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景点有哪些
临沣寨位于郏县堂街镇
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
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
围长约1100米、高6米多的寨墙上有城垛800个
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
“红石寨”或“红石古寨”
由临沣寨通往村外的是东、西、南三个寨门
其中西寨门取名“临沣”
东寨门取名“溥滨”,意为此寨濒临沣溪、利溥两水
东、西寨门由木板镶铁皮制成
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
南寨门毁坏较重,只剩半个门洞
临沣寨为一洼地型古村落
周围千亩芦苇、百亩竹园
杨柳河、北汝河绕寨而过,终年绿水长流
临沣寨的洼地聚落、古寨墙、古寨河、明清时期古民居、宗祠、关帝庙融为一体
成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寨内现有159户人家,600多口人
其中朱姓人口占90%
寨内还有较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
清代民居近400间
这些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
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
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
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十分美观
雄伟的寨门,坚固的红石寨墙,古色古香的老宅,淳朴的寨内原住民,悠闲自得的现代生活。
古寨里的这一切,就象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1945年6月3日,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松本支队,向古堡进攻了整整一天,同样没有攻下,最后放弃攻城,绕道去了鲁山。
1947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付出100多人的伤亡代价,才攻入寨内,活捉地主武装头目、寨首朱清宽。《郏县志》记载:“黎明破城,朱洼解放”。
坚固厚重的寨墙,机关算尽的院落,让临沣寨走进了中国军事史,近当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军事地图上,都标识有临沣寨。
1957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临沣寨的故事更加余音绕梁。
那一年,郏县拆除了100多座村寨,拆到临沣寨时,《郏县志》记录,“连降暴雨成灾,降水量达到720.6毫米”。
临沣寨地处洼地,洪水淹至寨墙数米而无碍,人们看到了一幕神奇景象:寨外洪水肆虐,寨内安然无恙,临沣寨成了汪洋中的一条“船”。
出于防汛的需要,县长发话:“寨墙不能拆。”
临沣寨得以幸存
郏县城去临沣寨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3.9公里
起点:郏县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左转进入西大街
2.沿西大街行驶200米,直行进入东大街
3.沿东大街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东坡大道
4.沿东坡大道行驶790米,进入东坡大道
5.沿东坡大道行驶30米,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张良路
6.沿张良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S231
7.沿S231行驶3.2公里,进入S231
8.沿S231行驶350米,直行进入汝河大桥
9.沿汝河大桥行驶500米,直行进入S231
10.沿S231行驶280米,进入S231
11.沿S231行驶50米,左转进入S236
12.沿S236行驶370米,直行进入石河桥
13.沿石河桥行驶60米,直行进入S236
14.沿S236行驶440米,进入S236
15.沿S236行驶90米,左前方转弯
16.行驶3.6公里,右转
17.行驶890米,
18.行驶260米,右转
19.行驶190米,到达终点
终点:临沣寨
郑州周边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郑州周边好玩的景点有哪些?下文为大家整理了郑州周边哪里好玩,希望可以帮到您哦!
