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排10大品牌排行榜

牛排10大品牌排行榜:

1、美享时刻

美享时刻创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西快为核心产品,主打家庭便捷西餐消费场景的知名预制食品品牌,产品涵盖牛排类、西式面点、西餐小食几大品类,包括整切牛排、原切牛排、香肠、意面、披萨、薯条、鸡米花、鸡排等。

2、今聚鲜

今聚鲜澳洲原切眼肉西冷牛排套餐精选澳洲天然牧场放养牛,原肉整切,肉质鲜嫩坚实,纹理清晰。符合国人口味的手工微腌入味,不损失牛排原有滋味,简单的煎烤之后,在肉中均匀分布的大理石油脂开始融化,咬下去会在嘴里溢出香浓的汁水,给您不同的味觉体验。顺丰冷链速运到手,保证新鲜。

3、大希地Hitomorrow

大希地品牌成立于2014年,定位于冷冻食材半成品,搭建了健全的进口原料采购体系、产品研发及加工链条,并建设了基于线上、线下健全的销售渠道。大希地的整切牛排只使用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检查的牛肉,通过严苛的海关对牛肉进行多方位检测,并严格按照食品管理体系标准对牛肉加工环境进行过滤和净化。

4、华牧鲜

华牧鲜隶属于深圳市华得富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进口高品质原切肉类品牌,旗下产品有原切牛排、原切羊排、牛肉丸、雪花肥牛等。华牧鲜进口谷饲原切眼肉牛排套餐采用加拿大进口原切牛排,取自牛肋脊运动较少的部位,是三大经典牛排之一,原切不拼接,原汁不腌制,无添加无注水,拒绝边角料,雪花肌理分明,脂香四溢。谷饲喂养240天,口感比较有韧劲。

5、小牛凯西

小牛凯西品牌创立于2009年,隶属于浙江凯西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西餐美食的专业化和营养科学搭配的日常化。小牛凯西是星级西餐厅牛排供应商,在线下有牛排自助餐厅实体店,而且承诺线上和线下的品质一致。

6、顶诺DNUO

美国脂肪餐厅排名(美国脂肪餐厅排名前十)

顶诺是线下超市10年老品牌,隶属于温州市顶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以生产家庭式系列牛排(如:儿童牛排、菲力牛排、西冷牛排、T骨牛排等)、冷鲜肉、披萨等为主要产品。顶诺原肉整切草饲西冷眼肉牛排套餐精选澳洲进口牛肉,原肉整块切割,100%不拼接,不含卡拉胶,纤维长,肌理分明,烹煮肉汁很多。每一份牛排可溯源,保证品质。全程冷链,新鲜速递直达。

7、希菲

希菲是上海味都贸易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成立于2012年,以高品质、种类丰富的各类进口生鲜果蔬产品为主。希菲澳洲原切牛排包括菲力、西冷、眼肉等多种可选,精选澳大利亚进口草饲牛肉,整块分割,手工原切,脂肪较少,味道浓郁,肉质细嫩,采用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胡椒、香草、海盐等调料腌制,细致入味又保留牛排本味。

8、必胜优选

必胜优选为西式休闲餐饮连锁品牌必胜客的预制菜品牌,主营牛排、牛肉饼、意式肉酱面、海鲈鱼等,应有尽有。必胜优选整切西冷牛排为必胜客门店同款,牛排很厚实,原肉整切微腌制,用心腌制,精调入味,修筋去膜口感更佳,吃起来很有弹性,嫩滑弹牙,不仅保留了牛肉原有的肉香味,还巧妙地去除了里面的腥味,黑胡椒汁液搭配得恰到好处,省时省心。

9、领食鲜生

领食鲜生品牌成立于2015年,专注高端生鲜,专业生产销售鲜牛肉、进口牛排、火锅肉卷、黑椒牛仔骨、海蛎子肉等生鲜产品。领食鲜生澳洲和牛M9雪花保乐肩原切牛排采用澳洲雪花和牛,天然牧场以优质谷物喂养,天然原切,牛排肌肉组织里富含雪花纹理,脂肪均衡,肉色均匀且鲜嫩多汁,入口即化,口感鲜美。

