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丰的介绍
鼎泰丰(Din Tai Fung)享誉世界的台湾小笼包专卖店,1972年成立于台湾,几十年间,它走过了从创立品牌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先后在日本、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均开有分店。1993年鼎泰丰餐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在台湾它已成为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台湾必到鼎泰丰,只为一尝小笼包的美味。许多名人,如梅尔吉普逊、苏菲玛索、成龙、巩俐、宫泽理惠、张曼玉、周星驰等都成为鼎泰丰的座上客。
鼎泰丰是哪里的品牌
中国台湾。鼎泰丰享誉世界的台湾小笼包专卖店,1972年成立于台湾,几十年间,它走过了从创立品牌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先后在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均开有分店。1993年鼎泰丰餐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在台湾它已成为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台湾必到鼎泰丰,只为一尝小笼包的美味。许多名人,如梅尔吉普逊、苏菲玛索、成龙、巩俐、宫泽理惠、张曼玉、周星驰等都成为鼎泰丰的座上客。
鼎泰丰创办人杨秉彝先生,出生于公元1927年的中国山西省。公元一九四八年的夏天,二十一岁的杨秉彝先生从上海漂洋过海地来到了台湾闯荡,并找到了台湾的舅舅。在舅妈的协助之下,杨秉彝先生得到他在台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恒泰丰担任送货员。两年后,由于工作勤快,为人忠厚老实,老板便开始让他负责看帐和管理店内进出货。
鼎泰丰为什么能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餐厅,而且是该榜单上唯一上榜的中餐厅?
5克的皮,16克馅,18个褶,多个褶会厚,少个褶会薄,均匀美观,咬下去汁液从馅料里伴着特有的蒸香溅出,刺激你的味蕾,这就是鼎泰丰小笼包带来的近乎完美的饕餮享受。“鼎泰丰”创建于1972年,就像很多餐饮领导品牌一样,起初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卖大众食品小笼蒸包,掌柜杨秉彝同时也身兼伙计招呼客人。慢慢地由客人间的口口相传,“鼎泰丰”茁壮成长起来。1993年鼎泰丰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餐厅,是唯一上榜的中餐厅。
1996年鼎泰丰将业务拓展境外,日本是第一站,并与日本合作开发现代化电脑蒸包机控制系统。随后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相继铺开。2001年,鼎泰丰进入中国内地,第一家店开在上海,之后又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开设多家分店。
除了招牌小笼包,鼎泰丰餐厅主营中华传统美味小吃,比如元盅土鸡汤、红烧牛肉面、菜肉蒸饺等。
鼎泰丰从食品原料选购、加工、蒸煮、供应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
在原料选择方面,小笼包用的肉馅一律采用新鲜猪肉,绝不可用冷冻肉。虾饺、蟹黄小笼包等皆采用活虾活蟹,以保证肉质鲜嫩。红烧牛肉面选择特定的面粉。不仅是小笼包,鼎泰丰制作的每种食品,都有严格的出品标准,因此每位厨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厨艺训练,熟练掌握每一道操作过程后才能上岗。
在食品的外形制作工艺方面,鼎泰丰要求带给食客审美的享受,包小笼的面皮直径要达到6.5公分的标准尺寸,馅料放入面皮中,总重量要准确达到21克,过多或太少都得修正。面皮仔细折成18摺。顾客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饮食文化。
蒸煮采用电脑系统监控,工作人员遵循严格的标准程序,例如小笼包上笼蒸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4分钟,这样才能保证口感。
由于小笼等特色小吃讲究现做现吃的新鲜,鼎泰丰一直延续着“堂吃”的传统方式,并没有外卖或超市供货。食物的寿命按小时计算,超过时间,立即报废处理。以确保食物的口感和品质,也维护了鼎泰丰的品牌形象。
鼎泰丰传承的不仅仅是中华美味,还有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很多国际名人如梅尔·吉普森、苏菲·玛索、成龙、巩俐、宫泽理惠、张曼玉、周星驰等都成为鼎泰丰的座上客。
C特质有温度的完美——鼎泰丰品牌服务
王阳明心学有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事实上,这四句话也适合用于行为模式分析,我们所有的行为模式都会因环境作用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而我们需要有分辨因环境作用产生的优劣点,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说DISC的每种性格特质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每种性格特质都有优势和不足之处,如果我们觉得不足之处影响到我们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时可以进行行为模式的调整,而如果管理自己优势的能力极强,将某种性格特质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体验呢?我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品牌故事,其管理者在整个品牌塑造过程中则发挥了极致的C特质优势。
首先,在DISC理论里,C特质是思考者,它属于谨慎型和修正型,C特质的人讲究组织、细节、事实、精准与准确,思虑周全,他们非常重视逻辑、规则,求完美,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在中国,大型的组织一定都有严格标准化的流程,在这些组织里面有很多内在特质为C的员工,也有很多行为模式被培养为C特质的员工。那当C特质的这些明显特质直接面对市场,可以创立怎样的一个品牌呢?
