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碎片化时代

碎片化时代的意思是: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信息变成了碎片化的了,这样的时代就是信息碎片化时代。

好处:可以迅速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完整内容被分解为详细的义项。诸如新浪微博这种信息分享及获取工具,在坐车、吃饭、午休、蹲坑时都可以上,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能够尽快的把信息以140个字的方式传播给用户,或者随时随地关注各种时事政治信息。

扩展资料

起因:新的商业环境源于全新的社会形态,人们通过快餐式媒体理解世事,通过消费抚慰心灵,通过无所不在的娱乐释放压力,通过虚拟的网络建立与世界的真实联系,来自于传统与现代、全球与本土、虚拟与现实的种种碰撞交融,使整个商业环境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碎片化。

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但是,这也令年轻人关注公众话题的方式转变了。

以社交网站来说,许多年轻人不是依靠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例如媒体、学者、官员等来关注公众话题,而是靠社交网络中的朋友,互联网能急速激发情绪,年轻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也会很高。这种情绪化使网络上的言论带有一定的“虚假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碎片化时代

二、碎片化对人的伤害

20210610

碎片化对人的伤害

碎片化时代指的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是被分割成小段的,同时也是非连续性的,这些信息往往能触动我们,可是时间比较短,这样的信息很难形成长期的记忆。

网路上经常有人批判碎片化时代的一些弊端,人们看到了,内心里也能认可,但是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就好比大家都明白吸烟有害健康,有一天,老烟枪老王在刷抖音看到一个人因为长期吸烟得肺癌去世啦,老王感叹一声,不由自主的拿起了打火机点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沉思之中。

人世间有一种伤害是以舒服的感受来达到目的的,等到你有一天醒悟的时候,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吸烟和碎片化都属于此种伤害。和吸烟比起来,碎片化的伤害更加隐蔽更加不容易觉察。

我们知道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衍生出来的产物,我们接触的信息变得不计其数,对于这么多的信息,我们不可能全部都接受,无形中我们选择那些吸引我们的信息。这个很好理解,比如现在的自媒体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有点击率,在标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谁没经历过,看到一个感兴趣的标题,可是点进去读文章,却是索然无味。然后嘀咕一句:又是个标题党。这种勾起了人的兴趣,最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我们就叫它是套路。

套路是成了碎片化时代的常态,它也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诱饵,有的套路能看出来,有的套路看不出来,不管看出来看不出来,反正人人都在被套路。

我们发现碎片化时代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只要是碎片化,在总体数量上是海量的,不计其数的。二:单一的碎片化信息确是简短的。像一条微博、朋友圈、短视频都是很短的。三:碎片化的东西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为主要目的。四:人们接受碎片化的东西主要是刷的方式,走心的少,效率高,主要应对的是碎片化的多。

鉴于以上碎片化的特点,我认为碎片化对人的伤害有几个方面:一.人长时间接受碎片化的东西,使人容易变得焦虑。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受,如果长时间不停的刷朋友圈,就会莫名的心慌,其实这就是焦虑感,可是有的时候还停不下来。二:让人越来越没有耐心。好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我现在的耐性越来越差了,其实问题可能就出在长时间接触碎片化的信息的缘故。请问你现在一部电影快进的时候多吗?是不是只想看精彩的部分,忍受不了那些感受不好的情节,如果是,那证明你的耐心在变差。我们发现现在短视频平台也在迎合人们都需求,把一部电影专门剪辑成一系列的小段,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十多分钟就可以看完,这不是对艺术最大的不注重吗?

三:通过各种套路吸引人的兴趣,对人的注意力进行阉割。碎片化的时代,让更多人的人生活在一种走马观花的状态之中,刷的行为虽然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可是也促成了不求甚解。

四:让人活在一种情绪的愉悦之中,和催眠曲没什么两样,真正能让人提升的东西寥寥无几,哪怕是以干货自称的。但是它却让人自我感觉良好,比如一条微博热搜打动了你,你觉得是那么回事儿,其实有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错觉,只言片语最大的可能是扣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产生共鸣,真实的价值被我们错误放大了。

我们细分析发现,碎片化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的成份真是没有多少,对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一点都没有。当一个人真正陷入碎片化的漩涡之中时,往往也很难自拔,那对于碎片化的东西我们如果应对呢?我自己的很实用的办法,是受一本书里的一段文字的启发,看看这段文字:毛泽东到陕北后,就努力阅读他所能收集到的各种哲学书籍,花了大量的时间写了数篇大部头。一般来讲,我们能看懂的短文章,要么是绝顶妙文,要么是认个字的就敢评判两句,但要是林林总总写上几十万字,谁又敢随意批评呢?这就是大部头的妙处,一般来讲能写几十万字的还真需要肚子里有点货的。我们要看懂这类文章很困难,很多新名词直接冒出来。这种东西就像是炼好的猪油或味精,拿来炒菜香喷喷,直接放到嘴里就会齁得慌。

这段对于教员读书、写作的描述,让我有了改变碎片化的影响,碎片化的本质是对我们的注意力进行无限度的分段切割,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把我们的注意力尽可能的长时间用到一件事儿上,上面的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就是要持续的去读大部头的书,而且最好不要读电子书,而要读纸质书,因为读电子书,我们很容易被一些推送信息所带偏,同时呢,读纸质书有一种读书的氛围,这种氛围很重要,可以让我们尽可能的提高专注度。

关于碎片化这个问题,我们起码要先意识到它是客观存在的,认清它确实给我们的影响弊大于利,当我们的注意力被碎片化模式无限的分割的时候,那我们会发现我们每天好像很忙,一天下来也很累,事实上,我们无形中让我们的精力在分段阉割中耗费掉了,看似没闲着,可是却没有产出,效率很低。

三、信息碎片化到底什么意思?

信息碎片化时代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是信息爆炸的成因与显著体现。其主要特征为推演过程的大量简化,从而导致信息本身不全面、内在逻辑不完整。

每天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我们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时看一眼电视,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上微博。信息量如此之多,我们获取信息如此容易,乃至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文档超过20页,我们就没有耐心看完。

四、有谁知道碎片化生活的含义是什么,最好举个例子

1、碎片化生活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的生活。

2、举例:

①如果让一个普通人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但是,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

②报纸定位变“泛众传播”为“分众传播”。平面媒体常常开始围绕着“读者关心的是什么”来做文章,习惯于思考整个报纸定位的问题。然而,在碎片化时代,报纸要“包揽天下”的操作难度很大,而要办一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的报纸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看到读者的反馈信息,编辑记者们常常哀叹“众口难调”。传统报业虽然在自身定位和读者定位方面有专门的选择和设定,但相对来说,大部分报纸的受众群体定位较广,属于泛众传播的类型。而现今受众人群不断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多种媒体,一个声音”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碎片化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

3、碎片化含义

“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而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的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说多元化的一个体现。

4、碎片化产生的原因

①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21世纪后,我国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把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

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强化了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碎片化现象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呈现为碎片化现象,也引发着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整个网络传播呈现为碎片化语境。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所说,“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

③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碎片化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是传播者从事传播活动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