10、小试牛

小试牛是知名的牛排品牌,主营产品涵盖原切牛排、火锅烧烤食材、中餐食材、海鲜食材、宝宝辅食等。小试牛澳洲和牛M9级雪花保乐肩原切牛排选用谷物饲养牛,0添加0腌制0拼接,肉质饱满紧实,脂肪分布均匀,溶脂温度低,色泽红润,切片表面雪花状纹理清晰丰盈,媲美日本神户厚切牛扒。口感香醇浓郁,柔嫩多汁。独立真空袋装包装,阻氧锁鲜,开袋即烹。

二、老婆嘴馋想吃美国牛牛排,但是有怕胖,所以这次我选择了几乎没有脂肪的美国牛菲力部位, 怎么做比较好?

答:你好,做牛排直接醒好两面煎一下撒上盐和胡椒粉就可以,不用复杂的调味

三、牛排是哪里的最出名?

美国的牛排是最有名的,美国人特别的喜欢吃牛肉,最喜欢的就是吃牛排了,他们把牛身上的肉都给细细分开,每一部分都是不同的味道,中国虽然也有牛排,但也只是学习了牛排的半吊子技术,最多就是被称作牛扒,和真正的牛排还是有着不少的差距。

四、什么是轻食餐厅?

指分量不多的食物,也指简易、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吃饱的食物。稀饭、包子、饺子、春卷、烧卖、水果、蛋糕、饼干等点心、零食都可以算是轻食的一种,像中国广东人的“饮茶”、欧洲人的“下午茶”这些可以在非正餐时间享用的少量食物都可以叫做轻食。开轻食店需要什么证件和手续?经营许可证,轻食店其实都是需要去办理营业执照,投资者需要带着开店的房租租赁合同复印件、以及房产证件、自己的身份证、健康证到门店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自己开一家饭店当老板】

轻食和普通的节食不同之处在于,轻食是在一定热量限制内,尽量选择饱腹感强的食物。这就意味着,在保证正常膳食结构和一定热量的前提下,人们可以自己安排食谱。这就给很多不能承受节食痛苦,又想尽快减轻体重的人提供了一个好方法。在人体每天摄入的各种营养元素中,除了维持生命必须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外,蛋白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其他食物,蛋白质能带来更多的饱腹感。所以,为了能少吃点东西,适当食用一些肉类是轻食主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轻食不是指特定的某些食物,而是指在制作烹饪食材的过程采用简约的方式,保留食材的原有的营养与价值。食用者能够在食物营养摄取的过程中无负担,更加健康。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喜欢吃轻食,因为吃轻食可以让身体更加的健康,也能够起到减肥的效果,但是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会更加的明显。一般轻食当中的脂肪含量和热量含量都是非常低的,而且少油少糖,这些食物当中的营养物质是非常丰富的,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有利于身体的消化和吸收,也能够促进肠胃蠕动,避免出现不良的症状,而且轻食当中食物的搭配非常的合理,能够起到控制体重的效果,也能够预防患上慢性疾病,在营养方面会非常的均衡,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五、那种牛排好

吃牛排今天已经成为很普通的事情,但什么是真正的好牛排、怎么吃才好吃,又是另一回事。

在网上看过许多莫名其妙的牛排文章,不难发现其中多数作者并不怎么吃牛排。今天为各位观众老爷推荐一篇靠谱的文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好牛排,以及如何在家煎出好吃的牛排。

首先,在上海滩,现如今要吃上一顿像模像样的牛排,人均千把块的消费是跑不了的。不是大佬,不可能常年在外吃牛排。

我几乎每周吃1-2次牛排,鉴于频率如此之高,所以必然是动脑筋在家自己做牛排,一方面口味更容易控制,另外一方面,可以弥补我「穷」的不足之处。更何况我的祖传座右铭之一(从我这辈开始传起的)就是——没有牛排的人生是灰色的。

在说怎么在家煎牛排之前,先谈谈牛排。当然我不是供应商,只是个普通消费者,所以尽量说点简单和有用的。至于怎么参与牛肉评级,我也不知道,我们要做的是:看懂评级标准即可。

先弄清楚「原切牛排」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什么叫原切牛排?很简单,就是理论上只经过了物理切割的牛肉,不会添加任何的调料。

进口商拿到的原切牛排都是整条整条的,并且形状也是不规则不统一的,原因就是每一头牛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完全一样。

