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道龙皇秋月出现第几章
311章
_锻虻懒省肥橇赜诖词乐形耐推鸬阒形耐囊徊慷叫眯∷担髡呤悄镣瘛?
_蚪?: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男主:陆鸣女主:谢念卿(神荒大陆中州古圣朝十六公主,禁忌剑祖唐枫之女唐卿转世,一变真仙)秋月(风火城陆家侍女,元陆古阳圣地圣殿仙子,九窍圣心传人。一变真仙)凌雨薇(大千世界精灵族公主,和陆鸣阴差阳错结下婚约,一变真仙)穆兰(烈日帝国玄元剑派朱雀院首席长老,一变真仙)凰灵(元陆古月圣地凤凰宫圣女,一变真仙)。
二、赞美蜂蝶的诗句
1. 关于蜂蝶的诗句
关于蜂蝶的诗句 1.与蜂蝶有关的诗句
【秋蝶】白居易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秋蝶二首】罗邺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
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 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
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秋蝶】李方敬 粉蝶尔何知,秋深尚戏飞。
怜渠迷节物,犹若弄春晖。 露叶今非昔,霜业畴可依。
篱边菊无几,簿命寄馀菲。 【诗四首】崔鶠 我如秋蝶未忘情,对此寒花叹此生。
常愧老来亲拄杖,看花不似蝶身轻。 【秋蝶】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秋蝶】宋庠 百卉芳心罢,空园蝶影微。
虽逢已凉节,尚作有情飞。 露菊聊堪采,风兰或可依。
履霜从此惧,君意定何归。 【秋蝶】 欲歇还休却又飞,芙蓉叶底恋秋厓。
自知翅粉浑销尽,羞近尊前舞女衣。 【秋蝶】元曲 数声孤雁哀,几点昏鸦噪。
桂花随雨落,梧叶带霜凋。园苑萧条,零落了芙蓉萼,见一个玉胡蝶体态娇。
描不成雅淡风流,画不就轻盈瘦小。 【晚晴野眺】 乍晴客愁豁,饱饭倚双扉。
空碧没孤鸟,平沙延夕晖。人烟兼树暝,山寺忽云归。
时爱新秋蝶,随风一上衣。 【山楼除夕】 一身秋蝶抱寒花,卅载时光赴壑蛇。
樽酒镫前都是客,溪山梦里暂还家。滴残午漏阑年雨,迎得春风半夜花。
寂寂拥衾无稳睡,静听窗外噪林鸦。 【九日即事】 晓檐爽气报初晴,云意徐收到树轻。
落叶裁诗秋蝶化,短篱曳杖午鸡鸣。一峰入户青光好,万里登台白发生。
眼底纷纭休再问,满天鸿雁不同程。 【旱后郴寇又作】杨万里 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
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 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
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 【八月二十九日雨霁玩古兰】方回 积雨不可出,五日无盐醯。
纵复有雨具,出门将告谁。 兹辰复何辰,明窗漏晴曦。
我有古猗兰,瓦斛以莳之。 举世无识者,惟有秋蝶知。
紫穗密匼匝,雪茸纷葳蕤。 国香袭衣袖,坚坐神自怡。
微咏韩子操,长歌湘累词。 空庖不遑省,聊足忘调饥。
【和吴子副知海斋】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余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岩桂饷郑舜举戏笔代柬】 天香薰透辟寒金,拂拂鹅黄汉额深。 多谢西风唤幽梦,径随秋蝶到疏林。
【属疾】李商隐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 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 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刘禹锡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司空曙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佩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钱起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2.关于蝴蝶的诗句
[诗词]咏蝶 蝴蝶自古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吟诗作词中常提到蝴蝶,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充满对亡友的追思,抒发悲欢离合的情怀,诗中引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上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喻物为合,而下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喻物为离。
李白在《长干行》的诗中,也有一句:“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杜甫诗《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
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人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分别描述菜白蝶在白色的梨花中飞舞和黄粉蝶喜在黄色的油菜花中飞舞的情景……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第二联,大抵说往事如烟) 《春夕旅怀》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惜春,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骄儿诗》李商隐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写少年活泼飞奔追蝴蝶抓柳絮) 《杂诗之八》(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闽*越衣文,胡马愿度燕。
土风安所归,由来有固然。《和主薄季哲怨情》(南朝)谢眺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春感诗》(唐)李白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伴莫相违。[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张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思佳客] (宋)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
《晚日后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岸柳垂长叶,窗桃落细跗。花留蛱蝶粉,竹翳蜻蜓珠。
《答外》刘令娴(女) 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鹜。《满江红·点火樱桃》(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希望王师北定思念故乡) 《青陵台》(唐)李商隐 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绮莫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
