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首富盯上的太空生意,全民太空旅游时代来了?
7月20日,在16万人“不要让贝索斯重返地球”的请愿声中,亚马逊、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乘坐自家公司的新谢泼德号(New Shepard)航天器成功前往太空,越过卡门线并返程。值得一提的是,贝索斯此次太空边缘之旅,没有一位专业宇航员参与,全部是普通人,乘客们无需进行任何操作,实现了首次无人驾驶全平民飞天。
2021年的这个夏天,也许会成为商业航天 历史 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尽管贝索斯这次只是刚刚跨越贴近距离地面100公里区分大气层与太空的卡门线,但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与布兰森、马斯克展开的激烈的私人太空竞争,也将有望推动全球航天产业年收入在2030年翻番至8000亿美元。
一场商业太空 旅游 大幕缓缓拉开,今天,「哈工创投」带您系统了解贝索斯此次太空边缘之旅的全过程以及对太空 旅游 的展望。
首次无人驾驶,全“平民”飞天
蓝色起源:来自5岁贝索斯的太空梦
在作家布拉德·斯通的图书《解锁亚马逊》中就有提到,孩童时代的贝索斯受到不少宇航话题的熏陶,他会在图书馆阅读大量的科幻图书,发射模拟的火箭或飞船。
贝索斯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自从五岁起,我就一直梦想着太空旅行。”
在1969年,年仅5岁的目睹了阿波罗11号登月的全过程,从此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在高中时代,贝索斯凭借一篇关于低重力环境对苍蝇影响的论文而被NASA邀请前往参观。在大学时代,贝索斯在就读的普林斯顿大学接触到了当时的物理学家,太空梦想家杰瑞德·欧尼尔,并在学校社团“宇宙 探索 及开发学生联盟”(SEDS)担任主席。
2000年,贝索斯以私人名义注册了“蓝色起源公司”。贝索斯自己表示,这家公司的使命就是提高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并努力降低其成本。更远一些是希望有一天让人们有可能在太空中生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年少时的太空梦想变成现实。
圆梦之旅,终登太空
此次升空,飞行器共载客4人,除了贝索斯之外,另外3人包括贝索斯的弟弟马克,现年82岁的美国前女飞行员沃利·芬克,以及蓝色起源公司接待的首位“付费”太空游客:年仅18岁的荷兰人奥利弗·德门。
本次发射流程从倒计时结束点火、起飞加速、飞船分离、到达高度极限,再到返回地面——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20秒。这10多分钟,正是热爱物理和太空的贝索斯,毕生都在等待的。他在着陆后高声大喊:“控制中心,这是我此生最棒的一天!”
走出船舱后,贝索斯和自己的母亲拥抱。戴蒙和父亲拥抱。背景中的冯克刚刚走出船舱,激动地振臂高呼!
至此,蓝色起源新谢泼德火箭的第16次发射飞行任务,也是第一次载人上太空的任务,终于正式宣告成功!
作为商业太空 旅游 的开拓者,贝索斯的这次太空游创造了宇航员年龄的新纪录。据悉,在新谢泼德火箭搭载的太空舱内,太空舱满员6人,这次乘坐了4人。
未来,如果“新谢泼德”火箭要开始太空商业之旅的时候,满座带来的收益也是值得期待的。据悉是一人对应一个窗口,这样都可以看到太空的场景,以及由此看到地球的全貌,这对于进入太空 旅游 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后续任务与太空 旅游 展望
商业太空之旅
如今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已经完成了真正成功的商业太空之旅的壮举,下一步是不是会把这项业务当作商业版图的一种全新尝试?带领更多的有这种梦想的商业富豪进入太空游呢?
