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必去的十大景点

北京昌平十大旅游景点

1、银山塔林风景区

2、九龙游乐园

3、白虎涧自然风景区

4、十三陵碓臼峪自然风景区

5、双龙山森林公园

6、温都水城

7、敕赐和平寺

8、明十三陵

9、虎峪自然风景区

10、天池风景区

含义

虎峪自然风景区属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昌平西北9公里八达岭高速路北侧,中国百仙神洞原始大世界、虎峪沟、红房子度假村,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避暑消夏、寻奇探幽的理想去处国家2A级旅游景点。有古燕京八景之一的“虎峪辉金”景观。周围有明十三陵、沟崖风景区、老北京微缩景园等景点。

银山镇的风景名胜

丰富的旅游资源,众多的名胜古迹,银山处于水泊梁山、黄河、东平湖、腊山、棘梁山、程咬金祠、马跑泉、李密窝、白佛山等著名景点的核心部,是全小“水浒风情一条线”和国内外著名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圈中的核心景区,旅游资源在全国全省举足轻重。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腊山位于东平湖西岸、220国道旁, 内有腊山、六工山、昆山、金山四个景区,南北长 30华里。有大小山峰72座,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石险、洞幽、树奇,绿荫掩映,秀丽多姿,共有大小景点50 余处,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清宫”、“老虎洞”、“马跑泉”、“泰山行宫”、“玉皇殿”、“瞰湖厅”,各景点都有一定的历史出处或美丽的传说。腊山山连着水,水连着山,古迹处处,胜景重重;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腊山被誉为“小岱峰”或“小泰山”,其景色以奇、险、幽著称,可者松,险者石,幽青云。三者相得益彰。尤其称绝的是奇松怪柏,满山险石兀立,松柏交错,长势奇特, 有的倒挂悬崖峭壁之上,有的数柏踵顶相接, “柏上柏”、“柏内柏”、“龙吐柏” 尤为奇观。腊山古代建筑依山势而建,悬崖族拥,翠柏虚掩,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游腊山曾留下了许多诗文石刻,其中 汉代麒麟送子图浮雕石刻,乃为国宝,举世罕见。腊山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游客到此观光, 从瞰湖厅放眼望去,烟波浩渺的东平湖尽收眼底。

湖心岛:湖心岛,即聚义岛.又名无影山,位于东平湖中心,这里曾是水浒七雄聚义的地方,有晁盖墓。岛之周边水连蓝天,山接白云,若值秋夜,皎月如镜,细浪耀金,渔火闪烁,远山如黛,听鱼嬉水 波,轻涛拍岸,婉若世外桃源,唐代诗人东平郡太守苏源明游览后,赞美道:“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径”。岛上藏梅寺隐约可见,观音菩萨端坐其中,普 渡众生。北宋年间,战火连绵、水患不绝,只有此岛居民安享太平,时至今日,岛上佛音袅袅,香火缭绕,南北香客,纷至沓来,游仙境求佛缘,悠悠古今情,都在一览中。

马跑泉:位于山沃村,相传周穆王狩猎至此,为寇所困,苦无水,马跑地得泉,故名。

古建筑构架

东平银山碑刻

东平名胜古迹

东平名胜古迹东平古称“东原”,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丰富。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为白佛山石窟造像、北桥墓群、梁氏墓群、东平故城。1978年,全县文物大普查,共普查到文物点400余处。1985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1986年,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又公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司里山摩崖造像、理明窝摩崖造像、戴村坝,1994年1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沟坝遗址、王村墓群、百墓山墓群、东王林(王宪墓)、月岩寺、祥龙观、仲子读书处、腊山古建筑群、清真寺、青峰山摩崖造像。1996年,对旧县乡进行文物普查,同年12月,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2001年6月,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2年底,县境内共发现较为重要的遗址、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革命纪念地5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待批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

