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豆皮干了怎么变软?
豆皮干可以用水泡软,或者是喷一些水,慢慢来就会变软了下面我们来看豆皮干的做法。
青椒炒豆皮干
食材:豆皮100g(或者是浸泡10分钟的豆皮干备用)、青椒1/2个、洋葱1/2个、西式火腿/五花肉50g、蒜3瓣、盐1g、料酒10g、生抽10g、蚝油10g、糖2g、醋3g、香油5g、淀粉3g、清水100g;
做法
1.豆皮切条,不要太长,容易缠绕。洋葱、青椒切粗丝,蒜切末。西式火腿切片。
2.炒锅烧热,加入食用油1汤匙。放入洋葱丝和蒜末炒出香味,放入豆皮和火腿翻炒至豆皮边缘有些微微发黄。烹入料酒,倒入清水,加入生抽、蚝油、糖、盐,加盖焖煮3分钟。时间到后开盖加入青椒丝,稍微翻炒后淋入水淀粉勾芡,出锅前淋入麻油和醋即可出锅装盘。
豆腐营养价值:
1.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大豆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几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2.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大部分能转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中的亚油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有益于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生长发育。
二、江汉区美食
江汉区美食有风味蟹黄灌汤包、鱼汤糊粉、武汉豆皮、精武鸭脖、煎包等。
1、风味蟹黄灌汤包:蟹黄灌汤包是湖北风味小吃,始于明代,用发酵面皮包裹肉馅、皮冻捏成鲫鱼嘴状,用小笼蒸制而成。开始是江苏厨师到武汉经营扬州小笼包,但因馅心太甜,不太适合湖北人口味。后来湖北名厨田玉山用肉皮冻调馅的方法,制成以咸为主。
2、鱼汤糊粉:糊汤粉的“粉”就是普通的圆米粉,它的独特就在于这“糊汤”上,其糊汤是用鲜鱼配料熬制的鱼汤加淀粉而成,在糊汤内再配以胡椒、香葱,以其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而扬名。
3、武汉豆皮:到武汉而不去“老通城”,就难算得是品尝过汉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则为有独特的名吃--“三鲜豆皮”;二则因是“老字号”--68年沧桑;三则改革之最--全省餐饮业首家股份公司;四则布局巧妙--文化色彩浓郁。老通城几乎成为外地宾客对武汉市的别称了。历史与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骄傲。
4、精武鸭脖:精武鸭脖是武汉最有名的小吃,因为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用在鸭脖上好火计精武鸭脖培训,具有四川麻辣风格,香味扑鼻,口感刺激,鲜美无比,所以很快成为了武汉人喜爱的名小吃,仅在精武路一带就有十几家店。
5、煎包:武汉汉口的江汉路上,有一家永远都要排队的煎包店——“江汉路煎包一绝”,他们家的包子,皮软而喧腾,肉馅鲜嫩多汁,焦脆的包子底,加上店里特制的香辣沾酱格外好吃,尽管旁边还有不少店家也卖同样的包子,但只有这家永远排着长长的队。
三、通城最有名的小吃的什么?
北京的焦圈、蜜麻花,豌豆黄、艾窝窝、炒肝爆肚。
上海的蟹壳黄、南翔小笼馒头、小绍兴鸡粥。
天津的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贴饽饽熬小鱼、棒槌果子、桂发祥大麻花、五香驴肉。
太原的栲栳、刀削面、揪片等。
西安的牛羊肉泡馍、乾州锅盔,兰州的拉面、油锅盔。
新疆的烤羊肉、烤馕、抓饭。
山东的煎饼。
江苏的葱油火烧、汤包、三丁包子、蟹黄烧麦。
浙江的酥油饼、重阳栗糕、鲜肉棕子、虾爆鳝面、紫米八宝饭。
安徽的腊八粥、大救驾、徽州饼、豆皮饭。
福建的蛎饼、手抓面、五香捆蹄、鼎边糊。
台湾的度小月担仔面、鳝鱼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的煎堆、竹简饭。
河南的枣锅盔、白糖焦饼、鸡蛋布袋、血茶、鸡丝卷。
湖北的三鲜豆皮、云梦炒鱼面、热干面、东坡饼。
湖南的新饭、脑髓卷、米粉、八宝龟羊汤、火宫殿臭豆腐。
广东的鸡仔饼、皮蛋酥、冰肉千层酥、广东月饼、酥皮莲蓉包、刺猥包子、粉果、薄皮鲜虾饺及第粥、玉兔饺、干蒸蟹黄烧麦等。
广西的大肉棕、桂林马肉米粉、炒粉虫。
四川的蛋烘糕、龙抄手、玻璃烧麦、担担面、鸡丝凉面、赖汤圆、宜宾燃面、夫妻肺片、灯影牛肉、小笼粉蒸牛肉!
