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磁器口三大美食分别是哪些?
重庆磁器口三大美食分别是:麻花,手工糍粑,手工酸辣粉。
1、麻花
陈麻花,磁器口的陈麻花也是重庆标志性的名片之一了,每每到了磁器口,陈麻花门口总是排着长队,全是慕名而来的顾客。
陈麻花的口感确实酥软,鲜香,从甜到麻辣、五香、椒盐、葱油、蜂蜜等等共八种口味,尤其是要买刚出炉的那种热腾腾的陈麻花,入口即化,堪称一绝。所以,想吃陈麻花的,还是去排队吧!
2、手工糍粑
这家的糍粑是现场手工打制的,把甜的糯米捶打成米团,糯糯的非常细腻,入口即化,还可以让很多游客亲自打制尝试。大块糍粑真空包装的也方便带走,可蒸可煮可煎可炸,当然味道远不及现场品尝的地道。
3、手工酸辣粉
手工酸辣粉,磁器口的大街小巷里有很多这种用手各种“啪啪”的拍打来制作粉条的师傅们,这种就像街头行为艺术一样,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手工制作的酸辣粉筋道又有弹性,酸辣味更是十足,味道非常正宗。
古镇大街小巷里有不少和着“啪啪”声拍打着手工制作粉条的师傅们,像杂耍工艺一样,一家比一家花样多,且振振有词的吆喝,好生一副巧妙的景象,但来上一碗酸辣粉,粉质劲道有弹性,特别是用料,酸辣十足,简直是在挑衅大家的味蕾。
真正的纯手工酸辣粉,现做现卖,配合着吆喝声,生意火得不行。味道霸道,粉条香还有劲道,酸辣味是我重点推荐的。
二、重庆磁器口有什么好吃的有特色的
磁器口说特色
麻花店排长对这份热闹劲,喧闹的感觉让人熟悉和回忆,老街的感觉悠然而生。
陈建平麻花、陈昌银麻花和夏麻花,都是磁器口的老牌子
麻花的味道各有千秋,都是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而成
陈麻花比较酥香,夏麻花比较香脆,听说放汤锅里煮而不易断和化不浑汤。
地理位置。
陈健平麻花、夏麻花磁器口正街60号附近。
陈昌银麻花就在磁器口大门口
古镇鸡杂也能算是磁器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冬冬了。
特色之一:
众说周知鸡杂是高胆固醇的东西,多吃对身体不好。
曾经流行一时而风行重庆的黔江鸡杂现今所剩无几。留下的也生意平淡。
可对于磁器口的古镇鸡杂却满街都是,就好像不买古镇鸡杂就没有了古镇餐馆的味道。
茂庄古镇鸡杂是磁器口第一家鸡杂店,这么多年了能活到现在,生意还是一如既往座无空隙。
难免有他自己的道理,可以值得一常,就这份古、劲和感觉就超过了其味道好坏意义。
也许这也算是一种磁器口文化吧!价格很便宜,大众消费。
地理位置:磁器口大门口向陈麻花方向的路上。茂庄古镇鸡杂是绿色的招牌很容易认。
你也可以去蜀中糖门私家甜品屋和蜀中糖门私房菜馆去看看,
那里的装修很有古镇特色和艺术风格,我个人觉得这里能算是磁器口古镇里装修最有特色和文化味道的地方。
店里的装修都是由老板和夫人亲手完成。不谈作品的好坏,就这份心境和恩爱就让人感动。
听说老板是一位留洋隐居的学者。难怪店里给人脱俗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觉。
也许正是这种感觉让这里盛产美女,偶有孤醉依于窗边的美女。
这里小吃的味道也相当的好。
老灶双皮奶和老瓦罐酸奶、坛子龟苓膏,酸梅汤,韩式章鱼烧,还有我最爱的龙珠等等名小吃。
这里也是我比较喜欢常去的地方。
地理位置:
蜀中糖门私家甜品屋位于磁器口鸡杂店和陈健平麻花中间的支巷内(聚森茂商业街)
蜀中糖门私房菜管位于磁器口加油站斜对面
油炸麻花鱼
在磁器口附近嘉陵江中生长着一种体圆细长的鱼,名麻花鱼,此鱼其貌不扬却肉厚,骨细,用面粉豆粉鸡蛋调合包裹油炸后,食之美味无比。
三、重庆磁器口特色小吃
说起古镇,个人觉得现在全国各地的古镇大都一个德行, 手工酸奶、鲜榨椰汁儿、红得很诡异的大鱿鱼、难吃得要死的小点心一抓一大把!
