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的重生:从海上桃花源到旅游新秘境

最近,在某知名 旅游 网站发布的“冬季 旅游 新秘境2020”榜单中,南澳岛排名第一,力压川藏众多著名景点,成为入冬以来最火的小众旅行目的地。

然而,最近几年,一直以水清岛美著称于世的南澳岛,在 旅游 业愈发火爆的同时,也正在进行一场名为“蓝色海湾”的环境整治。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很诧异,难道南澳也有污染?如果连南澳都需要整治了,这天底下还有一块“净土”吗?

南澳岛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汕头南澳县的主体,周边另有28个小岛和8个岛礁。南澳岛内共有大小港湾66处,岸线绵长,岛内植被繁茂,环境优雅;因处于海疆前沿,又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悠久的人文 历史 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交相辉映,为这座海岛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南澳岛远离内陆,岛上无工业、企业,居民主要经济收入为海洋捕捞和养殖。在南澳大桥未建成开通的2015年之前,沟通海岛与内陆的唯一工具就是轮渡。附近海域天气多变,轮渡经常停航。因此,尽管改革开放已逾40年,南澳岛民的生活却并没有多大变化——很多时候,遇恶劣天气而交通不便,岛内居民便彼此以物换物,连货币交易这一环节都省了——简直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海上桃花源。

桃花源式的状态随着南澳大桥的开通不复存在。当地 旅游 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大桥开通前,南澳每年游客数量约70—90万人次,而大桥开通当年激增至400多万人次,到了2019年已突破776万人次,是2015年以前的10倍!

入岛人数的剧增固然拉动了南澳各种消费的迅速攀升,但同时也对南澳现存资源构成极大考验。仅2015年大桥开通后的几天里,蜂拥而来的游客几乎将这里的淡水和海产品一扫而光,留下的却是遍地果皮、饮料瓶和塑料袋等垃圾杂物,平时光洁平坦的沙滩犹如长满疥癣。尽管南澳政府临时招募了包括义工在内的大批保洁和治安人员投入清理,结果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随着大量游客上岛,岛内原住民在海滩边搭建各类船屋、观光平台、高脚棚、啤酒吧等,供游客消费;鲍鱼、扇贝等小型养殖场一时星罗棋布;各类自建小楼房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出,偷挖海沙、向海滩倾倒建筑废土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几十年来因封闭而侥幸存留下来的 幽雅 与美丽,难道就这样毁于一旦?

表面上,南澳海湾的污染似乎是游客暴增而造成的供求矛盾。其实,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制度不完善与观念不到位。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或者,为了生态是否可以选择不一样的发展道路,需要深入探究和系统的制度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澳“蓝色海湾”整治修复项目开始启动。

2016年底,南澳县申报的“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得到国家海洋局、财政部的批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前期金澳湾、赤石湾十里银滩、烟墩湾、竹栖肚湾、龙门湾等在内的13个海湾整治及海洋环境监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15亿元。

项目分整治和修复两个部分进行。整治是针对前期存在的脏乱现象进行清理、处置,而修复则是后期的跟进。两者相辅而成,目的都是让海岛恢复原来的模样。“蓝色海湾”,所谓蓝色,就是还原大海本来的颜色。还原,成了最根本的标尺。修复、保护、重塑、再生,是本次整治工程的一大特点。当然,修复工作并没那么简单。“蓝色海湾”整治设计施工工序复杂,涉及水电水利、市政园林、房屋建筑、桥梁栈道、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目前整治过程已取得许多成果。

岸线修复 :清理建在沙滩上的游客观光台、亲水棚屋及冲浴点等违建物,同时清理大批存留已久的垃圾杂物。在建项目部还利用现有场地建筑垃圾作为回填料,既解决建筑垃圾去向问题,又为金澳湾增设了一个新景观点;对无人居住,无淡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岸屿岛礁,通过人工方法,遵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生态系统,并因地制宜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路灯。

岩石保护 :清理原来覆盖在岩石上的垃圾杂物,还岩石以本来颜色。根据岩石的分布情况,在上面架设悬空栈道,让原来中断的岩石群与岸线连成一片,既方便游客饱览岛上各处风光,又方便卫生管理和日常养护。经过彻底清理,海滩堆积如山的垃圾打扫一空,岩石又现出了本来面貌。