在进口原切牛肉上一刀一刀切下的牛排就是原切牛排。

很多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带包装的,然后各种配料的,比如:食用盐、酱油、黑胡椒...都是加工牛排。所谓加工牛排,更多是拿碎牛肉拼接在一起以后压制成牛排状的产品,这种牛排就别买了,直接去必胜客吃好了,多得是,也吃不出什么牛排的味道,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之中。

很多人都知道牛排有等级。这个等级搞笑的地方是:全世界没有统一标准。各国制定各国自己的。

例如最有名的日本和牛,日语叫Wagyu,从A1到A5,表示等级越来越高。我本人在某位大佬的请客饭局中吃过一次A6的日本和牛,吓我一跳,以为是奥迪A6的和牛呢。

这些额外的标准都是店家自己标榜的。另外,例如加拿大的牛排有AAA标记的为最好。美国也有自己的等级标准叫做USDA,其中最高等级为Premier,不过搞笑的地方是,USDA标准的Premier不是说牛肉的品质等级是最高的,而是指肉产量最高的。

A5日本和牛

A6日本和牛

然后还有就是今天主要说到的澳洲牛肉等级标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澳洲牛肉由M开头标记,最高到M9。当然了,这是官方的AUSMB标准制定的等级表,非AUSMB在M9的基础上又增加到了M12。这个等级制度是大多数爱好牛排的人所熟悉的。

但这里要说的是,AUSMB只评价一个标准:「Marbling - 大理石花纹」,也就是脂肪含量(MB就是取自Marbling这个单词),连脂肪分布都没有,令人发指了。

所以,其实我们用肉眼就能很容易分辨出M7、M9的两块澳洲西冷牛排的区别。但这样的分级制度明显比较「简陋」,所以AUSMB的制定者:MLA(Meat & Livestock Australia)和AMPC(Australian Meat Processor Corporation)又搞了一个更细节化的评分标准叫做MSA(Meat Standards Australia)。

这个MSA就更苛刻了,除了脂肪含量,还增加了分布和其他指标,光是Marbling这个指标的评分就从100到1190分。

M9西冷脂肪花纹

为什么说这个小节叫做「等级 vs 口味」呢?估计很多人已经看出来了,牛排的等级标准并不是吃出来的,而是看出来和量出来的。不论是脂肪含量,还是分布是否均匀,还是肌肉的长度、厚度等等,最终会决定这头牛的等级(注意,牛肉等级最终会落到每一头独立的牛身上,而不是一批牛)。

但真的等级高的就一定是最美味的?或者说一定是最适合你自己口味的?显然不是。比如我吃M9的牛排400克到最后基本就吃不下了,但吃M7的可以,原因就是M9的脂肪含量比M7高得多,我的胃受不了如此油腻的大块牛肉。

所以等级标准是购买牛肉时候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但绝不是好吃与否的标准。

M9 vs M7

「Wagyu - 和牛」,一个高高在上的名词。大多数人觉得和牛就是指日本产的牛,其实也不是如此。

很久以前,日本人不吃牛,他们吃鱼。直到明治天皇在1872年带头夹了一筷子牛肉以后,日本民众才开始疯狂吃牛肉。于是,为了满足日本国内牛肉的产量供应,他们开始引入了各种外国牛和本国牛杂交,而为了区分外国牛和本国牛(包括杂交后的本国牛),和牛这个名词才正式启用。

和牛,和,大和名族的和,所以和牛一直被认为只是日本才有(目前日本和牛主要分4种,但也都不是纯日本和牛,是日本牛和其他牛的杂交品种)。

其实澳洲也有和牛,澳洲目前主要的牛肉品种有三种,最低端的是普通的杂交牛,其次是很有名的安格斯牛,最高级的就是澳洲和牛。

但这样说很笼统,其实澳洲和牛还分5种,最最厉害的就是纯血和牛(Full blood,日本但马和牛),然后依次是F4、F3、F2和F1。彼此之间啥关系呢?F1就是Full blood配了其他的安格斯牛,F2就是Full blood配了F1,F3就是Full blood配了F2,以此类推,Full blood好身体!虽然只有Full blood翻译出来是纯血,但实际上只要有80%以上Wagyu血统,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纯血和牛肉」。

