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轮产业经济贡献值有哪些?
邮轮经济风口将至
在我国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下,邮轮产业正受到市场的关注10月10日,中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在上海宝山揭牌,千亿级邮轮产业链浮出水面。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历经6年试验建设后,将迈入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其背后的促动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基于邮轮母港建设,我国已形成了三大邮轮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邮轮圈、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邮轮圈、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邮轮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邮轮产业正处于动态调整期,并将在下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期。我国邮轮发展10年来,出境人数由1万多人发展到239万人,年均增长40%~50%。
2018年,我国港口邮轮接待量和游客量出现双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和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联合统计显示,2018年,国内13个邮轮港(上海、天津、厦门、广州、深圳、海口、青岛、大连、三亚、连云港、温州、威海、舟山)共接待邮轮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其中,母港邮轮889艘次,同比下降19.03%;访问港邮轮80艘次,同比下降3.61%。
而港口游客接待量方面,2018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90.7万人次,同比下降0.98%。其中母港旅客472.8万人次,同比下降1.10%;访问港旅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2.32%。
2009-2018年中国邮轮港共接待邮轮次数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2年增速为1.1%)
2013-2018年中国邮轮接待游客总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邮轮经济风口将至。更多国内本土公司将参与到邮轮设计、建造、运营等环节中;而这也将极大地助推该领域人才、教育、文化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二、大连市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的联动机制,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市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和省统一规划,以推进大连国际海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建设为重点,立足东北,辐射全国,服务东北亚,联通全球,建成航运要素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完善、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口岸服务便捷、航运市场发达、航运营商环境优良、亚太对流枢纽作用突出,智慧型低碳化特色明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航运中心。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
本市设立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有关日常工作。
区(市)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协作配合、细化分工、明确任务,落实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第五条 本市建立与国家有关部门、相关省市的沟通协调机制,开展跨区域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其他重要港口和地区在国际航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航运企业、组织及相关行业协会通过航运商贸推介、国际性航运论坛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第六条 航运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诚信建设,规范行业秩序,维护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增进与国内外相关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航运市场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第二章 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部署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编制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应当明确推进建设的总体部署、分阶段目标以及具体的工作措施和责任部门。第八条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保障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土地、海域、岸线需求,并为临港、临空经济区及航运服务集聚区、物流园区等产业园区建设,合理预留土地和海域。第九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区,制定政策措施,吸引相关行业主体和功能性机构向本市集聚。
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制定促进港口物流、航运金融、航运保险、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船舶代理、无船承运业务、国际货运代理、海事法律服务、国际航运经纪和国际船员服务等航运服务业发展配套政策和推进措施。第十条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科学统筹岸线、码头、航道和锚地等各项资源,调整优化港口布局,完善航道、锚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支持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码头。第十一条 本市应当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机场设施容量,提升机场功能品质,满足航空运量增长的需要。第三章 航运服务体系建设第十二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采取措施,统筹协调港口资源,为航运相关企业提供港口服务,拓展贸易、金融和咨询等现代港口服务功能。
