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为何首次航行就遇难了?

加拿大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一次采访时曾表示他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心情其实十分忐忑,因为这部电影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整部电影全部拍摄下来就花费了近2亿美元,在当时甚至没有人看好这部电影,连导演卡梅隆自己都一度怀疑是否可以收回成本。

和卡梅隆的预期不一样的是,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反响非常好,甚至迅速风靡全球。在1997年,这部由卡梅隆执导,莱昂纳多、温斯莱特领衔主演的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正式在全球上映,不仅获得了18亿美元的总票房,还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大奖,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个盆满钵盈。

到了如今,《泰坦尼克号》这部爱情灾难片依旧在影迷们的心中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它的豆瓣评分高达9.4,超过了99%的爱情片和98%的灾难片。

其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之间的绝美爱情以外,就是那艘沉没了的巨轮——泰坦尼克号。

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泰坦尼克号邮轮的相关故事。

二十世纪初,经历过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三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有着很大的积累。造船业的发展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在那个时候,英国在造船技术上有着绝对的地位,为了顺应既有钱又有时间的贵族的需求,英国国内的邮轮公司制造出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豪华的邮轮,发展新兴的邮轮旅游。乘坐邮轮旅游,逐渐成为贵族们的新时尚。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泰坦尼克号邮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泰坦尼克号,也被称作铁达尼号,于1909年3月31日在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动工建造,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旗下的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奥林匹克邮轮全长269.1米,全宽28.2米,总重量为46328吨,航速每小时23~24海里,搭乘人数最高可达3547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代表着当时英国造船技术的成熟顶峰之作。

在1909年3月31日动工之后,到了1912年4月2日,泰坦尼克号完成了最终的内部装潢,正式完工,准备实施运作。对于这艘巨轮航行的安全保证,白星航运公司的开发人员都十分的有自信,因为他们在两层船底下设置了十六个互相独立的水密隔舱,这意味着哪怕是两个水密隔舱同时灌满了水,泰坦尼克号也照样可以继续航行行驶,即使是四个水密隔舱被灌满了水,邮轮也还可以漂浮在水上。泰坦尼克号也因如此精密的设计被《造船专家》杂志称为"永不沉没"和"梦幻之船"。

这样的评价绝无仅有。

泰坦尼克号在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起航,驶向美国纽约港,开始了它的处女航行。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却在第一次航行中就出了意外。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已经航行到了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海域的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紧接着,五间水密隔舱瞬间被灌进了冰冷的海水。尽管船长和船员已经竭力在抢救维修,但在历经近两个小时四十分的挣扎后,泰坦尼克号船体最终还是断裂成两截沉入了广阔的大西洋中。

事后统计,2224名的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仅寻回333具罹难者遗体。这一场海难成为了二十世纪初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海难。

让我们想不通的是,这艘在造船技术上如此精密的邮轮,怎么第一次航行就陨落了呢?

针对这个问题,专家们对造成这场海上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在泰坦尼克号的首次航行中,工作人员的管理非常混乱,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很松散,二副将最重要的观察海面情况的望远镜锁在了柜子里,但他本人并没有上船,这也导致瞭望员只能靠着肉眼瞭望。第二个原因是,在船体遗骸被发现后,才得知泰坦尼克号船身采用的钢材含硫量过高,虽然能通过抗拉力测试,但它的钢材却根本无法顶住冲撞。

二、官方通报威海港邮轮爆炸事故,导致爆炸的原因什么?

对于轮船,我们大家滴印象都是轮船在海面上缓缓前进,不时滴会发出呜呜呜滴声音,但是近日,官方通报威海港,由威海港驶向大连滴中华富强号客货滚装船,在行驶途中发现船舱内一辆大货车开始冒烟,所以中华富强号立即中途返航,导航途中一直在加速,报警,到达威海港时,已经浓烟四起,从船舱里面飘出来,这时候,码头上面的工人准备过来抢救火灾,可是就在这时,船上的货车发生了爆炸,整个现场震耳欲聋,黑烟更加滴多,,大,不过好在,现场无人员伤亡,现场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件事情引发了媒体们滴关注,因为船只发生爆炸真滴很罕见,而且还是原因不明的爆炸,真的很让人匪夷所思,不过这件事情滴发生,也算是给我们大家滴一个警醒。

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认为船只运输很安全,就在平时不注意安全防护,安全滴做法,导致了很多滴安全事故,在运输船只,运输材料滴过程中,必须保证这个材料是不可燃滴,如果是可燃滴,必须安全保证这个材料滴稳定性,不能出现意外,如果发生意外,那就是不可挽回滴损失,不仅对商家,更是对运输部门。