最近朋友找我推荐磁器口古镇的美食,我觉得想法不错。刚好之前也有几家常去的店子,再加上我兢兢业业守在磁器口吃了三天三夜,可以出一篇攻略了。(文中所提及商铺与答主无任何利益关联)
作为三分之二的重庆人,身边的朋友已经很难发现我其实是个外地的了。可能得益于口味和一口炉火纯青的重庆话吧。
终于!重庆人在百十来家店铺里选出了最具重庆特色,且值得一去,不坑外地人的美食。
本文告诉你
磁器口有哪些不坑外地人的特色美食?妙在哪里?
部分黑榜
一些来重庆小馆子吃饭需要注意的tips
大王油茶
酥香麻辣
有一段时间非常痴迷于重庆的油茶,满城跑着找油茶摊。去年就专门跑到磁器口来吃这一家,没想到一吃还上起瘾来了。呃....就是偌大的磁器口,想找到这家店,可能得费点劲。不过店门口每次都会站一个特别可爱的老爷爷吆喝你上楼坐,看到举着大王油茶的牌子,就跟着去吧。
蛋卷像小时候常吃的一个牌子,一开盒到处掉渣,有人告诉我什么牌子吗?
油茶是巴蜀地区常见的小吃,米浆调味拌油炸过的酥馓子,一般作为早餐。但是因为人们心中的油茶是很平民很便宜的食物,早上摆摊得摸黑起床,赚钱很少。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做,也就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一碗油茶、一碗醪糟小汤圆(小汤圆也是重庆民间常见的小吃、不含馅)、一份手工葱香蛋卷。一共是25元。
单点油茶10块一碗。后来和老板做了朋友发现,磁器口的那栋房子就是他们自己家的,怪不得地处人流量巨大的景区价格还挺便宜。
热乎乎的米浆,上面浇上各种佐料和炒过的花生碎,店员一般会根据你是说普通话还是重庆话来区分打佐料的“轻重”,本地人比较重口嘛。
我要的加麻~
我的建议:可以先空口尝一尝"白味儿”的米浆,唔,有淡淡的米香。等会儿就吃不出来味儿了。
米浆不是特别细,有沙沙的细米粒。全部拌在一起那叫一个安逸!酥酥脆脆的馓子裹满带佐料的米糊,咯吱咯吱咯吱......
猫儿面
来一碗豌杂
有个可爱的宝宝告诉我,那个猫耳朵面哪里正宗?
最后吃下来发现只有一家比较好吃,其他家的味道都不算太好,可能师傅们心情不好,打佐料手上没掌握好分寸。此处隆重感谢男胖友,他是比我还土的重庆土著。
有一家黄色招牌,字是红色的,上面写着“猫儿面”三个大字,就是那儿了。还有猫儿面并不是猫耳朵面,而是给夜猫子吃的面。据住在磁器口附近的小伙伴说,那边之前有很多麻将馆,很多夜猫儿打了牌出来找碗面吃,这就是猫儿面的由来啦。
它的面摊是长这个样子的
由于我没有说清楚,老板给我端上来的是水豌杂混牛肉,实际上豌杂面更适合点干溜的。此处需要科普一波。
水豌杂面:本质就是加了豌豆和杂酱的小面。
干豌杂面:面条直接挑进打好佐料的碗,不加汤,直接浇上一勺豌豆,一勺杂酱,拌匀食用。
这两碗面在重庆人眼中有本质上的不同,干溜碗杂没有面汤,味道更重,豌豆和肉臊拌在面条上,在嘴里配合出特殊的香味,迸发出奇妙的口感。
还是推荐你们点干溜碗杂,认准靠着police这个面摊
干了!