《李义山诗集》《咏蝴蝶》(北宋)谢逸 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号谢胡蝶,《豫章诗话》 ) 《荆南竹枝词·咏梁祝》(清)史承豫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
宁波梁祝墓上,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常有蝶聚,当地设“双蝶节”于农历三月一日 (祝英台生日) 《江行》(唐朝)鱼玄机 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万户家。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
后二句,极言江上春色迷人,虽在梦寐之中,亦觉情思摇漾。空灵隽妙,传神语外。
《晴景》(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咏蛱蝶》梁简文帝 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英台化蝶句 (宋)薛秀宣 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李商隐四首 其一 孤蝶小绯徊,翩翾粉翅开。
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其二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其三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围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只知防灏露,不觉送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其四 飞来绣户阴,穿过画楼深。
重傅秦台粉,轻涂汉殿金。相兼唯柳絮,所提是花心。
可要凌孤客,邀为子夜吟?转尾连环诗 清·佚名 古代回文诗是一种诗歌体裁,以奇趣著称,有多种形式。这里介绍两首与蝴蝶相关的回文诗。
转尾连环 清·佚名 春晴喜鹊噪前津 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 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 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 津前噪鹊喜晴春 注:[津:渡口] [柳媚:柳树婀娜多姿的妩媚样子] “转尾连环”是回文诗体的一种,由十六字首尾连成环形,可左右旋读各得七绝一首。读法:第一句从“春”字起左旋,后三句均从前一句的第四字读起。
右旋读法同左旋读法,至左旋读法第一字止。
3.与蜂蝶有关的诗句
【秋蝶】白居易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秋蝶二首】罗邺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
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 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
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秋蝶】李方敬 粉蝶尔何知,秋深尚戏飞。
怜渠迷节物,犹若弄春晖。 露叶今非昔,霜业畴可依。
篱边菊无几,簿命寄馀菲。 【诗四首】崔鶠 我如秋蝶未忘情,对此寒花叹此生。
常愧老来亲拄杖,看花不似蝶身轻。 【秋蝶】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秋蝶】宋庠 百卉芳心罢,空园蝶影微。
虽逢已凉节,尚作有情。【秋蝶】白居易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秋蝶二首】罗邺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
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 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
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秋蝶】李方敬 粉蝶尔何知,秋深尚戏飞。
怜渠迷节物,犹若弄春晖。 露叶今非昔,霜业畴可依。
篱边菊无几,簿命寄馀菲。 【诗四首】崔鶠 我如秋蝶未忘情,对此寒花叹此生。
常愧老来亲拄杖,看花不似蝶身轻。 【秋蝶】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秋蝶】宋庠 百卉芳心罢,空园蝶影微。
虽逢已凉节,尚作有情飞。 露菊聊堪采,风兰或可依。
履霜从此惧,君意定何归。 【秋蝶】 欲歇还休却又飞,芙蓉叶底恋秋厓。
自知翅粉浑销尽,羞近尊前舞女衣。 【秋蝶】元曲 数声孤雁哀,几点昏鸦噪。
桂花随雨落,梧叶带霜凋。园苑萧条,零落了芙蓉萼,见一个玉胡蝶体态娇。
描不成雅淡风流,画不就轻盈瘦小。 【晚晴野眺】 乍晴客愁豁,饱饭倚双扉。
空碧没孤鸟,平沙延夕晖。人烟兼树暝,山寺忽云归。
时爱新秋蝶,随风一上衣。 【山楼除夕】 一身秋蝶抱寒花,卅载时光赴壑蛇。
樽酒镫前都是客,溪山梦里暂还家。滴残午漏阑年雨,迎得春风半夜花。
寂寂拥衾无稳睡,静听窗外噪林鸦。 【九日即事】 晓檐爽气报初晴,云意徐收到树轻。
落叶裁诗秋蝶化,短篱曳杖午鸡鸣。一峰入户青光好,万里登台白发生。
眼底纷纭休再问,满天鸿雁不同程。 【旱后郴寇又作】杨万里 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
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 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
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 【八月二十九日雨霁玩古兰】方回 积雨不可出,五日无盐醯。
纵复有雨具,出门将告谁。 兹辰复何辰,明窗漏晴曦。
我有古猗兰,瓦斛以莳之。 举世无识者,惟有秋蝶知。
紫穗密匼匝,雪茸纷葳蕤。 国香袭衣袖,坚坐神自怡。
微咏韩子操,长歌湘累词。 空庖不遑省,聊足忘调饥。
【和吴子副知海斋】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余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岩桂饷郑舜举戏笔代柬】 天香薰透辟寒金,拂拂鹅黄汉额深。 多谢西风唤幽梦,径随秋蝶到疏林。
【属疾】李商隐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 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 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刘禹锡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司空曙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佩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钱起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4.关于蝴蝶的古诗