一、白佛山石窟造像

位于东平县城西区白佛山之阳,共有大小造像134尊,分为隋窟、唐窟、小唐窟、宋窟和露天造像5部分。其中隋窟始凿于开皇七年,窟内阿弥陀佛主像通高6.7米,结跏趺于束腰仰莲座上。螺纹肉髻低平,面相浑圆,手施无畏与愿印,著双领下垂式袈裟。此阿弥陀佛像被专家誉为“中原隋代第一佛”。其左右窟壁上又排列数十小龛,龛内造像1—9尊不等,其中“涅磐图”颇具地方特色,为国内仅有的一处,“十六王子”造像铭造像也是国内罕见。白佛山石窟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平故城

位于东平县东平镇宿城村西北处,为两汉之际东平国王城遗址。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300米。城址内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还残存有汉代夯土城墙。城址内遗存文物十分丰富,地表暴露物有路钉砖、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残片和大型陶砖以及青瓷豆、盘、罐等。近年来,出土文物有泥质五铢钱范、铁质五铢钱范、虎符、金银器和锄、犁等铁质家具。东平故城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司里山摩崖造像

位于东平县戴庙乡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崖周围,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如按年代划分,则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为北齐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宝冠,面相浑厚,手施说法印,著褒衣博带式袈裟,倚座于宽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称“中原北齐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祐二年“三教通连”龛像,为我国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连”龛像。西崖多为唐、宋摩崖造像,有一佛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组合像,其中唐代多为武后时期的造像,多通体磨光,面相丰圆饱满。宋代造像则神情丰富,雕刻精细,其中的36尊罗汉像等更是神态各异,持物不同,栩栩如生。南崖造像风化较为严重,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或罗汉像。

造像龛旁多有铭文题记,最长者达500余字,其中还有武则天造字10余个。对于考证我国佛像石刻的名称、年代、演变规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司里山摩崖造像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理明窝摩崖造像

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六工山之阳半山腰处,呈“一”字形东西向排列,长14米,共有大小造像49尊,均为唐代造像。其中最高者176厘米,最小者仅有10厘米。

造像分三个时期,第一期“长安之年”造像,主要为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均著双领下垂式衣,质薄贴体,面相丰腴,眉眼细长,身体上宽下窄,呈现出强健的力度美感。头光为双层桃形火焰纹并施彩绘,内层有化佛七尊。第二期“开元八年”造像,除形象稍逊于第一期外,特点基本一致。第三期“咸通十四年”造像,衣纹呈粗泥条状,头似圆球,身体面相圆胖,面容较丑陋,体现出唐代造像走向衰落的特点。理明窝摩崖造像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北桥墓群

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展营村内,为后汉东平国献王刘苍及其后代的墓葬群,又称“王陵山汉墓群。”墓群原有9座,俗称“九子冢,”皆封土堆高大,从南向北呈“八”字形依次分布。其中最北一座1号墓即献王墓,现存封堆高20余米,直径300余米,夯土层明显。其它2、4、8、9号均现存有不同程度的封土堆。5、6、7号墓在“文革”中被扒毁。

1958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3号墓进行过发掘,墓内出土有较完整铜镂玉衣一套,同时还有金银器、铜铁器、玉盅、耳杯、陶壶等一大宗文物,均为东汉时期早期文物特点。北桥墓群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梁氏墓群

为于东平县老湖镇梁林村西,西邻蚕尾山。为宋代梁氏官宦及其后代的墓葬群。以宋太宗至道三年太平军节度使梁维忠建址,“父子状元”梁颢、梁固、呈相梁子美等均葬于此地。墓葬大部分在“文革”中被毁掉,其中有一些宋代壁画墓,出土有铜驼、铜壶、石砚及墓志等。墓区内现有梁维忠、梁固墓碑和梁子美神道碑以及数件大型龙首碑帽。其中梁子美神道碑高6.5米,宽1.5米,厚0.6米,螭首蚨座。分别有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敏、少宰兼中书侍郎李邦彦、尚书丞相赵野奉敕撰文、书丹、撰额。梁氏墓群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戴村坝