其实,蓝色起源不只做100公里左右高度的太空边缘旅行,也参与了NASA2020年代载人登月计划的“阿耳忒弥斯”项目,其研发的“新格伦火箭”与SpaceX的星舰/超重猎鹰运力相当,虽然目前进度落后,但仍然希望能在2024年送人类重返月球;此外,蓝色起源也在研制一种月球着陆器。
由于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火箭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是可垂直起降(VTVL)的运输系统,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加压载人太空舱和火箭,火箭使用BE-3发动机,燃烧为液氢和液氧,火箭可以完全由机载电脑自动控制,太空舱内无法操作。而加压载人太空舱满载时可搭载6人,并装备发射逃逸系统,可以在上升过程中的任何地方分离。太空舱内部容积约15立方米。这为商业开发预留出足够的位置和想象空间。
但从科学价值上来说,人类 探索 太空是早晚的事。发展太空 科技 ,不光是自上而下,民间商业力量也要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太空旅行,未来可期
但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2021年的前景预计会更为广阔,因为很多商业巨头将继续追求未来技术,包括研发火星火箭、构建天基互联网服务以及推出太空 旅游 等。
多种形式的太空 旅游 将催生出一个万亿级的新消费市场
根据目的和花费的不同,太空 旅游 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亚轨道 旅游 ,即达到超过离地表80公里的高度,也就是维珍银河这次的 旅游 。它可以让乘客在太空上做短时间的停留,以俯瞰地球的视角来体验短暂的失重感。维珍银河本质上是一款带着火箭发动机的飞机,因而无论从技术成熟度还是成本上来说,都最有优势。根据维珍银河的测算,当前的亚轨道 旅游 价格大概在25万美元左右,未来如果可以下探到20万元人民币,那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中产阶级加入其中,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
第二种是贝索斯旗下的蓝色起源 ,由液体火箭将飞船发射到离地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可以进行更加深度的太空观光,并能够入住空间酒店。英国的太空游旅行社“火箭突破”公司,计划在2027年开始运营“航行者空间站”酒店,其将提供包括水疗中心、健身房、酒吧、咖啡馆、餐厅等在内的所有五星级酒店标配的服务。
第三种则是做太空深度游, 美国私人航天公司Axiom Space将在2022年初将通过SpaceX的航天系统运送两位超级富豪前往宇宙空间站,两人按计划会在太空逗留8天,每人的旅费高达5500万美元,折合3.6亿人民币。随着太空短途游的门槛不断降降低,太空深度游将成为超级富豪新的内卷市场。
随着太空 旅游 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就意味着未来越来越多的资本将会进入这个领域。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商业太空产业的市场规模从每年600亿美元飙到2000多亿美元;而随着这个领域的企业开始不断推出各类太空 旅游 产品,相关的卫星和火箭公司将能拿到得到更多的融资,来支持其更加迅猛的发展。
结语
尽管实现太空 旅游 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人们依然相信,随着 科技 的进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太空 旅游 “平民化”将成为现实,大规模太空旅行也将会实现。
二、世界首家太空酒店预计2027年营运,这个酒店都有哪些亮点?
