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行---- 黔西 乌江源

本文  引用了较多网络文字资料 ,如有不妥,告知即删除

 乌江源百里画廊  乌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全长1050公里,乌江有南、北两条河源,南源三岔河发源于威宁县的香炉山,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赫章县的大坡山,两源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中国村社发展会命名为“中国特色旅游村”的黔西县新仁乡化屋基汇合,化屋基以上至香炉山为乌江的上游段,以下至思南为乌江中游段,思南至涪陵入长江段为乌江下游段。横贯贵州的中部和北部最后在重庆市的涪陵汇入了长江。乌江源位于黔西县南部,321国道公路旁,因修建东风水电站而形成。现在其实是一个湖。湖区总长62千米,宽度60-1000米之间,湖水面积近20平方千米。湖水清澄,倒影沉碧,宁静秀丽,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弘,且多瀑布山泉跌落湖中,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景区交通方便,距省城贵阳80千米,距黔西城33千米,距毕节123公里,距织金洞景区7公里。水路连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形成贵阳西部风光一绝。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为一体,十分壮观、秀丽,是中国西部喀斯特地区高峡平湖的典范,有“头上天一线、峡中水一湾”的天然画廊之称。

  乌江从毕节高峡深谷、崇山峻岭中一路奔腾咆哮,在大鹏展翅崖壁景观下呈现出两源交汇的壮美景观,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湖区总长62千米,宽度60-1000米之间,湖水面积近20平方千米。景物景观有天竹峰、大鹏展翅、水西化屋古战场、关刀洞栈道、水西蓬莱、金枪岩、睡美人、虎门关等。

  我们是从织金游客中心往返乌江源,这里没有去往乌江源的班车。黔西县应该也没有。之所以选择织金游客中心作为往返点,是因为这里去往县城的车很多,很方便。

所以,这里更适合自驾游。可以搭当地人的车来回。通常去的时候每人10元左右,返回

的时候每人5元。建议还是事先谈好到达的地点什么的,免得大家最后不愉快,虽然当地还是民风淳朴。我们去的时候是吃饭的店家免费送我们过去--我们在他家吃了一顿晚饭一顿早饭---早饭是汤面条,没吃饱,居然有给免费加了一大碗面条。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步行~ 我们遇到了一个湖南的60多岁独行侠老哥,就是从织金那边步行往返乌江源的。7公里~

这里没有门票,但是游船需要船票! 也不贵。往返一个小时,船票45元(船行距离不同价格不同),最近就只有这样一个航线。只是因为船比较大,所以通常都要等到10个人左右才会开船。

 最近,湖区全面禁渔,似乎也不太允许机动船活动。所以整个湖区非常安静。一定不要觉得在码头可以看的很好而不去乘船。 乘船后看到的会很不同。 

  一路穿行,移步换景。配得上百里画廊之称,完全媲美新疆伊犁唐布拉百里画廊。只是风味完全不同:这个柔美清秀中有着刚强,那个阳刚中带着温柔。

非常遗憾的是:这么多不同的风景,拍出来总觉得很像。在我的记忆中,每一处都不同

 又见 山崖上的一张脸---我总觉得像脸,只是闭着眼,或者在向下看。

二、贵州省有那些水运码头?

贵州省的水运码头有:北盘江高家渡码头、乌江渡码头、楠木渡码头、洛旺河码头、江界河码头、河闪渡码头、沿江渡码头、共和码头、新港码头、樱桃井码头、沙湾码头、大乌江码头。

三、红军都在哪里渡过的乌江?具体地点

在贵州乌江渡口。

乌江,因江水清绿而得名,由西南向东北斜贯贵州全省,把贵州划分为南北两部,是黔北各线的一条天然屏障。江面宽约200多米,水深流急,不易泅渡;南北两岸都是峭壁悬崖,巨石高耸,突兀云端,十分险峻,素有“乌江天险”之称。

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调整部署,以20万大军紧追。国民党的第二十五军军长、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听说红军已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包围,进入黔东,大为恐慌,立即调兵遣将防守黔北各县,特别是乌江北岸沿线,妄想凭借乌江堵住红军。

在这个紧急关头,红一军团第二师奉令由江界河渡河点附近强渡乌江,并掩护工兵架桥,以便第二师主力及军委纵队、红五军团由此渡江。接受任务后,指战员们信心十足,精神抖擞地向乌江进发。

扩展资料:

战争过程:

乌江的两岸全是悬崖绝壁,就像用刀子切过似的。江面宽约100米,江流湍急,水声轰鸣,震耳欲聋。要渡江是非常困难的,何况对岸还有敌人的严密封锁。团长杨得志和政委黎林一起到附近村庄调查。结果,别说没有船,就连一支木桨,甚至一块象样的木板,也都被敌军抢走了。

红军战士们从村子里弄来许多竹子,扎成一丈多宽两丈多长的竹排,用来渡江。战士的踊跃报名争做渡江先锋。团长从前卫营里挑选出8名熟悉水性的战士,决定由他们先行试渡。8个战士每人都配足了武器弹药,没有桨就用竹梢、木板来代替。

1月4日,雾茫茫,对岸还在响着稀疏的枪声。8个战士跳上竹排,约定竹排到达对岸时,鸣枪两声作为联络信号。抢渡的战斗开始了。竹排缓慢地离开了岸边。但是,汹涌的江水把竹排冲到了下游,8名战士也被漩涡吞没。第一支竹排渡江失败了,风还在刮,雨还在下。

杨团长和黎政委痛悼牺牲的战士,随后坚定地说:“一定要渡过去!”十几个战士又跳上了竹排,第二次试渡开始了!孙继先营长激动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同志们,一定要渡过去。就是一个人,也要渡过去。全团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战士们一个个大声回答道:“我们要过去,一定能过去!”总结上次失败的教训,这次试渡选择下游几十米处水流较缓的地方。

天色墨黑墨黑,起先还能听到竹片打在水面上的“噼噼啪啪”的响声,渐渐地,连水声也听不清了。经过几十分钟的奋斗。“乓!乓!”两声枪响。是渡江成功的信号!天险乌江终于被突破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读长征(21):红军强渡乌江经历了怎样艰险

四、乌江哪里有码头,能走多大的船?谢谢!

乌江,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安徽乌江,还是江苏乌江,

江苏乌江最好是用浦口码头,万吨级的

安徽乌江有两个码头,一个在马和汽渡边上有一个小的200-300吨船位,第二个在华星化工老厂附近是一个千吨级码头

五、湄潭沿江渡码头吞吐量

11万。贵州官网显示,乌江渡码头是按货物吞吐量11万吨/年设计建设的,年客运量可达8万人次/年。湄潭县,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县城距遵义市区58公里,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3街道12镇、132个村(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