有关蝴蝶的古诗名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 《题菊花》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恬。 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清 沙琛《上关蝴蝶泉》
《杂诗之八》
(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胡马愿度燕。
土风安所归,由来有固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
(南朝)谢眺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春感诗》
(唐)李白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5.关于赞美蝴蝶的诗句
蝴蝶飞
【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蝴蝶
【唐】齐己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
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
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
玉蝴蝶
【唐】温庭筠
秋风凄切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蝴蝶二首
【唐】徐夤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
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
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
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
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
蝴蝶三首
【唐】徐夤
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
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
苒苒双双拂画栏,佳人偷眼再三看。
莫欺翼短飞长近,试就花间扑已难。
栩栩无因系得他,野园荒径一何多。
不闻丝竹谁教舞,应仗流莺为唱歌。
寒蜂采菊蕊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6.关于蜂蝶闹表现春的诗句,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最精彩之处,是第四句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不过,也有人反对这个“闹”字。清代学者李渔曾写道:“闹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于诗词。”当然,这不过是他一己之见。
7.关于赞美蝴蝶的诗句有哪些
1、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水调歌头·泛湘江》宋张孝祥
译文:志趣高洁闲远,象秋蝉蜕壳于浊泥,在尘埃之外浮翔,又如庄周晓梦化蝶,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6461翩然于水淡云闲之乡。
2、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望江南·江南蝶》宋代欧阳修
译文:下过小雨后,蝴蝶沾水发腻的粉翅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微光。它刚随着蜜蜂飞进小院,又陪柳絮越过东墙,经常为鲜花奔忙。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译文: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5、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醉中天·咏大蝴蝶》元代王和卿
译文: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8.关于蜂的诗句
王驾 春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不芳心苦
贺铸 [唐]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蜂儿妙,巧制糖,日间采蜜夜煽凉。足扫千娇蕊,舌探百媚芳。勤蠕转,慢封仓,双腿毛篮集粉香。老幼衔食培后嗣,中青炼蜡筑巢房。伸针不穴疗重症,关节风湿注王浆。此诗曾发表在《新芽》82年第一期上
蜂
罗隐 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清平乐·咏蜂
樊运宽(当代)
田间山坳,最是君行早。叶底枝头频袅绕,唤醒百花齐笑。
轻哼劳动歌谣,身怀绝技高招。为酿香甜奉献,精心苦作连朝。
咏蜂
●明●吴承恩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葛显庭(当代)
《咏蜂》:
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
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
咏蜂 (王锦)
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
==================================
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杜甫 绝句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9.关于蜜蜂的诗句有哪些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罗隐
2、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咏蜂》吴承恩
3、翠凤苍虬,骑来下界,蝶惊蜂避。——《水龙吟》黄霁宇
4、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 李商隐
5、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咏蜂》王锦
6、纷纷争处蜂成群。四溟波立鲸相吞,荡摇五岳崩山根。 ——《鸿沟》 张碧
7、堪恨堪宜,耽阁酿蜂儿蜜,喜调和燕子泥。——《一枝花_春雨润夭桃》 马彦良
8、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秋兰香》 陈亮
9、兰蕙本同畹,蜂蛇亦杂居。害心俱毒螫,妖焰两吹嘘。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馀。——《虫豸诗·蛒蜂 一》 元稹
10、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虫豸诗·蛒蜂》 元稹
11、梅径香寒蜂未知。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 杜牧
12、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脾咏蜂》 钱起