贵州的肠旺面、丝娃娃、夜郎面
云南的卤牛肉、烧饵块、过桥米线、乳扇、火烧干巴、傣味、石屏臭豆腐、蒙自年糕等。 等等等!!
我还含蓄吧~偶是云南的都列最下面了!
全国特色小吃:
兰州的牛肉面、酿皮子、甜培子、灰豆子、手抓羊肉
陕西的羊肉泡馍、油泼面、葫芦头、杆面皮
新疆的干拌、烤羊排、烤全羊、烤羊肉、馕、烤包子
云南的过桥米线
贵阳的米粉
东北的冷面、小鸡炖蘑菇、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冰糖葫芦、
北京的煎饼果子、大铜壶、
四川的毛血旺、水煮肉片、抄手、麻辣粉、酸辣粉、麻辣
四、武汉市有哪些社会餐饮品牌?
说起武汉的餐饮老字号,武汉人会如数家珍:蔡林记、老通城、四季美、小桃园等等。
在1993年前,这些老字号餐饮一直占据武汉市餐饮销售的大半壁江山,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洋快餐的进入和新兴本地餐饮企业的崛起,老字号在激烈的竞争中节节败退。目前,全武汉市的老字号的年总产值,还不及一家中型酒店。
老字号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它是城市珍贵文化的一部分。老字号如果消失了,许多历史的记忆也就跟着消失了。武汉老字号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败?老字号怎样才能摆脱经营的窘境?这些曾辉煌一时的“金凤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何时才会欲火重生呢?
有着77年历史的武汉老通城酒楼,近日悄然关门谢客。这个以湖北小吃———豆皮名扬海外的武汉餐饮老字号,在其最辉煌的时期曾两次接待过毛主席,是武汉人的骄傲。
而现如今,这个有着“豆皮大王”金字招牌的老字号酒楼,却在多年惨淡经营的困窘状态下,无奈地贴上了“暂停营业”的通告。酒楼的一楼早已变成了手机市场,二楼的餐厅通道“铁将军”把门。
“豆皮大王”盛极而衰
老通城,原名“通城”饮食店,创办于1929年,以其招牌食品豆皮名扬天下。豆皮原是湖北农村的食品,用糯米、香葱做馅子,很受食客欢迎。1955年,老通城改名为“国营老通城餐馆”,是武汉市首家国营餐馆。
由于和众多中外领导人联系起来,老通城一度成为武汉人的骄傲。
1958年4月、9月,毛主席曾两次来到老通城惠济支店,留下了“国营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成为老通城店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其实,到老通城酒楼吃过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不只毛主席。1958年初,周总理陪同外宾在老通城总店品尝过豆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邓小平、李先念、李富春和蔡畅,都在老通城总店尝过三鲜豆皮、瓦罐鸡汤等,对酒楼服务给予了赞誉。老通城也得到了“豆皮大王”的美誉。
1987年到1989年被公认是老通城的鼎盛时期,销售额名列全市同行业第一。1992年,老通城到深圳开分店,一两年后就收回了一两百万元的投资。随后,老通城分店迅速扩张,国内先后在江西南昌、深圳,省内天门、鄂州,市内的堤角等地开设分店。当时,老通城还准备在泰国开店。
为让老通城名扬海内外,77年来几代老通城人付出了智慧、心血、汗水甚至生命。上世纪90年代,将老通城带上发展快车道的掌门人张斌,就是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去世。
然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老通城并没有乘胜追击、续写辉煌,而是不可遏制地走上了盛极而衰的道路。
1988年老通城装修完成后,是当时武汉最大的餐馆,在涉外接待方面等形成垄断优势,但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民营餐饮企业逐渐成气候,经常高薪挖走国营店职工。对于老通城这样的招牌企业,更是挖墙脚的重点。当时社会上就有传言,老通城是餐饮界的“哈佛”,许多民营企业都把目光盯在了这里。像“豆皮大王”的嫡系传人,“豆皮小王”张祥兆也被挖走,而老国有企业固有的机制弊端,也加速了这些优秀专有人才的流失。