它将是世界上第一座太空酒店,酒店的最外侧会附挂24个模块,部分由美国门户基金会运营,提供空气、水电与宇航员住舱,还有各式各样长期居住所需的基础设施,部分则出售给官方太空机构、私人企业做实验或当成前往火星的训练中心,人们还可以购买模块用于建造私人别墅或高级酒店。
太空酒店简介
太空酒店是指将酒店建在太空之中,入住太空酒店中的旅客可以在上面俯瞰地球。2009年4月底,“太阳舞者”太空酒店试验舱“创始二号”完成了第1万次绕地球飞行,这意味着本杰罗宇航公司正在逐步接近2015年建立太空酒店“太阳舞者”的目标。另外,据西班牙建筑师宣布,世界首家太空酒店“银河套房”(Galactic Suite)将于2012年隆重开幕。
太空居住概念早在1973年就已实现,那时是Skylab太空站,设计师们向来很愿意在零重力的空间里设计陆地上无法实现的物体。提起太空酒店,更是被赋予了未来主义的色彩,按照美国一家名为“奔向宇宙俱乐部”实验进度:机器人升降机能爬305米,15年后地表向外太空延伸的、架在由“碳纳米管”制成的“缆绳”上的太空电梯将会创建,人们一步便能迈进太空酒店,摒弃了至今仍处在技术难关的宇宙飞船运输项目。
无论身处在浩渺太空的哪一处,太空酒店都永远带着不可言说的秘密。从天马行空的纸上设想直到若干年后才有可能成型的方案,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最新的消息告诉我们,筹建得最快的那间太空酒店,最早也得等到2012年才能与小部分人见面。而更让人期盼的是,15年后,人们能够通过由地表向外太空延伸的、架在由“碳纳米管”制成的“太空电梯”,拾阶而上,迈入太空酒店。
在“银河套房”里,失重的状态让游客一边“东倒西歪”,一边庆幸酒店里还有随处可及的把手。据说设计师受了魔术贴启发,用特殊材料制成墙壁。住客只要穿上了带有魔鬼贴的衣服,就能像蜘蛛人一样爬行通过,或是让自己平稳地贴住墙面,舒适地坐着或躺着。
不过,在登陆“银河套房”前,必须接受18周太空训练。模拟训练的地点选在占地10万平方米的加勒比海小岛上。这间建造在海岛峭壁上的娱乐中心,拥有 200间独立的房间。而真正的“银河套房”内不大的空间则被切割成22个房间,内部没有用到任何直线、角或大窗户。三间套房看上去像豆荚,酷似分子模型,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与火箭相连发射升空。六名游客被分配在两个舱体中,同住的航天员就是他们的“管家”。
相对于太空酒店的住客们在地球上的豪宅,这个不大的太空酒店客房,绝对称不上奢华,却也足够生活。在这里,食物、生命支持系统和为酒店提供电力的太阳能电池板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生命支持系统,仿效了登山避难所的设置。当紧急情况出现,电脑系统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将提供生命支持。
在太空里,保持适当的体力尤为重要。若是乏了,可以去跑步机和自行车上挥汗如雨。不过,随后的沐浴可是一大考验,裸身步入“银河套房”内充满漂浮水泡的Spa空间,当见到20升水在空中飘流的奇观时,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置身太空。
三、什么是太空舱酒店
太空旅馆〖Space hotel〗
[编辑本段]简介
自1961年4月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成为人类造访太空第一人之后,航天飞船和宇宙空间站早就不再是新名词,可它们的用途却已从单纯的科研项目衍生到了旅游领域——太空旅游业俨然成为时下最刺激、最奢侈的产业之一.为了让旅游驿站更加舒适休闲,各大航天公司、私人企业开始着手打造“太空旅馆”,掀起一场新的旅游热潮.
[编辑本段]首个太空旅馆
2007年6月29日,由美国旅馆业大亨罗伯特·比奇洛投资建造的“太空旅馆”二号试验舱——“创世二号”,由俄罗斯“第聂伯”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前,俄罗斯曾于2006年7月用同种火箭将“创始一号”试验舱送入太空.
罗伯特·比奇洛当天在发射现场观看了火箭发射全过程.
太空旅馆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阿波罗飞船登月之前的1967年,著名酒店连锁公司希尔顿集团就提出了太空旅馆的构想.日本的清水建筑公司后来也提出过类似的计划.
然而,近40年的时间里,太空旅馆却一直停留在概念上,从来没有谁为此真正投入过一分钱.所以,当比奇洛宣布将掏出5亿美元(约17亿2千500万令吉)来建造太空旅馆时,很多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比奇洛表示,比奇洛公司计划在2010年前向太空发射6至10个试验舱;2012年前,公司将发射首个载人太空舱;而到2015年前,他拥有的世界上第一个私人商业“太空旅馆”将全面开张.
61岁的罗伯特·比奇洛在美国是一个传奇人物,正是他把“太空旅馆”的概念由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连锁旅馆发家
比奇洛出生于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他从小就对太空充满了梦想,但他前半生的事业却与太空无关.