这个品牌服务就是我今天的故事主角——鼎泰丰。鼎泰丰是享誉世界的台湾小笼包专卖店,1972年成立于台湾。尽管小笼包的发源地是上海,但是把小笼包推向世界国际舞台的却是台湾。1993年鼎泰丰餐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在台湾它已成为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台湾必到鼎泰丰,只为一尝小笼包的美味。鼎泰丰最出名的一次名人朝圣是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到鼎泰丰与董事长杨纪华体验制作小笼包。把一只小小的小笼包打入“好莱坞”市场,让鼎泰丰再次名声大噪,其在美国有三家分店。
而鼎泰丰之所以能够做到今天这样的品牌知名度,他们的很多美食制作和管理细节非常有意思,且听我娓娓道来。
极致的吹毛求疵:
鼎泰丰全程使用独家的电脑系统监控10个火炉蒸煮点心的进度,鼎泰丰师傅包好的小笼包,每一只的重量都有一个标准,差距只允许在0.2公克以内,肉馅和面皮等材料都要一一经过测量。鼎泰丰店里随处可见的是温度计和秤子,除小笼包以外的菜色和汤品都要经过外场人员对温度的一一测量,确保最好的口感才能上菜给顾客。后厨里面,连洗菜的时间和次数都有一个测量标准。
鼎泰丰的厨师和后台人员每隔相应的时间需到更衣室将工服上的小灰尘用特定的工具吸除,工作人员之间都是互相帮忙,规定时间便两人同行帮助对方吸除小灰尘等杂质,保证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为的杂质引起顾客的投诉。
还有一个特别称奇之处,来鼎泰丰吃饭的客人,去厕所时会发现,他们一进去厕所,就会有一个阿姨拿着白色方巾和酒精冲进去擦拭马桶,擦拭完毕才给下一个客人使用,这样就保证了洗手间每时每刻的干净。鼎泰丰有一个洗厕所的阿姨有十几年的洗厕所经验,她一开始是一名财务工作人员,去了鼎泰丰台湾总部应聘了厕所清洗的岗位,但是,由于丰富的标准化的厕所清洗经验,她现在已经成为了去全世界讲课的名师,课题就是关于如何把清洗厕所做到极致。我们住过很多五星级大酒店,其厕所服务也没能做到这样。
鼎泰丰还有一个流传的小故事,董事长杨纪华曾经举办过一次炒饭达人比赛,邀请了6家门店的厨师来参与,6个人从下锅、翻炒、到起锅,不但时间和动作一致,连吃起来的口感都相差无几,可见其标准执行之严格。
极致的员工关怀:
鼎泰丰的员工都有相应的品牌工服,在鼎泰丰吃饭的顾客一定能感受到店里员工脸上挂的都是非常发自内心的微笑。遇到客人筷子掉了,没等顾客开口,店员就已经将全新的筷子奉上;客人杯中的水刚喝完,店员就立马为其添满了茶;客人点餐纠结时,店员会为其推荐合适的产品,还会劝导客人避免多点浪费。
若是下午两点——四点时间光顾鼎泰丰,附近很多餐厅一般都会暂时打烊,前台无人或者餐厅内看得到有休息的工作人员。唯独鼎泰丰必然有一位面带微笑的前台人员站在前台,他们会非常配合你做好动作合拍照片或坦然接受你的拍照,他们的前台并不因为现在是下午休息时间而怠慢前来的顾客。
鼎泰丰要求所有店面的员工都有一个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的公寓宿舍,免费提供给员工居住,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为他们设置可趟睡的休息室,鼎泰丰管理者认为休息地方必须有床,有床才叫休息,趴在桌面不算休息。鼎泰丰的员工如果穿着工服回去宿舍休息,必然是两两并行的,因为工服代表的就是鼎泰丰的品牌形象,穿上工服那一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鼎泰丰。
这就是鼎泰丰的品牌故事,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鼎泰丰的管理处处显示极致的C特质特点,把握每道美食工序,要求达到精准与准确,无论顾客还是员工都感受到来自细节的温暖。董事长杨纪华巡店时提出过非常非常多的细节要求,再由店长进行相应改善,随后要求在每间分店统一改善执行,以上案例提到的每个细节都是董事长杨纪华不断精进最终形成的体系。从其管理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分析,杨纪华应该是非常高的C特质的人,而其发挥该特质极致优势所管理的鼎泰丰,让我们体验到了最有温度的完美的服务,在如今特别强调体验感的互联网时代脱颖而出。
而从以上案例分析来看,我对DISC的学习有一个新的思考高度,DISC的行为模式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在对人的观察和互动中,我们甚至可以将某些特质的极致优势应用于品牌塑造。而其极致优势发挥所创造的服务,能够给予我们最美好的服务体验,就像发挥极致的C特质,将有温度的完美带给我们每个人,让世界更加美好,筑梦我们有品质的生活。
如何塑造优良组织文化—读《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有感