13、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咏蜂》葛显庭
14、树铃索,高障槛,补篱藩。丁宁莺燕蜂蝶,上下莫争翻。遥想韶光九十,只恐花飞一片,瘦减玉颜温。不惮银瓶冷,汲井沃芳根。——《水调歌头•咏惜花春起早》陈德武
15、无端掘下相思窑,那里是蜂蝶阵、燕莺巢。痴心枉作千年调。不札实似风竹摇,无投奔似风絮飘,没出活似风花落。——《骂玉郎北》 郑光祖
16、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蜂》李商隐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
①据《全蜀艺文志》,成都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梓州风俗当亦相近。诗作于大中七年二月梓州幕。
②花须:花的雄蕊。柳眼:早春初生的柳叶。无赖:有意逗恼人。
③元亮井:指故园。陶潜字元亮,其《归园田居》云:“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④从事:指为幕僚。亚夫营:借指柳仲郢军幕。《汉书,周亚夫传》载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军纪严明,世称柳营。
⑤全诗校:“滩,一作春;悟,一作讶;夜雨,一作雨夜。”
【赏析】:
蜀中风俗,二月二日为踏青节。诗的首句“二月二日江上行”,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笙簧畏潮湿,天寒吹久则声涩不扬,须以微火香料暖笙。东风日暖,笙自然也簧暖而声清了。“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这首诗却以乐境写哀思,以美丽的春色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具有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艺术效果。
三、关于蝶恋的诗句
1. 描写蝶恋花的诗句
恋花同野蝶 唐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蝶在花间犹死恋 宋 葛长庚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蛱蝶恋秋花 唐 元稹《景申秋八首》
水蝶恋幽花 唐 李群玉《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蝶恋晚花终不去 唐 唐彦谦《野行》
无端蝶恋花心动 宋 胡仲弓《宫词》
谁唱残春蝶恋花 宋 苏辙《万蝶花》
花喧丛蝶恋 宋 赵汝鐩《午炊浰阳一馆甚雅》
蝶恋花残恨几回 宋 赵友直《立夏》
2. 描写“蝶恋花”的诗句有哪些
仅8句,如下:
1.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苏轼
2.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蝶恋花》晏几道
3.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柳永
4.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蝶恋花》纳兰性德
5. 无奈钟情容易绝﹐ 燕子依然 ﹐ 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从认取双栖蝶。—《蝶恋花 》纳兰性德
6.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 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蝶恋花》朱淑真
7.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晏殊
8.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蝶恋花》 欧阳修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原词:中仄中平平仄仄。谁道闲情抛掷久?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中仄中平平仄仄。河畔青芜堤上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3. 蝶恋花,花恋蝶诗句
蝶恋花 苏轼 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苏轼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晏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1] 。罗幕轻寒[2]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3]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4] ,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蝶恋花
作者: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作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倚,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蝶恋花
作者: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蝶恋花
作者: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蝶恋花
作者: 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恋花
作者: 欧阳修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4. 带蝶的诗词句
关于秋蝶的诗词
【秋蝶】白居易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秋蝶二首】罗邺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
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
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
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秋蝶】李方敬
粉蝶尔何知,秋深尚戏飞。
怜渠迷节物,犹若弄春晖。
露叶今非昔,霜业畴可依。
篱边菊无几,簿命寄馀菲。
【诗四首】崔鶠
我如秋蝶未忘情,对此寒花叹此生。
常愧老来亲拄杖,看花不似蝶身轻。
【秋蝶】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秋蝶】宋庠
百卉芳心罢,空园蝶影微。
虽逢已凉节,尚作有情飞。
露菊聊堪采,风兰或可依。
履霜从此惧,君意定何归。
【秋蝶】
欲歇还休却又飞,芙蓉叶底恋秋厓。
自知翅粉浑销尽,羞近尊前舞女衣。
【秋蝶】元曲
数声孤雁哀,几点昏鸦噪。桂花随雨落,梧叶带霜凋。园苑萧条,零落了芙蓉萼,见一个玉胡蝶体态娇。描不成雅淡风流,画不就轻盈瘦小。
【晚晴野眺】
乍晴客愁豁,饱饭倚双扉。空碧没孤鸟,平沙延夕晖。人烟兼树暝,山寺忽云归。时爱新秋蝶,随风一上衣。
【山楼除夕】
一身秋蝶抱寒花,卅载时光赴壑蛇。樽酒镫前都是客,溪山梦里暂还家。滴残午漏阑年雨,迎得春风半夜花。寂寂拥衾无稳睡,静听窗外噪林鸦。
【九日即事】
