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景点一定要去的啊.
城隍庙、外滩夜景、东方明珠、新天地(一大会址)、周边地区有青浦的朱家角、七宝老镇、松江的方塔和醉白池等
石狮多产业齐头并进:区中有园 园园相联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商贸之都的征程上, 石狮市 以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抓手,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向有限的土地和高质量发展要效益,通过标准化建设、增资扩产、连片开发求壮大,建成一个园,活络一个园,形成“一区多园”、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科学规划绘蓝图
石狮市陆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小的县级市。石狮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不多,土地资源有限。自建市以来,石狮市委、市政府珍视土地,高度重视土地的利用效率,对于每一分土地都科学谋划、精心运作。
记者近日看到一份《石狮城市发展规划图》,从这份规划图上看,石狮市对工业产业和园区的定位与谋划颇具深意和长远考量。石狮没有建设大规模园区,而是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在五个沿海镇和城区的灵秀镇、宝盖镇分别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和多个园区。
从这份规划图可以看到,目前全市已建成石狮高新区、新型染整产业循环发展园、灵秀服装创业园、宝盖鞋业工业园、宝盖科技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等6个园区,总规划面积4.39万亩。另一方面,石狮市去年7月启动五大片区、五大文旅项目、十大产业园区项目竞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梳理出10个潜力大、空间足、投资热的工业发展区域,涉及工业用地7096亩,预计到2025年可形成产值850亿元。
规划图上,这些中小型园区在1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互为补充,宛如排兵布阵,气势宏大。从经济学角度看,在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县级市建设中小型园区的好处是,利于产业聚集和企业集中,利于尽快形成规模、产生效益。
石狮市高度重视规划,结合工业产业园区规模制定全面科学的开发规划。比如,光子技术产业园一园依据周边市政道路标高,在满足排水等市政工程的同时兼顾用地的场地设计,具体表现为顺应原始地形,局部穿插微地形、景观台等微缩景观,以及利用地形落差形成地下车库、休闲活动等空间,充分合理开发土地,减少土方的挖填,既压减工期,又降低了施工成本,最高减少80%的净挖方量。同时,设计的标准厂房均为平屋面,为光伏发电提供充足位置。
双轮驱动快发展
石狮市认真贯彻 泉州市 “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全域一体推进产业、城市、港口、旅游发展,加快构建“双城双区、两核多廊”的格局。双城:中心城区、环湾新城,双区:港口产业片区、永宁休闲旅游片区;两核:宝盖山、灵秀山两个生态绿核,多廊:多条城市主干道、生态绿道形成的城市空间廊道。
让我们来看一组鲜活的经济数据。总投资15.9亿元的光子技术产业园一园占地263亩,今年1—8月,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项目建设方面,10#、11#(4.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预计2022年底建成,其余楼栋预计2023年底前基本建成。招商对接方面,重点跟踪14个招商项目,同时与福建省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院对接招商合作。总投资50亿元的生物医药园占地1340亩,其中修正药业项目投资协议已签约,计划投资15亿元,将迁移182个药号至石狮市。该项目投产后可带动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进入石狮,整合省内外医药产业资源,打造石狮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石狮市精准对接通达电器、中科光芯、鹏泰服饰、国能神福等一批龙头企业,启动实施15个增资扩产项目,预计总投资额150亿元。截至目前,石狮市列入省、泉州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分别为23个、31个;今年1—8月,工业投资累计报送61.1亿元,同比增速55.1%;1—8月,技改投资累计报送53.3亿元,同比增速126.3%。
石狮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 黄金海岸
黄金海岸是石狮市最著名的旅游区,被泉州市列为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沿着黄金大道走进湾区,两旁都是巨大的棕榈树。 透过绿树之间的缝隙,还可以看到许多欧式喷泉和雕塑。 休闲、自由、自然、浪漫的海滨风情正迎面扑来。 来。 香湖公园、观海广场等建筑群,让人感受到国际大师的豪迈气派。
2. 红塔湾
红塔湾位于永宁镇东端的沙地村。 沙地村因地处沿海沙丘区而得名,历经长期的潮汐冲击、风沙,久而久之,终于积聚出天然的白色堤岸。 远处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海上航行的渔船,展翅翱翔的海鸥,这里的一切都会让大家忘记工作的疲惫和喧嚣 城市的魅力,让您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3. 大岛
大山峪位于古府以北不到1公里的海域。 泉州湾两岛之一。 大山峪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70多米,高18米,面积约0.5平方公里。 岛从东向西延伸,岛形如心,如海中的高山,如被茂盛的木麻黄包裹的海洋之心。
4. 永宁古卫城
永宁古卫城位于泉州东南37公里的石狮市永宁镇永宁附近。 西至长湖。 新落成的石狮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俯瞰深圳和上海湾,雄伟的城门和城楼环绕古城。
