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前一日。
因为是冬至后的105天,所以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百五节”等别称,历朝历代,无数文人留下过关于寒食节的作品,以及对介子推的赞颂。2600多年过去了,发生在山西的历史故事早已被人们熟知,寒食节“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被全国所接受并一直流传下来。
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历史长河,不过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却是千年如一的。
两千六百多年以来,登绵山过寒食节,朝拜介子推的人越来越多,香火不绝。寒食清明节原发地介休绵山,通过十年多的开发建设,寒食及忠孝文化已成为绵山景区独特的文化遗产;石窟介公祠已成为千万人凭吊介子推,过寒食节,登岭踏青感受介子忠孝文化的旅游度假胜地。
二、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A屈原B介子推C范仲淹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
寒食节从晋国开始后,延续了不少年代,中间也有严禁寒食习俗的,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但时间不长,“寒食禁火”之风又在民间自发兴起。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都被当作重大的节日。唐朝时也仍然被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专家表示,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赵之珩说,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慢慢消失了。或者说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这个节日,有助于人们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民俗内涵,非常有意义。
三、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
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
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作为礼品送人。
四、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
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介子推的历史评价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的就更是不胜枚举。
这样的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其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很少有人对介子推的所作所为投以审视的目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介子推
五、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专门设立的节日?
寒食节是在夏历冬至后105天,也就是在清明前的一二日。在这一天,人们要进烟火,只能吃冷食,在后来的发展当中,慢慢在就增加了祭扫,踏青,千秋,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历史悠久,前后绵延近两千多年,可以说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进行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节日之一,起源于祭祖,沿袭了远古,改火旧习。因为以前每到初春时期,天气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很容易会发生火灾,再加上春天里的雷声频发,容易引起山火。
而古人在这个季节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就会把上一年取出来的活动全部进行熄灭,这就是“禁火”,然后再重新转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的生产和生活起点,被称为“改火”。而改火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因为禁火和改火之间有时间间隔,所以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食物,这些熟食大多不会慢慢冷却,等到吃的时候就变成了冷的食物。也就有了后面所称的“寒食”。
而春秋时期,禁火节又变成了寒食节,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时,介子推曾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充饥。而晋文公回到自己国家后,成为了君王,于是就奖赏当初帮助过他的人。大家都得到了晋文公的奖赏,成为了他的群臣。只有介子推不愿受赏,并且带着他的老母亲居住到绵山当中。
晋文公知道这件事之后,亲自去到绵山,请介子推出来围观,但介子推不愿为官,就躲到山里,晋文公的手下见状便下令放火,坟山本来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自己的母亲,被活活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从这以后,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许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从而被称为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