晓檐爽气报初晴,云意徐收到树轻。落叶裁诗秋蝶化,短篱曳杖午鸡鸣。一峰入户青光好,万里登台白发生。眼底纷纭休再问,满天鸿雁不同程。
【旱后郴寇又作】杨万里
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
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
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
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
【八月二十九日雨霁玩古兰】方回
积雨不可出,五日无盐醯。
纵复有雨具,出门将告谁。
兹辰复何辰,明窗漏晴曦。
我有古猗兰,瓦斛以莳之。
举世无识者,惟有秋蝶知。
紫穗密匼匝,雪茸纷葳蕤。
国香袭衣袖,坚坐神自怡。
微咏韩子操,长歌湘累词。
空庖不遑省,聊足忘调饥。
【和吴子副知海斋】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余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岩桂饷郑舜举戏笔代柬】
天香薰透辟寒金,拂拂鹅黄汉额深。
多谢西风唤幽梦,径随秋蝶到疏林。
【属疾】李商隐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
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
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刘禹锡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司空曙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佩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钱起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5. 含有蝶的诗句有什么
蝴蝶飞
【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蝴蝶
【唐】齐己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
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
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
玉蝴蝶
【唐】温庭筠
秋风凄切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蝴蝶二首
【唐】徐夤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
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
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
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
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
蝴蝶三首
【唐】徐夤
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
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
苒苒双双拂画栏,佳人偷眼再三看。
莫欺翼短飞长近,试就花间扑已难。
栩栩无因系得他,野园荒径一何多。
不闻丝竹谁教舞,应仗流莺为唱歌。
寒蜂采菊蕊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题槿花
【唐】戎昱
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得花开。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春日
【唐】韦庄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舟中见雨
【唐】戴叔伦
今夜初听雨,江南杜若青。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
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抚孤终日意,身世尚流萍。
江行
【唐】鱼玄机
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
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
烟花已入鸬鹚港,画舸犹沿鹦鹉洲。
醉卧醒吟都不觉,今朝惊在汉江头。
题真娘墓
【唐】张祜
佛地葬罗衣,孤魂此是归。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
翠发朝云在,青蛾夜月微。伤心一花落,无复怨春辉。
牡丹
【唐】裴说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追和柳恽
【唐】李贺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送窦兵曹
【唐】李端
梨花开上苑,游女著罗衣。闻道情人怨,应须走马归。
御桥迟日暖,官渡早莺稀。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6. 形容“蝶恋花”的句子有哪些
1. 恋花同野蝶 ,爱水剧江鸥。唐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释义:恋花像野外的蝴蝶,江鸥在水中嬉戏。
2. 蝶在花间犹死恋 。宋 葛长庚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释义:蝴蝶在美丽的花朵间相互追逐。
3. 蜻蜓怜晓露,蛱蝶恋秋花 。唐 元稹《景申秋八首》
释义:蜻蜓怜惜早晨的露珠,蛱蝶留恋秋天的花朵。
4. 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唐 李群玉《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释义:大风摇曳着柳枝,水里的蝴蝶留恋在花海。
5. 蝶恋晚花终不去 ,鸥逢春水固难飞。唐 唐彦谦《野行》
释义:蝴蝶留恋晚秋的花朵终究不愿离去,江鸥遇到湍急的江水很难飞起。
6. 无端蝶恋花心动 ,摇落东风第一枝。宋 胡仲弓《宫词》
释义:蝴蝶无端的对花朵喜爱,东风摇动了第一枝柳条。
7. 谁唱残春蝶恋花,一团粉翅压枝斜。宋 苏辙《万蝶花》
释义:是谁在说末春的蝴蝶在花中飞舞,只看到一团粉色的翅膀压弯了枝条。
8. 花喧丛蝶恋 ,檐午乱鸡鸣。宋 赵汝鐩《午炊浰阳一馆甚雅》
释义:花儿在喧哗蝴蝶的打扰,中午的鸡也在乱叫。
9.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宋 赵友直《立夏》
释义:鸟儿叫着对春天的离去感到万千忧虑,蝴蝶留恋在花丛中悔恨怎么没有多来几回。