5. 国坑生态文化园
国坑金鸡山生态休闲文化园位于永宁国坑金鸡山(鸡木山),自然生态良好,奇石怪石。 生态文化园以独特的生态景观、天然山林、农田林为依托,形成集景观造园、野外生活技能体验、外展培训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园。
石狮扎实推进海岸带规划建设 “山海城”联动续写美丽新篇
三面环海的石狮,在68公里连绵的海岸线上,散布着许多迷人的滨海景观资源。如今,从水头外线起点段开始,沿着锦江外线、沿海大通道、锦尚外线、红塔湾旅游公路、永宁外线,市民游客已可以全线无阻地沿海自由行,饱览移步异景的滨海风光,同时将沿线周边的原野田园、世遗景点、海洋渔业、名城古镇等特色景致“看透透”。
通了路、串起景,多了“打卡点”,攒了新人气,也带动了文旅项目落地。“橘若”“问海”等“网红”景点的推出,不仅让石狮滨海旅游这张名片擦拭得更亮,还助推壮大了村财、带动了乡村振兴。
这是石狮扎实推进海岸带规划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从 石狮市 海岸带规划建设指挥部获悉,自2017年全面铺开海岸带开发建设以来,石狮着力在“疏脉络”“造环境”“引项目”三方面下功夫,坚持把最好的岸线还给自然,把最美的海景留给市民,生成、推进14个大类、超百个小类项目,实际已完成投资28亿元,有力撑开了城市发展格局,再创资源、生态、空间三重优势,不断谱写“山海城”联动发展的新篇。
滨海到“亲海”
凸显区位优势
此前较长一段时间,石狮的建设开发主要集中在市区,城区与滨海景观区缺乏有效的视线廊道加以打通,导致石狮长期“滨海而不够亲海”,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未能充分体现。
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更好地开发蓝色海洋,同时也加速对接泉州环湾发展步伐,承接泉厦漳城市联盟同城化的带动辐射,2016年11月,石狮市海岸带规划建设指挥部成立;2017年,海岸带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全面推开。
其间,我市组织编制了《石狮市海岸带开发和利用控制规划》,科学划定海岸带重点保护的岸线、沙滩生态区域,梳理可开发和利用的区域,并从功能设置、交通引导、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各分区空间发展指引。在此基础上,启动编制沿海大通道道路及周边景观、绿化等多个专项规划,策划生成包括交通路网、景观提升、岸线修复、水系治理、美丽乡村、文体旅游、产业配套等一系列项目储备,分批分步、扎实推进实施,推动石狮不断“显山露水”。
交通“疏脉络”
打开空间格局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这些年来,石狮先后建成了共富路、锦蚶路、泉州一环湾快速路石狮连接线、共富路疏港通道等一批内联、外通、疏港的交通干道,让海岸带区域路网更加畅顺,让沿海乡镇与市区联系更加紧密,也加快了海岸带区域对接泉州环湾发展的脚步。
同时,依托既有沿海大通道线形,结合国道G228线改造提升,石狮近年来还相继建成了红塔湾旅游公路、锦江外线、锦尚外线和永宁外线(一期),打造出一条堪称石狮版“环岛路”的滨海快速交通景观廊道,有效串起沿线湿地生态公园、古浮慢生活体验区、祥芝渔港、军事公园、红塔湾、观音山、黄金海岸、海洋世界、“小垦丁”、永宁古卫城等一波知名景点。如今,串联、提升工作还在继续,永宁外线二期、十里黄金海岸观光道等的推进,将持续挖掘石狮海岸沿线的生态人文特色资源,打开景观格局和空间腹地。
值得一提的是,发力“连山接海”建成的峡谷旅游路,让中心市区与滨海区域得以有效衔接。时至今日,这条“特色旅游风景道”已然成为石狮“市民常走、客人常到”的人气景观道。
景观“造环境”
城市提升“颜值”
迷人的“十里黄金海岸”是石狮的亮丽名片。早前,由于缺乏系统保护,临海搭建的餐饮、烧烤摊及各类海漂垃圾严重破坏了海湾的生态环境。经过整治和岸线修复,在红塔湾区域,石狮建起了闽南风格的建筑,改善了海鲜排档的经营环境,还通过清杂、植绿、规划园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儿童沙坑游乐园,打造出配套更完善、出游更舒适的海岸公园。
在2019年前,锦江外线边、占地约270公顷的环湾湿地生态公园,还是一个杂乱的围堰种植养殖场。秉持保护性提升原则,在保留约200公顷基本农田的同时,近年来,石狮通过路网建设、景观提升、农田整理、水系疏浚,将此处建成集生态湿地、农业观光、田园体验、休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公园,不仅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而且吸引白鹤、彩鹮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相继来访。
这是石狮推进海岸带保护性开发建设、让生态福祉惠及广大民众的两个典型。这一过程中,石狮没有搞粗放无序的大开发,而是坚持标本兼治,既拆杂治乱,又做好生态本底资源的保护,着力拓展“生态+”内涵。一方面,扎实开展水头围堰、红塔湾、古浮湾等的整治,拆除临时搭盖、恢复自然岸线;另一方面,以项目为抓手,建成红塔湾海岸公园、军事公园等系列高品质滨海景观,并结合废弃石窟整治及A级景区创建,“变废为宝”建成石窟公园、体育公园,让昔日的“生态伤疤”变成“山水如画”。
产业“蓄后劲”
推动美丽蜕变
通道路、造景观,目的在于营造好环境,丰富旅游产品、完善综合配套,持续做大石狮旅游市场。同时,通过“栽好梧桐树”,招引更多文旅项目落地,带动周边村落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做大石狮文旅产业。此外,通过完善路网、优化环境,提升周边地块的价值空间,为后续产业企业引入打下基础。
成效已日益显现。比如,锦江外线和湿地生态公园的建成,顺势带动玉湖豆腐商贸园的发展,如今已成石狮重要的休闲旅游“打卡点”;沿海大通道祥芝古浮段的提升、古浮大排档的投用,既提升了古浮慢生活体验区环境,也带动了村民、村财增收。
得益于疏脉络、造环境打下的坚实基础,永宁“橘若”民宿艺术馆、祥芝“问海”微度假项目相继建成运营并成为新“网红”,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以作答“五在石狮”文章为抓手,当下,石狮仍在持续做优环境、做美景观、做强配套,同步推进滨海旅游酒店、游艇码头等文旅项目的招商工作。石狮海岸带未来还将如何美丽蜕变,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