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数人气最高的北京美食老字号,吃了不后悔
来北京逛吃逛吃一定要找有特色的,尤其是在吃方面,不管爱不爱吃都得尝一尝才不虚此行为了迎合多数人的口味,我这次精选了一批人气最高的北京 美食 老字号,打包送给你,希望在北京吃得开心。
一、北京市食品供应处34号
如果能吃到为国家领导人提供 美食 的34号,回老家可得使劲炫耀去。
北京市食品供应处34号供应部( 简称“三十四号供应部”)成立于1955年12月,做为新中国组建的国有商业企业,它因门牌而得号,因信誉而闻名。
北京市食品供应处34号供应部
三十四号供应部坐落于王府井的东华门大街上,门口只标示着“三十四号供应部”。其实是“中央领导生活物资特别供应处”的代称,这当然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这个正处级单位,自此成为庞大特供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多年来,“34号”始终以特需供应为己任,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了高质量的食品保证,并出色地完成了历次重大国事外事活动的食品专供任务。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为企业赢得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其特殊的 历史 使命,光荣的政治责任和出色的质量保证不仅成就了企业辉煌的 历史 ,也打造出国有商业领域中独树一帜的金字招牌。
二、桂香村
别一说北京糕点就只知道稻香村,其实咱还有个桂香村也很有名气。
桂香村南味食品店创办于民国五年(1916年),总店在前门外观音寺(今大栅栏西街),不久,又在西音北大街开办一家分店。
桂香村
说桂香村南味食品店得先简单讲一讲糕点行的北案和南案。清代时,糕点行称“糖饼行”。因为北京是全国的都城,首善之地,全国各省的工商业者争着到北京做生意,江南的糖饼行的人也不例外,最晚在清代康熙年间(因为以前的资料尚未发现)江南的糖饼行就在北京扎根立业。
桂香村
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六月初九日立的《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刻记:“十六年重修大殿一座,京南两案,合行共捐资钱二千三百二十一吊。”其中的“京南两案”,京案是以北京为主的北方糖饼行,南案就是江南至北京糖饼行。又如同治元年(1862年)六月立的《糖饼行万古流芳碑》刻记:其中有记载江南糖饼行在北京的 历史 一段文字“如我江南糖饼行,在京贸易已久,所有铺户杠案人等,向于康熙年间,即在沙窝门内道左之马神庙,捐助银两,并置坟地,为供奉香火之费。”记录这两个资料有什么用呢?因为近来有些工商史研究者认为现在的稻香村是江南食品店迁人北京较早的一家。如一篇文章写:“桂香村的前身如稻香村,原址在前门外观音寺街,大约在前清末年,由一个名叫郭玉生的南京人创办,是迁入北京较早的一家南味食品店。”
三、听鹂馆
想不想吃宫廷皇家菜?那来这里准没错。
听鹂馆
听鹂馆,一个颇有 历史 价值的中华老字号宫廷风味饭庄、国家级特级餐馆、北京市 旅游 局五星餐馆和中国药膳名店,以经营正宗的宫廷风味菜肴、满汉全席、宫廷御膳、宫廷寿膳、宫廷滋补药膳闻名于世。因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之优美动听,故名“听鹂馆”,听鹂馆饭庄始建于乾隆年间,是慈禧太后常来欣赏戏曲和音乐的地方,牌匾是由慈禧太后亲笔手书,它位于举世闻名的皇家行宫颐和园内,新中国成立后,听鹂馆被定为专门接待中国中央首长和外国贵宾的场所,满清皇族溥杰先生曾为听鹂馆题字:“宫廷寿宴”。
