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华北大有什么著名景点?
1,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3,自清亭
清华大学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自清亭”匾额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原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金德年教授题写。
4,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园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10年11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学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其中提到,因已确定清华园为校址,故呈请将游美肄业馆名称改为“清华学堂”。
5,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北京清华园中的景点,位于清华大学工字厅的北侧。水木清华被称作清华园“园中之园”。 水木清华的主体景观是工字厅后面的一个荷塘,荷塘之畔垂杨山水之中掩映着一幢秀雅的古建筑,常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名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雅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清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华学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木清华
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有哪些名人?
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
1、北京大学
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2、清华大学
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三、“清华大学”这几个字是谁题写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 亲笔题写的。
1、清华西门高大的门楣上镌 刻着四个洒脱的大字“清华大学”,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 亲笔题写的。1950年6月,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应清华 师生员工的请求,欣然挥毫,一连写了六个力透纸背的“ 清华大学”。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的他,还在旁边谦虚地注 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从此,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徽 就一直伴随着清华师生。
2、1959年9月,毛泽东视察了由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负责设计的密云水库,他认真地听取了张光斗等专家教授的汇报后,满意地说:你们的工作做得不错!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负责密云水库设计,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能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提高了教育质量,方向正确,创造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好经验。褒扬之词,溢于言表。
3、清华园里人才济济,毛泽东与校内的许多学者耆宿交往颇深。1948年11月24日,他阅读了清华大学教授吴晗的专著《朱元璋传》,随即写信称道:“两次晤谈,甚快。大著阅毕,兹奉还。此书用力甚勤,掘发甚广,给我启发不少,深为感谢。有些不成熟的意见,业已面告。”
摘自毛泽东与清华大学
(2001.04.29 新华网)
参考资料:news.tsinghua.edu.cn/ne
四、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经历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经历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经历,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历史上共35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经历。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经历1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国际核能领域著名学者王大中。
王大中:“200号”走出的核能专家
2021年9月12日9时35分,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机组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正式进入持续核反应。这座由清华大学与华能集团、中核集团共同研发建设的全球首个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向正式启动运行、实现并网发电迈出关键性一步。
作为我国著名的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王大中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1935年,王大中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的一个平民家庭。195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1956年,着眼于国家对原子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清华成立了工程物理系,品学兼优的王大中成为该系的首批学生,开启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核物理研究生涯。
1958年,清华向上级提出建议,自行设计和建造一座功率为2000千瓦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我国核能事业急需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建议获得批准,基地选址在昌平虎峪山区,工程代号“200”,这也是清华核能研究的摇篮,被清华人亲切地称为“200号”。这年,王大中毕业留校工作,参与了“200号”的建设,在此一直成长为清华核能科研力量的领军者。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正式启动了面向高科技前沿领域的“863”计划,并选定在生物、信息、能源等7个领域实施。王大中作为能源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最初阶段的论证。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震惊世界,核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在“863”计划的支持下,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启了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并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就取得了8项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1992年,国家批准立项,在“200号”建设一座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这为如今高温气冷堆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华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介绍,石岛湾核电站采用的高温气冷堆是世界公认的第四代核能技术优选堆型。“固有安全性”是高温气冷堆最突出的一大特点。堆型用材与设计的自身物理机制保证了即使在严重事故下不采取任何人为和机器的干预措施,反应堆堆芯也不会熔毁,放射性物质不会大量外泄。“我国这项重大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应用,王大中院士亲力亲为,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核研院研究人员说。
除了核能科学家,王大中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清华大学校长。从1994年至2003年,王大中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总体办学模式和思路,实施了“百名人才引进计划”“讲席教授”计划等一系列改革。这9年里,清华成立了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基本实现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
作为一校之长,王大中还以其谦和的为人和朴素的作风受到师生们的爱戴。他会在上下班的路上,倚着自行车听一名教师向他反映系里的情况,也会在清晨6点多到图书馆调研,帮助学生们解决早晨进馆拥挤等问题。
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一张澡票”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清华学生洗澡拥挤的现象日益凸显,1999年底,一名清华学生给校长信箱写邮件,反映洗澡难问题,说同学们要送一张澡票,邀请王校长和同学们共进澡堂。当时有的人觉得这只是学生的戏言。但王大中得知后,很快带着副校长以及规划、财务等部门负责人走进澡堂,直接现场办公,当即决定对学生澡堂分批改建和扩建,此后不到一年,浴室改扩建相继完成。
2003年,王大中离任。当年毕业季,清华毕业班学生强烈要求和王大中合影。学校相关部门应毕业生的要求发出通知后,很短时间就有168个班级近5000人报名。
顾诵芬:“歼8之父”亲乘战机三上蓝天
1930年,顾诵芬生于江苏苏州。他的父亲顾廷龙是著名的国学大家,书法造诣颇深,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务。虽然出生于人文氛围浓厚的家庭,但顾诵芬却投身工程科学,在航空领域成为一代大家。
顾诵芬结缘航空,与一个航模玩具有关。
1935年,顾父举家北迁,前往燕京大学任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年仅7岁的顾诵芬在燕京大学附小读二年级,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10岁那年,叔叔送给他一个木制的航模作为生日礼物,顾诵芬一下子喜欢上了飞机,也立下了“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誓言。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航空工业局。在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1956年8月,我国第一家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在这支荟萃着新中国最优秀飞机设计师的队伍中,顾诵芬承担了气动组组长的职务,他的梦想逐渐实现。
为解决机身采用两侧进气的难题,顾诵芬与军工专家们一起,利用当时仅有的、从没在工程中应用过的风洞,边摸索、边试验,最终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白天下班后,他还得带着同事一道去医院收集废针头,焊接在铜管上,组成模型……
1958年7月26日,歼教1飞机在沈阳首飞成功。顾诵芬在几乎是一张白纸的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创建了属于中国人的气动力设计方法,也在应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超级大国已拥有两倍声速战斗机,而我国却没有与之抗衡的装备。不少航空科研人员都憋着一口气:一定要造出我们自己的“争气机”。
19 64年,独立研制歼8战斗机工作正式启动,原总设计师在执行公务时,因飞机失事遇难。顾诵芬与其他几名骨干临危受命。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实现首飞。但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飞机出现强烈振动,这让所有参研人员都悬起了一颗心。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顾诵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乘坐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振动情况。
据当时驾驶飞机的试飞员鹿鸣东回忆:“顾总那会儿已是年近半百的人,却丝毫不顾过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这让所有在场的同志都十分震撼和感动。”
正是源于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观察和大胆尝试,顾诵芬最终和团队一同解决了气流严重分流的问题,并亲自做了对飞机后机身整流包皮的修形设计,彻底排除了飞机跨声速抖振的现象。
随后15年,他持续参与歼8Ⅰ和歼8Ⅱ的设计,直至定型生产。这款双发高空截击战斗机成为我国航空自主研制的一代传奇,捍卫中国领空长达半个世纪。顾诵芬被誉为“歼8之父”,但他总是说,回想自己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
顾诵芬王大中个人简介经历2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记者了解到,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吴文俊、袁隆平等35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两位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究竟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顾诵芬,1930年2月出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
他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他还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大飞机专项、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等多项发展建议,从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层面提出了新一代战斗机、直升机等多项武器装备发展建议,从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方面提出了军事人工智能、突防型轰炸机等一些技术群的发展建议,围绕航空强国等战略提出多项发展建议,均已被采纳并付诸实践,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大中,1935年2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具有深厚的为国为民情怀,矢志建堆报国。他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耕耘数十年,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MW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大力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
他领导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王大中和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