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气密度是多少?

氧气的密度为1.43g/L。密度=质量/体积。标况下1mol气体体积为22.4L,1mol氧气质量为32g。所以氧气的密度:32/22.4=1.43g/L。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为无色无味气体,熔点-218.8℃,沸点-183.1℃,相对密度1.14,相对蒸气密度1.43,饱和蒸气压506.62kPa,临界温度-118.95℃,临界压力5.08MPa,辛醇/水分配系数:0.65。大气中体积分数:20.95%(约21%)。

二、氧气密度

氧气密度1.43g/L。

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218.4℃,沸点-182.962℃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氧气是燃烧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富氧空气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做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氧气的出现

地球的大气层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气的。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充满了甲烷、氨等气体。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源于两种作用,一个是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一个是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

生物的光合作用对大气层的影响巨大。它造成了大气层由还原氛围向氧化氛围的转变。使得水光解产生的氢气能重新被氧化为水回到地球而不至于扩散到外层空间去,从而防止了地球上的水的流失。

同时光合作用也加速了大气层氧气的积累,深刻地改变了地球上物种的代谢方式和体型。大气层含氧量在石炭纪的时候一度上升到了35%。氧气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赖于渗透方式输氧的昆虫在体型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纪曾出现过翼展2英尺半的巨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