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序"是什么意思
并序,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并”,有“连”“附”“并且”等含义。如《孔雀东南飞(并序)》《琵琶行(并序)》,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
《燕歌行·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白话文:“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作《燕歌行》以显示适。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此,和谐了”。
并(bìng),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并行。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序(xù) ,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排列次第:序次。序列。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指季节:四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序。
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并”,有“连”“附”的含义。
如《孔雀东南飞(并序)》是说《孔雀东南飞》还“附有序”,一般序文紧跟题目,在正文之前。
即: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并”就是“和”,某诗或某文,和序一起发出,题目就可以写成《某诗并序》或《某文并序》。
也有另外的情况,比如“××审阅并序”,这是说,这作品由××人审阅而且给作品作了序。
如《琵琶行(并序)》,从“元和十年……”到“命曰《琵琶行》。”是此文的序,是对此文写作设一个背景或给一个写作缘由等。
扩展资料:
《琵琶行并序》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邽(陕西)人,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长庆集》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有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另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二、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三、补充注释
1.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 “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
宋赵德操《北窗炙輠(guo) 》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 ”
2.主人下马客在船——这是“互文” ,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
3.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旋转灯芯的装置,使灯芯加长,灯光更亮。
按:此时酒宴刚过,杯盘已撤,故云“添酒” 。但灯不能撤,可能灯光变得微弱一些,现在琵琶女被邀来相见,自当将灯光拨得亮些。
4.幽咽泉流冰下难——此句历来众说纷纭。 “冰下难”,一作“冰下滩” ,一作“水下滩” 。现将郭在贻《训诂丛稿》中有关的解说摘要介绍如下: “冰下滩”是对的。
首先, “水”是“冰”之误, “泉”也是水,只能说“泉流冰下” ,不能说“泉流水下” 。再说,上句说“莺语花底” ,这句说“泉流冰下” ,对应也工整。
“滩”是唐代的俗语词,气力尽的意思。敦煌变文中有这种用法,如“鬼神类,万千般,变化如来气力滩” 。气力滩即气力尽。由此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泉流冰下,鸣声幽咽,仿佛有气无力的样子。
5.“声暂歇”“耳暂明”中的“暂”字——突然的意思。这是古义,《史记》中有这种用法,如“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李将军列传》)“暂腾而上” ,就是突然跳上的意思。
在这首诗里, “声暂歇”是写乐声突然停止,跟下文“银瓶乍破”的“乍”字对应,表现乐曲的效果; “耳暂明” ,也是突然而明的意思,突出了乐声的非凡效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并序
二、并序是什么意思?
并序,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并",有"连""附""并且"等含义。如《孔雀东南飞(并序)》《琵琶行(并序)》,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燕歌行·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1、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并”,有“连”、“附”的含义。 并 就是 “和”,某诗或某文,和序一起发出,题目就可以写成《某诗并序》或《某文并序》;
2、 一般序文紧跟题目,在正文之前。 也有另外的情况,如《琵琶行(并序)》,是此文的序,是对此文写作设一个背景或给一个写作缘由等。
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邽(陕西)人,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长庆集》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另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三、并序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
“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列|并排|并肩前进。”
“。②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幕|序曲|序言。③特指序言:序目|写了一篇序文。”
也就是一并或并列做序言!
中华在线词典:
并 #bìng
【释义】 ①合在一起:合并|兼并。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列|并排|并肩前进。③一起;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相提并论|手脚并用。④连词,并且:继承并发扬|学习并讨论。⑤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并不可爱|并非事实。
【并驾齐驱】 #bìng jià qí qū 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
〖例句〗在宽阔的公路上两辆摩托车并驾齐驱,向前飞驰。
【并且】 #bìngqiě ①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捐资并帮助创建了希望小学。②与不但、不仅相呼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句〗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且亲自作了示范。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并,并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并。――《说文》
并行。――《仪礼·乡射礼》
并立则乐。――《礼记·儒行》
俄而并乎尧舜。――《荀子·儒效》
并纽约用组。――《礼记·玉藻》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齐风·还》
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文心雕龙·附会》
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韩非子·难势》
又如:并列;并肩作战;并介(不论穷富,都能耿介于守。兼利天下叫并,孤介自守叫
并 bìng
①合到一起:合~。
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列。
③表示不同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相提~论。
④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我~没有去。
⑤连词。并且:此决议请传阅~执行。
【并发症】一种疾病的发展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如出麻疹引起肺炎,肺炎就是并发症。又叫合并症。
【并集】由属于A或者属于B的一切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并集,表示为A∪B。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彼此间不分前后、高下。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排接在电路上两点间的联接法。并联元件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元件上电流之和等于干线电流。
【并联电池组】把n个电动势相同的电池的正极接在一起,负极接在一起的联接方法。并联电池组的电动势等于每一个电池的电动势。它的内阻等于一个电池内阻的n分之一。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并联的各元件两端的电压相等。有电阻的并联、电源的并联、电容器的并联等。
【并列复句】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相互并列的复句。复句中的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事物,或者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一种事物。常用'也、又、还','既…也(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关联词连接。
【并列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下面的外延相同或互相排斥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模范'这一属概念下的'劳动模范'与'学习模范'之间的关系;'生物'这一属概念下的'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并列句群】分别描写、说明几种事物或情况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并列关系的句子。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互不抵触。
并bǐng 1.排除;屏弃。
并bīng 1.古州名。详"并州"。
并bàng 1.挨着。 2.依随。参见"并世"。 3.旁边。
序 #xù
【释义】①次序;事物排列的先后:顺序|次序|秩序|井然有序。②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幕|序曲|序言。③特指序言:序目|写了一篇序文。
【序幕】 #xùmù ①某些多幕剧的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人物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或暗示全剧的主题。②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例句〗众人瞩目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即将在北京拉开序幕。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序,东西墙也。――《说文》
西序东向。――《书·顾命》
奠爵于序端。――《仪礼·乡饮酒礼》
直东序。――《仪礼·士冠礼》
宾升,立于序内,东方。――《仪礼·燕礼》
皆馔于西序下。――《仪礼·士丧礼》
东西墙谓之序。――《尔雅》
若陈衣于序东。――《礼记·丧大记》
正屋两侧东西厢房
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文选》
古代学校的别名
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
序xù
⒈〈古〉地方学校:殷曰庠,周曰~。
⒉堂屋的东墙或西墙:西~。
⒊(也写作"叙")次第,依次排列:次~。秩~。程~。工~。~齿(按年龄排次序)。
⒋(也写作"叙")文体名。写在书前的简介、评述文字:~言。~文。写篇~。
⒌在正式内容之前的:~曲。~幕。
⒍评定功勋或才能:~功。
⒎临别赠言:赠~。
四、《燕歌行》并序翻译是怎么样的?
《燕歌行》并序翻译是: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并序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
《燕歌行》作品赏析:
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
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
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前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后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