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仲淹的生平简简介50字?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成就突出,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1015年,其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其1043年,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被贬出京;1052年,改知颍州,于途中逝世,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
二、屈原的生平简介50字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屈氏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姓,但楚王是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宜昌)。这就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约公元前七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
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
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据屈原《九章·惜诵》诗句“忽忘身之贱贫”,可知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
后世影响
屈原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特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还有意识地学习屈原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李白的诗篇,也是大量罗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构成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三、如何写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你可以参考下面的,改改容易多了,具体情况你也没说清楚,不过相信你能行,下面的不错:
黄春海教授是辽宁省新民县黄家山村人,1921年11月4日生,1955年8月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1981年开始带研究生,1990年12月退休。
黄春海教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普通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开发等课程教学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为山东省第一个地理学科硕士点—自然地理学硕士点的成功申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他1959年开始发表《济南泉水》、《济南地质的研究》论文,承担省教委课题《泉水来源试验研究》,2006年出版专著《趵突流长》。几十年来他潜心研究济南泉水成因,成功预测趵突泉喷涌时间,是济南保泉专家。
自1972年以来,他奔波于济南南部山区、临沂、枣庄、烟台等地的贫困缺水山区,出版专著《地下水开发研究》、《山东省地貌区划》,为解决山区人畜饮水与农田灌溉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为“找水专家”,其中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聂家村村民为感激他,还为他树《饮水思源》碑以示纪念。
1990年退休后,他仍老骥伏枥,志争朝夕,关心学院的建设发展;他笔耕不掇,还获得科研项目及奖励7项,并以85岁高龄出版专著《趵突流长》。他不辞劳苦关心山区人民的吃水问题,不顾七十多岁高龄经常吃住在山区人民家中,有时连夜从济南赶往掘井现场,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枣庄、临沂等地山区人民解决吃水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4年他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愚公奖》证书。
黄春海教授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山东省及济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顾问,山东地理学会、地震学会、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之说中“南陈”即陈鹤琴,他是“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建者,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留学美国,获文学学士和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夏回国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任教授、教育科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第一个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以及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和特殊儿童辅导院。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和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陈鹤琴热爱祖国、热爱儿童,毕生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他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和幼儿师范教育系列化,是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第—人,著行《儿童心理之研究》等。他撰写的《家庭教育》,可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他在鼓楼幼稚园的研究形成了“中心制课程”(即单元教学),奠定了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他结合实践研究,创办《幼稚教育》、《儿童教育》、《新儿童教育》件刊物,主编幼稚教育从书、儿童科学教育从书等,编写了多种儿童教育书籍、教材和读物,创制了许多教具、玩具和体育、游戏用品。他创建的“活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三大纲领: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大自然、人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还提出“活教育”十七条教学原则、十三条训育原则、学习四步骤和五指活动等。
陈鹤琴主张培养幼稚师范学生具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并组织群众性的幼稚教育和儿童教育学术团体,加强教师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成长。
陈鹤琴一生发表约400万字的著作,已收入《陈鹤琴教育文集》、《陈鹤琴全集》。
四、雷锋生平简介 50字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扩展资料:
雷锋事迹:
帮助老人
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
“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
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 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
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锋
五、求一份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你可以参考下面的,改改容易多了,具体情况你也没说清楚,不过相信你能行,下面的不错:
黄春海教授是辽宁省新民县黄家山村人,1921年11月4日生,1955年8月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1981年开始带研究生,1990年12月退休。
黄春海教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普通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开发等课程教学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为山东省第一个地理学科硕士点—自然地理学硕士点的成功申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他1959年开始发表《济南泉水》、《济南地质的研究》论文,承担省教委课题《泉水来源试验研究》,2006年出版专著《趵突流长》。几十年来他潜心研究济南泉水成因,成功预测趵突泉喷涌时间,是济南保泉专家。
自1972年以来,他奔波于济南南部山区、临沂、枣庄、烟台等地的贫困缺水山区,出版专著《地下水开发研究》、《山东省地貌区划》,为解决山区人畜饮水与农田灌溉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为“找水专家”,其中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聂家村村民为感激他,还为他树《饮水思源》碑以示纪念。
1990年退休后,他仍老骥伏枥,志争朝夕,关心学院的建设发展;他笔耕不掇,还获得科研项目及奖励7项,并以85岁高龄出版专著《趵突流长》。他不辞劳苦关心山区人民的吃水问题,不顾七十多岁高龄经常吃住在山区人民家中,有时连夜从济南赶往掘井现场,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枣庄、临沂等地山区人民解决吃水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4年他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愚公奖》证书。
黄春海教授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山东省及济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顾问,山东地理学会、地震学会、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之说中“南陈”即陈鹤琴,他是“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建者,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留学美国,获文学学士和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夏回国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任教授、教育科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第一个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以及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和特殊儿童辅导院。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和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陈鹤琴热爱祖国、热爱儿童,毕生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他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和幼儿师范教育系列化,是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第—人,著行《儿童心理之研究》等。他撰写的《家庭教育》,可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他在鼓楼幼稚园的研究形成了“中心制课程”(即单元教学),奠定了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他结合实践研究,创办《幼稚教育》、《儿童教育》、《新儿童教育》件刊物,主编幼稚教育从书、儿童科学教育从书等,编写了多种儿童教育书籍、教材和读物,创制了许多教具、玩具和体育、游戏用品。他创建的“活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三大纲领: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大自然、人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还提出“活教育”十七条教学原则、十三条训育原则、学习四步骤和五指活动等。
陈鹤琴主张培养幼稚师范学生具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并组织群众性的幼稚教育和儿童教育学术团体,加强教师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成长。
陈鹤琴一生发表约400万字的著作,已收入《陈鹤琴教育文集》、《陈鹤琴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