在货车进入船舱滴时候,要认真检查货车的每一处地方。避免安全事故滴发生,为安全最大化滴提供保证。

不管是在货车上,还是货轮上,都要配备好消防器具,时刻保证完备滴消防灭火措施,能够第一时间使用器具,并且有效滴阻止现场火灾,防止进一步蔓延,导致不可阻挡滴伤害和损失。

到了这一步,就要考虑一下安装更加防火滴防火帘,能够提供更好地防火效果。

三、与邮轮有关的名人事例

邮轮的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邮”字本身具有交通的含义,而且过去跨洋邮件总是由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故此得名。 随着航空业的出现和发展,原来的跨洋型邮轮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所说的邮轮,实际上是指在海洋中航行的旅游客轮。

古代邮轮是邮政部门专用的运输邮件的交通工具之一,并且同样运送旅客,但一般的邮轮均带有游览性质。

由于在邮递服务的初期,洲际的邮递服务,都是依靠邮务轮船将信件和包裹由此岸送到彼岸,这些英国轮船往往须要悬挂英国皇家邮政的信号旗。在1850年以后,英国皇家邮政允许私营船务公司以合约形式,帮助他们运载信件和包裹。这个转变,令一些原本只是载客船务公司旗下的载客远洋轮船,摇身一变成为悬挂信号旗的载客远洋邮务轮船。“远洋邮轮”一词,便因此诞生。

但由于后来喷气式民航客机的出现,远洋邮轮渐渐丧失它的载客、载货功能和竞争力;远洋邮轮的角色,亦由邮轮演变为只供游乐的游轮。所以严格上来说,现 在一些旅程或长或短的玩乐式邮轮,由于丧失了运载信件和包裹的功能,只能称之为游轮,而不是邮轮。

跟远洋邮轮不同的是,游轮通常不会横渡海洋,而是以最普遍的绕圈方式行驶,起点和终点港口通常亦是同一港口,旅程通常亦较短,少至1至2天,多至1至2星期。游轮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份,2006年全球的总载客量达到数以百万计。

现代邮轮是旅游性质的,就像是流动型的大酒店。船上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是旅游目的地。这个行业目 前在欧美规模庞大,有300到400条邮轮,每天带着大量游客航行于加勒比海,巴哈马,百慕大,阿拉斯加,夏威夷,墨西哥湾,地中海,北欧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邮轮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初,由于飞机技术还不成熟,一些人开始登上邮轮漂洋过海,邮轮旅游开始发展;但是邮轮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运载邮件和移民。但飞机技术日益成熟的时候,那些有钱有闲的贵族喜欢上这种休快速的旅行方式;移民则选择这种快速经济舒适的横渡大洋的方式。于是乎,1985年法国的法兰西号邮轮退出大西洋航线,邮轮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的结束。现 在那些豪华客轮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游轮。史上最后一艘邮轮是伊丽莎白皇后2号(Queen Elizabeth 2),另有一说是玛丽王后2号(Queen Mary 2)。

邮轮近代史

邮轮原为运输货物或运载旅客的交通工具。直至廿世纪初,一些邮轮开始为旅客提供有限的基本设施如客房及餐厅服务。廿世纪中期是航空旅游的兴盛时期,为增加竞增力,邮轮公司遂兴起邮轮假期的概念。

邮轮假期在廿世纪八十年代渐趋蓬勃,不少邮轮公司加入,并投资建造设施更豪华、节目更丰富、排水量更多的邮轮,使邮轮变成一个豪华的海上度假村。邮轮被称为“无目的地的目的地”、“海上流动度假村”、 是当今世界旅游休闲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低调而神秘的世界豪华邮轮在向我们走近,国际豪华邮轮首次停靠中国港口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最 近10 年来,抵达中国港口的国际邮轮数量持续增加。

2005年国际豪华邮轮停靠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港口共计40港次。

2006年有近15艘国际豪华邮轮停靠中国港口达70多港次。

2006年7月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中国开辟了第一条以上海作为母港的邮轮客班轮航线。排名世界前十五大豪华邮轮之列的“蓝宝石公主”及“钻石公主”号分别两次、四次访沪,带来的出入境人员总量接近去年全年的从海港口岸入境人数。同时众多国际邮轮公司为开发新兴的邮轮市场,纷纷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中国。

2006“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获悉,世界多家邮轮公司将正式进军中国。其中皇家加勒比将上海和香港作为今后在华开航的两大母港,嘉年华麾下的歌诗达邮轮也计划登陆上海,设置全新国际邮轮航班。伴随着世界顶级邮轮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邮轮海乘人才匮乏问题凸显。

2007年、2008年的世界邮轮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世界各地的豪华邮轮共聚一堂,准备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标志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邮轮史上一个美好的新天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极大地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必将招徕更多的游客来中国观光,这将对我国邮轮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据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