由于本文基本上只谈澳洲和牛,所以就不展开说安格斯了,事实上我也很少吃安格斯,加拿大的安格斯多,性价比很高,吃过几次但不是我自己所喜欢的口味。下面贡献5行公式说明乱七八糟的血统问题:

Wagyu Bull xxoo Wagyu Cow = Fullblood

Wagyu Bull xxoo Base Angus Cow = F1(50% Wagyu)

Wagyu Bull xxoo F1 Female = F2(75% Wagyu)

Wagyu Bull xxoo F2 Female = F3(87.5% Wagyu)

Wagyu Bull xxoo F3 Female = F4(93.75%Wagyu)

那么哪里能看这些呢?说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进口牛肉包装信息。借我朋友送我的图,我们可以发现:产地(接下去要说的)、饲养方式(接下去也要说的)、等级(之前说了),以及血统(见包装信息下方:WAGYU F1)。这些信息才能帮助我们知道这块牛肉的基本评级情况,不是简单的M几而已。

牛肉进口标贴信息

为什么说产地?因为其实到了2017年,血统对于牛肉的口味意义已经没有那么大了。更重要的是产地和饲养方式。例如澳洲和牛最主要的两个产地就是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而饲养方法主要有两种:草饲和谷饲。

首先确认一点:牛,是一种食草动物,而食草动物就应该吃草。所以最基本的饲养方法应该是草饲。但国内现在更流行的是吃谷饲的牛肉。因为谷饲的肉脂肪含量更多,入口更嫩。这基本上也算是一个误区,就像我们迷恋1982年的拉菲以至于迷恋所有叫拉菲的红酒是一样的。其实现在澳洲和牛最高口味等级的正是那些高端的草饲牛,我问了朋友能搞到各个牧场的草饲或者谷饲方法和配方么?回答:最高商业机密,和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否则人家还赚什么钱?

现如今,决定一头牛的肉做成牛排以后的味道的最核心问题不再是血统,而是饲养方式和配料,一头牛吃什么长大的,最后它的味道就会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说一头澳洲和牛的饲养天数要超过400天,而高端草饲如果最终能形成完美的大理石花纹那就是更不容易了。

上图是某批高端草饲的原切牛排,可以看到其花纹极美。口感上也带有很浓的奶香味。但由于草饲更依赖于天然环境,所以不好复制也不容易大量产出,一直以来高端草饲的价格要比谷饲更贵。

首先说一下,我最常吃的是西冷,不是眼肉也不是菲力。然后,不要太纠结于切割图,没必要去背诵,咱们都是普通消费者,吃就是了。大概了解一下,能让你知道买的这块肉的大概位置就行。

西冷,也叫沙朗,英文里叫Sirloin,指的是牛脊椎靠后向上部位的肉,我们叫:外脊。

实际上牛肉切割图各个国家还都不一样,所以再次说明没必要弄得门儿清,对吃牛排没有本质上的帮助。然后由于所处的位置关系,所以西冷的边上会有一层脂肪——这是我为什么爱吃西冷的原因,它比菲力更有嚼劲,汁水也很多,另外就是带一条油边,我爱吃。

然后西冷朝下去的一小块就是菲力,菲力牛排貌似在国内也很有名,因为它嫩!这块地方在牛的肌肉群里不怎么运动,所以嫩,但也正因为如此,菲力牛排的切面不大。

除了西冷和菲力,人们还常吃眼肉,位置是西冷往前的方向去,他们说因为像眼睛所以叫眼肉,我倒没觉得。

因为眼肉的口味没有非常特别的地方,所以要吃嫩的我选菲力,要吃脂肪油边我选西冷。当然这是口味问题,较劲就没意思了。

如果特别孝顺,牛排煎完要给家里老人家一起分享,那么建议尝试菲力,西冷就算了,三分熟的西冷对于年过60的老人家来说还是不够嫩。

当然,牛排部位远不止这3种,我只是说了我常吃的和最爱吃的。例如美式分割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T-Bone的说法,国内大快朵颐的时候点战斧牛排都是T-Bone,在美式分割图里这个部位叫做Shortloin,一块T型的骨头,两边都是肉,大的那部分叫New york(中文不叫纽约,叫纽约客,奇了怪了),小的部分叫Tenderloin,没实际意义,大概知道就行。