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南城子村北大汶河上,初建于明永乐九年,为土坝,万历元年改筑为石坝,历代迄今均有维修。主坝体南北长438米,向东呈弧形。分三段,北曰玲珑坝,中曰乱石坝,南曰滚水坝,三坝一体,以滚水坝水平高度最低。坝石垒砌采用铁扣束腰法,增加了坝体的抵抗力。坝北又有东西向两坝,一为“窦公堤”,石堤西连北坝头,全长863米,最东为“三合土坝”,沿用旧名,实为石坝,长260余米。二坝均为挡洪水,泄洪峰、保主坝的辅助坝。主坝两端坝头上有明、清、 民国历代重修碑记数方。戴村坝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八、洪顶山摩崖刻经

位于东平县旧县乡屯村铺村东洪顶山西部山谷两侧,为北齐河清三年时所刻。刻经面积共有1500余平方米,内容多为佛教经文中的一节,如《文殊般若经》是“文殊师利白佛言”至“无念无作故”一节和大字“七佛”名、“大山岩佛”、“安乐佛”等佛名,还有东平僧“安道一”、印度僧法洪等刻字题记。其中“大空王佛”四字佛名,全高9.6米,为我国北朝摩崖刻经之最,堪称“榜书之宗”。刻字原有1200余字,因自然风化,现存700余字。洪顶山摩崖刻经为待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楚霸王墓项羽墓

位于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东,当地人称为“霸王坟”。墓原有封土,高10米左右,直径100米,墓前原有碑刻四方,汉柏数株,均在“文革”中被毁。今墓前残存石碑一通,约存原碑之三分之一,碑文曰“楚霸王口口。一剑亡秦力拔口,重瞳千载孰能攀。秋风蕉鹿行人憾,口寝于今草亦斑。王之墓有二,一在和州之乌口,戊申之春,余来守汶阳,过谷城见村碑苔藓,古冢……”此墓史载为楚霸王之头颅墓,即汉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成(即今旧县)。”楚霸王项羽墓为待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沟坝遗址

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沟坝村西处山间台形地上,面积约6300平方米,为商周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约0.5—2米。土质灰褐色,地表暴露遗物有夹砂褐陶鬲足和泥质灰陶粗豆柄、厚壁罐、兽骨、蚌片等。一般陶器多饰绳纹。南部有一方形灰坑,边长1.5米。沟坝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王村墓群

位于东平县东平镇王村村南、村北,为汉代封土堆墓葬。现存墓两座,村南1号墓,封土堆高14米,直径40米;村北2号墓封土堆高12米,直径60米,土质为灰白淤积泥。两墓均夯土层明显,保存基本完好,墓室结构及葬品不详。原王村周围有不少汉代封土堆墓葬,均在“文革”中被扒毁。王村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百墓山汉墓群

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柏松山村西百墓山上。相传,山周围有汉墓百余座,故山俗称“百墓山”。其中有近年来发现的一座墓葬,为全石结构中型汉代画像石室墓。墓室完整,葬品已早年被盗。南北长近9米,东西宽6米,高近3米。墓门向东,分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几部分,后室外有回廊。画像内容主要分布在前室和左右耳室上。内容有谒拜图、乐舞图、丰收图、白虎、方相氏和五铢钱币等。运用浅浮雕和平面线刻两种雕刻技法。前室中间石柱上刻有“此人马皆食大仓”八隶字。百墓山汉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东王林(王宪墓)

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梯门村西、望山之前山坡地上。墓封土堆高1.5米,直径6.5米,前立明嘉靖十九年墓碑,上有“光禄大夫勋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谥康毅荆山王公墓”等题字。墓前神道上现存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左右对立,形体高大,其中文、武官石俑通高近3.5米。还残存石门坊一座、华表一对。原墓区内有石门、林墙、神道碑、柏树等,均毁于“文革”中。东王林(王宪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昆山月岩寺(王宪墓)

