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有哪些?

1、存储引擎:MySQL中的数据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存储在文件(或者内存)中这些技术中的每一种技术都使用不同的存储机制、索引技巧、锁定水平并且最终提供广泛的不同的功能和能力。通过选择不同的技术,你能够获得额外的速度或者功能,从而改善你的应用的整体功能。

2、索引设计:索引和表一般要创建在不同的表空间中,以提高IO性能。因为索引不会在空值上生效,所以如果某列有空值且希望建立索引,那么可以考虑建立组合索引(colName, 1)。

3、sql优化器(商业数据库竞争的核心):由于移动设备的资源限制,嵌入式移动数据库一般和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作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前端而存在,而它所管理的数据集可能是后端服务器中数据集的子集或子集的副本。

4、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在事务处理中,一旦某个操作发生异常,则整个事务都会重新开始,数据库也会返回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在事务中对数据库所做的一切操作都会取消。事务要是成功的话,事务中所有的操作都会执行。

5、容灾与恢复技术:基于数据同步复制技术,通过实时同步I/O,实现服务器和数据库数据从源端到目标端的持续捕获(RPO趋近于0,注:RPO=最后备份与发生灾难之间的时间,也是业务系统所允许的在灾难过程中的最大数据丢失),并且可以全自或手动创建数据恢复点,以确保数据发生错误时,恢复数据到最新的时间点。

二、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其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以便于用户理解,关系型数据库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称为表,一组表组成了数据库。

用户通过查询来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而查询是一个用于限定数据库中某些区域的执行代码。关系模型可以简单理解为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可大体分为四个时期七个阶段。

存储结构:关系型数据库按照结构化的方法存储数据,每个数据表都必须对各个字段定义好(也就是先定义好表的结构),再根据表的结构存入数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由于数据的形式和内容在存入数据之前就已经定义好了,所以整个数据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比较高,但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存入数据后,如果需要修改数据表的结构就会十分困难。

扩展资料:

关系型数据库相比其他模型的数据库而言。有着以下优点:

1、容易理解:关系模型中的二维表结构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相对于网状、层次等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2、使用方便:通用的SQL语言使得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只需使用SOL语言在逻辑层面操作数据库,而完全不必理解其底层实现。

3、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系型数据库

百度百科-关系型数据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