另外,真正有意义的是好吃就行。为什么不说这些?因为家里自己加工T-Bone不太好弄,所以就说西冷、眼肉和菲力。

马吉塔M7眼肉未经切开的进口品

至于口感,一份好的牛排基本上都是多汁的(前提是别煎成牛肉干),澳洲纯血和牛和非纯血的区别在于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建议各买一块煎完以后对比着吃,纯血和牛自带的那种奶味差别还是挺明显的。然后M级别越高的由于脂肪含量越高,所以就更容易产生他们说的「入口即化」的感觉。

说实在的,我挺讨厌一说美食就来「入口即化」,好像到哪儿吃的都是冰激凌一样。换种说法,其实切开一块煎好的牛排的手感就有很大区别,M9明显感觉刀切下去更为顺滑一些,口感上也更嫩是肯定的。吃多了从M5到M9的你一定能分别出我说的这种刀切感的明显区别的。

我怀疑前面那几千字都是废话,很多人真正要看的是这部分。先说个正经事儿:煎好一块牛排的方法有N多种,我只是说一下我这些年来煎牛排的心得体会,只是N多种的其中一种而已。各位如果还没有煎过牛排的可以试试看,用其他方法的可以比较看看,别太较劲。

首先,你得要有一块原切牛排,一般来说卖进口商品的超市就有,比如ole,city这种,超市里保鲜膜包着的牛排基本上都是1.5厘米的厚度——也不知道是不是零售行业标准。

我个人尝试了很多种以后最终定格在2厘米切片的牛排上。一方面是我的煎制方法比较简单,太薄的牛排缺乏汁水,口感也一般,而超过2厘米厚度靠我的简易方法又不太容易做好,所以2厘米是我个人极其喜欢的厚度。

在超市生鲜牛排柜台前找到一个拿着屠刀的师傅,跟他说要切2厘米的就行。

练手的时候可以买西冷,容错率更高一些,对于煎牛排的时间有更大的误差容忍性。所以2厘米原切西冷牛排,买一块。如果不是马上回家吃,就放速冻,牛排即使是真空包装也会因为接触过空气而缩短保质期,所以虽然整块的牛排进口进来以后的保质期是48个月,但切开后最好在3个月内吃掉它。

解冻,牛排的解冻一定是在常温里完成的。千万别动歪脑筋,也别拿出冷冻室直接放在自来水里冲洗,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方式。就放在常温里(我一般是隔夜从冷冻拿到冷藏,第二天从冷藏里拿出来放在常温里半个小时)。

然后要做的事情是拿厨房纸把常温解冻后的牛排吸干。解冻过程中会有血水留出,这算是一个牛排排酸的过程。如果缺乏这一步,牛排煎出来会有一点点酸味——虽然很多牛排号称是已经排过酸的。

两块不同批次的M7西冷来自两头牛

然后是腌制。因为不论是西冷还是菲力还是眼肉,本身面积不会太大,我尝试过的M9的西冷,即便是算上饲养周期长(超过500天),切面大,但是单块的重量也不会超过500克,所以用厨房纸反复吸干以后不要用水冲洗就可以直接腌制了,而且不需要额外的各种调料,只要准备两种东西:现磨的海盐,现磨的黑胡椒(如果想比较两种牛排的味道区别大不大,黑胡椒也是可以省略的),用海盐和黑胡椒擦拭牛排的两面,涂上少许橄榄油。

海盐黑胡椒腌制M7西冷

海盐黑胡椒腌制M9西冷

关于这个油,说一下:网上到处都是告诉你,橄榄油属于低温油,所以不适合用来煎牛排,但貌似戈登大厨在家也是用橄榄油。我试验过很多种油,不觉得橄榄油不适合拿来煎牛排,而且下面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虽然它确实是低温油。

此外,煎牛排的油更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拿本身有味道的油,例如豆油或者菜籽油。

腌制完的牛排放在常温里别去动它,放个20分钟左右就可以准备下锅了。这里,请准备一只夹子,我曾经用筷子,但是当我的手被溅起的油烫伤了以后我就改用夹子了,一方面是稳定,一方面是快速,最后一方面是距离锅子可以比较远。