清水鱼
川菜不只麻辣
一家自创的店子
这家店就在猫儿面的附近,虽然在旅游景区,又得了美食风云榜冠军,奇怪的是好像知道的人并不多?可能是看起来太清淡,很多像我这样的重口味没兴趣。相信我,开始了第一口,你就再也拔不出来了。
这是一张完全没有修过的图片
鱼被片得薄如蝉翼,但是这个时候我也只是小小感叹了一声鱼片得挺好看的,没啥别的想法。
汤底并不是那种像加了浓汤宝一样的浓白,算是比较请的吧,面上飘一层油。问了旁边的店员,是骨头汤。用筷子蘸着嘬了一口,没什么鸡精的味儿。
最妙的是鱼在汤锅里涮一两秒钟马上拎起来
到微微卷的程度
每一片鱼都带一溜儿鱼皮,快速烫过的鱼皮被收的很紧。咯咯的弹牙,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在嚼猪耳朵。鱼肉也嫩,一定要蘸店家配的“糍粑海椒”,是一种被烟子熏过的青椒,捣碎后和鱼片相得益彰。
老外公凉粉
外地一定要备注少辣
磁器口有很多家类似风格的凉粉,一家家吃下来发现其他都是坑外地人的“Y货”!就这家最好吃。
张公子好像在某篇回答里说过:“重庆的小吃,调味的精髓,在实实在在地小味道。”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就讲个大概意思,这点我非常认同。
一模一样的油辣子海椒、麻油、蒜水、盐巴味精,一百个人打出来的佐料一百种味道。
有人说重口味的东西让人味蕾变的迟钝,降低对鲜味的感知度。这点我并不否认,不过下次吃更刺激的就好了嘛。
强烈建议外地人减辣
当时我和嬢嬢的对话是这样的:
“嬢嬢,来碗凉粉儿”
“重庆人嗦,吃不吃得海椒”
“还阔以嘛,多来点没得撒子得”
嘶哈~嘶哈~
“去给我买包纸,真他妈辣”
我怎么控制不住我的手,怎么忍着鼻涕慢慢往下滑,还一边往嘴里送。就跟吸了毒的人复吸一样,虽然我没吸过毒。
烤猪蹄
一根不够吃两根占肚子
最好吃的猪蹄一定是挨着老外公凉粉的这家
跟我念魔咒,最好吃的猪蹄挨着凉粉,最好吃的凉粉挨着猪蹄。这样就不会找错了......