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式。企业文化,即一家企业里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样式,存在在企业创始人的一言一行中,也存在员工的共同气质和感同身受中。3M的创新文化、宝洁顾客为先的文化、华为的狼性文化、腾讯的善意文化,是企业的基因,也是深植在这些组织员工身心的基因。企业文化无高低好坏之分,但为应对特定的环境、提供有强大生命力的产品和服务,则需要塑造适应组织战略要求的企业文化,以驱动上下员工保持一致性、达成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此次《组织行为学》课程,任老师推荐了《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鼎泰丰如何从零到一,打造世界级餐饮品牌并塑造出“有温度的完美”这种有优良的组织文化的全历程。因此,本文希望能结合史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组织文化章节的理论框架,以鼎泰丰为案例,理论结合实际,梳理如何塑造优良的组织文化。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文化,而取决于其强度,组织文化能够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组织行为学》中提出,组织文化( organizational culture)指的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一套能够将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体系。组织文化,简单点来说,就是组织成员共同认为这个组织有哪些特征。例如华为的组织文化是奋斗精神、而腾讯的组织文化是自由包容。接下来将系统阐述,鼎泰丰有何种企业文化、如何塑造此种文化。
一、鼎泰丰的企业文化
在《有温度的完美》这本书中,主角鼎泰丰(Din Tai Fung)是享誉世界的台湾小笼包专卖店,1972年成立于台湾,几十年间,它走过了从创立品牌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先后在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均开有分店。1993年鼎泰丰餐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在香港赢得连续米其林一星荣誉。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台湾必到鼎泰丰,只为感受美味和服务。
鼎泰丰和海底捞一样,均已极致服务著称。这本书由海底捞董事长张勇作序,海底捞于1994年成立,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张勇曾先后走访欧美,考察市场,向国际大型餐饮企业学习,其中学习对象就包括了鼎泰丰。
极致的服务需要由拥有极致服务精神的员工提供,近年来研究海底捞服务的不胜枚举,事实上,在中餐餐饮业一开始打造极致服务的应该是鼎泰丰。《有温度的完美》这本书中诠释的鼎泰丰的文化,我认为就是温度和完美两个词,这两个词铸就了员工极致的服务精神。
首先鼎泰丰要求以精密制造业的水平来制造菜品,如:鸡汤加热要以温度计测量,确认达85℃;酱醋蘸料比为1︰3;小笼包剂子5克、擀皮直径6.5厘米、内馅16克、黄金比例18褶等等。鼎泰丰以此保证每个地区提供的食物都是一个品质,并且是一样的高品质,创出了“全球第一包”的世界品牌。这一点足以看出鼎泰丰追求完美的文化。
其次鼎泰丰对员工有温度,薪资与奖金超出业界高标许多,店长年薪更有200多万元新台币,晋升空间无上限;培养人才的专业,更开启他们的国际视野,在鼎泰丰,常有机会外派到海外各地分店交流;鼎泰丰照顾员工的身体健康成立专为员工心理咨询服务的乐活师部门。这些举措在传统的餐饮行业都是很难看到的,而鼎泰丰开创了这样的先河。对员工有温度,员工自然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为顾客提供细致、温暖的服务。
由于国内鼎泰丰的店不是特别多,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开始对于鼎泰丰感触不深,对海底捞的服务倒是印象深刻。海底捞式服务文化,可以在鼎泰丰的这本书里找到原型。这样的文化,将鼎泰丰和海底捞将无数大小餐饮门店区分开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口碑和品牌。这样的文化,我相信千千万万家的店也想模仿想超越,但是为何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呢?