听鹂馆
听鹂馆为著名的宫廷风味饭庄,多年以颐和园寿膳房膳单为基础,经过挖掘整理推陈出新,现已制出了集满汉精肴为一席的满汉全席,祝 养生 健体的万寿无疆席,像征万事如意的福禄寿禧席,注重营养保健的延年益寿席,还有全鱼席、全鹑宴以及各种不同功能的滋补药膳、加之传统的活吃昆明湖大鲤鱼更令宾客惊叹不已,听鹂馆烹饪技术力量雄厚,技艺高超,在菜品烹吃中突出宫廷风味,色、味、形艳丽,可口,逼真,倍受国内外客人青睐。
四、宝兰斋
这可是老北京高规格的宫廷糕点,皇帝都爱吃。
宝兰斋
宝兰斋创建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年,创始人是内阁学士那桐府的总管王联五,原地址在王府井北口路西,分号设在东直门外东华路南。是老北京城的四宝之一(即:宝兰斋饽饽铺、宝华春酱肘铺、宝瑞天酱菜铺、宝泉堂浴池)。该铺主要生产奶油类糕点,宫廷贡品,重大节日、婚丧嫁娶礼品。如有名的萨其马、酥合子、香油杏仁酥、小麻饼等。产品做工精细,选料讲究。如萨其马的丝条均匀,浆液饱满,晶莹嫩黄,蛋香浓郁,入口即化;酥合子皮酥馅细,色泽鲜黄油亮。
宝兰斋
据传清朝有一位皇帝路过此铺吃了酥合子连声说好,后来酥合子就成了民间娶亲嫁女的礼品。清朝四大军机之一的李鸿章娶儿媳时,曾派人来宝兰斋订做32种龙凤喜饼。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时,宝兰斋就停止了营业合并到东城糕点厂。
五、正明斋
想吃最好的萨其马,得买正明斋的。
正明斋
正明斋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人孙学仁,山东掖县人。早年家境贫寒,清道光初年(1821)年掖县大旱,孙学仁的父亲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谋生,向同乡借了一些银钱,在前门外肉市摆酒滩。由于买卖实在,待人热清,生意越做越好,后来把儿子孙学仁招来帮助经营,父子省吃俭用,几年后有了积蓄,在肉市南头路东开设了正阳楼酒楼,经营菜肴和酒,生意十分兴隆。于同治三年五月(1864年5月),又在前门外煤市街开设了“正明斋饽饽铺”,聘请名师,精选原料,精工细作,自产自销满汉饽饽(糕点)。由于货真价实,质地优良,产品问世后,备受各界青睐,并很快进入宫廷御膳。
正明斋
民国时期,袁世凯、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军阀、政客,也喜吃正明斋的糕点。1914年、 1915年该店的帐本上,还有袁世凯欠帐未还的记载。京剧名演员郝寿臣等也经常光顾。清末崇彝在《道成以来朝野杂记》里,把正明斋誉为北京有名的三家饽饽铺之一。
张学良将军居京时,常派副官到正明斋去订做玫瑰饼。玫瑰饼是老北京的传统糕点,又称为“内府玫瑰火饼”,清初就已成为宫廷细点。此饼的与众不同之处是用玫瑰花瓣做糖馅。京剧大师郝寿臣先生则最喜爱食用正明斋的鸡油饼,在旗的主顾们也爱到正明斋买奶油萨其马、杏仁干粮、风味月饼、蜂蜜蛋糕等。蜂蜜蛋糕是用白面、鸡蛋、白糖、蜂蜜、青梅、桂花、瓜仁,经过打糕、灌糕、烘烤、冷却等工序精制而成,有滋补养身、清火润肠的功效。
六、六必居
六必居的酱菜,大到国家盛宴,小到百姓饭桌都备受青睐。
六必居
六必居是全国闻名的老字号,其咸甜适口、味美的小菜人人称赞。“六必居”牌匾相传是明朝大奸臣、又是书法家的严嵩书写的,结构匀称、苍劲有力。自从严嵩手书“六必居”的黑地金字大匾挂出后,原来无名的小酱菜身价倍增,六必居的名声很快传遍北京城,来买东西的越来越多。由于酱菜卖得快,以后就专营酱菜了。
商人给自己的店铺起字号和人们为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从古至今都是一理,图个吉利、叫得响。像店铺的字号以带“庆”、“福”、“顺”等字的居多。可是,六必居的掌柜为什么给自己的店铺起个“六必”的字号?这“六必”两字如何解释呢?