看到店主把烤糊的尖尖剪掉扔了,细节好评
所有的猪蹄都是现烤的,没有半成品。前台有个小姐姐接过烤熟的、滋滋地冒着油星儿的猪蹄,迅速找到每个关节,剪开,方便食客小口吃。
盘子里头是黄豆面和花生碎,我专门问了一嘴。她说是全部都是自己打的面,不甜不咸,为了吸油隔热,增加猪蹄的香味儿。
唔...... 很多人居然都不要辣椒!这家的辣椒没那么变态的。
出场次序很重要,如果凉粉和猪蹄两家都想吃的话,一定要先吃猪蹄再吃凉粉,颠倒了顺序,肯定觉得猪蹄子没味儿了。
真好吃
刚好被剪成了一口一个的大小,韧韧的猪皮外层被烤焦了,糯糯的蹄筋儿又滑又弹。香辣味儿挺正好的,我猜测外地人吃辣的也不会出什么危险事故。
格桑花酸奶
到处拉丝儿
并不是重庆特产哦
虽然不是重庆特产,既然在磁器口,也挺好吃的还是推荐一下。开了很多年了,我大一来的时候就有了,现在好像已经快要在渝北区开二店了。
不是那种特别傻逼的“特产老酸奶”我很鄙视毫无创意原样照搬的食物,特别还是景区食物。建议点他们的小茶碗系列(23元好像是),虽然大碗的水果酸奶看着也不错,可是自己在家也能做啊,没必要跑景区来多花几十块钱。
“不要搅拌哦,直接喝”
店员是这样给我说的。他们家店走的是藏族路线,酸奶的质地确实也符合这个设定,和我之前在西藏少数民族家里喝到的是一样的,舀起来会拉出长长的丝。但是具体的获得途径确实我不知道是自己做的,还是有专门的购买渠道。
之前经常点桂花的,这次换个玫瑰红枣的试试。非常好喝,酸奶本身没有任何甜味,配上玫瑰枣子味儿的糖浆和有嚼劲的枣干,记得不要搅拌~
如果还没吃饱的话
酸辣粉
酸辣粉也可以去试试,重庆的酸辣粉质量站在全国顶端,怎么着也不会难吃的。由于我实在吃了太多太多家,就没尝试这种食堂都可以做的很好的粉粉。
周锅盔
军屯锅盔是成都的特产,如果还没吃饱的话也可以去尝尝。这家水平也不低,分牛肉馅和猪肉馅,都和了麻椒,饼皮酥的漏油,一层一层的。
路边凉面摊摊
这种一个担子挑起来的摊摊都是没有店铺的,如果碰见了可以尝尝。由于不用交高昂的房租,通常会有城管过来赶得他们到处跑。之前有一家特别特别好吃的做臭豆腐锅巴土豆双拼的老奶奶,在派出所里面的院子里摆摊,我和胖子连着吃了一年,最近去已经找不到她了,难过。
懒鱼时光馆
此推送爆照实在太多了,就不把我那些羞耻的装逼照贴上来了。店内吃的喝的价格都挺合适,温馨安静,环境非常到位,晒晒太阳吹吹风。
千万别吃
其实大家都是开门做生意,点名道姓的写非常的不好,但是实在是太坑人了,我就捎带说两个大范围。
磁器口里的冰粉、凉虾、凉糕
实在是太难吃了,不是点吧点的难吃。千万别被这些店毁了对凉虾凉糕的好印象。如果有机会的话专门写写我吃过的好味凉点吧。磁器口里面的凉虾凉糕店是彻头彻尾的反面教材!
各种兑色素香精的饮料
景区里面人多又杂,根本没工夫给你鲜榨的,全是色素香精兑出来的。真的渴了话找点连锁的奶茶店喝饮料也好。
Tips:
重庆人一般管辣椒叫海椒,如果问你海椒要好多,就是辣椒要多少的意思。
重庆吃麻很厉害,几乎所有火锅、小面、凉粉凉面、江湖菜、烧烤里面,“麻”的调味料比重都比较高。如果受不了可以提前和店家打招呼。
重庆的好味小馆子,大多服务员比较傲娇,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东西担得起“美味”二字,而且生意好,比较忙,普遍脾气火爆,不耐烦。不是态度不好,不是态度不好,不是态度不好。
很多火锅店的鸳鸯锅和纯红汤锅底,里面的红汤锅底是不太一样味的。如果还比较受得来辣,尽量点个纯红汤锅底感受一下汗腺像开了水龙头一样的感觉吧。
外地来的一定要带舒适的运动鞋,有条件可以租个车。自行车也是骑不动的。山城高低起伏的坡坡坎坎分分钟让你小腿抽筋。
坐地铁避开早7、8点和晚5、6点出行。比北京地铁还恼火,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现在就在北京。
好的,说到现在也没说赫赫有名的陈麻花,因为我不感兴趣,也不想高调宣称他们有时候会雇人来排队。如果想知道更多好吃的,可以给我留言~ 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四、介绍磁器口的一种小吃有哪些?