二、如何塑造“有温度的完美”组织文化
《组织行为学》书籍中指出,组织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组织当前的惯例、传统、做事的一般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的实践以及这些实践的成功程度。这使得我们找到了组织文化的源头:该组织的创始人。组织创始人对组织的早期文化影响巨大。没有以前的习惯做法和思想意识的束缚,他们为组织应该做的事情勾画了一幅愿景规划,而且因为新建组织通常规模较小,所以非常有利于创始人把该愿景灌输给所有的组织成员。
组织文化的形成有三种途径。第一,创始人仅仅聘用和留住那些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致的人员;第二,他们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灌输给员工并使其社会化;第三,创始人的行为会鼓励员工认同这些信念、价值观和假设,并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组织获得成功时,创始人的人格特点会根植于组织文化之中。
最近比较火的创始人对企业文化影响的讨论,估计就是任正非总对华为的影响了。虎嗅一篇文章“任正非:华为的舵手”,足可以看出任总对华为的影响,没有任总,也就没有华为的今天。任总军人出身和对事业的追求成就了华为的狼性文化,对知识的渴求成就了高研发投入知识密集的文化、对成果的共享成就了员工薪酬难有匹敌的文化。今年一向低调的任总开始频繁面见媒体,各种报道层出不穷,可以看出华为已经走过了狼性文化、全面引进西方企业先进理念两个阶段,目前正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要使自己成为具有兼容、包容性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公司。
而鼎泰丰文化的源头,则是创始人杨纪华。鼎泰丰完美又有温度的文化是由杨纪华一手打造出来的。下述三点充分ch
1、创始人仅仅聘用和留住那些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致的人员
组织的甄选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识别并雇用那些有知识、技能和能力来成功开展工作的人。通常,能够满足某个工作需要的求职者肯定不止一位。决策者对求职者与本组织的匹配程度的判断会显著影响哪位求职者最终被雇用。
和华为当时偏爱招农村的孩子,以秉承奋斗者精神一样,鼎泰丰对找人也有苛刻的要求。鼎泰丰的招聘展台前总是人满为患,录取比大概5%左右。杨纪华要求,在鼎泰丰的面试中,除了面试人格特征、专长、经历以外,还会有一项捡豆子的测验,给应聘者一盘混合几种不同豆类的盘子,要求应聘者在一分钟之内尽力用筷子将不同豆类分类出来。这个测验是为了测出应聘者的稳定性特质,餐饮行业很多需要长达几小时的重复单调工作,需要员工有耐心、有恒心做好这种类型的工作。
2、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灌输给员工并使其社会化
杨纪华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全年365天无休、最大的兴趣就是巡店。鼎泰丰的员工也非常拼,即使是外场的员工,也会在工作上倾注很多心力。他要求每一道菜品都有SOP,要求每一个操作人员都有一种科学精神,电子秤、温度计、盐度计、计时器都是后厨最常见的基本工具,最终都是为了确保出品的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他更是对这些细节极其看中。