沙滩重塑 :根据沙滩的地形地貌,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建成生态绿化带和生态廊道。一方面有效防止了以往屡禁不止的偷挖海沙的行为,还有一个别致的效果,就是栈道根据南澳海流回旋的现状,保持各个曲线窝点,让海浪带来的沙子能够留得住,从而慢慢形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沙滩堆。沙滩不断外延,也为游客创造了一处处亲海近水的天然场所。

海水养护 :南澳既是捕捞大县,也是养殖大县。目前,南澳各类养殖业总面积超过5万亩,整个浅海滩密密麻麻地布满各种养殖场。以前南澳养殖业大都以网箱养殖和滩涂养殖为主,养殖模式单一陈旧且易产生污染。近年淘汰原有的养殖模式,鼓励养殖户发展有利于海洋生态再修复的养殖类型,比如龙须菜养殖。南澳目前的龙须菜养殖已超过一万亩,对促进海洋微生物繁衍和海洋生态链平衡起到一定作用。其他各类养殖也按类分批由浅滩养殖向深海养殖转变。

改善水质 :南澳岛周围以一类水质居多,只有少数还未改造完毕的养殖区域属二类水质。在南澳前江蚝场,一群撬蚝工正在忙碌,说笑之间不时往嘴里塞点什么,原来他们为了解渴,居然直接吃起了生蚝。多少年来,后江一带的人们一直把生吃蚝当作水质是否过关的一个 “土标准”。可以生吃,意味着海水洁净。

除了上述修复整治外,还有许多配套工作也相应进行。比如在不破坏礁石和原生态的基础上,开展雨污管网、沙滩保洁、环境治理、 旅游 观光和人文景观等市政工程建设。水工结构物尽可能地选用岛上现有地材,契合周边环境;海岸景观绿化以海岛物种、本土植物为主,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与工程所在地的地貌环境相协调,并通过合理搭配体现其地域特色与景观价值。另外,对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的采石场和盐田采取封闭停产措施。

“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对南澳 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和长远意义。一方面,无论是发展观光 旅游 还是休闲渔业,都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随着逐步整治的完成,这些海湾确已开始形成吸引力,开始将南澳 旅游 从过去的以主岛为中心,转变为向周边的线环岛拉伸的 旅游 格局,为南澳的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不可否认,在粤东的发展进程中,南澳岛是一块“福地”。前期“以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起步阶段,南澳因为交通不便被放弃,到后来的“腾笼换鸟”和“保住青山碧水”,这里始终是一片难得的人间净土。即便是“蓝色海湾”整治项目,修复的也只是之前被污染、破坏和改造的地方。而像青澳湾、金银岛、后江一带,由于海域状况和地貌构成等原因,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现在漫步青澳湾,依旧能看到环礁如棋、沙净如面、海平似镜的美景。

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与内陆相距十多公里的海程令其环境安全有着相对保障。加之南澳本岛无工业和企业生产,居民污水通过处理后,产生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但是,这些都并非南澳可以从此高枕无忧的理由。

当地老渔民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澳海域有一种治疗外伤疮口的特种良药,即采用枯死的珊瑚树晒干研成粉末,存于密封瓶子里。用时只需调少许食用油,涂抹伤口上,不用几天就能起到杀毒收疮的奇效。可惜,现在的南澳极少能见到这种东西,因为珊瑚越来越少见了。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南澳怎能一岛独清?从某种角度上讲,南澳“蓝色海湾”修复整治工作,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海洋治污,南澳与其他沿海城市一样,任重而道远。

东南海岸公园刚南澳在一起吗

不是。东南海岸公园和南澳在不同的澳大利亚州,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三亚游艇码头的未来该如何规划?