位于东平县银山镇昆山西麓,为一处寺院建筑。寺坐北向南,门向西,面积约3千平方米。寺院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及左右配殿和后殿,为前后双重院落,其中大雄宝殿向南,面阔三间,进深7.4米,高8米,抬梁式木质结构,歇山式灰瓦顶,脊上有砖雕双龙戏珠及花卉图案。院内有明代万历七年全石质钟楼一架,高4.5米,四角攒顶,宋代小虚观塔一座,全石质,高3.5米,瓦垄顶,均造型精美。还有碑刻数方及摩崖榜书题字,是研究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东原文化”的重要史料。昆山月岩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祥龙观

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半山腰处,南临东平湖,为一道教宫观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寺依山而建,寺门向西,内有玉皇殿、三清殿、天王殿、藏经阁等,其南建有南天门一座,均为明清时期建筑。院内有明、清碑刻数方,院外有龙吐柏、神仙井等自然奇观。祥龙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腊山古建筑群

位于东平县银山镇腊山北山体间,东临东平湖,为一处道教建筑。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民国之际均有维修。有峰云观、玉皇殿、碧霞元君殿、老虎洞等古建筑,分布在呈 字形的石阶盘路周围。其中峰云观内的主体建筑三清宫与邱祖阁为连体建筑,全高7米,面阔3间。砖石结构,阁在上,平顶,边缘有垛口。观北有明正德年间所建乐台一座,柱上有楹连曰“声遏行云一曲升平千圣乐,歌翻白雪五音调叶万民欢。”腊山又是一处风景奇特的旅游胜地,以柏怪、木奇、景幽著称,被历代名人誉为“小泰山”或“小岱峰”。腊山建筑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七、清真寺

位于东平县州城镇州城内,为县内回民宗教活动场所。占地约6亩,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清、民国及现代均有维修,为鲁西最大的清真寺。寺坐西向东,从东向西依次为大门、天井、前殿、后殿、观赏台等。其中前殿为主殿,起脊灰瓦顶,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3间,内为四梁八柱梁架结构。左右各有耳子一所,木柱支撑,灰瓦顶。后殿和前殿有天沟相连,五脊攒肩式顶,斗拱结构,造型奇巧。其装饰具有独特的阿拉伯民族风格。清真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仲子读书处

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子路村内,又名“子路祠”,始建于宋嘉祐四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坐西向东,依山坡而建,二进院落,以大门、二门、仲子祠正殿为轴线,左右各一瓦殿,构成一个严谨的建筑群。正殿仲子祠为立山式建筑,面阔3间,灰瓦顶,滴水勾檐。大门有清光绪年间刘洪恩题写的“仲子读书处”匾额。仲子读书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青峰山摩崖造像

位于东平县城南青峰山西山谷北侧。为佛教摩崖造像。造像有两组,第一组近于山巅,呈扇形分布,为宋代造像。中间为一佛二弟子像,佛高1.5米,结跏趺于须弥座上,两耳垂肩,高肉髻,著通肩式袈裟,手施无畏与愿印。左右崖上又各分布有九尊罗汉像,合为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第二组造像在第一组下方60米处,为三世佛像,均高近2米,结跏趺于须弥座上,著双领下垂式袈裟,面部凸圆肥胖,较为丑陋。此三像年代较晚。青峰山摩崖造像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3处:无盐故城、须昌故城、鄣城故城、后邑故城、遂城遗址、阳谷邑故城、朱桥遗址、丁坞遗址、屯村铺遗址、旧县三村遗址、范村墓群、石马古墓、一担土古墓、路口古墓、赵桥古墓、焦村古墓、于寺古墓、孙百大百 墓、韩煦墓、大洼墓群、刘曜墓、孙复墓、西王林、郭楼古墓、后银山古墓、李将军墓、龙山石窟造像、于寺石刻、长山石刻、黄石崖石刻造像、栲栳寺石刻、华岩洞石窟造像、灵泉寺石刻、双塔山石刻、接山泉碑、清泉寺石刻、州城石刻、建修观音堂等碑记、东平公冉子祠碑记、铧山石刻造像、尧陵禅寺、永济桥、程公祠、玉皇庙、秦氏节孝坊、恩褒三代坊、磨香寺、毛庄教堂、李所教堂、刘仲羽墓、东进支队办公室、工委诞生地、烈士陵园。

黄石阳新有哪些旅游景点?