老通城的传统招牌是“三鲜豆皮”,早在1984年,为满足大量的外带需求,老通城曾研发真空包装的豆皮,但限于品种研发,忽视了设备更新,最终导致流产。同时由于街头小店遍地开花,良莠不齐,对老通城“三鲜豆皮”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而在其他品种的创新上,老通城也鲜有作为。
现代餐饮的铁律是“没有车位就难有餐位”,老通城由于没有足够的车位,逐渐失去了“地利”。再加上此后民营餐饮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同业竞争进一步瓜分了市场。
不可忽略的是,接连几个投资项目的失败,掏空了老通城的底子,还使企业背上了巨额债务,形成了大厦将倾、颓势难逆的局面,一个盛极而衰的悲剧终于不可避免的重演。
老通城现任总经理戴业翔说,1998年老通城曾进行过集资改造,可重新开业后经营不很理想。去年过江隧道工程又征用了这块地,营业大楼要拆除,所以在春节后就歇业了。
“谁也不愿停业,特别是以这样的方式。”戴业翔黯然地说。
老字号成“濒危物种”
“老通城”的没落,只是武汉老字号的一个缩影。
“如果是动物,老字号绝对算得上是濒危物种。”武汉市商业局饮食服务管理处龚新华副处长说。近10年间,武汉市像老通城一样在人们的视线中陆续消失的餐饮老字号,还有福庆和、祁万顺、郭谥泰等。
目前,武汉仅存的老字号中,还在坚持做传统食品的可能只剩三四家,估计
总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内,还不到一家中型酒店的销售额。老通城的状况,唤起我们对武汉老字号餐饮的深深忧思。
成立于1930年的武汉大中华酒楼,因为毛主席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而名扬海内外。上世纪80年代,大中华已开发出70多种鱼菜,并推出了全国闻名的全鱼宴。该酒店的月营业额达30多万元,有国家特级、一级厨师20余人,是当时湖北地区惟一的国家二级餐饮企业,曾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然而和老通城一样,从90年代中期起,大中华酒楼即陷入生存危机,多次关门歇业。2000年8月,武汉某民营企业出资1400万元,将其整体购买。2002年起,酒楼停业以租赁门面度日。现在,大中华已改成火锅店。
武汉的另一家老字号老大兴园曾以鱼菜闻名国内,90年代难挽颓势,与新世界影楼合并后,后因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于8年前关门解散。已有百年历史的蔡林记,则在艰难中勉强维持着。
今年初,武汉“老字号”还剩12家,由于老通城停业,现在仅存保留原风味经营的只有四季美、五芳斋、芙蓉、小桃园、野味香、谈炎记等,保留原招牌靠出租门面维持经营的有春明楼、新兴楼、德华楼、老会宾等。
武汉市商业局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各老字号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大多数的状况不好。导致老字号衰落大致有四类因素:有的是因国企经营机制不灵活,企业缺乏发展动力;有的是老店因城市拆迁,面临搬迁;有些老字号因人事变动,制作工艺难以保持原汁原味。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字号即使保持原来的特色,但人们还是
感觉“新不如旧”。
看到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老字号餐饮今天的没落,老武汉人充满了痛惜和留恋。
艰难中求生存
在武汉老字号几乎要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有60年历史的武汉老字号五芳斋却成功的实现了自身的凤凰涅□,成为老字号中惟一的亮点。
今年年初,就在老通城悄然歇业的同时,武汉五芳斋和浙江嘉兴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联姻。浙江嘉兴五芳斋将投资6500万元控股武汉五芳斋,专门生产“五芳斋”产品。武汉五芳斋酒楼新开的工业生产线,也在日前获得了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QS证书,其生产的汤圆已进驻全省260家超市。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大幅提升,从日产1-2吨猛增到5吨以上。
