货物吞吐量4008.4 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290.5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5.4 万吨。2008 年11 月,珠海高栏港5 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试运行,打开了珠海集装箱运输通向世界之门。 珠海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港口城市,港口是至关重要的优势资源,现有高栏、九洲、斗门等8 个港区,建成泊位96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 个,远期靠泊能力可达到30 万吨级。近几年来, 受香港、深圳、广州乃至湛江等珠三角港口群的“夹击” ,珠海港口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定位不明。 对此,珠海市在2008 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以港立市” ,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28 年以来首次把 发展港口经济提到了“立市”的高度。珠海市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港口建设与港区发展的目标: 经过3 至5 年的发展,港口吞吐量达到1 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0 万~500 万标准箱,高 栏港经济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 亿~1500 亿元;经过8 至10 年的努力,建成全国沿海主枢纽港。 港口将走差异化经营道路,大力发展干散货码头,力争3 至5 年内发展成为华南主要的干散货集散 中心。
(五)惠州港
2008 年底开工建设的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是该港首个大型专业集装箱码头,预计2010 年 建成投入使用。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项目位于惠州港荃湾港区,建设规模为两个5 万吨级和1 个 3000 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结构按10 万吨级设计) ,岸线总长度800 米,占地面积约60 万平方米, 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20 万标准箱,项目总投资约20 亿元。建成后,不仅能彻底改变惠州港没有专业 化、现代化集装箱泊位的现状,而且将成为珠江三角洲东部集装箱港群的重要延伸和有力补充,使 得惠州港具备较强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对增强惠州港竞争力,提升惠州港战略地位,以及推动惠州 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还计划引进国 际能源巨头、航运巨头、码头运营巨头共同投资建设惠州港,用5 至10 年时间,把惠州港打造成年 吞吐量超亿吨、产值超百亿元的集货运、物流、能源于一体的“大航母” 。 围绕这亿吨大港的目标,惠州港近期正在启动一系列建设工程,除了集装箱码头外,中海油广 东惠州港南海石化炼油码头工程项目启动,其中主要码头包括1 个30 万吨级原油接卸泊位,以及建 设4 个5000 吨级成品油泊位。该项目总投资达10.63 亿元,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满足珠江三角洲地 区石化企业生产需要, 适应原油运输船舶大型化要求。 同时, 惠州港煤码头工程也计划2009 年开工, 该项目确定选址惠州港荃湾港区纯洲岛西侧,建设规模为3 个7 万吨级的煤码头泊位,岸线长度900 米。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两个7 万吨级泊位,总投资概算28 亿元,设计年卸煤量为 1450 万吨。该项目是面向全社会公用的大型专业煤炭码头,立足惠州打造辐射粤东及湘赣等省的煤 炭集散、存储、配送基地,为惠州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六)虎门港
2008 年,东莞虎门港开始投产,东莞到香港的驳船已开始运行,码头还将开拓近洋航线,将来 会开通美国、印度、地中海、非洲、东南亚的航线。2007 年东莞集装箱生成量达730 万标准箱,货 物进出口一直以来都是经过深圳、香港等周边港口,如果转经虎门港进出口,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码头正通过驳船服务让企业体验码头的通关环境。一个集装箱,是通过香港的港口还是虎门港完成进出口,中间的物流成本差价大约是1500 元。而企业如果是在沙田或虎门,节省的成本将达到2000 元。 东莞是对台贸易的主要发生地, 台资企业总数约占全省1/3, 约占祖国大陆的1/10。 截止到08 年, 每年对台贸易集装箱约100 万标箱。东莞已被列为海峡两岸直航码头之一,将来这些箱量极有可能 会从东莞直接上船。 在珠三角新一轮的发展中,东莞新增定位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虎门港将以综合功能、一体化、 现代化、体制创新和差异化等五大特色与周边港口形成差异化发展,创建现代综合物流示范基地。 虎门港将做到集装箱、散杂货、石油化工、汽车滚装、煤炭等港口齐全,发展全球采购、转口贸易、 国际配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金融保险、口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东莞现代物流业的重要 载体。全面引进供应链管理理念,依托东莞发达的经济,做好东莞制造业服务配套,加强同各镇街、 企业的合作互补,实现产业链的融合和一体化发展,使虎门港成为东莞产业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 和配置枢纽。同时,将用发达信息的技术和RFID 等先进科技,构建高效的物流管理网络。虎门港现 代综合物流示范基地的基本目标是: 到2010 年, 建成6 个深水集装箱泊位, 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约150 万标准箱;麻涌作业区深水码头全面建成运作,届时煤炭、粮食等散杂货吞吐量突破3000 万吨;石 化产品吞吐量达到1900 万吨,实现港口道路交通网络完善、管网配套齐全、中心区商贸功能凸显。 虎门港投产后对深圳港的影响在近期不会明显,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特别是码头有PSA 国际港 务集团的背景,部分东莞货源的流向将会逐步调整,对深圳港的影响也会逐步显现。
(七)潮州港
潮州市近年来重点推行的港口兴市战略将有重大进展。 2009 年初即将动工的进港大道和亚太通 用码头是潮州港建设的两大重点项目,也是基础性项目。进港大道全长13 公里多,按一级公路双向 六车道设计,投资估算为4.9 亿元,亚太通用码头项目一期规划建设5 万吨级和3 万吨级两个泊位, 水工基础按10 万吨级和5 万吨级设计施工,预计投资在8 亿元左右。进港大道和亚太通用码头的建 设对于扩大潮州港吞吐量、提高潮州港对外影响力、推进潮州全市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潮州要 将港口的优势充分发挥,拟在深圳南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上,整合增加潮州港经济开 发区等其他两工业园区,设立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一园三区”格局,致力于将其 建设成为粤东地区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强、辐射广的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潮州港各方面 的条件在海峡西岸经济带均属一流,其避风条件好,南面有南澳岛为屏障,东有东山岛,港区年 均作业时间可达到335 天以上。同时水深条件也很出色,建设大吨位码头,港池开挖、航道疏滩工 程量小。此外海岸线稳定,远离大江大河,沿岸的地理都属花岗岩结构,长年海水清澈。目前潮州 港尚处于开发的前期阶段, 仍拥有纵深5 至10 公里以上约100 多平方公里的处女地, 土地资源丰富, 可提供充足的用地用以承接产业转移。
博美到虎门码头有多运
47.2公里。博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农贸仓大道,虎门码头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长堤路,两地相距47.2公里,途经:京港澳高速、轮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