阳新县是湖北省黄石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阳新县 历史 悠久, 旅游 资源丰富。有 鱼米之乡 百湖之县 之称。

古有八景:沧浪烟雨、恩波夜月、仙观晴霞、杨林晚渡、南市渔歌、宋山樵唱、黉序秋香、谢墩夕照。

现在景点有:

1:仙岛湖。有千岛烟波、珍珠泉、仙人洞、钟泉、通灵仙岛、牛魔王洞、观音洞、冷气洞、犀牛洞、八仙洞、落盐山、千岛揽胜亭、南山竹海、万亩杉林、万亩桔橙、桃花尖自然保护区、仙鹅晚渡、秋水荷塘、渔歌晚唱、桃花岛、桔子岛、仙骑山、纱帽崖、双龙洞、戏子洞、董家孔洞、父子洞、库水隧洞、石人洞、蟒蛇洞、老君洞、古堡溶洞、山口洞,还有董山寺、泗洲禅寺、仙姑殿、白马古寺、徐家垄古村落、尼姑庙、清泉寺、大坝风光、古楼遗址、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彭德怀招兵站旧址、王平将军校址、王平旧居、王英希望小学。

2:七峰山。有千年古刹七峰禅林,佛教净地观音阁,太平天国古城墙,还有罗北口水库、青山水库存、陈家湖古民居等自然景观。

3:网湖湿地。2006年8月21日,被列为湖北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繁多。

4: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阳新县城风景秀丽的竹林塘湖畔,整个陵园占地面积四百二十七亩。陵园座北朝南,整个建筑随山势自然分布,按主峰两翼布局,取中轴对称形式,分7级高低平台组合,由264级台阶串连,将具有民族精神,现代风格的主体建筑安建在750米长的主峰上。

5:后山。此地有一溶洞,洞内有无数钟乳石,还有石柱、石笋、石屏等,洞内还有许多小洞。

6:龙港新区。有“龙潭红橘"、“步云塔影"、“朝阳晨曦"、“金竹云峰"、“岩泉飞瀑"、“陵园松涛"等风景名胜。

7:富水水库。景区内有凤栖洞、钟繇洗墨池、孟嘉墓、王质墓、望夫山、明代牌楼、明代古墓等遗迹和景观。

其余的还有文峰山、李清古民居、大王殿、陈献甲墓、望夫山、宝莲寺等。

如果去的话建议春天和秋天去。

绿色出行,礼貌乘车,文明是最美的风景!!!

黄石阳新是一个比较小众的 旅游 景点,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景点的存在,今天就来说说黄石阳新这个地方有什么景点看吧。

黄石阳新其实指的是湖北省东南部,隶属黄石市的阳新县,阳新的发展 历史 悠久,早在西汉时期 已经建县了,因为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生态好,所以有"鱼米之乡"称号。一个 历史 悠久,资源丰富的地方,怎会没有可看的景点呢?