磁器口小吃介绍:
1、大王油茶
油茶是巴蜀地区常见的小吃,米浆调味拌油炸过的酥馓子,一般作为早餐。如果你在磁器口看到一家油茶店,恰巧门口站着一个特别可爱的老爷爷,手里又举着大王油茶的牌子,就是这家啦赶紧进去坐下,因为他家的油茶便宜又好吃。
2、老外公凉粉
一样的辣椒、香料、麻油、盐,不同的人做出的食物味道就是不一样!但这家凉粉店,绝对让你惊艳,吃过一次绝对终生难忘!凉粉是豌豆制成的黄凉粉,切成细条状,成条不烂,加脆豌豆、辣椒油、鲜辣椒末、葱蒜等,吃起来很Q弹,还有豌豆的清香!
3、秦云老太婆摊摊面
重庆小面是带汤的,面条很劲道,油辣子据说是秘制的,面香四溢,一口下去,面条咀嚼在嘴里,真的十分过瘾啊!豌杂面里是酥脆的豌豆和花生,再配上空心菜,拌开才发现底下是辣椒,超级辣,但是又很好吃。
4、陈麻花
磁器口的陈麻花也是重庆标志性的名片之一了,陈麻花口感酥软、鲜香,从甜到麻辣、五香、椒盐、葱油、蜂蜜等共八种口味,可以免费品尝哟!现场制作装袋,热乎乎的很新鲜。不仅可以自己吃,还可以买礼盒包装做伴手礼!
5、手工花生酥
一进磁器口,大老远就能听见咚咚的声音,循声而去,原来是师傅在切烤好的花生酥,香味铺满了整条磁器口啊,让人忍不住去品尝,喜欢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呀!
五、磁器口小吃排行榜是怎样得?
磁器口小吃排行榜如下:
1、陈麻花
磁器口的陈麻花也是重庆标志性的名片之一了,每每到了磁器口,陈麻花总是络绎不绝地排着慕名而来的顾客,陈麻花的口感确实酥软,鲜香,从甜到麻辣、五香、椒盐、葱油、蜂蜜等等共八种口味,尤其是要买刚出炉的那种热腾腾的陈麻花,入口即化,堪称一绝。
2、夏麻花
对我个人言,比起陈麻花,更偏爱的就是夏麻花了,古镇只此一家,在陈麻花对门,人不多,但是确实好吃。他家的麻花是属于香脆型的,咬起来比较费劲,但是吃完后回味无尽,油不多,听老板说放在菜里面煮都不会化渣,尤其是它家葱油味的麻花。
3、千年古镇鸡杂
到了磁器口,不得不吃的又多了一个鸡杂,满大街的老字号第一家,让你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了。茂庄古镇鸡杂这一家才是真正的第一家,每次到磁器口时茂庄古镇鸡杂一定是爆满,这个店因其香辣无比的鸡杂而名声大噪,它的味道一定让你食欲大开。
4、正宗三姐猫儿面
三姐家的不用说了,只要上了重庆的士,一问师傅哪儿的小面好吃,师傅二话不说就会把你捎到三姐家来让你品尝一下重庆正宗的小面。
5、手工酸辣粉
古镇大街小巷里有不少和着“啪啪”声拍打着手工制作粉条的师傅们,像杂耍工艺一样,一家比一家花样多,且振振有词的吆喝,好生一副巧妙的景象,但来上一碗酸辣粉,粉质劲道有弹性,特别是用料,酸辣十足,简直是在挑衅大家的味蕾。
6、手工糍粑
手工糍粑以糯米为主料,人工现场打制,口感香甜,没有油腻感。糯米经手工捶打细烂,裹上炒熟的黄豆粉或黑芝麻粉,浇上少许红糖水,糯米黏黏的口感加上豆粉的香气和红糖的甜美,吃一口心里面都是美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