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高考最牛钉子户”,盘踞20年高考,最后结果怎样?
最后的结果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他已经开始积极地备战明年的高考了
二、农村陪读家长变成“专职陪读”,你怎么看父母如此牺牲奉献?
陪读“专属”农村,是农村教育的悲怆现状,还是农村孩子出路的被逼无奈呢?
一个农村的家庭,舍弃一个劳力陪读,就意味着收入减少一半,而“高额”的陪读费用也许会令有的家庭面临“倾家荡产”的危险,可是为什么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宁愿飞蛾扑般地去“陪读”呢?
我出生在甘肃经济落后的农村,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龙变凤,他们只求孩子将来有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而错过了“高考”这趟车,大部分的孩子可能永远无缘改变生活现状的“出路”了!
湖南“高考狂人”曹湘凡十三次高考就是农村孩子出路无奈的缩影!
在曹大哥第十次高考时,看到湖南台的这个节目。节目结束语是:在中国的现在,难道只有高考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路吗?
记得当时还感慨万千地参与了讨论:
如果没有高考,我就是农民
如果没有高考,我的下一代就可能会是农民
如果没有高考,你就不会在这里和我一样讨论农民(这一句是后来填加上的)
我的评论一直被正反双方批得在置顶位置,甚至有大家、教授署名帮我“指正”错误,直到我后来加上的一句被顶到三句顺序排列的位置后,就再没人批评回复了——谁回复,谁就是在否定自己是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的!
所以,在农村,前有十三次高考哥,后有“倾家荡产”式的家长陪读也不以为奇!
——高考依旧,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法则依旧,大学的高等教育平台依旧。
“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的今天,农村家长随孩子的高考像候鸟一样迁徙到城市,也是真无奈!毕竟大城市环境、温度就像是春天一样,就更适合孩子高考的环境!
目前农村陪读大致有有三种:
1、因农村教师资源缺乏,家长因学生迁徙而陪读。
2、孩子考上名校,家长高期望陪读。
3、高考陪读。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陪读,一个孩子的一年的房租、伙食、补课等等陪读费用基本上会消耗一个农村家庭半数的收入,而陪读家长为了更是为了“照顾”好孩子的“学习”,真可谓是极致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苦苦追求到了大学,是不是就真的能改变孩子的“农民”的“命运”呢?!
我调查到无数陪读成功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长,
曾有人大代表“逗逼提议”:为了保护农村人才流失,不建议农村的孩子到大城市上大学!
三、中国唯一的高考考霸是哪位!
侯德榜
侯先生1913年从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以10科1000分全满分的成绩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
成为中国人的高考史上唯一的一个满分得主,实在是令人敬佩呀!
四、综合素质人才该如何培养?衡水教育模式该不该改变?
只问一句话,为什么衡中都把全省最优秀的学生招到该学校呀?这些优秀学生在任何学校都会优秀呀!她们不在衡中上学,在其它学校学习也会被清北录取呀!不要认为这个学校会给学生提分,没有任何作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6年参加高考,每年都差1分没能被录取,为什么6年都差1分呀!实质上每年的切分线也不同呀!一对双胞胎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都相等呀!
因为她们的基因都相同呀!为什么四川的梁实从18岁就开始参加高考,前后参加了22年高考,可18岁参加高考时考了三、四百分,考了22次仍然是三、四百分呀!湖南的曹湘凡高考考了13年,每年都只考了300多分呀!他们都拼了全身力气都没有效果呀!
如果给衡中做一个双盲对照试验,把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孩子,一个放在衡中进行三年强化学习,另外一个孩子则放在一家普通高中进行学习,等到高考时,用同样的考卷在各自的学校参加高考,然后再看她们的高考成绩如何,这样就知道是孩子的天赋作用还是你衡中的强化教育的作用。不要总是胡乱地吹捧衡中,这个学校如果不把全省最优秀的学生录取到该学校来!它就和普通高中一样,成效平平。
高考名校的指标都是细分到省内的。如果没有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优秀孩子们在省内各市的学校也能考入名校,还相对轻松。衡水中学的出现使得河北的其他高中的孩子们每天和时间赛跑,应付变态的管理方式,可怜河北的孩子们!
让衡水中学办成一个像国家电网、中国铁路一样的覆盖全国的高中教育集团,那么,中国的教育质量是不是全球第一了。这个问题是给所有支持衡水中学的学生和家长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