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是什么?

1、麦卡锡主义是指1950年至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见的人,有“美国文革”之称

2、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的大国主义典型。

扩展资料:

麦卡锡主义的历史缘由:

1、二战影响

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战争的阴影还没有消失,冷战的恐怖气氛又接踵而至。美国一方面在国际上与苏联对抗,另一方面在国内害怕共产主义起义(Red Scared)。

2、罢工盛行

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改为常设机构。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3.47万次罢工,共有45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众院非美委员会借机指责工会 “已被共产党渗透”,极力煽动公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麦卡锡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鲁门主义

二、麦卡锡主义是什么意思

“麦卡锡主义”是以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为首的一个政治集团所推行的政治路线,它直接导致了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政府制造“冷战”气氛,高举“冷战”大旗,对外反苏反共,对内干扰米国政府法令,恣意以安全名义审查美国公民和旅美外国侨民。以至于形成了美国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疯狂揭发“内部敌人”的恐怖闹剧,其中最有名的是【希斯事件】 1948年,国务院的一名官员、时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的阿尔杰·希斯因叛国罪受到传讯,他被麦卡锡之流指控为苏联安插在美国政府内部的共产主义分子,并被枉法审判成为囚徒,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希斯事件”。此后,麦卡锡的政治迫害变本加厉。所谓“忠诚宣誓”和关于“内部敌人”的调查范围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他还将锋芒直指杜鲁门政府,甚至指控艾森豪威尔叛国。

三、麦卡锡主义是什么意思?

麦卡锡主义是指1950年至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乃至一切有不同政见的人。

从1950年初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到1954年底彻底破产的前后五年里,它的影响波及美国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主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也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

扩展资料:

兴起到覆灭

麦卡锡主义从兴起到覆灭,用了整整5年。如卓别林、奥本海默、爱因斯坦,都因各种原因被攻击。迄今为止,麦卡锡主义造成惨案的损失难以计数,受害者还未得到道歉,更别提赔偿。

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是麦卡锡主义的发起人,他做事斤斤计较,是一个以权谋私的政客。他的所为在日后未遭制裁,还被一些人捧为英雄。

四、什么是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是以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为首的一个政治集团所推行的政治路线,它直接导致了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政府制造“冷战”气氛,高举“冷战”大旗,对外反苏反共,对内干扰米国政府法令,恣意以安全名义审查美国公民和旅美外国侨民。以至于形成了美国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疯狂揭发“内部敌人”的恐怖闹剧,其中最有名的是【希斯事件】 1948年,国务院的一名官员、时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的阿尔杰·希斯因叛国罪受到传讯,他被麦卡锡之流指控为苏联安插在美国政府内部的共产主义分子,并被枉法审判成为囚徒,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希斯事件”。此后,麦卡锡的政治迫害变本加厉。所谓“忠诚宣誓”和关于“内部敌人”的调查范围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他还将锋芒直指杜鲁门政府,甚至指控艾森豪威尔叛国。

五、麦卡锡主义是什么

麦卡锡主义是指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兴起的反共极右的迫害进步人士的活动,一切持相对政见的人都会被无理攻击。这是一种满足个人欲望的主义,麦卡锡主义通常有被迫害妄想症,因为他们经常毫无根据指责某人危害自己。

麦卡锡主义从兴起到覆灭,用了整整5年。如卓别林、奥本海默、爱因斯坦,都因各种原因被攻击。迄今为止,麦卡锡主义造成惨案的损失难以计数,受害者还未得到道歉,更别提赔偿。

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是麦卡锡主义的发起人,他做事斤斤计较,是一个以权谋私的政客。他的所为在日后未遭制裁,还被一些人捧为英雄。

初时,他在政坛默默无闻,这显然不能让麦卡锡高兴。他在共和党妇女大会上公开说出,205名共产主义分子中美国国务院工作,实际上是子虚乌有。

他的言论很快见诸报端,他被人要求拿出具体名单。麦卡锡哪里有,只能拿着一张小纸条在大会上摇晃,竟还真糊弄过去了。麦卡锡凭借子虚乌有的事情,成了反共斗士。

1950年2月11日,乐得没边的麦卡锡逼宫杜鲁门和艾奇逊,要求他们支持自己。这引来杜鲁门恼怒,杜鲁门要求国务院找麦卡锡要来名单。

飘起来的麦卡锡没有理会总统,而是四处宣扬此事。扬言,国务院的共产主义分子正在搞阴谋。一些前FBI雇员聚集在麦卡锡身边,为麦卡锡杜撰事情提供了情报。美国报纸不辨真假,报道麦卡锡的言论,导致很多美国人相信他。

朝鲜战争后,麦克阿瑟不讨杜鲁门喜欢,被调回国撤换后。杜鲁门政府的国防部长马歇尔,成了麦卡锡炮轰对象。一系列抹黑马歇尔的行动,迅速上马,几个月后马歇尔辞职。

麦卡锡将矛头对准文艺界,一些作家的书籍被查封。连马克吐温的作品,都有被列入“危险书籍”。一桩桩文化名人受牵扯,入了当时的文化黑狱。

艾森豪威尔成为总统后,麦卡锡有了第二幕。他继续将手伸到要害部门,请来大律师作状师。美国左翼遭到空前打击,四处都是麦卡锡的人在清查。仅1953年一年,麦卡锡调查活动高达600多次。

欧洲人看到美国如此疯狂,就将麦卡锡比作希特勒。连冷战的主要参与人杜勒斯,都向总统建议,不要走向法西斯。英国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究竟是艾森豪威尔的权力大,还是麦卡锡的权力大。

1953年7月,麦卡锡指责美国耶稣教会牧师变质,教会要求白宫给个说法。艾森豪威尔立马逼迫麦卡锡退步,这被视为麦卡锡转折点。

1954年,被麦卡锡激怒的陆军开始反击。议会为双方开设听证会,在这里陆军受到大众拥护,麦卡锡被认为是损伤他人声誉。最终参议院,通过一份谴责麦卡锡的文件,而不是处分。

1957年5月2日,麦卡锡因急性肝炎死,终年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