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6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

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与2004年相比,逐渐趋于稳定,2005年前10名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以及天津与2004年10强名单完全一致,仅仅是座次略有变化。10强中,大致可以分为四档来看,具体来说:前两名北京与上海的超群地位仍然没有城市可以撼动,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档;3-5名中,广州逐渐下滑,跌出三甲位列第五,杭州、深圳稳中有升,各自前进一位;6-8名排位非常有意思,2004年的南京、武汉、成都变成了2005年的成都、武汉、南京;更有巧合意味的是,9-10名的青岛、天津也来凑趣,2004年这一排名刚好是天津、青岛。 此次排名主要根据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e 龙酒店预订产生的各个城市的订房间夜总量统计,并参考2005年e 龙度假产品的预订数据。

作为我国最大的旅游产品分销商之一,e龙可以提供国内280个城市的近3100多家星级酒店2-7折的预订服务,及全球720个目的地的全套度假产品服务等,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支持系统。为了能为我国各地区及城市发展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e龙已连续五年发布年度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并于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定时发布“中国热点旅游目的地调查报告”。

看点一:若即若离的杭州

杭州:每次看到杭州杀入三甲,都令人不禁想问:什么时候,杭州才能真正坐稳探花的位置,而不是如定期访问一般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近几年,随着杭州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杭州正逐渐由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向商务、旅游齐头并进的城市转变。除去“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等一堆名头再来看杭州,很多“硬指标”的良好表现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杭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城市竞争力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吸引了众多500强企业落户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杭州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强的显现,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初具规模的杭州正憧憬着一个“天堂硅谷”的诞生。而杭州赖以成名的旅游产业,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驾轻就熟的发挥着系统开发、整体规划的作用,无论是名景点的修葺、维护,还是新景点的引入、开发,都显得自然、顺畅且成效卓著。但始终未能稳固停留在探花位置的事实,似乎总在提醒杭州,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与深刻底蕴,不但需要提升,还需要沉淀。

北京、上海:永远把持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永远没有惊喜留给看榜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榜单最靠前的位置中少了一个北京,或是少了一个上海,不知道我们是应感到遗憾,还是应为之庆幸。

看点二:迂回前进的成都

成都:作为旅游城市的成都向来不缺旅游资源,历代的名胜古迹,周边醉人的自然风光,乃至名扬天下的成都美食,均让人神往。但近年来,令成都声誉不坠且稳中有升的,似乎是“休闲之都”的雅号。众多城市白领与小资们总是把成都人的那一份悠闲奉为誓死追随的无上境界,似乎只要一到了成都,空气与时光瞬间即可变得柔软。同时,更具说服力、更直接的一个数据是:2005年,成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旅游外汇收入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5%;接待国内旅游者36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旅游总收入28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如此宠爱一方面得益于“天府之国”的正宗传承,也得益于成都悄然迈进的综合实力。不声不响中,落户成都的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00家,“2005年是落户500强最多的一年,而500强企业达到100,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这标志着成都市在跨国企业的战略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都市外经局有关负责人这样形容了“满百”的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成都仍有望继续以西部城市代表乃至第四城的身份再领风骚。而“前进,并稳固自己的位置”也仍然将作为未来几年中的重要课题继续考验成都的耐心。

深圳、广州:排名在成都之前的深圳、广州,不乏雄厚的实力,但作为老牌南部城市代表的他们总让人感觉有点风光不复往日之盛的“低调”,很难说这是被动的无奈还是主观动力的缺失。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似乎总可以轻而易举的在1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又似乎总没有抢眼的表现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配合南部城市的务实,保持关注,也许是对广州与深圳最恰当的态度。

武汉、南京:排名紧随成都的武汉与南京,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以南京为例,无论是十运会的成功召开还是新南京火车站的落成,都为南京的城市魅力加分不少。

看点三:底气十足的青岛

青岛: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青岛可以用“美丽”二字来形容,青天、碧海的纯美画面完全符合人们对一个海滨城市的想象。这里有最好的海滨浴场,有中国最早的海洋馆,更有著名的“海上名山——崂山”。同样,与青岛的海之魅力同样著名的是扎根于此的中国名牌企业们,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青岛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44种(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个、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青岛,无论是在商务方面,还是在旅游方面,都显得底气十足。青岛以第29届“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奥帆赛为契机,从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等层面展开城市品牌环球推介所取得的成功,极具代表性的彰显了青岛商务、旅游和谐互动的整合能力。

天津:不缺乏历史的积淀,也不缺乏旺盛的经济活力,天津需要为自己打造的,是一张个性与特点更为鲜明的城市名片。

十强之外:西安、重庆以及厦门等城市,正逐步向10强接近,大连、苏州的排名则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10强之外,没有成色十足令人耳目全新的黑马,但绝对不乏有足够能力杀入前十名的实力派。相对于10强中的城市,10强外城市相互间的争夺似乎更为激烈。

统观2005年度中国十大旅行目的地城市排名,稳定的格局压倒了一切,但杭州、成都、青岛等城市的表现仍不失亮色。经济活力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城市的魅力或者说综合实力往往是多方元素的集合,稳中微调的2005细看来颇耐人回味。

附:最近两年中国各城市订房间夜量排名比较(TOP10)

2004年 2005年

1 北京 北京

2 上海 上海

3 广州 杭州

4 杭州 深圳

黄金周旅游金额排行各(十一黄金周游客排名)

5 深圳 广州

6 南京 成都

7 武汉 武汉

8 成都 南京

9 天津 青岛

10 青岛 天津

下面的旅游网站是标准啊!有学习的价值哦!

