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有什么评价?

初次接触《傅雷家书》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侯还不知傅雷是什么人物在一位师姐家里,我见到这本书,洁白的底版,隽永的蓝色书名,飘逸的羽毛笔,封面的装帧设计深深地吸引了我,翻看数页,已然不舍。可惜当时很难买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傅雷家书》成了我一份牵挂。

我买过两次《傅雷家书》,在闲暇时不知多少次细读那一封封行云流水、自然奔放的家书,仔细咀嚼,深为傅雷坦荡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他不只留下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的译本 ,他还写过不少文艺和社会的评论,以及优美的散文作品,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成效的。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文学、绘画、音乐、宗教等诸方面的渊博学识以及蕴藏在学识中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他所概括的“热烈又恬静、深刻又朴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的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也恰是傅雷自己和要求子女追求的为人境界。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修养读物,这也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大到国家荣辱、艺术尊严,小到一个错别字、日常会话的选词,傅雷都表现的那么严肃,那样一丝不苟。在我们旁人读来,所受的教益决不亚于傅聪兄弟所受的教益,正如傅雷在信中所说的“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细读百封家书的过程中,可以时时体察傅雷流诸笔端流诸于字里行间的这种自然的教诲。

傅雷在评论一画者的油画《洛神》与敦煌壁画的比较时,谈及佛教思想与佛教美术,他说,自己没有强烈的感情,如何叫看的人被你的作品引起强烈的感情,自己脑中的境界倘如不美,人家看了你的作品怎么会觉得美,自己不能脱俗,画面岂能和、富丽。傅雷对绘画艺术的鉴赏是多么高深,对艺术作品中的人格力量是那么的推崇!

在另一封家书里,傅雷论及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最好的文学批评”《人间词话》,提出开发性灵,培养气节、胸襟、目光的主张。他告诫儿子: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把一个“人”尽量发展,先要学会做人。在这封信中,他认为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长大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在这里,傅雷的“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要比任何人都完美”的教导,是多么明晰的表达出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在55年10月26日的信中,傅雷用诗一般的语言,把他对音乐的理解熔入到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中,结合古诗的意韵,潇洒、纵横地传达出他对中华民族的心声,如此令人心动!傅雷正是通过这些家书,让一个远学的游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非凡的斗志为祖国效力。通过这激情澎湃的一封封家书,使傅聪与亲人、祖国牢牢地心心相连,不管家国发生任何变故,不管自己蒙受何种罪名,他都始终没有背弃自己的祖国。

逝者已矣,傅雷的精神、遗爱和一生劳作所留下来的业绩,则将永远不朽。每每读傅雷家书,我都能受到教益,尤其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所震撼,正如替该书写序的楼适夷先生所评价的: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二、用一句话点评《傅雷家书》

点评:《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扩展资料

《傅雷家书》的主题思想: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信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是与儿子讨论艺术,讨论音乐;

第二是激发儿子的感想,让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是借通信训练儿子的文笔和思想;

第四是想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雷家书

三、《傅雷家书》名家评赏是什么?

《傅雷家书》名家评赏是如下:

一、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二、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和傅敏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三、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四、《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五、《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四、傅雷家书的有关评论

《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是一部丰富精神、完善人格的教科书,不但给我们人生观的教育、艺术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还给予我们亲情和家庭的教育。全书溢满傅雷先生的才智与学养,他用家书告诫傅聪,也告诫我们:“要有淡泊名利的胸怀、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制定计划、平衡时间”、“好的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不为胜利冲昏头脑是坚强最好的证据”、“真诚需要很大的勇气做后盾”、“修改小习惯就是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学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即止的人才会自大自满”、“每一行有每一行的屈辱和辛酸,只有心平气和、隐忍才是减少痛苦的不二法门”……我们学到了很多,了解到我们有许多不足,能做到的又有多少?这本书应该常读,可以激励我们知耻后勇,不断进步。

对不起,出处实在不好找。

五、《傅雷家书》的书评怎么写?

《傅雷家书》的书评范文如下:

一本书,是爱将一百多封信连结而成,信也不再仅仅只是书信,是爱。书中内容是朴实无华的家常,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剥去华彩的外衣,书中的行行铅字是爱,重如山的父爱,包含着的父母对儿子牵挂的愁与痛。

一纸家书,句句生情传意,是叙述思乡的惆怅,是对爱、亲情的娓娓述说,更是对读者启迪和教育的传承。

一封封家书,是一次次谈心,每次阅读总会产生一种痛——游子痛。以前父母不厌其烦的关怀,此刻显得多么体贴入微。

“父母胜过百个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乃至是一辈子的。傅老先生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期间,先后写了近百封信给他的儿子傅聪,担心远在异国漂泊的儿子淡忘中华文化。

信的内容,小到有为儿子纠正错字,大到有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对儿子的敦敦教诲中。《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而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交流平台,书中最多的是他们畅谈对音乐的见解和感悟,他们是父与子的关系,也同样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以傅聪现有的成就来说,与傅老先生对儿子的教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间和距离都不是问题,父母都有着不眠的爱子之心,不一样的父亲,相同的是重如山的父爱,那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母亲克制内心的恐惧、隐瞒内心的痛苦,把无微不至的关怀透过家信传达至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

一件一针一线缝制的毛衣,为远方的游子送去温暖;唯恐错漏一个细节的菜谱,为远方的游子叙述思念。

信雁有数,家书无价,信是人类千百年来情感传递的载体。一封信,可能只是几页薄纸,几句简单的家常,但在这行文间渗透着的是亲友更为亲切暖心的问候,更为真挚浓厚的敦敦教诲和祝福。

就是这样简单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其丰富、浓厚的情感内容。更有“一纸家书抵万金”的千古佳话,可见家书所蕴涵的深情厚谊。

我有一个梦想,我想把对我未来的孩子想说的话汇集成册。我希望用我的真心和耐心给他诠释爱,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滋润他的成长。这是一本爱的集册,值得他眷恋的温情,值得他去读的书。

六、对傅雷家书中任意四个句子的评论

一、 傅雷的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从上面语句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家长都是这样,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然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

二、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 傅雷的嘱咐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

四、 母亲的关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五、 傅雷爱子心切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傅雷老师只是想“严父之下出才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