下锅前你要确认家里有一只平底锅,并且直径能放下你的牛排。当然也有人喜欢买条纹锅,我个人不喜欢煎出来的牛排上一道一道的所以就用普通的平底锅。

开大火烧空锅。这一步尤其重要,并且一直要看到空锅冒出青烟来(这个和烧中餐好像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叫:热锅冷油),然后倒入少量的橄榄油,一旦倒入以后不要等油被加温——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橄榄油也可以用——就把腌制好的牛排放下去,你会听到美妙的滋滋声,别动它,就让它在锅子里大火煎熬,时间控制在30秒。

到时间后用夹子把牛排翻面,依然是大火,依然是30秒。然后把火调到最小,我的经验是:2厘米厚的西冷牛排,30秒大火一面以后,紧接着1分05秒的小火正好把牛排煎到3分熟。到1分05秒以后翻面,继续1分05秒的小火。列下时间步骤:

大火30秒,翻面;

大火30秒,调小火;

小火1分05秒,翻面;

小火1分05秒,灭火;

可以在灭火后用夹子夹住牛排立起来把脂肪带煎一下,但也可以省略这个步骤。

M7出锅成品

M9出锅成品

然后,把牛排盛到一个被加热过的盘子里!这一步同样重要。这是咨询了几位国内职业牛排制作高手以后得到的讯息。我的方法很简单,在腌制完牛排后,把盘子放入烤箱200度烤10分钟,当然也可以微波炉,但是切记时间别那么长,我亲手微波爆了一只盘子。一般2分钟足矣。

牛排放入盘子以后别急着切开。让它静置3分钟。这一步同样重要,因为这个3分钟是锁住牛排里面汁水的3分钟。说点科学的:牛排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它的熔点非常低,一般在摄氏30多度左右就融化了,尤其是高端的脂肪含量高的牛排,这也是为什么高级别和牛可以直接生吃的主要原因。

千万别再看网上所谓:压一下牛排,压紧了就不会流失汁水,或者其他漫无边际的胡说八道。牛排的汁水主要来自于牛肉里的蛋白质,蛋白质被加温后会挤出水分,而煎完的牛排放置3分钟等于让蛋白质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会吸收水分,这样当你咬在嘴里的时候汁水才会溢出。这种美妙千万不能靠挤压拍打,相反,挤压拍打后的牛排会煎出牛肉干的效果。

关于静置锁住汁水,老外还做了个试验,没记错的话可以搜一下优酷这样的网站,有视频的,区别挺大。我自己也试过,确实如此。3分钟不会让牛排变冷的,吃的时候依然是热的,牛排不是麻辣烫,不需要吃新鲜出炉滚烫的那种。

英国米其林三星厨师赫斯顿·布卢门撒尔

著名餐厅Fat Duck就是他开的

在视频里展示牛排煎完后静置的重要性

所以综上:热盆,冒烟锅,大火锁面,小火融脂,静置缩水,所有这些就是在家里用一口平底锅煎2厘米厚的西冷牛排的所有步骤了。

在小火煎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口味放入一点黄油和百里香调味,我本人会放,但这个就完全依据个人口味了。好几次黄油和百里香用完了我也就不放了,不影响大局。煎制过程不会超过5分钟,就可以享用一块好吃的西冷牛排了——当然最最最大的前提是买到一块好的纯血和牛西冷牛排,M5以上的级别。

280天谷饲西冷煎万以后切开

M9出锅锁汁后切开

关于熟度,1分05秒的小火对于2厘米厚的西冷来说就是三分熟,每加10秒钟变一个层级,例如1分15秒就是五分熟,1分25秒就是七分熟,2分钟以上就是立丰牛肉干。我个人推荐3分,但也可以从5分吃起,再熟我觉得就没必要吃牛排了,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例如咖喱牛腩这种菜或者五香牛肉这种。

以上,是关于澳洲和牛西冷牛排在家怎么吃的全部内容了,当然不可能囊括吃牛肉的全部,甚至无法包括吃牛排的全部,各位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享受不灰色的人生。所有内容均为亲测亲做亲吃,从吃280天谷饲一路吃到M9的个人经验。