10.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宋代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11.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7. 关于蝶的诗句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2、《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3、《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4、《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5、《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译文: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四、重庆渝北人和凰凤凰宫ktv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2.6公里
起点:重庆市渝北区人利通...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510米,左前方转弯
2.行驶2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和睦路
3.沿和睦路行驶140米,左转进入金开大道西段
4.沿金开大道西段行驶1.6公里,右转
5.行驶30米,右转
6.行驶100米,到达终点
终点:凤凰宫
五、想问一下鬼吹灯昆仑神宫之后的故事好看吗
昆仑神宫。
盗的不是水晶棺,
是冰川水晶尸。
另外鬼吹灯二也结束了,胡八一,胖子,雪莉杨的故事有了大结局。
出完鬼吹灯后,霸唱出了一本新书叫〈迷航昆仑墟〉刚上市,而传说中的贼猫要等到年底了。
1、都很好看,个人觉得云南虫谷更好,一是因为作者写道这时候笔法已经炉火纯青,二来内容非常经典,超出大家的想象,之前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2下面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章节的依次评价哦:
《鬼吹灯》作者在结束后对本书的中肯评价
我写的《鬼吹灯》这部书前后两部,共计八册,顺序依次是《精绝古城》、《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黄皮子坟》、《南海归墟》、《怒晴湘西》、《巫峡棺山》。
从2006年2月份开始,直至2008年2月底,前前后后总共写了整整两年时间,约有两百万字的篇幅。这期间付出了很多,但同样也有很大的收获。通过这部书,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这其中有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可以说如果您喜欢我的这部书,咱们就应该算是朋友了,在此请允许我由衷地感谢你们,能和许多人分享我写的故事,对我而言是最大的快乐。今天在全本结稿之际,我想对《鬼吹灯》全的创作过程做一次简单的回顾,献给喜欢《鬼吹灯》的读者朋友们。
常被人问起自己觉得哪一卷最满意,所借《鬼吹灯》完结之际也来个“导演自评”。作为作者,自己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全套八卷故事,每一卷的核心元素与题材都不相同,想表现的内容也有所区别。在连载的过程上,每天只能写几千字,由于时间限制和个人喜好的原因,对于已经写过的部分基本上从未进行修改,而且始终没有故事大纲,到现在还不知道大纲是什么,对我而言,自己也不清楚下一章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许多都是即兴发挥,这是创作过程中很大的乐趣。
很难说这八卷中有哪能一卷是我自己最满意的,每一卷都有很满意的章节和桥段;但在我自己看来,每一卷也都同样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如果重新修改一遍,会好很多,可是那样一来难免会有匠气,也就失去了即兴创作的乐趣。
下面按照创作顺序逐册讲评,包括每一册的特点和创作过程、出场的人物和背景,以及自认为满意和存在缺陷不足的章节。
《鬼吹灯》是一部探险小说,根源于易学的风水,是贯穿其中的经脉。虽然书中包含着众多元素,但只有“探险”二字能概括其精髓,绝非单纯的盗墓小说,也绝不是恐怖灵异和老掉牙的推理悬疑小说。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险的凭借,本书所讲述的,是一系列利用中国传统手艺和理论来进行的冒险旅程。
《精绝古城》
《鬼吹灯》第一部第一卷《精绝古城》,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沟黑风口的地下军(是)事要塞,主要是一个框架、平台的搭建,并没有什么与主线关系明确的线索。这半部是想写成民间传说、乡村野谈那种类型。所谓民间故事的类型,我感觉大概就是僵尸和黑驴蹄子那种深山老林里的传说。
从考古队进入沙漠寻找精绝古城开始,触及到了鲜明的地理文化元素,西域沙漠、孔雀河、双圣山、三十六国、楼兰女尸、敦煌壁画,提到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所以在精绝古城这部分,我是将神秘感作为了故事核心,到最后精绝女王也没露面,她算是神秘到底了。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谜之类的元素。
作为最初的一卷,现在来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写得过于简单和潦草了,逻辑比较松散,随写随编,完全没有考虑后面的故事如何展开;满意的地方是描写和叙述比较真实、生动。
看起来很真实很乡野很神秘的风格,是我在写第一卷的时候,最想表现的内容。
说到“真实”,就想起常被问到这样一些问题:《鬼吹灯》写的是不是真事?出现了那么多名词、术语、地理、风水,不懂的人根本写不出来,这些内容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首先我想说《鬼吹灯》是故事,是小说,绝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是回忆录,真真假假掺合在了一处,如果要区别真实与虚构,只有具体到某一个名词或某一段情节,才分辨得出。
比如在野人沟这一部分的故事中,地点是虚构的,但作为场景的关东军地下要塞却是真实存在的,至今在东北内蒙古等地仍有遗址保存下来,据说当年的兴安岭大火,便是由于关东军埋藏的弹药库爆炸引发。
关于名词和术语,有必解释一下,《鬼吹灯》中称盗墓为“倒斗”,和称陪葬品为“冥器”一样,这些特殊的行业名词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而称古墓中的尸体为“粽子”,则完全是我个人原创虚构的,以前从没有这种说法。
再举一个例子:书中描写摸金校尉要配戴摸金符,才可以从事盗墓活动。摸金校尉这个名词是三国时期就有的,但并没有作为传统行业流传下来,仅存在了几十年,一切关于摸金校尉的传统行规,包括在东南角点蜡烛,以及鸡鸣灯灭不摸金的铁律,都是我个人编造虚构的,不属事实,世界上也从来不曾有过摸金符这种东西,原型也没有,希望读者朋友们明览,不要被我的故事误导了。
类似的例子在《鬼吹灯》这部书中数不胜数,每座古墓和冒险地点的历史背景、各种神秘动植物的原型和风水玄学、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虚实混合,而且内容会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调整,如果要全部说明,绝不是三五天能讲清楚的,在此就不多做讲解了。
《龙岭迷窟》
《鬼吹灯》第一部第二卷《龙岭迷窟》,实际上这卷故事,分为了三个部分,一是龙岭倒斗发现西周幽灵冢,二是摸金校尉黑水城寻宝,三是石碑店棺材铺献王痋术浮出水面。虽然一卷中有三个故事,但在本卷中,我主要想突出惊悚这一核心元素。也许有人说《鬼吹灯》是惊悚小说,其实我觉得完全不是,整体上和“恐怖”关系不大。如果说到惊悚,我想惊悚只是本书诸多元素之一,并非主要元素。悬念迭出的只有《龙岭迷窟》这一卷,到处是传统话本令人窒息的扣子,这是耸人听闻的一卷。