郑州周边哪里好玩
嵩山
熊耳山积雪稍奇观,峻极远眺天地悠。中岳嵩山如名士国手,自成风流,而雪后的嵩山,不见一丝烟火、更平添几分清雅。
交通指南:从郑州出发,沿郑少高速或豫03线可直达登封。
尖岗水库
尖岗水库位于淮河流域贾鲁河干流上游的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尖岗村,水面面积枯水期约6000亩,丰水期近7000亩,属中型水库。2000年,尖岗水库被确定为郑州市一级饮用水备用水源。在水库边上钓鱼、烧烤,还可以玩脚踏船。
景区位置: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尖岗村
景区门票:无(钓鱼10元/人)。
乘车路线:在医学院乘301路直达
临沣寨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冬的到来,为临沣的飞檐楼宇描上一道凝重的金边。亭台三间五座、徜徉其中,细细感受时光荏苒。
交通指南:从郑尧高速公路,从郏县/S238/襄城出口离开,经紫云路,迎宾大道、士何线,即可到达。
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占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域面积710亩。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奇妙的潘杨二湖、明媚的四季同春园、典雅的盆景园、号称中原一绝的植物造型园及长廊水榭等园林景观。龙亭大殿高26.7米,基高13米,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各有八间朝房,与大殿组成完整的宫殿院落,其内建有中国首座大型宋代蜡像馆,63个人物蜡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御道两侧为著名的杨湖和潘湖。
郏县旅游必去景点攻略 郏县旅游必去景点是什么
1、三苏园景区:三苏园景区位于郏县县城西北约20公里处,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衣冠冢)的墓地。“三苏”葬郏后,文人墨客纷纷来此瞻拜,留下了许多体裁不一、风格各异的碑刻题咏,与“三苏”一起,组成了郏县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
2、郏县文庙: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夫子堂,位于河南省郏县老城南街中部东侧,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既是郏县的学宫,又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会各界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广阔天地知青园景区范围6平方公里,于2001年12月动工兴建,目前已建设和修复的景点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广阔天地博物馆、毛主席手迹碑、知青之家、知青旧居、知青桥、知青井、知青坝、知青游乐园等景点。
4、豫西抗日根据地曹沟旧址: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曹沟旧址占地108亩,核心区有三个院落33间房屋,21孔窑洞,三座炮楼,两条地下通道,一处暗堡,多为清末建筑。该旧址于2004年3月对外开放。2014年,我县开始对曹沟旧址实施第三次保护和修缮工程,除对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外,又在旧址外围新建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馆以及八路军豫西抗日主题群雕,纪念馆中收藏了大量抗日战争时期的枪支弹药、大刀红缨枪、作战地图、宣传刊物和生活用具等,使豫西抗日的历史见证更为丰富。
5、临沣寨: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堂街镇境内。据《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村”。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
临沣寨的基本简介
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该镇地质资源丰富。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曾列入《名山记》的紫云山一峰秀出,紫云环绕,山林叠翠,山泉叮咚,“紫云晴雪”被列为郏县八大景之首。临沣寨被专家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 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称。
临沣寨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北汝河畔,发源于香山的利溥、沣溪两水分别从寨东寨西流过,流向北汝河。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围长约1100米、高6米多的寨墙上有城垛800个。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叫“红石寨”或“红石古寨”。由临沣寨通往村外的是东、西、南三个寨门,其中西寨门取名“临沣”,东寨门取名“溥滨”,意为此寨濒临沣溪、利溥两水。东、西寨门由木板镶铁皮制成,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南寨门毁坏较重,只剩半个门洞。
临沣寨为一洼地型古村落,周围千亩芦苇、百亩竹园。杨柳河、北汝河绕寨而过,终年绿水长流。临沣寨的洼地聚落、古寨墙、古寨河、明清时期古民居、宗祠、关帝庙融为一体,成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寨内现有159户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占90%。寨内还有较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清代民居近400间。这些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十分美观。
河南这个古村落还有城墙,护城河也很漂亮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郏县堂街镇境内,是“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地方布局严谨,真的很适合游玩
临沣寨建筑,多为砖木青瓦房,属明清四合院建筑,我们来了河南除了那些壮观的建筑物之外,还要去看一下本地村落,感觉这样的地方才是更加适合我们出游的。
所有的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而建,坐北朝南,冬避寒冷,夏迎清凉。不收门票走进来就可以感受到处处都是古色古香的样子。
明清古建筑是清一色的木构架,石雕、砖雕、木雕成为村中古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但是寨中明清建筑上的砖雕、木刻,基本上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
现在的工艺水平也能做出如此精美的木雕砖雕工艺品,但是作为明清时代的工艺技术和 科技 水平,完全是手工制作,所以显得异常珍贵。这里的雕刻艺术真的是让人赞叹。
根据 历史 记载,临沣寨初修筑于清道光年间,完工于同治元年。(在没有建寨以前叫做水田村)
清政府为对付太平军和捻军,在河南各乡村推行修筑圩寨措施。临沣寨是依托自然村庄而建,同时也体现了聚族而居的村落组织传统,是当时寨堡的典型代表。
或许在一个原生态的古寨,随处都是风景吧,无论是一扇古老的门,还是不同样式的屋顶,或是三五成群在寨子内择着野菜的村民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邦县堂街镇朱洼村。【级别】国保(2013年)。【年代】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