六、美国牛肉等级怎么划分 共有8个等级

牛肉除了根据饲养方式分为谷饲牛、草饲牛;依照部位分割成板腱肉、牛肋条、腰内肉等;还会视产地分成本土牛、美国牛肉、澳洲牛肉和日本和牛,有多种分类让消费者购买时可以有所依据。市场上最常见的大概就是本土牛和美国牛了,前者并没有分等级,一般人顶多只能向熟悉的摊商购买;至于后者,在挑选时倒是能注意一下它的等级喔。

美国牛肉的等级

许多餐厅会标榜使用「Prime级牛肉」来吸引饕客的目光、超市贩售的生牛肉上也经常有「Choice级」的贴纸标签,这些也是买牛肉时不能错过的评断标准喔!如果你比较少购买美国牛肉,可能会对这些「等级」不太熟悉,现在就来看看怎么区分。

美国农业部(USAD)以油花(Marbling)分布情况和牛只屠宰的年龄将牛肉分成八类:Prime(极佳级)、Choice(特选级)、Select(上选级)、Standard(标准级) 、Commercial(商业级)、Utility(实用级)、Cutter(切割级)和Canner(制罐级);前五个等级消费者能够直接购买,最后三级则多用来做成加工食品。

▲USDA评鉴牛肉等级的标签。

►USAD Prime 极佳级

极佳级的牛肉取自42个月龄以下的年轻牛只,具有丰富的大理石油花和坚实的肉质,通常以炙烧、烘烤或香煎等方式料理。约仅有不到2%的牛肉能到得到这个评级,大多数都提供给高级牛排馆和饭店,一般超市较难购得。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Prime级牛肉都一样好吃,还必须考量到部位、油花分布等因素。

大理石油花是牛肉的等级评断标准之一。

►USAD Choice 特选级

特选级的牛肉虽然比极佳级缺少油花和嫩度,但只要你烹调得宜,特选级也很多汁嫩口;甚至那些脂肪含量较高的部位,例如腰内肉或沙朗牛排,品质其实不输给极佳级!脂肪较多的部位可以炙烧、煎烤,至于瘦肉比例较高的部位则很适合煨煮和慢炖。

仅有此二级的牛肉适合做成牛排,一般牛排店若没有强调是Prime级,就多是采用Choice;偶尔想在家自己煎牛排,你也可以到超市购买特选极的牛肉。

►USAD Select 上选级

上选级的牛肉大部分是瘦肉、缺乏大理石油花,油脂较少所以不如前两级那样多汁、香味亦较低,但口感不差。不过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烹调方式,吃起来会相当干柴,通常需要经过腌渍让肉质软化再料理,并且搭配较重的调味料和酱汁让它更好入口;因此适合以腌渍、炖煮的方式来料理。

市面许多低价的牛排馆可能会选用标准级牛肉,以压低成本。

▲从大理石油花的分布就能明显知道三个等级的差异!(图片来源)

►USAD Standard标准级、USAD Commercial商业级

可以在一般超商中找到,是把高级牛肉切掉后剩下的部位,油花非常少、肉质硬,通常会以「未分级」出售。

►USAD Utility 实用级、USAD Cutter 切割级和USAD Canner 制罐级

在一般超商中并不常见,几乎不会以生肉的方式贩售;多会将牛肉切割后的碎块再压制、加工,制作成肉干、汉堡排或香肠内馅等。近年有许多餐厅会使用所谓的「组合牛」,就是将「实用级」的牛肉碎块经黏着剂重新接合在一起贩售,所以如果在外头餐厅吃到便宜的牛排,先别沾沾自喜!它可能是成本低廉的组合牛肉喔。

美味关键:大理石油花(Marbling)

均匀分布的大理石油花能让牛肉的风味更佳。

你应该也经常在美食节目里听到,主持人介绍火锅肉片或牛排时会提到「大理石油花」这个名词,它就是牛肉的美味关键之一。为什么大理石油花这么重要?因为这些细致分布在肌肉间的脂肪经过加热、融化后,有助于润滑肌肉纤维,让肉品在口中咀嚼时,产生更多滑嫩的肉汁;且红肉(羊肉和牛肉)主要的风味其实是来自脂肪,因此油脂多的牛肉吃起来香气就会更浓烈,风味十足。

如果你试着品尝瘦牛肉和瘦羊肉,可能就会分不出来谁是谁!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如果不喜欢羊肉的特殊膻味,料理前可以把脂肪去除的原因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