六必居
对“六必”的解释有两种是可信的,其一是,最初六必居是个酒锅坊,它们酿酒必须齐全,下料必须优良,泉水必须香甜。其二是有人说,最早六必居的后厂酿酒,前店除卖酒外,还卖柴、米、油、盐、酱、醋等六样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所以叫“六必居”。
七、仿膳
70多年 历史 的宫廷菜老字号,满足你对“满汉全席”的遐想。
仿膳饭庄
原在清宫御膳房当差的赵仁斋和他儿子赵炳南,邀请原御膳房的厨工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人,在北海公园北岸开设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仿照御膳房的制作方法烹制菜点,经营的品种主要是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
仿膳饭庄由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兴建的古建筑群中。这里背山面水,游廊怀抱,景色十分秀美,在此用餐别有一番情趣。仿膳饭庄由三个庭院组成。共有大小餐厅15间,餐位500个。厅内装饰均以龙凤为主题,饰以大型彩绘宫灯、配以明常黄色的台布、餐巾、椅套,餐具采用标有“万寿无疆”字样的仿清宫瓷器或银器,陈设古朴典雅,宫廷特色浓郁。
仿膳饭庄
仿膳饭庄经营的宫廷菜肴约800余种,其中凤尾鱼翅、金蟾玉鲍、一品官燕、油攒大虾、宫门献鱼、溜鸡脯等最有特色;名点有碗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肉末烧饼等。仿膳最著名的菜肴当属“满汉全席”。满汉全席选用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等名贵材料,采用满人烧烤与汉人炖焖煮炸等技法,可谓汇满汉南北口味之精萃,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完整的满汉全席需分4-6餐食完。为满足不同客人的需要,饭庄又推出“满汉全席精选”餐式,客人食一餐便可略领满汉全席之精美。
二、京城宫廷菜馆又添一家,东南三环聚德楼饭庄
#吃在中国#
北京作为大清国的国都,紫禁城中的御膳房,更是“宫廷饮馔”最正宗的出处。无论是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在北海公园恢复的“仿膳饭庄”,还是什刹海畔胡同中,自诩宫廷风味、自称祖上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厉家菜”(注1),或是遍布京城的国营华天饮食集团,旗下老字号饭庄都要做上一两道宫廷小点(多半是跟仿膳饭庄学的)。恍惚间,让人错觉身在大清时期的北京城,凡事做北京风味餐饮的人,无论是什么水平,都得沾沾封建王朝“宫廷”的喜气。
新晋的这家“宫廷风味”饭馆,便是东三环边上的 聚德楼 。
藏身在劲松顺迈金钻商厦的二楼,紧挨着KTV好乐迪,在三环主路上便能望见餐厅的蓝底金色的幌子。走进大厦底商入口,从电梯直接上二楼,开门直接进到饭庄内。一侧是八到十人的大圆桌和包间,另一侧是四人台的隔断单间。走廊一侧是明厨亮灶,厨子在做什么,一目了然。
前一阵子,无论是朋友圈还是渣浪微博,这家馆子都特“火”,即便是我这种 美食 圈没什么朋友的人,也都看到好几次。大家推荐的,大多是前两年突然闪现京城的宫廷饽饽“富华斋”老板,还有靠“酱爆肉丁”火遍网络的某大厨监理,只看大家这“一通夸”,俨然有些当年马三爷那句“不听马洗澡,简直活不了”的错觉。