目前五芳斋已发展成为集餐饮、食品加工、商业贸易、汽车运输等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化管理规模的新型企业。
武汉五芳斋负责人张永利说,五芳斋是武汉老字号餐饮企业从手工作坊迈进工业化生产的第一家,“五芳斋”的改制,将为武汉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闯出新路。
生意红火的五芳斋,可以说是武汉市餐饮老字号最后的一块真正的亮点。他的成功经验也说明,老字号餐饮只有充分挖掘老字号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创新,迅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欲火重生”才会大有希望。
有70多年历史的武汉老字号德华
酒楼的名小吃德华年糕,也于去年底正式牵手江城餐饮业新字号与艳阳天酒楼,与其签订了专供协议。德华年糕进入艳阳天后,该酒楼将以此为基础,陆续开发蜜汁年糕、金汤煮年糕、武昌鱼烧年糕等相关菜肴,德华年糕这个老字号品牌小吃也得以生存下来。
然而,五芳斋的喜人势头难掩武汉老字号的整体颓势,其德华年糕也仅仅是在市场缝隙中艰难的苦求生存。
老字号的困惑
老通城的歇业,引起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江城老字号的关注。
3月15日,武汉市商业局副局长姜汉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振兴老字号是市商业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武汉市商业局已拟定多管齐下振兴餐饮“老字号”计划,新近停业的老通城列入重点恢复对象。
该计划将对“老字号”甄别处理:一是将有发展前景的“老字号”纳入振兴目标。重点考察其地域特色、人文背景、知名度、经营状况、资产情况等。引导尚在经营的“老字号”发展连锁,支持做强做大;重点恢复名存实亡的老通城、蔡林记等。二是引进社会资本。将采取对部分“老字号”拍卖、招标、租赁等方式进行。
在政策上,在促进“老字号”树立竞争意识的同时,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对收购、兼并、租赁经营“老字号”的企业,视具体情况,对其使用“老字号”无形资产、处理“老字号”历史包袱、安置人员等方面,研究具体的政策扶持措施。
同时,将“老字号”振兴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和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在各类商业街新建、发展及结构调整中,优先优惠安排“老字号”回迁、进驻。
武汉餐饮协会刘国梁会长认为,要多吸引其他资源介入老字号改革。“新字号、民营资本都可以介入,合作方式上,可以注资、输入管理机制等,焕发老字号的活力。”
老通城总经理戴业翔介绍,新开张的老通城不能再是国企了,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不管采用哪种方案,我们计划先建一个样板店,再吸引社会资金开加盟店,扩大老通城的影响。”
政府扶持政策的出台,的确令人们对老字号的振兴充满了期待。然而,武汉老字号是否真能欲火重生,记者仍然抱有深深的忧虑。
早在几年前,当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名小吃店蔡林记走向衰落时,就引起江城媒体的关注,也引起政府的关注,相关部门还开过研讨会探讨老字号改制的振兴问题。蔡林记及其他一些老字号也趁势进行改制,试图重振雄风。
然而,改制并没有解决问题。由于管理不善等各方面原因,蔡林记不但“复活”失败,其金字招牌也因此再度蒙灰。其他老字号也依旧在风雨飘摇中关门的关门,负债的负债。武汉老字号的振兴似乎变得遥遥无期。
如今老通城的歇业,再度引起人们对武汉老字号的关注。然而,热议之后的老通城是否能重塑辉煌?武汉老字号的命运是重蹈几年前的覆辙,还是能在市场大潮中欲火重生?
老字号有着传承的优势,也有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劣势。老字号走到今天,面临的改制、改革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