写《龙岭迷窟》的时候,我开始考虑整体故事的构架,为了将前两卷与后面的内容连起来,就安排了一些大篇幅的插叙,这就是鹧鸪哨拜师、纳投名状,盗南宋江古墓,然后与了尘长老,以及托马斯神父一同前往黑水城探险的事迹。
《鬼吹灯》的副标题是“盗墓者的诡异经历”,这就是说以摸金的事迹为主,但作为暗线,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等其余盗墓者的故事也开始逐渐出现,并且确定故事的线索将围绕着无底鬼洞展开,所以《龙岭迷窟》的作用类似于穿针引线。在本卷中大篇幅的插叙是为了调整思路,通过民国时期的传说,来检验一下自己驾驭不同年代背景的文字能力,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
在这一卷中,个人比较满意的是灯影、椁异、悬魂梯,以及野猫、鸡鸣灯灭不摸金这几章,存在较大缺陷的则是钻鱼骨庙盗洞、西厦黑水城通天大佛寺这两部分,因为计划要写到一百万字,因此放慢了故事的节奏,另外说明一下,因为每天在起点更新,为了给网络盗贴增加一些阻力,从这一卷开始用了不少生癖字。
《云南虫谷》
《鬼吹灯》第一部第三卷《云南虫谷》,写这卷故事的时候正好是在看世界杯,印象尤其深刻,是对精力、体力、毅志品质的一次严峻考验。云南献王墓这一卷中以探险作为核心。我个人很喜欢看电影,曾经非常喜欢《深渊》和《异形》。所谓的探险,是探索加冒险,后来看到翻拍版《金刚》的预告片,有一段探险队利用转盘式冲锋(抢)枪,同山谷里蜈蚣恶(占)战的桥段,超级喜欢这种场面。老式装备的探险队,皮划艇漂流、坠毁的空(君)军飞机残骸、幽灵般的摩尔斯信号、芝加哥打字机、千万年不死的巨型昆虫、吞噬万物的尸洞效应、在自然环境恶劣的丛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荆斩棘,于是云南虫谷就启动了,完全是藏宝图式的传统探险元素,里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灵异和科幻色彩,这是新旧冒险元素相互结合的一卷。
在《云南虫谷》中,故事类型全面转向“探险”。本卷出场人物较少,主要篇幅用于讲述险恶的地形和各种诡异的陷阱。对于陈瞎子贡献的人皮地图,开始的时候在我脑中并没有什么概念,觉得怎么离奇就怎么安排了,随着写作的推进,把这一个个谜团揭开,自己也觉得有些惊讶,最早设计的献王墓,是一个只有在天崩时才会被人进入的古墓。还曾异想天开,有一架大型客机坠毁在摸金小队面前,从而撞开了古墓的大们,但后来一想到还有许多朋友今后要坐飞机出门,这么写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灵信号一段中,使用了抗战时期美(mi)国援华空(君)军的运输机,所以最后就把天崩描述成几十年前附毁的轰(乍)炸机了,这种情节上的重力感和命运感是我自己也无法提前预测的。
这一卷我比较满意的部分,是对于虚构的痋术的创造,终于能自圆其说了,自己还是很佩服自己的,另外葫芦洞、天坑深潭、霍式不死虫、鬼信号这几段也觉得非常满意。
但此卷篇幅较长,存在缺陷的地方也是很多,主要是节奏控制得不是太好,最不满意的是写到后面忘了前边埋的一些线索,导致脱离的时候没有用到。
《昆仑神宫》
《鬼吹灯》第一部第四卷《昆仑神宫》充满了神话色彩。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与传说。凡是中国神话必定离不开昆仑山,它是天地的脊骨、祖龙发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宫、北方妖魔的巢穴,昆仑离开了神话传说似乎就不能称之为昆仑了。古籍上记载着昆仑西王母的真实形象是个怪物,我个人想象可能是条大鱼,曾在自然博物馆中看过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感觉真的像龙一样。
这一卷的情节涉及到格萨尔王传说。制敌宝珠的英雄大王史诗,本身就是一篇神话色彩很强烈的说唱长诗,所以在昆仑山这一篇中,揉入了许多接近神话的另类元素。风蚀湖的鱼王、无量业火、乃穷神冰、大黑天击雷山、水晶自在山、恶罗海城、灾难之门,这场冒险光怪陆离如同进入了幻界。《昆仑神宫》是如同在神界中冒险的一卷,虽然神话元素众多,但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原则,尽量向真实世界靠拢,当然不会有飞天入地、长生不死、神仙符咒那种真正的神话。
由于时间安排与合同的原因,《鬼吹灯》的第一部在《昆仑神宫》后,就算结束了,最后的结局处是在北京的北海公园,属于完美大结局。起点中文网最后一章234章中完整收录了全部内容,实体书更是完璧无缺,当然这个大结局只属于第一部。
在《鬼吹灯》第一部的前四册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情节,就出现在西(分开)藏,但出于篇幅的问题,那部分被收录在了实体书云南卷的最后,是描写胡八一参军不久,在西(分开)藏月夜下的荒废寺庙中,同铁棒喇(马)嘛恶战狼群的一部分,其实这几章无论如何都应该算在最后的西(分开)藏之卷里。
最不满意的部分是这部分节奏没控制好,导致最后进入凤凰宫的时候已没篇幅展开。
2007年3月,临时决定写《鬼吹灯》第二部,和第一部几乎一样,在动笔的时候,基本没有整体的构思,只是有个大致的目标,打算在第二部中,写两部前传和两续集,并且相对第部而言是独(力)立内容。
第一部的构架上存在许多遗漏,我希望在写第二部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对第一部做些补充,当时并无把握,但最后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满意的。
《黄皮子坟》
如果按照我最初的计划,还是要在《鬼吹灯》第二部的四册中,描写四种不同的重点元素,这所以要写前传,主要是想活络一下思路和文字,使自己不会因过于僵化的时间线索失去耐心。
《黄皮子坟》是年代背景非常强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关于黄鼠狼的种种诡异传说,和非人生物的墓穴和棺椁,以及东北地区特有的江湖体系,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元素。但由于年代背景比较特殊,许多词语和内容难免要受限制,不同于思想活跃的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满腔的热情却是什么困难都挡不住的。
我曾在海拉尔和大连,参观过日军侵华战争时期的遗址,包括焚尸炉、监狱、欧洲风格的医院和研究所等建筑,对其印象深刻,所以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其中。在这一卷中,我觉得写得比较满意的,是对于黄皮子读心术和焚化间的描写,以及老羊皮死后被雷火击中的诡异事件,很有沉重感,单就实物来讲,觉得怪汤这一段很离奇又很真实。比较大的缺陷在于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忘了写进去,人熊那部分也处理得太草率了。
《南海归墟》
作为第一部故事的延续,在前边几卷中,对于摸金倒斗的描写,使我觉得中国传统行业中,有许多风险很大的职业,风险性最高的,当属在海中采珠的疍民。南海采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广西北海地区,秦汉时期就已有龙户和獭家赴水采珠屠蚌,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来写他们的故事。
所以在这一卷中,海中采珠和这一行业的传说是重点元素。有观点认为,灿烂辉煌一时的玛雅文化,是中国西周时期渡海的先民所建,因为两者相似之处极多,射日神话更是华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写成一种真正的巨型兵器,迷失在归墟这片混沌之海内的摸金校尉和蛋民们,最终开动了震惊百时的神箭,射破了头顶的大海,从而逃出生天,可后来写的时候,把这个构思给忘了,但借助过龙兵这一海上的真实奇观逃生,也是十分惊心动魄的冒险。