(1)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杨纪华接手鼎泰丰的时候只是一家小吃店,但那时杨纪华就秉承着极致品质的精神,做小笼包,也要做到最好吃、最细致。要凸显小笼包滋味,调味蘸酱也要讲究,酱醋一比三的黄金比例。现在在鼎泰丰,秉承的更是精确料理,杨纪华要求每一只虾仁都需要过电子秤,依据重要大小来分类成炒饭、丝瓜虾仁小笼包、烧卖、虾饺、煎饺和馄饨等不同产品用途,最后,还有专人再次进行把关,挑出如沙筋没去干净、外观大小明显与同盆差异的不良品。
(2)对服务的极致追求: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也延伸到服务上,杨纪华曾在高雄店碰到一位客人,向他反应擦完桌子后,桌面仍是湿的,于是便开始检讨抹布该如何拧,才会干湿适中。接着要所有分店上传折好的抹布,比一比谁折得最好。之后杨纪华规定,抹布必须折成像军人棉被般方正,四个角要对齐,LOGO也不能露在外面。杨纪华对于品质和服务的极致要求,不断传达给员工,从而塑造了这样一种极致的文化。
3、创始人的行为会鼓励员工认同这些信念、价值观和假设,并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许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会进一步强化组织文化。组织的员工甄选程序、绩效评估标准、培训和开发活动以及晋升程序可以确保组织雇用的是符合这种文化的员工,奖励的是支持和拥护这种文化的员工,而那些质疑组织文化的员工则会受到惩罚(甚至被解雇)。
在台湾一项调研中,发现网友最推崇的“好老板”第一名,就是鼎泰丰的董事长杨纪华。他一直践行:只有快乐的员工,才有满意的顾客。为了让员工干的快乐、增强幸福感,他带领的鼎泰丰采取了很多措施。
(1)鼎泰丰薪资与奖金超出业界高标准许多
外场服务员起薪三万九到四万三千元(台币)如果加上绩效奖金、语言奖金、礼貌奖金、救人将近、红利奖金等。月薪轻松破五万元(台币),店长年薪更有两百多万元(台币)。以2013年为例,加上员工奖金与分红,人力成本占比52%。
(2)极为重视员工的晋升频率与职业发展
当企业都强调扁平化组织时,鼎泰丰反而是创造更多职级,朝向层级式组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员工的职业发展清晰可见,每年都有向上进步、升迁加薪的 机会 。以餐饮组为例 :从见习员开始,依序往上分为专员、高级专员、副组长、组长,再上去为副主任、主任、见习及副经理、副经理与经理。公司定期举办升迁考试,每升一级就会加薪。杨纪华本人会亲自查看下属晋升情况,如果有某位员工未出现在晋升列表中,他甚至会亲自过问“为何这位员工还不晋升”。
(3)做好员工关怀
服务业很耗体力,公司坚持员工要午睡,下午才有精神做好服务。每家店都有可以躺着午睡、有腿部按摩机的员工休息室,还会请按摩师来为员工按摩。遇到学校连续放假的日子,会开放四楼会议室,员工可以带孩子到这里做功课。店里提供午晚饭,员工不用挂心在家的孩子,能够安心上班。
三、总结
《有温度的完美》一书中,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阐述“有温度”象征人性与弹性,“完美”象征精确与精进。“有温度的完美”代表了鼎泰丰的产品和服务,也代表了杨纪华以及每一位鼎泰丰员工的精神与文化传承。总的来说,鼎泰丰最初的组织文化源于本组织创建者杨纪华所持的经营理念,而随着组织的成长,该文化显著影响组织的甄选标准。杨纪华所代表的高层管理者行为确定组织的总体氛围,包括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可以接受。鼎泰丰在全球的每一家店,都有总部“原汁原味”的种子队伍赴当地传承与扎根,将鼎泰丰总部的文化复制传承,塑造了鼎泰丰的传奇。
创始人对企业文化影响巨大,而每一个团队领导者则是这个团队文化的塑造者,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思考,期望团队有什么样的共同价值观,并身体力行践行此种价值观,在人才选拔、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鼓励此种价值观,打造符合团队发展目标的文化。