老话说“艺压当行人”,到底是骡子是马,咱得拉出来溜溜。读饭馆推荐,我只信一半,除非是信得过的朋友,否则自己一定要亲自尝尝才知真假。我的还有H小姐去过几次,有褒有贬,但是她近日提到这家饭庄有所谓国宴菜“浑汤汤圆”,我看到后真是觉得好笑,老北京有云:“面茶锅里煮元宵”,这国宴给客人面前呈上一碗碗的“ 浑蛋 ”,真不知道是北京人的不对,还是国宴厨师父看不透。
周日晚餐人不多,不用等位立即入座,翻开精致的菜单子,宫廷御膳传人和行政总厨的合影,讲述这家饭庄风味的由来,“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事只怀一颗心”,表露这是一家匠人之心来经营的馆子,虽然我深知这也算是借鉴东瀛营销常用的套路,总有新来的京沪市民吃这一套。
菜单无照,略过不表。以前在别的馆子吃过烹饪大师的酱爆肉丁,再试试到了新店味道如何,点上一例。经理推荐“清酱肉丝”配荷叶饼,据说特别受欢迎,我客随主荐,来上一份。经理看我人少,忙拦着别多点,怕浪费吃不完,我索性点上一盆鸡汤豆腐,算是个半素汤菜。最后看点心里不少宫廷味,便点了书上常看而不曾尝过的“孙尼额芬”。
客人不多,厨房忙得过来,菜自然上得也快。让我颇为吃惊的是经理先端上来孙尼额芬白糕,说店里的规矩是先吃点心,或许这是宫廷御膳传人吩咐的上菜次序,但现代 社会 来说,上来先吃甜饽饽,未免败了胃口,颇不科学。
白糕口感算细腻,奶味明显,平日当点心吃吃,甚好!比起霸占北京各大景点、客运车站机场的苏州稻香村,我更推荐富华斋的饽饽当作伴手礼带回家乡。这白糕佐茶最好,如果要是饿了,吃上一块两块,垫垫肚子也合适,饭前吃上一块,权当过把“品宫廷御膳”的瘾吧。
接下来是清酱肉丝配荷叶饼。这道菜被一干人等吹上了天,多半要感谢迁居台湾的唐鲁孙和梁实秋二位先生,在各自的回忆录中“狠狠地”夸奖此味,即便是上海大班犹太富商哈同的太太,也是独爱吃马蹄烧饼夹青酱肉。不过美味绝迹京城,八十载已!
聚德楼的清酱肉丝,只是沾个同音的仙气罢了。这里的清酱,我猜多半是山东方言的“酱油”, 说白了,就是酱油猪肉丝炒葱丝,夹在荷叶饼里吃罢了。与唐鲁孙、梁实秋笔下的青酱肉,压根不是一回事。第一筷子,我夹起直接放入口中,葱丝辣口,肉丝口感还算酥嫩,味道除了特别咸,实在是品不出唐鲁孙夸赞的“入味酥松,清香鲜美,肉香耐嚼,越嚼越有味”,再加上葱丝辣口,总觉得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遗憾。想想也是,青酱肉是直接切片盛盘直接吃即可,哪有炒菜还切丝的道理,压根就不是一道菜了。我猜测分不清青酱肉和清酱肉丝的客人,大有人在。
二道上来的是酱爆肉丁。肉丁是猪肉做的,口感倒是紧实,而且肉丁外有一层炸过的“酥脆外壳”,酱爆的汁挂在壳上,盘底也没有不该有的酱汁,做得还是不错。但是,这菜没有传统酱爆肉丁的那种滑嫩口感,取而代之的是酥脆紧实,倒是让我想起来这种口感更像是宫廷抓炒的做法,反而香甜鲜嫩的特点是一点都没有,颇为奇怪。
至于最后的一道鸡汤豆腐,豆腐是北豆腐,端上来我就闻到那股子特有的糊味,不过是微微一点而已。汤里有菌菇海米提鲜,尝一口奶汤,来一口豆腐海米,倒也是解除清酱肉丝的那股子齁咸,或是平衡一下酱爆肉丁的甜腻。
食后总结
餐后结账,三道菜外带一块奶饽饽,不过 186元 ,人来得多人均应该在 150至250元 左右。我一人食,还有很多如“酸辣海参”等菜没点,看到一楼大厅摆放着晾鸭坯的设备和烤炉,以及菜单上的烤肉炙子,我觉得这这饭庄更像是打着宫廷菜旗号的中档北京风味菜馆,如果找个对比的餐厅,或许四季民福像是竞争对手,只不过地段比起后者处于劣势。地处南城三环外,附近消费实力,这馆子还是略微高点。不过,xx点评上有团购,有400供4人食用的套餐,饭量一般的人都能吃饱。
三、北京最值得吃的10家餐厅,错过哪家都是人生遗憾
1.大董(南新仓店)
菜别|北京菜
等级|食美林三星
人均|¥290
△烤鸭
大董改良了烤鸭的工艺—新一代焖炉,把皮下脂肪最大限度与鸭皮融合在一起,算得上是全北京最不油腻的烤鸭。独创的八种吃法也深受老饕们欢迎。
△芥末鸭掌
