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桶刷洗杯子,浴巾蘸马桶水擦地,五星级酒店都很不堪吗?
如果因为哈尔滨五星酒店的事件就一棍子打死所有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就太过以偏概全了,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次事件的发生是社会风气败坏的一个缩影不只是酒店行业,几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过剩的廉价劳动力、断层的受教育水平、缩减的培训支出费用……整个社会目前的就业局面相当混乱。
在酒店行业里,保洁与服务员本身就是廉价劳动力,没有受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公司也很少会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拥有健康证就可以上岗,流动、不稳定是他们最大的特征。大堂服务员可能要求高学历、长相端庄,那是因为她们是公司的门面,但是后勤与保洁只要干活麻利手脚干净基本都能上岗,加之酒店本身对卫生的督导可能也比较表象,有制度也很难真正落地执行,所以出现了种种卫生隐患。
同样的问题放眼餐饮行业也一样。去年绝味鸭脖被曝员工用坐便器洗菜卫生堪忧、今年煌上煌被曝后厨卫生不达标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甚至还有星级餐厅员工报复顾客超汤里吐口水的报道……只是很多时媒体曝光少、群众讨论少我们下意识就忽略了,社会风气使然,刚好这一次走到观众面前的是五星级酒店,仅此而已。
多啰嗦一点,近两年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频发,很少有人会把它与这次的酒店卫生事件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所谓幼儿园老师其实只是一个文化程度中等,刚刚脱离了文盲标准的“知识分子”。二胎政策开放,幼师成了刚需职业,招聘方对幼师的要求一降再降,到现在俨然成了先上岗在包装,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人根本不具备基础的职业素养与专业培训就匆匆到岗,所以不是教育失德,也不是人性泯灭,而是社会已经没办法保障最基础的就业秩序。
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接受反驳。如果觉得这个回答不错的话,麻烦左下角点个赞,谢谢大家。
二、五星级酒店马桶刷刷茶杯,是酒店默许还是保洁偷懒?
酒店默许和员工偷懒不就是一回事么?员工的肆无忌惮说到底就是酒店长期管理有失的纵容,去年绝味鸭脖用坐便器洗菜的事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吧:
日本的餐饮业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盘子必须用水冲洗七遍,工作人员都得严格按照这个规定洗盘子。有一个中国留学生为了赚取学费来到餐厅打工,他觉得盘子洗五遍已经很干净了,于是自作主张偷偷把剩下的两遍给省了。
就在他为了自己的小聪明洋洋自得的时候,他发现一块儿工作的服务生渐渐与他疏远了,他不以为然,直到餐厅老板发现了他的小把戏,不由分说辞退了他,原因是他不够诚实。
留学生很苦恼,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只是餐厅老板太较真。于是他开始辗转在各个餐饮找新的工作,然而他很快就碰壁了,所有的人都不愿意雇佣他。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紧接着学校找他谈话,要求他退学。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一直盲目的崇信日本制造,马桶是日本的好,因为日本工艺发达;药物是日本的有效,因为日本人天性严谨;化妆品也要用日本的,因为日本对化妆品的把控很严格……日本是一个严谨负责的民族,不用别人分说我们自己就下了这样的定义。
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制造就没有这种盲目的崇拜?我们知道日本人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不学习呢?因为中国人缺乏明文规定,对违章与错误永远保留了最大的宽容与慈悲。
这样说没其他意思,只是想说上梁不正才会下梁歪,如果一个酒店对卫生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人员培训都能严格要求、严格培训,那么虽然不敢说百分百杜绝,但是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会小很多。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前两年天涯就有人说在酒店用热水壶煮内裤什么的,所以出门在外,酒店的茶具牙具能不用就不用,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的素质可以恶劣到什么程度。
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接受反驳。如果觉得我的回答不错的话,麻烦左下角点个赞,谢谢大家。
三、五星级酒店客房卫生间配置需什么?
1:一次性必需品:牙刷, 牙膏大于等于6克, 香皂大于等于12克大于等于25克各一块,或 大于等于40克一块, 洗发液, 沐浴液, 梳子,浴帽, 女宾袋, 卫生纸,座便已消毒条
2;一次性可选配品:护发素, 润肤露,丝瓜浴檫,剃须刀及剃须膏(为预防爱滋有的宾馆不提供了)
3; 面巾,浴巾,浴服, 地巾(可选),
4: 漱口杯, 漱口杯杯盖或口杯套, 漱口杯及一次性用品托盘或竹蓝,
5:有偿用品,如护理液, 避孕套等
6, 电吹风(干发器)
7,垃圾桶,
四、像香格里拉这样的酒店(国内的),浴缸是消毒的吧?能直接用吗?