规划将三亚游艇码头远景泊位数量规划为8040个,游艇码头遍布三亚各港湾。 码头布局:五湾多点,一心三基地 综合考虑岸线自然条件、陆域用地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规划将三亚滨海地区、近海海域和内河水系分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共四类游艇码头区域。 规划将三亚的游艇码头布局结构定为“五湾多点,一心三基地”。 “五湾”是指三亚沿海5个湾区,自东向西分别为海棠湾、亚龙湾、三亚湾、红塘湾、崖州湾。该5个湾区是三亚游艇码头布局的主体,将形成“五湾多点”的码头分布格局。 “一心”是围绕阳光海岸情人港形成的城市中心活力港湾。该港湾是三亚中心城区最具活力的中心,也是邮轮、游艇码头的集聚地,是三亚游艇文化船舶及消费的中心,游艇赛事活动的中心。 “三基地”是指铁炉港、肖旗港、崖州中心港三个游艇基地。规划认为,这三个港分别位于三亚沿海的东西两翼,港口条件好,陆上用地相对充裕,将建成为三亚游艇维护、保养、培训、展示及综合服务基地。 按照《规划》,三亚将共建设各类码头区44个,其中游艇码头19个,交通(旅游)码头17个,内河游船码头8个。远景泊位容量共约8040个,另外部分码头设置干泊位共790个。五大码头区: 五大码头区功能明确按照《规划》,近期将重点建设五大码头区。 南边海公共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城市中心公共游艇码头和公务码头(海上与内河观光、水上巴士总站)。 阳光海岸情人港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城市中心的公共游艇码头和私人游艇码头。规划容量为500个泊位。 铁炉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公共游艇码头、私人游艇码头、私人游艇泊位和公共交通码头(海上及内陆水系观光)。规划容量为1000个泊位。 中心渔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公共游艇码头和公共交通码头。规划容量为500个泊位。 肖旗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私人游艇码头、公共交通码头(来往东、西岛、海上观光、内河观光、进出鲁能新城水系)和部分私人住宅泊位。规划将其建成400个泊位的游艇俱乐部。 近期至2015年将建成3070个泊位,至2020年将建成泊位6090个。今年内三亚游艇泊位将达到1000个。

美丽的海上绿洲——南澳岛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一走”。这是一句多么简短却又如此贴切的话。没错,我也想去一场属于我的旅行! 然而我去的地方不是浪漫的土耳其,更不是繁华的东京和巴黎;没有大理的名气,更没有诱人的美味小吃,但那儿却足以让我沁心,让我留恋。我去的地方名曰南澳岛,因该岛四面环海凸显水中,故被称作海上绿洲!

          南澳岛是南澳县的主体部分,坐落在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个不错的旅游佳地。那是个机缘巧合之下,我妹和我同爸妈一起去了南澳旅游。那天天气较好,我们吃过早饭从家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踏上了南澳之岛。而在这之前,我们必须经过南澳大桥。南澳大桥建立在海的中央,是通往南澳岛的唯一“支架”,该桥气势雄伟,是我有生以来经过最长的一座桥,全长11点多公里。隐隐望去,犹如一条飞龙蜿蜒在海面之上。当车子行驶至桥中央时,你向外看去,四面皆海,雾气缭绕,天和水化为一线,一望无际,真有种身临仙境的感觉! 而那种感觉似乎可以让你全身性的放松!

        驶过南澳大桥后便是南澳岛,由于海景怡人,我们决定步行。我走在前头,观看着这里的一花一草,父母在后头跟着。许久之后,我们来到休息的第一站渔船码头。当时我惊呆了,俯身观看发现这水是如此的蓝,海面是如此的状美,浪花是如此的澎湃!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看海,第一次体验着海风的抚摸。休息片刻后,海风似乎变大了,都说海风过后必有大雨,果不其然,海的尽头上方天突然愈暗,随之而来的便是黑云压城。与此同时,我们一家四口在附近找了一家餐馆的休息厅躲雨并观雨。休息厅位置甚佳,可以清楚的看见暴雨一点点向我们逼近,我们就这样等着大雨过去。

        大概过了半刻钟,雨停了。我们走出休息厅,忽然发现空气更清新了,雨气中夹杂着许些清爽。咋一抬头,一座缤纷的七彩“天桥”映入眼帘,它坐落在这座城市,给原本就漂亮的街道增添了靓丽的风景线。休息厅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海边沙滩。爸妈许是走累了,不在往前走,而是在一旁休息。而童心未泯的我和妹妹则拾去鞋袜,光着脚丫在海滩上捡贝壳。贝壳甚是好看,颜色形状各异! 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如此大的海边,踏着海水,捡着贝壳。海浪一层一层打过来甚是舒爽,我卷着裤角,微步小踏,采撷一片贝壳,贴于手心,感受海的气息。嘴上虽没说,心里却不由的大喊——大海,你好啊!