比奇洛在大学读的是商业管理,由于他父亲从事的是房地产业,因此他1967年从亚利桑那大学毕业后投身与跟房地产相关的旅馆业.
当时正是赌城拉斯维加斯大规模扩张的时期,比奇洛想,工作在这座城市的很多人都是来去匆匆的短期打工者,为什么不开一间廉价的、带厨房的、按周收费的旅馆呢?这一经营理念让他获得成功,1988年,他创建“美国廉价套间”连锁旅馆.
从1997年开始,他的连锁旅馆开始向全美扩张.到1999年,他的旅馆已经拥有1万4千多间客房,年盈利近4千万美元.
除此之外,比奇洛还投身房地产和金融业.1999年时,他的资产就达到了15亿美元以上.
发财之后的比奇洛没有忘记神秘的太空,1990年,比奇洛开始悄悄地资助UFO和神秘自然现象的研究.10年中他投下了至少1千万美元.不过,比奇洛的太空梦想远远不止这些.1999年,比奇洛创建比奇洛航天公司,宣布他将投入5亿美元建造太空旅馆.
一晚百万美元
比奇洛是认真的.这一计划的启动,跟美国宇航局的“TransHab”项目有关.TransHab是NASA从1997年开始为国际空间站开发的一种充气载人航天舱.
这是一个大胆创新的设计,它发射时体积很小,上天后展开,能减少太空舱的成本.然而,由于NASA的预算紧缺,该项目在已经取得大量成果的情况下于2000年被取消.
1999年,比奇洛已经预先得知TransHab项目将被取消.比奇洛航天公司刚成立,他就联系到了该项目的负责人威廉·施耐德博士,很快两人达成合作的协议.而NASA也同意协助和支持比奇洛的进一步开发.在NASA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规划、研究、设计,2005年10月比奇洛航天公司开始建造第一个“太空旅馆”试验舱“创始一号”.
与目前金属硬壳的航天器不同,比奇洛航天公司设计的“太空旅馆”试验舱由若干可充气膨胀的软壳模块组装而成,其最大优点是可节约发射成本.短短的9个月后,它在2006年7月12日发射升空,这时已经没有人怀疑比奇洛是个空想家了.
按照比奇洛的计划,他的公司将在2012年发射首个载人太空舱.这个商业化的太空旅馆将会有330立方米的内部空间、宽大的窗口可以饱览地球和太空的美丽风光.不过旅馆虽好,费用也不低,在“太空旅馆”住宿一晚的最低费用是100万美元.
[编辑本段]设施
伴随航天客机航线的不断延伸,必然要在途中设立太空旅馆,太空旅馆的设计更是别具一格,主体是一个庞大环形室.环形室内部,设有居室、公园、运动场、游泳池、娱乐场、商店、医院、影剧院等.那里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电动汽车.
在环形室主体外部,设置工业区和农业区.在工业区里,各类工厂生产太空旅馆工作人员和旅游者的生活必需品.在农业区里,则划分成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区域,让它们之间的季节、时令、作物种类都穿插开来,以保证任何时候都有新鲜蔬菜和水果供应.农作物的生长是用阳光来控制的.
这里的阳光,是靠太阳光的照射、反射.在太空旅馆上设有一个巨大的天窗和反光镜,自行调节光的强度、照射时间和角度,从而形成分明的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生活在太空旅馆里的人们,是从水的分解中获得氧气的,大片的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给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因此,除了水的原料需要从地球运外,其余资源都可向月球开发.太空旅馆里的空气是新鲜的.因为它全身的结构是密封的,再加上太空旅馆是一个一个真正的电气化世界,一切动力都使用太阳能发的电,既没有燃烧煤、石油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也不会产生使人担心的核发电酿成的核辐射.
在环形室的另一头,还设有供航天客机停泊的机场.它一来接待来自地球的游客,二来也可以从这里乘航天客机去月球观光游览.
[编辑本段]发展
航天飞机的试飞成功,加快了人类建造太空旅馆的步伐,一次次穿梭似的来往于外层空间.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无引力区,航天飞机货舱里的巨型铁臂,按电脑系统的控制自动组装太空旅馆.
