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现在还存在吗
五姓七望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五姓七望又叫做“五姓七族”,形成于隋唐时期,其中五姓为:李、崔、卢、郑、王,七望为:陇西、赵郡、清河、范阳、博陵、荥阳、太原。五姓七望是古代的名门望族,而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古代的阶层制度。
为什么说“五姓七家”是中国最后的贵族?这些姓氏有什么故事?
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大世家的掌控。这些名门望族人才渗透严重,任何的历史发展的都要经过他们的决定,甚至说得有些自家的全清朝野能够左右一个王朝的兴衰。那么为什么会有说五姓七家是当时中国最后的贵族,这其中的有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五姓七家,所谓的最后世家。
五姓七家,有时候也被我们称为”五姓七望“,指的是在隋唐时期五大姓七大士族,这些家族在当时控制了隋朝的政治命脉,他们之所以能够掌握财政大权的,主要还是因为是西汉以来的推行的儒家思想,尤其在三国时期曹丕上位以后,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将人们分为三六九等,这更加剧了士族的风气。而这种情况,在晋朝时最为明显,号称”王与马共天下“。而南北朝,这些士家虽然改头换面,但是仍然掌控着政治大局。由于这五姓七家掌控了当时的政治大局,因此所以,说他们是中国当时的贵族也不为过。
而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后的贵族“,我们就要了解到这些姓氏宗族后续的发展。在唐朝时期,唐太宗为了保护自己的统治,极大的打压了世宗大族,并且为了控制这些士族相互通婚更是严格规定。这些举措反而取得了一些反效,让这些宗族更加的势力增大,而真正摧毁这些大士家的,是科举制的推行,让寒门子弟能入朝为官。到了唐朝末年,黄巢发动农民起义,由于黄巢是科举落榜的寒士出身,对于这些世族大户,更加的仇视。在他攻入长安后,对这些世家进行了大肆扑杀,这些世家就因此没落,他们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政治根基。
这些世家大族,缺少了政治根基,又没有了人才引进的手段,这样的话他慢慢的就会消亡了,而经过了五代十国之后,这些世家的力量已经消耗殆尽,国家的政治权利,已经回到了皇室的手中。
什么是五姓七望?
五姓包括:崔 卢 李 郑 王
其中崔氏和李氏有两个郡望,这两个姓最为显贵
两者加起来就成七望了,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
博陵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到了汉朝,崔业袭爵,居于清河。崔业的弟弟崔仲牟,则另居于博陵安平,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为博陵崔氏之始。
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南北朝时,博陵崔氏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两家,即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自汉至宋,高官显宦不断。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的崔玄暐,曾参与“神龙政变”,逼迫周皇武则天退位,迎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国号。崔玄暐后被封为博陵郡王、与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敬晖一起被时人称为“五王”。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范阳卢氏: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山东省长清县之卢邑以后,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是聚居于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陇西李氏: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有些也是附会。
中国历史上尊贵的“五姓七望”,连贵族都没资格高攀,是你的姓吗?
姓氏是会伴随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东西,在时间的发展下,不少新的姓氏诞生,也有不少复姓演化成了单字姓,现如今统计来看,单字姓以及双字姓总数量接近一万个。值得一说的是,现在的姓已经没有了古代的阶层制度,因为在古代有着“五姓七望”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这些姓氏的人,都是古代的名门望族,等同于有了一张上流人物的名片,据说连古代的皇室,都没资格娶“五姓七望”中的人,想来还真是一种特权了。
其中“五姓”代表着:李、崔、卢、郑、王。而“七望”代表着:陇西,赵郡,清河、范阳、博陵、荥阳、太原。简单来说,“七望”代表的,便是七个家族。
首先,李氏便是陇西李氏跟赵郡李氏。
在公元400年的东晋时期,“李”姓一开始的字为“理”,最后才慢慢演变成了“李”这个字。
其中陇西李氏中最为知名的人物之一,就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他笔下的《无题》更是爱情诗中的代表:“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前面两段,足以谈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
而赵郡李氏中,最为知名的人物中就有唐代著名音乐人李龟年。诗圣杜甫就写过一首《江南逢李龟年》,不难想象,李龟年在唐朝那个诗人辈出的年代,同样也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再来就是崔氏,它起源于东汉,就是三国鼎立之前的那个东汉。
崔这个姓,在如今算不上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但他出过的名人却是不容小觑,它满打满算一共出了12位宰相,其中就包括唐太宗宰相,崔仁师。
太原王氏,根据人口普查显示,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然而在古代,王这个姓可真是不一般,有富饶家庭,也有名门贵族,这个姓真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样,有着“王者”的气质。
在东汉时期的王允,便是就是出自太原王氏。
之后还出现了三位东晋皇后,孝武帝皇后王法慧,简文帝皇后王简姬,晋哀帝王穆之,算得上是“五姓七望”中出皇后出得最多的一个姓氏了。
范阳卢氏,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便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除此之外还出了10位宰相,其中就包括8位唐朝宰相,可以说是唐朝的宰相被卢姓承包了。
荥阳郑氏,这个初始于西汉时期的姓氏,同样是出过10位宰相,如此一来便是奠定了郑氏这个姓在贵族中的地位。
随着朝代的更迭,姓氏在一个人的身上渐渐变成了一个符号,不再成为一个人身份的象征,整体而言这也算得上是一个进步,毕竟中国现在处于一个新时代,那种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已然成为了历史。
相信没人会不觉得这不是一个好时代,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社会。
隋唐时代的“五姓七望”,代表的都是哪些姓氏大家族?
在古代讲究名门望族,隋唐时期被称为“五姓七望”代表的是十二个家族,这些家族当时势力强大,甚至威胁到皇室地位。在唐朝,这些家族都在朝中担任过命官,到底这代表的是哪几个姓氏大家族,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揭晓一下。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都是早期的崔氏的分支,崔世一代可谓是辉煌久远,从魏晋时代到唐朝地位都很高。尤其是在唐朝,崔氏就出了20个宰相。
范阳卢氏
宋朝诗人苏轼在诗中写道“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隋唐时期,除却崔氏,卢氏也是名门望族。卢氏从汉朝起至唐朝都是名门大家,范阳,卢氏出身的都是知书达理的学问大家。
陇西李氏
是中国古代以陇西郡为望族的李氏家族,李氏从汉代起,就是将领之家,李氏出了很多将军,如李广、李信。
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从汉朝至隋唐都是著名大家族,这一姓氏出自周朝王室。在唐朝,太原王氏也出了七个宰相。
荥阳郑氏
在唐朝末期,五大姓氏家族逐渐衰落,但荥阳郑氏仍然独树一帜,显赫一世。在唐朝,荥阳郑氏也出了十个宰相。
在盛唐时,这五姓家族可谓是声名远扬,在朝廷多处担任要职,都是皇亲国戚,可这些姓氏家族的光辉荣耀,不过一时,他们也经不住改朝换代,随着时朝代的泯灭,这些望族地位也逐渐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