关于用装填了石灰的西瓜杀死水中恶鱼,并依靠司天鱼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这些事情并非是我虚构的。以前在中国南方,确实存在着。对于本卷中我比较满意的,是对海岛上的黑市描写,有一些关于海难的桥段也觉得不错,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满意的是海柳底舱中海匪的尸体,这段粗糙了,应该有很大发挥的余地。珠母海里的事情也应该展开来写,但每卷书的篇幅和字数也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限制,情节和内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没有整体大纲的情况下,很难控制,业余和专业的水平可能就在于此了。
《怒晴湘西》
在这一卷时,我的工作时间非常宽松,时间多了相对就会写得比较从容,所以单从文字上来讲,我觉得《怒晴湘西》是八卷中最精致的一卷,因为关于现代题材的限制越来越多,所以决定把前传倒回民国时期,放开手脚狠狠开挖。
以前我曾图着顺口,随意编了发丘摸金、搬山、卸岭这三大体系,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开,就逐渐勾勒出了这些行业的来历、掌故、传说、手法,因为以前几本都以望风水盗墓为主,导致许多人,甚至连跟风写所谓盗墓小说的人,都只知道看风水找龙脉,却不知民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盗墓方式。
所以在这一卷中,把望字诀以外的盗墓手段作为核心。我觉得民国传说式的故事,一要有说书的语感、二是要有侠盗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种黑话切口,充满了历史民间故事的色彩,才会有趣。以前写黑水城一段,是试探性的,没敢往大处写,但有了以前的经验,写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其中编了一套全新的概念性暗语,也就是山经,包括常胜山和月亮门等体系,完全是虚构的。
另外本卷也创造了几个记录,一是出场人物多,以前担心控制能力,没敢同时写过双主角和大批配角轮番上阵。但写了这么多也不可能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一卷的人物调动和背景描述已经能得心应手了,而且情节上对第一部做了很好的补充,也贯穿了第二部的四卷,超出了最初的计划,这是令我很高兴的。
再说一下地理背景,湘西的故事被写入文学作品中的,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巫蛊、赶尸、落洞一类的事情,听得多了,就不会再有新意,我个人也很不喜欢,所以在《怒晴湘西》中,写了瓶山的各种传说,争取与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区别开来。
并且在这一卷里,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器械,例如蜈蚣挂山梯和穿山穴陵甲;再比如,陈瞎子使用的听风听雷之术,还有以敏锐的嗅觉闻土辨藏,都是民间流传的盗墓手段,可以算是戏我自己发明的几大盗墓体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这是最满意的地方。另外个人感觉写得比较好的两个桥段,一是群鸡大战古墓蜈蚣,另一处是之前卸岭群盗误入水银发动的机关城。
比较不满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花灵和老洋人没什么戏份就挂职了;二是鹧鸪哨同六翅蜈蚣落入无量殿,这一节描写得比较混乱;三是发现丹房的桥段比较平。
《巫峡棺山》
作为全书的最后一卷,《巫峡棺山》这一卷的任务比较重,最要命的是字数,根据合同约定的字数来算,第二卷的前三册,第一册少了三万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后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长篇,足足多了半本书,但即使是这样,最后一卷的篇幅也显得不够用。
在计划中作为全书主线的四枚铜符,象征着通过不同形式存在于天地间的四种生命状态,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样一来,就需要至少五册,只好简化了一些情节。
另外也打算在这一卷中,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成为残书的真实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灯》全书起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残卷,最后也将终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当年被毁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险的内容,最后一卷中还包括了这些情节。
除此之外,还在本卷中说明了,为什么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发丘印在明代被毁的历史,故事的地点发生在长江三峡附近,地理背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棺材山,情节发展上的转折很大。
长江三峡长七百余里,两岸连着无数山阙,层峦叠嶂,这里自古就是神秘的巴蜀文化与巫楚文化交汇的区域,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数不胜数,其中多少有一些上古历史的投影;兵书宝剑、千年栈道、峭壁悬棺……给后世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作为通篇贯穿的主要线索——《观山指迷赋》,是一段类似于民谣的口诀,包括《观山掘藏录》,本来都是我另一部作品中的原创内容,因为2007年的写作计划改变,临时变为了《鬼吹灯》第二部,所以都被用在了本书中,另外一部书就此取消,以后也不会再以任何方式出现。
本卷中我最满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金丝雨燕搭建的无影仙桥;二是观山神笔,画地为门;三是乌羊王古墓鬼音指迷。另外,关于黑猪开河的传说,以及棺山盗骨图的来历,算是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融入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传说,比如天河鹊桥相会、神笔马良,还有古画《群贼盗墓图》,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说,都在《巫峡棺山》中以全新的角度进行了解构。
缺陷是由于最后一卷中要表现的内容太多太集中,不免有些地方没有深入展开,显得仓促了,结局并不能说是圆满的,毕竟多铃终于死亡。与我初期一味喜欢不可思议事件的态度不同,对于用了两年时间写就的超长篇作品来讲,平淡朴实才是真。在最后的六章里,我主要想阐述一下《鬼吹灯》全书的理念,“鬼帽子”这三章,是说不能迷信风水,“天人一体”的概念是在心而不在地;最后“物极必反”的三章,则是说明摸金校尉保身求生之道。
最后再说一下我的作品《鬼吹灯》两部八册,始自《精绝古城》,终于《巫峡棺山》,按我的想法还可以再写八本,但是,新的计划已经酝酿成熟,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所以已经没有再往下写《鬼吹灯》的计划了,这部书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