1、七峰山

七峰山指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群山竞秀。山里面有很多琵琶洞、仙人洞、南岩观日、七峰林海等小景点。山里还有观音阁、太平天国古城墙等人文建筑可看。这个山有的地方已经被开发得很好, 旅游 资源丰富,所以有泛舟区、垂钓区、攀岩区等项目,游客不但能来爬山,还能体验各种休闲活动,而且环境幽静,非常适宜来 旅游 度假。

2、仙岛湖

玩完山当然来玩水了。仙岛湖坐落在幕阜山系北麓,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而得名。说仙岛真的不为过,因为这里全是深山峡谷,植被繁茂,地广人稀,自然风貌没有怎么被破坏,仿佛让你看到远古蛮荒时代的风景,来黄石阳新玩,很有必要走上一趟。

3、烈士陵园

黄石阳新虽然不出名,但的确出过很多名人,也有很多 历史 故事在这里发生过。彭德怀、王震、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过,这里还诞生过王平、贺俊侦彭方复、梅盛伟等20多位共和国将军,20万英雄儿女前仆后继,是全国闻名的“烈士县”。去烈士陵园,简直走进了 历史 故事中。

阳新县位于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土地面积2780平方公里,辖16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3个国营农场.悠久的 历史 ,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优良的环境,使阳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现隶属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阳新是湖北省的东大门,东临长江,西接京广,南及京九,北靠武黄,县城距武汉市120公里,黄石市60公里,江西省-九江市120公里,境内有2条国道(106、316)、4条省道,武九铁路横贯东西,长江水道贯穿全境,江河航运四季通畅。 因为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生态好,所以有"鱼米之乡"称号。阳新山川秀丽,景色迷人。

古有八景:沧浪烟雨、恩波夜月、仙观晴霞、杨林晚渡、南市渔歌、宋山樵唱、黉序秋香、谢墩夕照。

1、七峰山

七峰山指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山,群山竞秀。山里面有很多琵琶洞、仙人洞、南岩观日、七峰林海等小景点。山里还有观音阁、太平天国古城墙等人文建筑可看。这个山有的地方已经被开发得很好, 旅游 资源丰富,所以有泛舟区、垂钓区、攀岩区等项目,游客不但能来爬山,还能体验各种休闲活动,而且环境幽静,非常适宜来 旅游 度假。

2、仙岛湖

玩完山当然来玩水了。仙岛湖坐落在幕阜山系北麓,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而得名。说仙岛真的不为过,因为这里全是深山峡谷,植被繁茂,地广人稀,自然风貌没有怎么被破坏,仿佛让你看到远古蛮荒时代的风景,来黄石阳新玩,很有必要走上一趟。

3、烈士陵园

黄石阳新虽然不出名,但的确出过很多名人,也有很多 历史 故事在这里发生过。彭德怀、王震、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过,这里还诞生过王平、贺俊侦彭方复、梅盛伟等20多位共和国将军,20万英雄儿女前仆后继,是全国闻名的“烈士县”。去烈士陵园,简直走进了 历史 故事中。

最主要还有一个石佛泉 旅游 漂流景区,大自然留下的宝贵遗产,值得一游,正大开发中

阳新这几年变化很快、可以说是飞跃发展。当然 旅游 业也是突飞猛进。4A景点仙岛湖的天空之城最是值得体验,徒步七峰山是许多攀登者的毕生追求,红色龙港老街带你重溯烽火岁月记忆!阳新新八景逐步形成,国家湿地网湖、枫林石田古驿、排市后山瀑布等等。阳新,这座新时代崛起的县城,不愧有“百湖之县”、“鱼米之乡”的美誉!

有仙岛湖,七峰山,银山铁壁,网湖湿地,文峰塔,父子山,湘鄂颜赣革命烈士陵园,和尚塔,万佛寺,莲花湖公园.......

求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西津古渡街、茅山风景名胜区,这些都比较值得去。

1、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

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镇江市沿江南岸,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

主体由金山、焦山、北固山组成,并含云台山、合山、象山及江边芦滩等过渡景域。景区由金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北固山风景区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现在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西津古渡街

西津古渡街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以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

3、茅山风景名胜区

茅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句容市境内,古称金陵地肺名山,主峰大茅峰372.5米,与二茅峰、三茅峰依次相连,逶迤起伏,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还有众多星罗棋布的厅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风格。著名景点茅山顶宫、印宫、华阳洞、喜客泉、新四军纪念馆、神奇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