鼎泰丰的历史
鼎泰丰(Din Tai Fung)享誉世界的台湾小笼包专卖店,1972年成立于台湾,几十年间,它走过了从创立品牌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先后在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中国上海、深圳等地均开有分店。1993年鼎泰丰餐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在台湾它已成为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台湾必到鼎泰丰,只为一尝小笼包的美味。许多国际名人,如梅尔吉普逊、苏菲玛索、成龙、巩俐、宫泽理惠、张曼玉、周星驰等都成为鼎泰丰的座上客。
鼎泰丰创办人杨秉彝先生,出生于公元1927年的中国山西省。公元一九四八年的夏天,二十一岁的杨秉彝先生在国共内战时期,毅然决然地坐上花莲号,从上海漂洋过海地来到了台湾闯荡,并找到了台湾的舅舅。在舅妈的协助之下,杨秉彝先生得到他在台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恒泰丰担任送货员。两年后,由于工作勤快,为人忠厚老实,老板便开始让他负责看帐和管理店内进出货。二十八岁时与同样在恒泰丰工作的赖盆妹结婚。婚后继续在油行工作了三、四年,直到有一天,老板因为转投资失误,使得恒泰丰受到牵累,一蹶不振,最后油行被迫解散,秉彝夫妇只好不舍地离开。此时的秉彝已经三十一岁了。离开油行后的秉彝夫妇决定自行创业。杨秉彝先生是向鼎美油行批的油,而他又出身于恒泰丰,所以取名为鼎泰丰,同时感念恒泰丰老板夫妇对他的恩情。由此构成了鼎泰丰的雏型。此时是公元一九五八年。当时电话很难申请,信义店至今仍在使用的二三二一八九二七的电话是向山西老乡时任监察委员买的,趁买电话之便,又拜托同乡监委向于右任先生索了一幅字当招牌鼎泰丰油行,四十多年来一直悬挂在信义店鼎泰丰的入口处。
秉彝凭着以前在恒泰丰油行建立人脉和良好商誉,鼎泰丰油行的业务很快就上了轨道,累积了一点积蓄后,夫妻俩东凑西凑的在信义路上买下了一个店面,把油行迁入这边,就是鼎泰丰信义本店现址。到了民国六十九年左右,罐装色拉油问世,民众对于购买油品的习惯有了全新的改变,却也因此,鼎泰丰油行的生意受到前所未见的冲击,生意越来越差。这件危机成为了鼎泰丰转型的契机。杨秉彝夫妇接受复兴园唐老板的建议,把原本卖油的店面改成一半卖油,一半卖小笼包。而鼎泰丰的小笼包在毫无宣传之下,凭着真材实料,客人吃过皆赞不绝口,吃过的客人一个带一个地上门,生意极佳。就这样,鼎泰丰结束掉油行的营运,正式经营起小笼包与面点的生意,而鼎泰丰成为国际品牌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炒饭:肉丝蛋炒饭、 虾仁蛋炒饭、 排骨蛋炒饭、 蛋炒饭
汤类:元盅牛汤 、元盅鸡汤、 红烧牛肉汤、 酸辣汤 、油豆腐细粉 、菜肉馄饨汤 、鲜肉馄饨汤
小吃:笼包 、蟹粉小笼包 、菜肉蒸饺 、虾肉蒸饺、 虾仁烧卖、 糯肉烧卖、 香菇素饺、 豆沙小包、 芋泥小包、 鲜肉大包 、菜肉大包 、香菇素包、 豆沙大包 、芝麻大包 、芋泥大包 、千层油糕 、赤豆松糕、 鲜肉粽子 、豆沙粽子 、八宝饭
鼎泰丰全程使用独家的电脑系统监控10个火炉蒸煮点心的进度。工作人员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程序,以控制小笼包的高品质。将一小块的面团杆成面皮,直径要达到6.5公分的标准尺寸。将馅料放入面皮中,总重量要准确达成21公克,过多或太少都得修正。将面皮仔细折成18摺以上的小笼包,放入蒸笼后蒸4分钟,热腾腾的小笼包就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