浴缸应该都消毒,但不推荐直接用。酒店无论星级多高,客房服务清洁的规则都差不多。因为都是由人来做的。举个例子,酒店的玻璃杯每次打扫都会清洗的,但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是用马桶刷来清洗的。因此去酒店要么自己带水杯,要么用一次性的。洗澡的话还是淋浴吧,不差这两天。
五、为什么说别让“马桶刷刷茶杯”成荒诞连续剧?
12月26日,哈尔滨3家五星级酒店被曝存在用泛黄马桶刷刷茶杯、浴巾蘸马桶水擦地等现象,引发众多关注。27日,记者从哈尔滨卫计委了解到,经现场询问核实,视频中曝光事实确认存在。联合调查组已对3家酒店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将依法进行处罚。
当下正处于哈尔滨旅游的高峰期,哈尔滨有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不躲不闪、不遮不掩,这种舆情应对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只是,“马桶刷刷茶杯”性质太恶劣了,负面影响很难轻松被“刷”掉。
看到这三家五星级酒店“马桶刷刷茶杯”,很多人惊呼“辣眼睛”。其实,“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这一切早就有迹可循。如果我们并不健忘的话,应该还记得今年9月份曝出来的五星级酒店“床单门”事件——一家评测机构暗访了五家北京顶级的五星级酒店,测试后发现这些近2000元一晚的酒店被套床单几乎都不更换。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究其深处,五星级酒店“不换床单”与“马桶刷刷茶杯”,有什么本质区别?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更像是一出“荒诞剧”。
“一起严重伤害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300起无伤害事件。”这是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安全事故如此,很多问题也是这样。相对于报道出来的,潜伏在深处的总是多数。当然,我们并没有证据证明五星级酒店“不换床单”“马桶刷刷茶杯”,到底是到此为止还是行业普遍,但这最起码能够证明五星级酒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光鲜,并没有其宣传得那么美好。
每一出戏都有开幕与闭幕,就目前呈现出来的事实来看,这出“五星荒诞剧”,“不换床单”会是开幕戏,而“马桶刷刷茶杯”则是最后一幕吗?事实恐怕比善良人们的想象要沉重得多。相对于对“会不会”的追问,更应该关心土壤和生态,是通过有效的办法来防止荒诞剧成为连续剧。
如果我们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应该承认“不换床单”和“马桶刷刷茶杯”的次第出现,充分说明当前五星级酒店行业是存在问题的。解决问题离不开自律与他律。就目前来看,指望所有五星级酒店“道德回血”,恐怕有些乐观了。更值得寄予厚望的,其实还是他律,也就是来自有关部门的监督与来自市场的倒逼。
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日常监督,一旦发现问题,那就依法依规处罚。但消费者就应该袖手旁观吗?对于市场主体来说,最大的监督与惩罚,其实不是来自监管部门。且不说监管部门监督的力度与频度有限,就是处罚了,也要依法依规,很多时候碰到违法成本过低问题。就像现在,发现“马桶刷刷茶杯”,能作出的处罚,只怕不痛不痒。更大的监督与惩罚,其实来自消费者,来自消费者的用脚投票。
让人失望的是,现在的消费者用脚投票做得并不好。拿此前报道的“不换床单”来说,涉事的五星级酒店,受到市场惩罚了吗?这两天,还有一则一家曝出老鼠问题的知名餐企重新开张的消息,有人说固然这家餐企曝出了问题,但他们未必比其他人家更差。这真是荒唐的逻辑。一个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向上向善的导向,明明其犯了极其严重的问题,结果以“其他人家可能更差”为由一笔带过,消费者真是太温柔了。只是,消费者的温柔,碰到商家的无良,只能发生“温柔事故”。
“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是善良人的保持沉默”。一个美好的市场,需要监管发力,也需要消费者努力。如果消费者还不能做到“有态度的消费”,还没有学会“用脚投票”,那么市场又怎么好起来。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如果这是一本小说的话,那么“马桶刷刷茶杯”不是五星荒诞的封底;如果这是一出戏剧的话,那么“马桶刷刷茶杯”不是五星荒诞的最后一幕。
六、5星酒店喷水马桶好用吗
好用。
酒店的喷水马桶一般都是智能马桶,比一般马桶的性能更好,更节约水。
五星级酒店的档次更高,马桶也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