大董店内的招牌菜,鸭掌经过细心的去骨,吃起来方便口感又很润滑,配的芥末酱辣度刚刚好,入口冲到鼻尖,让人感觉通透畅爽。
点评评委| 王戈(黄小厨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
最有意境的吃烤鸭,生活美学在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选用最新鲜食材外,还会选用当季的花朵与植物摆盘,极富意境与美感。烤鸭香脆不腻,烤鸭皮入嘴即化,满嘴幸福感。
2.兰庭厉家菜
菜别|北京菜\官府菜
等级|食美林三星
人均|¥322
△翡翠豆腐
据说是慈禧太后的最爱,用新鲜的毛豆,蒸熟、去皮,慢慢磨碎。里面还有切的极碎炒熟的带子,味道鲜香甜美。
△虎皮肘子
虎皮肘子是精选的50斤上下的猪,超过分量的绝对不用,按宫里定下的规矩,做10个小时才能完成。肘子端上来的时候金黄悦目,口味嫩香无比。
点评评委|洪亮(知名美食专栏作家)
兰庭厉家菜做的是宫廷菜,厉家的祖父在清朝宫里当差。厉晓麟先生主理的兰庭厉家菜,传承了传统的宫廷菜做法,一直坚持使用简单的调料来做精致的菜,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又有着创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家餐厅。
3.Capital M 前门M餐厅
菜别|西餐
等级|食美林二星
人均|¥369
△烤乳猪
烤乳猪的猪皮完全烤酥,里面的肉质却很嫩,火候超好。配的酱汁味道淡淡的,还可以再加水果口味的酱,味道清新鲜美。
点评评委|雷蕾(资深媒体人)
前门繁华地段难得的闹中取静风景绝佳的餐厅,没有之一。在露台可鸟瞰前门和天安门广场,很多老外,下午茶很超值。室内装潢也非常考究。独特的m标识非常深入人心。
4.福楼法餐厅 FLO
菜别|西餐
等级|食美林二星
人均|¥500
△鹅肝
来自法国最好的露杰鹅肝,煎得油亮,口感细腻,入口即化。
△蜗牛
蜗牛肉质鲜嫩、口感爽滑,嚼起来还有清新的香草味。
点评评委|雷蕾(资深媒体人)
应该算是北京老牌法餐厅口碑最过硬的,环境考究,摆盘精致,靠窗的座位景致很好,生蚝品种多且新鲜,鹅肝批入口柔滑,焗蜗牛非常地道,服务五星级。
5.1949全鸭季(金宝街店)
菜别|北京菜
等级|食美林二星
人均|¥350
△烤鸭
烤鸭是精选的靠谱鸭厂填喂40天左右的樱桃鸭,肉质很嫩,味道也鲜美。配烤鸭的酱料很有特色,香味特别浓郁,配上鸭肉让人满口留香。
点评评委|大菜(美食专栏作家)
位于寸土寸金的金宝街,闹中取静的一个院落,传统的建筑和庭院,素雅而精致,光这个环境已经很让人觉得惬意了,烤鸭的蘸酱用甜面酱加花生酱,很有特色,适合聚会、宴请。
6.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
菜别|西餐\法国菜
等级|食美林二星
人均|¥520
△鹅肝
这里的鹅肝做成苹果形状,样子特别俊俏,用的酱也是自制的,味道特别的厚实绵透,很受欢迎。
△龙虾
龙虾是店里的特色,做成沙拉尤其好吃。这家的龙虾汁调的很好,和别处奶油为主的腻味不同,这里的汁鲜美清爽,更能让人体会龙虾的鲜香。
点评评委|奚伊达(曾任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副秘书长)
藏于深巷中的TRB近几年稳居北京西餐的前列。主人Ignace Leclaire先生曾任布鲁宫餐厅总经理。餐厅主打的是新式的欧陆菜系,来自法国的总厨善用地道的食材,每一道菜品都呈现出色彩缤纷的摆盘。
7.紫云轩茶事
菜别|其它
等级|食美林一星
人均|¥400
△茉莉香榭小排骨排骨很有嚼劲,肉质鲜嫩,酱汁很是入味,吃进嘴里有股淡淡地茉莉清香。
△那一年的秋天落叶烤茄子
全球独一无二、紫云轩独家专利烹制,茄子搭配西红柿和奶酪,酸甜交错的口感很赞!