随着太空旅游的逐渐升温和科技的进步,这些设计大胆前卫并且充满想象力的太空旅馆很可能最终会变成现实,到时候它们就将成为人类遨游太空的驿站.
全球第一座太空旅馆预计在2012年正式营业.据介绍,尚在酝酿中的太空旅馆采取仿生设计,联结组成的舱房就是酒店套房,外形看上去像一串葡萄.游客被安置在一颗“葡萄”里,身穿带魔术铁的特制服装.可以像蜘蛛侠一样在房间里飞檐走壁,或是自由飘浮在空中感受失重的奇特感觉.
[编辑本段]设计家族
银河套房
酒吧、餐厅和浴室都有
设计者:薛维埃·科拉蒙特
建造情况:预计2012年建成
人均消费:400万美元三天
酒店总共约有22个房间,每间房间面积为28平方米.它在世界上的同类项目中是首创,如果2012年成功建成,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太空旅馆.银河套房酒店的不同太空舱分别被用作酒吧,餐厅,接待室等.在这里,房客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宇宙美景,每天可以观看15次日出,每80分钟绕地球环游一周.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在失重状态下体验泡沫丰富的“太空浴”.虽然入住价格不菲,但据设计方计算,世界上约有4万人能付得起住宿费用,只是他们是否愿意掏钱还不得而知.
月球旅馆
可以体验蝙蝠侠式的飞行
设计者:荷兰设计师汉斯-尤尔根·伦伯特
建造情况:蓝图已经构建,2050年成型
费用:房费两周14万欧元(不包括来回费用)
月球旅馆是一座双子塔.从地球飞往月球大约需要两天时间,由于在月球着陆会产生尘云,因此着陆点距离旅馆会有一段距离.当游客行离尘云区后,就能看到远处的月球车,它能带你前往月球宾馆.月球宾馆建设在5千米深的峡谷边缘,在宾馆上可以领略峡谷美景.
到月球旅行大部分时间将在宾馆中度过,于是旅馆会为游客提供大量的娱乐活动.游客可以通过参加重力游戏亲身体验低重力的感觉,这些游戏有:绳索下吊,游泳(游泳时可以像海豚般跃出水面),如果拥有一套蝙蝠装和足够的勇气,游客甚至可以飞起来.此外游客也可以一览月球的美景,可以远观悬在天空中的地球,或者通过超级望远镜观测地球,一享以往从未目睹过的美景.
当然,旅馆内还配有很多酒吧和房间.宾馆里没有电梯,因为在月球上身体锻炼很重要,低重力状态下,如果缺乏运动,人们的肌肉会迅速萎缩.
疲劳的时候,游客可以回到旅馆内的房间,这些房间类似于“泪状胶囊”.这些胶囊与生活单元间紧密相连,每个胶囊都配有卧室和独立浴室.它们被细钢索自由悬挂于旅馆内,并可以随旅客喜好,通过远程遥控降低或旋转.晚间,这些胶囊可充当巨型灯炮,为旅馆照明.
除了在宾馆内活动之外还可以到户外进行月球行走,但这需要一套太空服,并且只能组团进行,因为比较危险.通过乘坐月球车游览可能会更舒适一些,它可以带着游客去参观一些有趣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阿波罗登月的着陆点,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依然可见,就像是在昨天发生一样.
太空充气旅馆
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串“香肠”
设计者:罗伯特·比奇洛
建造情况:将于2015年以前完工
人均消费:每晚100万美元
比奇洛的太空旅馆比较特别,它的体积为1500立方米,质量为100吨,直径30米.与组成国际空间站的铝制舱不同,比奇洛计划用来作为旅馆主体部分的太空舱采用膨胀技术,舱外壳能在太空中膨胀,舱体外壁还覆盖纤维等坚硬材料.整个旅馆由多个独立舱组成,像香肠一样串在一起,包括旅馆、购物中心、利用微重力生产的小型工厂等.