中国旅游网

旅游网 e龙旅行网

世博国旅 旅游网

二、8天“超级黄金周”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多少亿?

北京10月9日消息。8天“超级假日”结束,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10月8日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7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特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业内人士指出,“超级假日”旅游和消费火爆的情形反映出,休闲消费正成为我国消费升级的新动力。

国内游出境游双增长

国家旅游局表示,假日期间,大众旅游需求旺盛,各地旅游接待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增长。一方面热点省份、热点城市旅游持续火爆。如辽宁省共接待游客4544万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旅游收入259.44亿元,同比增长9.7%。另一方面,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地区快速增长。内蒙古自治区共接待游客1062.18万人次,同比增长24.49%;实现旅游收入83.33亿元,同比增长38.3%。

长达8天的“超级假日”让旅游市场迎来集中出游潮。国内游方面,据携程旅游网发布的《2017“十一”周边游报告》显示,“十一”期间,周边游出行量同比暴增100%,从10月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7日,都是周边游的高峰期。

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2017国庆黄金周旅游盘点报告》显示,今年长假期间,在该平台预定出游人数为去年同期的2.18倍。其中,景区门票预订人次是去年同期2.5倍,周边游出游人次是去年同期2.3倍,国内长线游出游人次是去年同期1.97倍,出境游人次是去年同期2.1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青岛、武汉、南京、天津分列今年国庆黄金周十大客源地城市。数据显示,在今年国庆出游大军中,近六成为女性游客,消费能力更强的25-40岁群体成为出游主力军,占比达58%;“家庭游”也成为国庆出游的关键词,驴妈妈平台上三口之家在国庆期间出游占比为64%,驴妈妈旗下亲子游品牌“驴悦亲子”颇受中高端家庭游客青睐,预订人次同比去年增幅达180%。

出境游方面,国家旅游局表示,出境旅游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团队游客比例持续下降,自助游客比例持续上升,短线游比例下降,长线游比例上升,部分游客利用带薪年休假拼假出行,越来越多的出境游客不再热衷于“买买买”的购物游,而是追求深度体验。国家旅游局出境团队游系统及网络大数据显示,预计假日期间出境游客数将超过600万人次,其中团队游客64.19万人次。

据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出境长线游热门目的地国家前十名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埃及、德国、阿联酋、俄罗斯、土耳其、芬兰。“枫情美加”的秋色成功吸引消费者前往,成为今年国庆出境长线游目的地冠亚军。此外,东欧游、非洲游线路成为出境旅游新亮点,其中俄罗斯由于红色旅游热受到追捧,2017年国庆期间出游人次同比去年上升63%。

亲子游、主题游产品被催热

除了出游人数和收入规模的大幅增长外,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消费结构和趋势更值得关注。国家旅游局表示,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丰富多元,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特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

据同程旅游发布的《2017“十一”黄金周居民旅游消费盘点》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品质游、深度游和休闲游已成为长假期间居民出境游、国内游的共同趋势,各类主题游产品逐渐成为黄金周旅游消费“主角”,丰富多样的休闲度假需求占比大幅攀升则成为居民长假周边游的新消费趋势。

旅游消费升级大趋势在旅游人均消费中得到体现。同程旅游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居民用于购买出境游产品的人均支出突破了5000元/人。全国主要的二、三线城市的出境游人均支出增幅远高于一线城市,已成为黄金周出境游市场新的增长动力。人均支出的持续攀升表明人们对于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三、今年的“十一”国内出游人次达5.15亿,哪些景点的人流量最多?

序言:在今年的十一国庆假期,国内的出游人数高达了5.15亿人次,这当中去的旅游景点最多的还要数北京环球影城。一线城市依旧是许多人比较向往的城市,所以在十一国庆假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到北京。北京的环球影城也是吸引到了许多年轻人争先恐后的去打卡,提及到北京环球影城的门票价格非常的高,但是这依旧难以抵挡年轻人去到北京环球影城打卡。

北京环球影城打卡的人流量非常多

因为考虑到在10月1日放7天小长假,大多数的家长都是考虑到想要陪伴孩子一起玩耍,而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去到北京环球影城。这个旅游景点是今年9月份才开始对外开放的,总价值投资高达几个亿。这对于旅游景点而言,也是中国市场内投资最大的一个环球影视基地,同时也吸引到了许多明星争先恐后的去打卡。网友们就比较喜欢去跟随明星的步伐寻找网红打卡地点。

旅游景点的人流量比较多

在十一小长假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为了放松自己的压力,所以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出门旅游。在去旅游的景点时,首先会考虑到由于秋天是属于秋高气爽的季节,选择北方出行才不会觉得天气较为炎热。而对于南方有一些地方的天气,还是高达30多度,在去旅游的时候就会觉得人流量比较多。同时还会有些闷热,所以去北方城市旅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待在家里看其他人旅游

更有一部分人考虑到十一小长假,出行的人非常的多,所以为了不给交通造成拥挤的现象,所以就会考虑待在家里边。同时在十一小长假期间人流量出行的比较多,消费额也就会逐渐增加,对于一些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待在家里边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