        之后我们还去了海湾似新月的青澳湾,水质清醇甘甜的宋井,古老而神圣的南山寺等,这些地方无不透露出各自的特色。最后晚饭过后,欣赏着晚霞海景,便准备返程了,南澳之旅也就算结束了……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因有了第一次才有经历的回忆!虽然南澳之旅距今已有一个月多,但旅游的兴致仍是没断,仿佛是昨天经历一样。倘若有机会,我必将再一次游玩南澳! 美丽的海上绿洲——南澳岛!

大连市最高建筑介绍?

说起大连市最高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旅顺军港、大连世贸大厦观景台 、大连现代博物馆、金石滩等大连标志性建筑。但是大连的最高建筑就应当归属于大连大连绿地中心,大连 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大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大连市最高建筑——大连绿地中心

大连绿地中心简介:

大连绿地中心位于东港商务区的核心位置,毗邻夏季达沃斯论坛、大剧院和游艇码头,规划建设集超五星级海景酒店、国际甲级写字楼、高端商业、配套商务公寓于一身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中心高达518米,项目总用地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4万平方米,预计投资总额达8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东北第一高楼。

大连市最高建筑——大连绿地中心

大连绿地中心基本信息:

建设地点:大连东港B04地块。

开工时间:2011年11月20日。

竣工时间:2016年。

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574000平方米。

建筑高度:518米。

建筑造价:80亿元。

投资单位:上海绿地集团。

建筑设计单位:美国HOK建筑事务所。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

大连市最高建筑——大连绿地中心

大连绿地中心1号作品系:总统套房标准的国际公馆

大连绿地中心1号作品系(1—3号楼),由3栋49层、高约170米的海景公馆组成。海景公馆采用3梯2户设计,户型面积舒适、设计布局新颖、得房率高、实用性强。1号楼标准层户型面积约250平和270平。2、3号楼标准层户型面积约230平和290平。

大连绿地中心5号作品系:518米摩天都市综合楼

大连绿地中心,5号作品系(4、5号楼),其中5号楼高518米,超越台北101成为东北亚第一高楼。4—36层为世界500强总部办公基地,建筑面积约10万平;38—66层为海景公寓,建筑面积约7万平;68—88层为丽兹卡尔顿酒店,建筑面积约4万平。

大连绿地中心8号作品系:五星级酒店式公寓

大连绿地中心8号作品系(6—8号楼):由6、8号楼的海景公寓和7号楼的商务会馆共同组成。6、8号楼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1—5层为商业部分,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6—21层为公寓部分,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6梯24户设计,规划有5种户型,户型面积区间约为50—90平。7号楼规划为4层商务会馆,总建筑面积约6500平。

相关推荐:

上海绿地中心图片

上海绿地中心:

上海绿地中心是中国排行第四位(前三位:万科、恒大、万达)的绿地集团在上海扛鼎力座。是绿地集团全面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力争成长为国际知名、管理科学、发展有序,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具有一流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由多个在国内外相关行业中占领先地位的产业集团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

上海绿地中心是中国排行第四位(前三位:万科、恒大、万达)的绿地集团在上海杠鼎力座。是绿地集团全面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力争成长为国际知名、管理科学、发展有序,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具有一流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由多个在国内外相关行业中占领先地位的产业集团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激励全体员工坚持不懈努力,不断做强、做大、做响、做久。其以多元结构,多功能商务空间,彼此功能互为补充,资源共享,达成和谐互动的国际化商务大家气象,进一步强化滨江板块的CBD概念,构建沪上高端商务价值体系,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地标建筑。被定位为65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其规模仅次于人民广场,项目集甲级5A写字楼、商业、高端住宅为一体。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