本市支持港口经营人构建国际化产业布局和港航服务网络。第十三条 本市鼓励航运企业开辟远洋干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线,建设国际中转、环渤海内支线及内贸南北航线服务体系。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大连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大连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建设。
推动大连始发的多港挂靠邮轮航线的开发。吸引邮轮公司开辟挂靠大连港的航线,推进大连邮轮访问港建设。
支持拓展邮轮产业链,引导邮轮旅游规范发展。第十五条 本市应当逐步提高大连空港国内外航线覆盖率和航班密度,提升直航比例,发展区域支线市场,强化联程中转运输服务能力。第十六条 市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促进邮政和快递集疏中心建设,建设在东北亚有影响力的空港国际邮件互换局。
三、厦门“海上世界”摩天轮即将合圆 9月底开门迎客
山海全景摩天轮
●62米高,由于建在购物中心四层建筑之上,所以拥有超百米视野高度
●直面西海湾海岸线、东渡牛头山、海沧大屏山等,尽览山海美景
厦门“海上世界”62米高的山海全景摩天轮将在本周“合圆”。从海沧大桥向东渡邮轮母港片区望去,这个“城市之眼”轮廓初显,赫然屹立在港区前沿,成为城市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据悉,它将于9月30日正式营业,“海上世界”购物中心一期也将同步开门迎客。
购物中心招商完成近九成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山海全景摩天轮建在购物中心四层建筑之上,拥有超百米视野高度,与海沧大桥遥相呼应,直面1.4公里长的西海湾海岸线与东渡牛头山、海沧大屏山等,尽览山海美景。厦门西海湾邮轮城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加紧拼装摩天轮的轮缘钢结构,预计本周完成主体结构搭建,也就是“合圆”,下月将完成32座球形珍珠状轿厢安装。
摩天轮之下,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正有序推进主体施工、机电安装。同时,随着一系列多元业态头部品牌签约进驻,厦门“海上世界”正快速聚集商气和活力——目前购物中心招商已完成近九成,海洋王国、体验式冰雪世界、滨海旗舰影院、跑跑天际赛车公园、奈尔宝家庭中心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均已签约落户。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业态,不少是在我市、我省首次出现,放眼全国也处在第一梯队。
“海上世界”品牌起源于深圳蛇口,厦门“海上世界”是该品牌对外输出的第一站。厦门“海上世界”是省、市重点项目,涉及港口、航运、旅游、商业、酒店、办公、文化、娱乐等诸多产业,总投资超160亿元,总占地1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分成7个子地块开发,其中,摩天轮位于7号地块。目前,该项目部分地块已率先投用,整个项目计划于2024年建成投用,届时将成为我市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和全新的城市地标。
邮轮母港二期航站楼年内将完工
购物中心南侧不远处,就是新建的邮轮母港二期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预计年内完工。投用后,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可满足3艘中大型邮轮同时靠泊,并能接待22.5万吨级大型邮轮。象屿集团成员企业厦门国际邮轮母港集团介绍,厦门“海上世界”、新航站楼将与既有的邮轮中心形成有机整体,串联邮轮游客、鼓浪屿游客及周边市民流量,推动港产城融合,以“港口航运+文化旅游”为主要动力,带动其他产业叠加发展。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是全国四大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之一。分析人士表示,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具备世界一流的邮轮接待能力,“邮轮母港+城市综合体”叠加优势所带来的商业效应非常值得期待。
【名片】
厦门“海上世界”将建成我市最大城市综合体
厦门“海上世界”位于东渡邮轮母港片区,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全面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厦门“海上世界”商业一期引入诸多新型业态,包括超3万平方米的海洋王国、超1.6万平方米的体验式冰雪世界、超1万平方米的跑跑天际赛车公园以及滨海旗舰影院等众多具有强打卡属性的文娱业态。 (厦门日报记者 汤海波)
四、分析邮轮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邮轮行业发展放缓
2019年中国邮轮市场处于波动性变化形势,2019年全国沿海邮轮共接待国际邮轮811艘次,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599人次。其中母港邮轮735艘次,母港旅客3986028人次;访问港邮轮76艘次,访问旅客178571人次。
各大邮轮港中,上海、天津、广州邮轮港旅客接待量仍位于前三,上海、厦门、天津邮轮港邮轮接待量仍位于前三。2018和2019年全国邮轮靠泊艘次数与出入境人次数首次下跌,但可以看到出入境人次降幅远低于靠泊艘次数降幅,这是因各邮轮公司运力优化而来,意味着中国邮轮市场已经告别简单增长而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而港口游客接待量方面,2019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6万人次,同比下降-14.78%。其中母港旅客398.60万人次,同比减少15.44%;访问港旅客17.86万人次,同比增长3.18%。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渡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五、邮轮旅游的历史
1.邮轮旅游的历史发展状况
中国游轮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刚出现游轮。
20世纪50-70年代都属于中国游轮的萌芽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都属于起步阶段。
从90年代后半期到现在,游轮在国内都属于加速发展期。
邮轮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初,由于飞机技术还不成熟,一些人开始登上邮轮漂洋过海,邮轮旅游开始发展;但是邮轮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运载邮件和移民。但飞机技术日益成熟的时候,那些有钱有闲的贵族喜欢上这种休闲快速的旅行方式;移民则选择这种快速经济舒适的横渡大洋的方式。于是乎,1985年法国的法兰西号邮轮退出大西洋航线,邮轮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的结束。现在那些豪华客轮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游轮。史上最后一艘邮轮是伊丽莎白皇后2号(Queen Elizabeth 2),另有一说是玛丽王后2号(Queen Mary 2)。
趣邮轮网,开始您的海上假期!