比奇洛旗下宇航公司目前已有5亿美元资本,并招募了美国宇航局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退休宇航工程师.目前,比奇洛已经为该“梦想”花费了7500万美元.2006年,比奇洛成功发射过一个实验太空舱,在太空中成功膨胀.实验舱内部的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恰好适合人类生活.它的太阳能电池板也已完全展开,为舱内的科学仪器提供26伏电源.
旅行家宇宙飞船
来往地球与火星的“巴士”
设计者:美国第二位登月宇航员艾德林
建造情况:预计2018年开业
这是一种直飞火星的旅馆.这种名为“旅行家”的宇宙飞船装备有各种舒适设施,每次可容50人.太空旅馆借着太阳、地球、火星与它们同月球的引力推动,在地球与火星间的太阳系轨道运行,时速达21000公里每小时.这项火星之旅需时6至8个月.艾德林表示,这种可以循环使用的太空旅馆十分可靠,是人类进入太空,展开探索、移民与星际商业活动的重要工具.参与这项计划一位科学家称,只要把这艘宇宙飞船放进轨道,它就会像一辆永不靠站的巴士一样,在地球与火星间来回行驶.
四、空间站新玩法!世界首家太空酒店预计2027年营运,有可能实现吗?
我觉得实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经营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以及难题,也因此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很激烈的讨论。为什么说建成非常容易呢?
我想答案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掌握了非常成熟的航空技术,就拿中国来说,中国不仅仅在探月工程上取得了非常完美的成就,而且中国在去年所发射的天文一号也在火星探测方面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成绩,成为了航空史的壮举。因此从现在的航空形势来看,在太空建设太空酒店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难度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也是比较低的。
那为何说太空酒店的经营是非常困难的呢?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有多少人有经济实力去搭乘宇宙飞船呢,又有多少人有经济实力前往太空进行旅游呢?相信大多数普通家庭都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即使太空酒店在太空建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太有机会进入太空参观的。况且宇航员在进入太空之前都要进行非常严格的体能训练,那么这种体能训练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
那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我觉得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要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实现航空自由。这个国家富强起来,人民群众的经济基础好起来,才有这个经济实力去搭乘宇宙飞船参观外太空,才有这个经济实力去住太空酒店。可能有人会说,太空酒店是在2027年才开始建成运营的,但是我觉得6年之内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情况并不会得到质量上的飞跃,所以我觉得太空酒店的经营还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我觉得这一项目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
五、世界首家太空酒店预计在2027年营运,在太空的酒店有什么特别之处?
据美媒当地时间3月4日报道,美国一家太空建设公司日前宣布,将于2025年开始,在近地轨道动工兴建世界第一间太空酒店,酒店将设有主题餐厅、电影院、水疗中心与容纳多达400人的房间,乐观估计2027年就能开始营运。
据报道,名叫“旅行者”的太空酒店由美国轨道组装公司(OAC)承建。从OAC发布的资料可见到,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次的“旅行者”是一个大圆环,站体由数个“环”构成,通过旋转产生的人工重力与月球表面的重力水平相似。它可以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之类的太空机构提供低重力研究使用,也可以接待想体验太空生活的游客。
“旅行者”最外侧会附挂24个模块,部分由美国门户基金会运营,提供空气、水电与宇航员住舱,还有各式各样长期居住所需的基础设施,部分则出售给官方太空机构、私人企业做实验或当成前往火星的训练中心,人们还可以购买模块用于建造私人别墅或高级酒店。
OAC表示,由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和“星舰”飞船等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建造空间站的成本或在太空酒店住一晚的成本越来越低,但目前还没有披露建造细节。
当网友看到这个消息后,都会有一个想法,是否我有生之年可以到太空旅游一次。有的网友也说,赶快攒钱吧。哈哈哈哈哈,网友都好有意思。当然,准备建太空酒店,就意味着技术已经成熟,相信未来不久的一天,会有更多的人去太空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