点评评委|林依轮(知名美食跨界艺人)
用材和环境好,菜品有特色,无论是从摆盘、制作,和心思都很好,特别推荐茶泡饭,环境很有文艺气息。
8.东方君悦大酒店长安壹号
菜别|北京菜
等级|食美林一星
人均|¥350
△芝麻菠菜
别出心裁的一道美味,菠菜上面盖着一层芝麻饼,撒着密密的芝麻。菠菜吃起来清新爽口,芝麻香味也很足,搭配独特。
满怀人文关怀和热情的热土餐厅。环境西式,中国符号穿插其间给人惊喜。招牌菜烤鸭火候恰到好处,皮下脂肪适中;炸酱面用的是老方子,很怀旧。时令蔬菜是家里的味道,选材放心。另外,酒窖收藏令人艳羡。
9.京兆尹
菜别|素菜
等级|食美林一星
人均|¥500
△糖醋藕小排
一道口感爽脆的凉菜,很受欢迎。把莲藕做成精致的小段,外面包上腐竹一样的豆制品,造型精致,味道也真的神似糖醋排骨。
在看得见雍和宫风景的内院里用餐是怎样一种体验?春揽百花秋邀月、夏沐凉风冬嬉雪,流动的四季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食材考究,上选野生食材,遵循不时不食。
10.OPERA BOMBANA
菜别|西餐\意大利菜
等级|食美林一星
人均|¥800
△牛小排及牛里脊
牛小排及牛里脊配时令蔬菜、李子酱和土豆泥,小排是红酒浸过几小时,做的软嫩香美,里脊则做的很有嚼劲,完美搭配让人唇齿留香。
点评评委|林依轮(知名美食跨界艺人)
内部环境西式,眼前一亮,固定菜单变化不大,因为有季节菜单,且厨师发挥很稳定。需要提前预定,外面的院子适合春夏时节用餐。特别是牛排,对火候的掌握非常到位,澳洲牛肉八级。
京城的这些绝佳好滋味,等你来品尝!
四、中国十大名菜的宫廷菜
我国的宫廷风味菜肴,主要以几大古都为代表,有南味、北味之分。南味以金陵、益都、临安、郢都为代表,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沈阳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华贵珍奇,配菜典式有一定的规格。这种传统从商周以来一直保留。如《礼记·内则》中说的‘八珍‘(所指有许多不同说法,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号鸟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不衰。不过具体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唐代的水陆八珍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之说,不仅有陆产,而且有水产。以后的迤北八珍、天厨八珍,野味占主导地位。到清代,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跳出宫廷,出现于市肆,有山八珍、海八珍、上八珍、下八珍等名目。元明以来,宫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宫廷菜,其特点是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形色美观,口味以清、鲜、酥、嫩见长。著名的菜点有溜鸡脯、荷包里脊、四大抓、四大酱、四大酥、小糖窝头、豌豆黄、芸豆黄等。现在北京的仿膳仍经营这种传统的宫廷风味菜点。西安也仿制成功了唐代宫廷菜,对外供应,主要有长安八景、龙凤宴、烧尾宴、沉香宴等四种宴席,有五十多个品种。
五、北京最贵的胡同里的宫廷餐厅是哪家
厉家菜馆。在北京后海的羊房胡同里,厉家菜馆是北京最贵的胡同里的宫廷餐厅,宫廷餐厅是京城有名的宫廷菜馆,北京市旅游局定点涉外餐馆,特级饭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