2.世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国际邮轮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产业特征
现代邮轮的原型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50、60年代率先在北美地区实现现代化转型。经过40余年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邮轮业逐渐演变成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运作依托,跨国旅游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属于旅游市场的高端产品。国际邮轮产业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邮轮航行涉及的区域节点上的船舶维修业、港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邮轮乘客具有远高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对航线上港口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一定拉动作用。
●产业规模
近50年来,现代邮轮产业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其增速约为国际旅游业产值平均增速两倍。截至2004年底,全球共有各类邮轮256艘,客位302064个。2004年实际载客1165万人次,上客率84%,销售收入近200亿美元,人均消费水平约1500美元。
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邮轮消费市场,2004年乘客总数为890万人。每年邮轮经济总收益达200亿美元,涉及航行、造船、建筑、制造、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邮轮经济还为美国提供了26.8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总收入97.2亿美元,显示出较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
3.邮轮的发展简史
邮轮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初,由于飞机技术还不成熟,一些人开始登上邮轮漂洋过海,邮轮旅游开始发展;但是邮轮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运载邮件和移民。但飞机技术日益成熟的时候,那些有钱休闲的贵族喜欢上这种快速的旅行方式;移民则选择这种快速经济舒适的横渡大洋的方式。于是乎,1985年法国的法兰西号邮轮退出大西洋航线,邮轮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的结束。现 在那些豪华客轮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游轮。史上最后一艘邮轮是伊丽莎白皇后2号(Queen Elizabeth 2),另有一说是玛丽王后2号(Queen Mary 2)。
4.世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国际邮轮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产业特征 现代邮轮的原型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50、60年代率先在北美地区实现现代化转型。
经过40余年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邮轮业逐渐演变成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运作依托,跨国旅游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属于旅游市场的高端产品。国际邮轮产业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邮轮航行涉及的区域节点上的船舶维修业、港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邮轮乘客具有远高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对航线上港口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一定拉动作用。
●产业规模 近50年来,现代邮轮产业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其增速约为国际旅游业产值平均增速两倍。截至2004年底,全球共有各类邮轮256艘,客位302064个。
2004年实际载客1165万人次,上客率84%,销售收入近200亿美元,人均消费水平约1500美元。 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邮轮消费市场,2004年乘客总数为890万人。
每年邮轮经济总收益达200亿美元,涉及航行、造船、建筑、制造、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邮轮经济还为美国提供了26.8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总收入97.2亿美元,显示出较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
5.世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世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原型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50、60年代率先在北美地区实现现代化转型。经过40余年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邮轮业逐渐演变成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运作依托,跨国旅游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属于旅游市场的高端产品。
产业特征。国际邮轮产业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邮轮航行涉及的区域节点上的船舶维修业、港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邮轮乘客具有远高于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对航线上港口城市的服务业具有一定拉动作用。
产业规模:近50年来,现代邮轮产业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其增速约为国际旅游业产值平均增速两倍。截至2004年底,全球共有各类邮轮256艘,客位302064个。2004年实际载客1165万人次,上客率84%,销售收入近200亿美元,人均消费水平约1500美元。
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邮轮消费市场,2004年乘客总数为890万人。每年邮轮经济总收益达200亿美元,涉及航行、造船、建筑、制造、商贸、交通、金融保险、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邮轮经济还为美国提供了26.8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总收入97.2亿美元,显示出较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
6.邮轮旅游起源于欧洲还是美国
欧洲。
邮轮的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邮"字本身具有交通的含义,而且过去跨洋邮件总是由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此得名。
随着航空业的出现和发展,原来的跨洋型邮轮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所说的邮轮,实际上是指在海洋中航行的旅游客轮。
邮轮是邮政部门专用的运输邮件的交通工具之一,并且同样运送旅客,但一般的邮轮均带有游览性质。由于在邮递服务的初期,洲际的邮递服务,都是依靠邮务轮船将信件和包裹由此岸送到彼岸,这些英国轮船往往须要悬挂英国皇家邮政的信号旗。在1850年以后,英国皇家邮政允许私营船务公司以合约形式,帮助他们运载信件和包裹。这个转变,令一些原本只是载客船务公司旗下的载客远洋轮船,摇身一变成为悬挂信号旗的载客远洋邮务轮船。邮船通常设施豪华而完善,乘坐邮船是很舒适的。
但由于后来喷气式民航客机的出现,远洋邮轮渐渐丧失它的载客、载货功能和竞争力;远洋邮轮的角色,亦由邮轮演变为只供游乐的游轮。所以严格上来说,现
在一些旅程或长或短的玩乐式邮轮,由于丧失了运载信件和包裹的功能,只能称之为游轮,而不是邮轮。
跟远洋邮轮不同的是,游轮通常不会横渡海洋,而是以最普遍的绕圈方式行驶,起点和终点港口通常亦是同一港口,旅程通常亦较短,少至1至2天,多至1至2星期。游轮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份,2006年全球的总载客量达到数以百万计。
现代邮轮是旅游性质的,就像是流动型的大酒店。船上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是旅游目的地。这个行业目
前在欧美规模庞大,有300到400条邮轮,每天带着大量游客航行于加勒比海,巴哈马,百慕大,阿拉斯加,夏威夷,墨西哥湾,地中海,北欧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与邮轮有关的名人事例
邮轮的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邮”字本身具有交通的含义,而且过去跨洋邮件总是由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此得名。 随着航空业的出现和发展,原来的跨洋型邮轮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所说的邮轮,实际上是指在海洋中航行的旅游客轮。
古代邮轮是邮政部门专用的运输邮件的交通工具之一,并且同样运送旅客,但一般的邮轮均带有游览性质。
由于在邮递服务的初期,洲际的邮递服务,都是依靠邮务轮船将信件和包裹由此岸送到彼岸,这些英国轮船往往须要悬挂英国皇家邮政的信号旗。在1850年以后,英国皇家邮政允许私营船务公司以合约形式,帮助他们运载信件和包裹。这个转变,令一些原本只是载客船务公司旗下的载客远洋轮船,摇身一变成为悬挂信号旗的载客远洋邮务轮船。“远洋邮轮”一词,便因此诞生。
但由于后来喷气式民航客机的出现,远洋邮轮渐渐丧失它的载客、载货功能和竞争力;远洋邮轮的角色,亦由邮轮演变为只供游乐的游轮。所以严格上来说,现 在一些旅程或长或短的玩乐式邮轮,由于丧失了运载信件和包裹的功能,只能称之为游轮,而不是邮轮。
跟远洋邮轮不同的是,游轮通常不会横渡海洋,而是以最普遍的绕圈方式行驶,起点和终点港口通常亦是同一港口,旅程通常亦较短,少至1至2天,多至1至2星期。游轮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份,2006年全球的总载客量达到数以百万计。
现代邮轮是旅游性质的,就像是流动型的大酒店。船上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是旅游目的地。这个行业目 前在欧美规模庞大,有300到400条邮轮,每天带着大量游客航行于加勒比海,巴哈马,百慕大,阿拉斯加,夏威夷,墨西哥湾,地中海,北欧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邮轮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初,由于飞机技术还不成熟,一些人开始登上邮轮漂洋过海,邮轮旅游开始发展;但是邮轮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运载邮件和移民。但飞机技术日益成熟的时候,那些有钱有闲的贵族喜欢上这种休快速的旅行方式;移民则选择这种快速经济舒适的横渡大洋的方式。于是乎,1985年法国的法兰西号邮轮退出大西洋航线,邮轮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的结束。现 在那些豪华客轮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游轮。史上最后一艘邮轮是伊丽莎白皇后2号(Queen Elizabeth 2),另有一说是玛丽王后2号(Queen Mary 2)。
邮轮近代史
邮轮原为运输货物或运载旅客的交通工具。直至廿世纪初,一些邮轮开始为旅客提供有限的基本设施如客房及餐厅服务。廿世纪中期是航空旅游的兴盛时期,为增加竞增力,邮轮公司遂兴起邮轮假期的概念。
邮轮假期在廿世纪八十年代渐趋蓬勃,不少邮轮公司加入,并投资建造设施更豪华、节目更丰富、排水量更多的邮轮,使邮轮变成一个豪华的海上度假村。邮轮被称为“无目的地的目的地”、“海上流动度假村”、是当今世界旅游休闲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低调而神秘的世界豪华邮轮在向我们走近,国际豪华邮轮首次停靠中国港口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最 近10 年来,抵达中国港口的国际邮轮数量持续增加。
2005年国际豪华邮轮停靠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港口共计40港次。
2006年有近15艘国际豪华邮轮停靠中国港口达70多港次。
2006年7月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中国开辟了第一条以上海作为母港的邮轮客班轮航线。排名世界前十五大豪华邮轮之列的“蓝宝石公主”及“钻石公主”号分别两次、四次访沪,带来的出入境人员总量接近去年全年的从海港口岸入境人数。同时众多国际邮轮公司为开发新兴的邮轮市场,纷纷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中国。
2006“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获悉,世界多家邮轮公司将正式进军中国。其中皇家加勒比将上海和香港作为今后在华开航的两大母港,嘉年华麾下的歌诗达邮轮也计划登陆上海,设置全新国际邮轮航班。伴随着世界顶级邮轮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邮轮海乘人才匮乏问题凸显。
2007年、2008年的世界邮轮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世界各地的豪华邮轮共聚一堂,准备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标志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邮轮史上一个美好的新天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极大地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必将招徕更多的游客来中国观光,这将对我国邮轮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据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
六、最早的邮轮旅游在哪里开展
邮轮正真的转型是在1980年,在之前起到的是邮递包裹信件及差旅服务,1980年后定型为旅游产品。最早开展的地区是加勒比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